《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更新时间:2024-03-17 20:05:2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天亮再走)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牛牛范

文整理的10篇《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一一、背景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

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但是对学生来说,

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

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

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片段描述:

片段1:(读中悟)

学生很喜欢读古诗,我激励数名学生朗读表演之后,同学们的朗读热情更是高涨,“我来读!

我来读!”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给大家朗读。

我趁势继续叫了一位学生朗读,只听他响亮的朗读声让本来喧闹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读毕,

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赞扬他读得响亮,但我注意到有位学生不同意,他发言说:“这诗不是

这样读的!”

我因势利导,问道:“那你觉得该怎样读呢?”他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整个教室又一次安静

下来,而且似乎比刚才更加静。

于是我问:“大家觉得他俩读得有什么不同?”

有的学生说:“他读得很轻。”

有的学生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有的学生说:“比刚才的更加有感情,刚才的太响亮了!”

……

“那你们觉得谁读得更好?为什么?”

教室沉寂了片刻后,同学们顿时讨论起来。学生普遍认为后面一位同学读得更加好,因为这

首古诗描写的是洞庭湖宁静的景色。

朗读,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把书读熟,但读熟了还能怎么样?在朗读的训练过程中,我引

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在朗读中发现并有所收获,最终做到朗读之中

的领悟,不经意之间使学生感悟到了诗句的意境。

片断2:(悟中读)

师:还有哪些词你能体会到洞庭湖的宁静?

生1:“镜未磨”一词也让我体会到了洞庭湖的宁静。

生2:还有“白银盘”一词也说明洞庭湖很宁静。

师: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这首诗给你的感受吗?

生读……

品味、领悟词语的含义,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让学生主动寻找关

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进而使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升华朗读的情感。

三、教学感言: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无疑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在整个

小学阶段,朗读的训练也是最为关键,正如《大纲》中所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

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中,以读促思,再以思促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并领悟到其中所蕴

含的情感、道理,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

望洞庭教学设计 篇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二)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

漫游登临

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

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

诵的诗歌

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三)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二)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三)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

人。还有

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四)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1、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

会到洞庭

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2、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

盘”是指

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

那是

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

作者对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20:0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77126164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朗读   教学   诗句   设计   古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