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褒义成语)
书以修身,读以养性
中华文明五千年,书是我们文明的体现。一本书,一杯茶,平日里很奢望的一种生活。
书的文明是我们名族所特有的文化象征,我们是幸福的,可以让读书与生俱来,我们的前
人为我们带来了书的财富,让我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书香气息,那是何等的一种荣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教导我们:生命是有限,而
读书、学习是无限的,我们的一生都不要忘记读书、学习,那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智越发成
熟。
读书就像是生活的缩版,游离与其中,便课尝尽人生的种种滋味。一篇散文,带着很
平静的心情去读,却发现到了结局离开它的时候是那么的挣扎,似乎是我们向往已久的生
活在作者的文字中产生。而对于小说,恐怕是我们平时看得最多的书,曾经有位名人言:“如
果说小说犹如青春亮丽的少女,那么小说的独特性就是这个青春亮丽的少女构成魅力的躯
干。”每个人都有一种好奇心,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们便似乎成了一场电影的观众,可
有时导演故意让我们意外,这也许便是小说的另一成魅力。
修身养性,几乎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萌发的一个词语,而现在社会,在“休养生息”
上作用得更多的便是“心境”。心境,是一个人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的一种反应,而我们每
个人心境的提升和培养,与读书更是离不开关系。培根曾有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和平
年代,这句话的价值体现得更加充分,我们不停地汲取知识,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把握面
对现在以及将来发生的一切挫折和困难。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
境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每个时刻都是圣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犯下许许多多的错误。
我们可以发现,”老者们”可以做到心平气和的接受一切,而我们年轻人却会因为哪怕是一
件小事而“气急败坏”。老者们比我们多的不仅仅是人生的旅程,更有一种的“平淡”的人
生态度,那便是“性情”的一种境界。当然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经历“老者”的人生阶段,
但到那时,在回味,便发现自己人生年轻阶段有那么多的“轻狂”是不值得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每个人都能熟记的话,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磨炼,是会让自己
变得很成熟,却也失去了小时的童真和性善。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成熟不是好事,在和
这个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成熟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少很多弯折,但我们也许会慢慢的把“性
善”忘记。因此,每个人在一个时间就会对自己某一阶段的行为去反省,固然每个人都不
是圣人,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心境平和、性情善良”那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态度了。因此,
“读书”扮演成了“药方”的角色,更可喜的是这并不是“良药苦口”,在接受“读书”的
治疗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受到一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的本质是平淡,而读书的本质更是孤独,有时候我们亦是需要这样的孤独,“一本
书、一杯茶”是一种孤独中修身养性的最好写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表面上看起来虽是很“俗”,但联系到平凡生活,那是怎样的佳时佳境。
孤独者通过书中“境界”道理,把生活中的一切波折归于平淡,“淡而笑之”的生活态
度恐怕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吧?
孤独是一种财富,孤独属于思想者。读书始于孤独,亦需要孤独来帮助坚守。只有当
读书甘于寂寞,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在心中找到一方净土。
教师读书计划
活到老,学到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
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
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
命的升华。
一、指导思想:
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我
努力促进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
二、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学习,使自己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转
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2、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通过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读书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三、读书内容:
1.必读书目:《表现与存在》、《阅读教学艺术》、《走进新课程》《教育研究》、《名师课
例》 、《教育新理念》、《赏识你的学生》、《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第56号教室》。
2.选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静悄悄的革命》、《班主任工作漫谈》、《教育的55
个细节》、《家庭教育》、《读者》。
3.每月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月刊》、《班
主任》 。
四、主要措施:
1、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做到边读书,边反思,边动笔。
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让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效果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相结合。
2、读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实践与所学知识相互印证,形成自己的成果。
3、积极进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4、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学习别人好的教学方法,不断交流体会,改进教学方法。
5、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教学刊物《教育》、《中小学教育》……进行研究,在学习过程
中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出反思和随笔,记录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每月至少撰写1-2
篇,把它记载教育博客里。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学校新近发生的事
情发表看法和感想,为学校的发展筹谋划策,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等等。
6、每学期撰写1-2篇高质量的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宏观教育教学改革进
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总结,并积极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思想导致行为,读书改变命运”。在教学中,读书能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在工作中,
我们应当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
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满足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
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
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
升和生命的升华。
读书最能修身。修身为立世之本,读书为修身之道。古时就有“修身、持家、治国、
平天下”即“修齐治平”之说,其基本点就是“修身”。修身讲的是如何做人,如何为人。
这就需要懂道理,而如何懂道理,道理来源于书本也。梁实秋说过:“以一般人而言,最简
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英国人罗斯金也说过,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一幅
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
人。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是读书修身的典范,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中的《修身篇》,是曾
国藩读书修身的写照。“慎独”和“以学问自敛抑”就是曾国藩读书修身的具体体现。
读书最能养性。这里的所谓养性,就是培养性情。人的性情是天性加上后天综合作用
的结果。它和天才形成一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资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性情也是
一样,主要是后天作用的结果。这后天的作用,主要是教化和培养。很显然,读书有利于
培养性情,读书的最佳状态,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这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
程,就是养性的过程。比如说,一个人书读多了,在书香的熏陶下,心胸会由狭窄而开阔,
偏执的个性也会变得平和,人生的很多欲望就由强烈变得平淡。人们常常说某人面色文雅、
气质高雅,主要就是指读书人。这种性情气质是与读书相伴的,没有哪个读书人会让人感
到粗俗。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学问改变气质”,这气质是一种高雅、文雅,我们中国人
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华”也是一种高雅、文雅,所以说读书最能养性。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16:4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65198163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书-修身养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书-修身养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