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朱兆洪

更新时间:2024-03-17 12:21:13 阅读:3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方岩山)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朱兆洪

第19卷 第8期

2017 年 8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9 No. 8

Aug .,2017

DOI:10.13194/.1673-842x.2017.08.047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

朱兆洪,丁柱,刘忠钰,刘艳红,林爽

(解放军第421医院,广东 广州 510318)

目的: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床症状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建立《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

摘 要:

床表征调查表》,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集临床表征元素数据,对症状频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临床表征元素进行

聚类分析统计,得到临床证候分类群组,经过诊断学分析判别,获得临床证候类别和分布规律。结果:162例慢性主

观性头晕患者进入调查和统计。46个临床症状中有8组症状出现频率在40%以上:头痛/头重/头胀、倦怠乏力、劳

累后头晕目眩加重、耳鸣、恶心、易醒、入睡困难、多梦;有16个症状出现频率在30%以上;其余22个临床症状出现率

较低。聚类分析聚类出4组临床证候,经过中医证候判别分别为肝肾阴虚型(30.86%)、气血亏虚型(41.98%)、痰浊

中阻型(18.52%)、肝气郁结型(8.65%)4种类型,其中虚证多见,实证较少。结论: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床症见多

样,证候分型以4种常见类型为主,虚证为主,包括气虚血虚、阴虚;实证以气郁、痰湿为主。

关键词:慢性主观性头晕;证候学;证候分型

(

2017

)

08-

中图分类号:4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163- 04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 Syndrome of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ZHU Zhaohong,DING Zhu,LIU Zhongyu,LIU Yanhong,LIN Shuang

(NO. 421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Guangzhou 510318,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the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TCM)symptoms and syndromes

of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CSD).

Methods

:Established“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TCM clinical

manifestation questionnaire”,collected clinical data,calculated the frequency of symptoms,cluster analysis

was applied.

Results

:162 cas with CSD were enrolled in survey. The occurrence rate of 8 groups of

manifestations and signs is over 40%,they were headache/front heaviness/fullness in head,fatigue,dizziness

after overwork,tinnitus,naua,easy to wake up,difficulty falling asleep,more dreams. 16 manifestations

occurred over 30%,the leftover 22 manifestations occurred occasionally. There were four clinical syndromes

which were clustered by statistical calculation,they were deficiency of liver-Yin and kidney-Yin syndrome,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syndrome,phlegm turbidity obstructing the center syndrome,and stagnation

of liver qi syndrome. Deficiency syndromes are common,and empirical are rare.

Conclus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SD are varied. CSD has four main syndromes. Deficiency syndromes are common which

include deficiency of Qi,blood and Yin,and empirical syndromes are rare.

Keywords: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symptomatology;syndrome differentination

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可见于多种

疾病。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头晕患者,

他们没有特异性体征,常规检查无法解释其发生的

原因,又长期存在慢性头晕症状,患者反复就诊,多

次要求检查。多年以来,这些患者的病名诊断非常

繁杂,往往被冠以精神性头晕、心因性头晕、恐惧

性头晕、视觉性头晕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病

名。2005年以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这种慢

性非特异性的头晕被统一命名为“慢性主观性头

晕”,据统计这类眩晕占门诊头晕患者10%以上

[1]

本病虽以头晕为主要症状,但兼有症状繁杂多样,

临床医生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学规律并

不清楚。

基于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从

临床调查入手,收集和整理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中医

症状学数据,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证候学特征分

析,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中医学特

征,为今后规范化诊疗进行积极探索。现将初步调

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2013年2月—2016年1月解放军第

421医院内科、耳鼻喉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1.2 病例收集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18~70岁。(2)符合慢性主观性头

[2-3]

晕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主观头晕或头昏症状

或者不稳,①头晕症状可以是以下一种或者多种:

收稿日期:2017-02-03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强省基金资助项目(20142031)

作者简介:朱兆洪(1973-),女,广东平远人,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6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9卷

a.头昏,头重脚轻感,经常感觉不稳;b.自觉头内

部旋转感;c.感觉地板从下往上移动;d.感觉自身

与所处环境分离。②对运动高度敏感:a.对自身

运动高度敏感,b.对环境中物体移动的高度敏感。

③视觉性眩晕感:在复杂视觉刺激的环境中或完

成精细的视觉任务时症状加重。病程:症状持续3

个月或以上。体征:无神经系统和耳科定位体征。

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排除神经系统局灶性病

变。

1.2.2 排除标准

①年龄>70岁或<18岁。②近两周有新发的

神经系统疾病或耳科疾病患者。③目前长期服用

的药物中可能有导致头晕症状者。④头颅MRI或

CT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者。⑤有严

重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有严重精神疾患,

有显著智能障碍不能接受调查者。⑥不愿意接受

调查者。

1.3 中医学证候调查表的建立

建立《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床表征调查表》。

根据中医四诊顺序,参考《中医内科学》

[4]

眩晕症的

临床证候特点,结合本研究前期小范围30例次的初

步调查结果,确立眩晕症中医表征的主要元素。主

要元素分别以条目形式列出,包括四诊收集的主要

症状、表现和舌诊脉诊,经过多次对比和研究小组讨

论,制成制式表格,舌诊和脉诊单项列出,共梳理出

相关症状36项(其中不包含舌脉信息)。在正式的

调查过程中对每一例患者逐项记录各元素情况,尽

可能减少遗漏,减少采集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患者出现调查表中未列出的项目,可由调查人员

补充在备用空栏处。

1.4 病例数据采集过程和质量监控

由于以往的临床实践中,主观性头晕的病名和

诊断并不规范,所以对参与调查和研究的门诊和住

院医生进行培训,将诊断思路、诊断标准、排除标准

详细列出,以表格的形式逐一列出,建立《慢性主

观性头晕临床诊断数据表》,对考虑诊断为慢性主

观性头晕的患者进行逐项填表,明确诊断。对符合

慢性主观性头晕诊断的患者,进入调查前再由一名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进行再次复核诊断,明确诊断后

再行中医证候调查表的登记。调查开始之前,对所

有进行数据采集的中医师进行《慢性主观性头晕

中医临床表征调查表》的基本内容进行培训。中

医证候调查表由中级及以上中医师进行询问、诊查

和填写。

1.5 统计方法

根据《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调查表》中的

中医表征元素等数据逐项录入SPSS 12.0统计软件,

对各个症状、舌脉等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

应用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基本证候分类,用每一类

别病例数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不同证候类别

病例的分布规律。

1.6 中医证候辨别判别标准

根据《中医诊断学》的诊断方法

[5]

,以脏腑辨证

为基础,结合八纲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方法,参考

中制定的证候判别

标准

[6]

,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别,形成初

164

步的证候分类。

2 结果

2.1 临床病例基本数据

本调查研究收集符合临床诊断并完成调查的

病例总数为162例,其中男53例,女109例;年龄

23~68岁,平均年龄(47.33±20.0)岁;病程为3~77

个月,平均病程(10.0±9.88)个月;既往神经系统

疾病或耳科疾病病史情况:脑外伤16例、良性位

置性眩晕12例、梅尼埃病10例、脑震荡8例、前庭

神经元炎5例、中耳炎5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共

59例。

2.2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的统计

随着调查过程中不断补充增补,累计涉及症状

46个,不包含每例患者必须采集的舌诊和脉诊信

息,涉及的临床症状非常广泛。所有病例中,除头

晕目眩主症出现在所有病例中外,出现率在40%以

上的有以下8组症状,它们分别是:头痛/头重/头

胀91例次,倦怠乏力88例次,劳累后头晕目眩加重

85例次,耳鸣85例次,恶心71例次,入睡困难69例

次,易醒77例次,多梦64例次。出现率在30%以

上的16组症状为:面赤颧红、两目干涩、五心烦热、

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口干/口渴、面色无华、唇甲淡

白、视物模糊、胸闷、纳呆、脘痞、呕吐痰涎、情绪低

落、易惊、胸胁胀痛。除外上述症状,尚录得22个

症状,它们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症状多样,在此不罗

列。

2.3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症状聚类分析和证候分类

将所有病例采集的中医症状和舌诊、脉诊等中

医表征元素输入SPSS表中,以症状和舌诊、脉诊信

息作为数据变量,以0和1作为变换处理,采用SPSS

软件进行K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后的临床表现组合

规律,结合临床实际,采用4组分类。表中列出的是

每类组中出现超过30%以上例数的表征元素。见

表1。

表1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床表征元素的聚类分析表结果

类别例数症 状舌 脉

头晕目眩、头痛 /头重、面赤颧红、两目干涩、耳

第1类50鸣、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形体消瘦、

舌红、舌红

易醒、多梦、恶心、口干/口渴、劳累后眩晕加剧

绛,脉弦细

头晕目眩、劳累后头晕加重、头痛、

第2类68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入睡困难、形

舌淡白、脉

体消瘦、唇甲淡白、视物模糊,

细、脉虚细

第3类30

头晕目眩、胸闷、恶心、纳呆、脘痞、呕吐痰

涎、头重痛,形体肥胖、思睡、情绪低落

苔腻、脉滑

头晕目眩、头胀痛、胸胁胀痛、恶心、

第4类14耳鸣、烦躁易怒、易惊、烘热汗出、躁脉弦

扰不宁、入睡困难、善太息、多梦

注:上表中所列表征元素为每一类出现超过30%以上

者。

根据上述4类中医临床表征元素进行分析和判

别,可综合归纳为以下4种中医证候类型:肝肾阴虚

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肝气郁结型。162例

临床病例中,肝肾阴虚型共50例,占30.86%;气血

亏虚型共68例,占41.98%;痰浊中阻型共30例,占

18.52%;肝气郁结型共14例,占8.65%。虚证为肝

肾阴虚型和气血亏虚型;实证为痰浊中阻型和肝气

郁结型;虚证居多,实证较少。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4 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不同证候类别中症状权重

判断

进行聚类分析之后获得4类初步分类,根据

中医证候归类判别为: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

痰浊中阻型、肝气郁结型4种证候类型。将4种

证候类型中超过50%以上的表征元素进行再次

统计,尝试对每个证型的证候要素进行提取,获

得以下具有鉴别意义的表征元素:(1)肝肾阴虚

型:头晕目眩、头痛或头重、面赤颧红、腰膝酸软、

两目干涩、耳鸣、倦怠乏力、舌红;(2)气血亏虚

型:头晕目眩、劳累后头晕加重、倦怠乏力、面色

无华、形体消瘦、舌淡白、脉细;(3)痰浊中阻型:

头晕目眩、胸闷、恶心、纳呆、苔腻、脉滑;(4)肝气

郁结型:头晕目眩、头胀痛、多梦、胸胁胀痛、烦躁

易怒、脉弦。

3 讨论

慢性主观性头晕是无前庭功能障碍的慢性头

晕,表现为非旋转性头晕或主观不稳定感,对运动高

度敏感,有视觉性眩晕,与精神障碍相关,症状持续

3个月以上的慢性头晕。2005年,经过多年的总结

和观察,Staab和Ruckenstein将这样一组具有慢性

非特异性头晕命名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并逐渐为临

床医生认可。临床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慢性主观性

头晕患病率非常高,为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等门诊

常见病。随着近年来研究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慢

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具有一些临床特质:临床症状主

要为持续性头晕状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主观失衡

感和不稳感,对运动物体高度敏感,在复杂环境或完

成精细任务时头晕症状可加重;患者既往可能有神

经系统或前庭疾病,但已治愈而头晕症状持续存在;

部分患者合并有各种焦虑症状和情绪情感变化

[7-9]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学病名属于“眩晕”范畴。

目前有关眩晕病的中医症状学和证候学特征研究,

多数集中在“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内耳眩晕症”

等,而对于临床发病率较高,对临床

病例数量众多的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临床特点研

究,尚未见有相关报道。本研究从慢性主观性头晕

中医临床表现和证候学特点出发,通过采集一定数

量病例样本,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中医临床数

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处理,试图揭示慢性主观性

头晕的中医学临床特征。

我们初步的临床观察发现,慢性主观性头晕

患者,在中医临床症状上除头晕这一主症之外,

还出现较多其他症状,各种症状分布非常广泛。

通过采集症状的频数统计显示,如乏力、头痛/头

胀/头重、劳累后头晕加重、耳鸣、恶心、入睡困

难、多梦、易醒等症状出现频率较高,在总体病例

数中出现的频率达40%以上。入睡困难、多梦、

易醒等睡眠障碍的症状出现率很高,这也与多项

目前相关研究调查结果相符

[10]

。除外以上出现

率相对较多的症状,其他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

出现的频率都较低。考虑到慢性主观性头晕患

者临床表现症状较为繁杂,临床证候容易交叉重

叠,在辨证过程中易受医者主观诊疗经验等因素

的干扰,各种证候分布的客观规律难于真实呈

现。我们没有选择由采集临床数据的医者直接辨

证的方法,而是单纯采集临床症状和舌脉信息,

对于临床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各种临

床表征元素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寻找同类样本间

的共同特征,也即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

证候学的初步分类。

通过聚类分析的统计分析显示,选择了4类

分类的方法,对4个类型中医临床表征元素进行

基本判别,获得4类临床表征群组:肝肾阴虚型、

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

型为30.86%,气血亏虚型为41.98%,痰浊中阻型

为18.52%,肝气郁结型为8.65%。这种临床证候

分布规律也与我们初步临床观察的结果基本一

致,反映了慢性主观性头晕临床证型的分布基本

特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主观性眩晕患者

辨证分型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虚证占据了70%

以上的病例,虚证以气血亏虚和阴虚为主;实证

约占25%左右的病例,实证以痰浊中阻和肝气郁

结常见。

中医学对于眩晕症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从外风

转为内风的发展过程,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和衍

生,风、痰、虚、瘀致眩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我们

的调查分析显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主观

性眩晕以虚为主,虚证中尤以气血虚、阴虚等虚性

病因突出;实证为次,以痰浊和气郁多见;涉肝、

脾、肾三脏。这种结论与传统经典眩晕症的病因

和分型有所不同,我们认为这与中医眩晕症包涵

众多急慢性疾病,而我们研究的对象为以病程长、

慢性表现为主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有关,本调查

研究结果更多反映的是慢性眩晕患者的证候特

点,虚证突出也印证了中医学认为的“久病多虚”

的特点。以上结果也提示我们,在辨证的同时也

需注重与辨病相结合,才能更加准确抓住疾病本

身的特点。

本研究也根据每个类别中证候出现的频率高

低,获得具有鉴别意义的表征元素。我们发现在总

体样本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易醒、入睡困难、多梦等睡

眠障碍为主的症状都没有出现在有鉴别意义的表征

元素中,说明这类症状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中虽

然发生率较高,但对于不同证候类别的判别意义不

大,对于证候的贡献较小。

本研究在收集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中医临

床表征元素的基础上,分析表征元素特点,并通过多

元分析的聚类分析法,获得了4类中医临床证候群

组,结合中医诊断的知识应用,对4类群组进行的基

本的证候类别判断,初步获得了慢性主观性头晕中

医临床症状特征和证候分布规律。由于我们的研究

收集的样本量尚少,症状轻重程度未能分层分析,研

究过程难免受调查研究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研究

结果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偏倚,在今后的进一步调

查研究中,我们还会扩大样本量,规范调查流程,减

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更加全面准确而全面的

揭示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疾病辨证论治提供

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 1 ] Mdman M,Maire R.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J ] . Acta

Otolaryngol,2008,128

(

10

)

:1085-1088.

[ 2 ] Staab JP,Ruckenstein MJ. Chronic dizziness and anxiety:effect of

165

“后循环缺血”

第19卷 第8期

2017 年 8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9 No. 8

Aug .,2017

DOI:10.13194/.1673-842x.2017.08.048

雾邪理论探析

魏晓玉

1

,孙凯

1

,王涛丽

1

,徐强

2

,李艳芬

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的逐年增多,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且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

摘 要:

的健康,并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恶化。笔者认为今日之雾霾致病可归属于古代中医“雾邪”致病理论范畴,但是雾

霾并不完全等同于“雾邪”,较之古代雾邪有了进一步变化和发展,但仍与雾邪理论关系密切。因此,深入系统地挖

掘古代雾邪理论,能够为中医药防治雾霾致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雾霾;雾邪;中医理论;文献挖掘

(

2017

)

08-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166- 03

Analysis of Fogginess Theory

WEI Xiaoyu

1

,SUN Kai

1

,WANG Taoli

1

,XU Qiang

2

,LI Yanfen

2

(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Tianjin 30015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og haze days incread,haze not only affected people's travel,

but also as a new pathogenic factors,riously affecting people's health,and lea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terioration of the dia. I consider that today's haze dia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ncient Chine

medicine“fogginess”pathogenic theory category,but the haze is not exactly the same“fogginess”,

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fogginess has been further changes and development,but still fogginess theory

is cloly related. Therefore,in-depth and systematic excavation of ancient theory of fogginess can provide

uful ideas and reference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aze caud by Chine medicine.

Keywords:haze;pathogenic fogginess;theory of TCM;literature mining

雾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多见于秋冬季

节,对于雾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后世

历代医家特别重视雾露伤人致病,这使得雾邪致病

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丰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

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导致越来越多

的城市被雾霾所笼罩。至今研究表明,肺部疾病、心

血管疾病、肿瘤、早逝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雾

霾密切相关

[1-4]

。然而用中医药防治雾霾病,目前尚

[5]

缺乏成熟经验和方法。而当今雾霾之邪却与中医

的雾邪关系密切,所以系统的总结雾邪致病理论,将

有助于为中医积极有效的防治雾霾性疾病奠定坚实

的基础。

cour illness on treatment outcome[ J ] .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1

(

8

)

:675-679.

Staab JP,Ruckenstein MJ. Expanding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ronic dizziness [ J ] .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

133

(

2

)

:170-176.

朱文锋.中医内科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43-208.

周仲英.中医诊断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12-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

1 有关雾邪之论说

1.1 雾霾源流

“雾霾”之“雾”字在《说文解字》中释曰:“籒

文霚省。洪範曰蒙、古文尙書作曰雺。徐邈音亡鉤反。

宋世家作曰霧。霧即霚。霚者、雺之小篆。”其他古

籍亦有许多记载,《尔雅》曰:“地氣發,天不應,曰

霧。霧謂之晦”。《廣韻》曰:“元命包曰:隂陽亂爲

霧”。另外对于“雾霾”中的霾也有论述,如《尔雅》言:

“风而雨土曰霾。”《毛传》曰:“霾,雨土也。”对于

大雾的记载,《元史》中如是说:“元天历二年三月,

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腊月,雾

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这些论

[ 7 ] Furman JM,Jacob RG. A clinical taxonomy of dizziness and

anxiety in the otoneurological tting[ J ] . J Anxiety Disord,2001,

15

(

1-2

)

:9-26.

[ 8 ] McCaslin DL,Jacobson GP,Burrows HL,et al. Transforming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to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from

)

(

SCD to CSD[ J ] . J Am Acad Audiol,2010,21 5 :293-300

[ 9 ] Ruckenstein MJ,Staab JP.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J ] .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9,42

(

1

):

71-77.

[ 10 ] 陈建华,黄颜,刘秀琴,等.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睡眠质量、

疲劳严重程度及日间嗜睡情况调查[ J ] .临床荟萃,2011,26

(

17

)

:1486-1490.

[ 3 ]

[ 4 ]

[ 5 ]

[ 6 ]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39,81573741)

作者简介:魏晓玉(1991-),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徐强(1973-),男,天津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

166

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朱兆洪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12:2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49273163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朱兆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慢性主观性头晕中医证候学特点初步分析-朱兆洪.pdf

标签:头晕   临床   症状   证候   主观性   研究   患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