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更新时间:2024-03-17 10:05:3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骆驼祥子人物描写)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

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工作报告、合同

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

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23 页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10篇)

树立“时代楷模”,弘扬榜样精神,告诉人·民群众应该学什么

就显得尤为重要。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要怎么写?下面本店铺给大

家带来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

700多起灾难事故救援,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肖文

儒的手机里,存着许多他参与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准确说

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

“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

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30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

1985年冬天,X省原X矿务局雁崖矿井下中央变电站突发着火事

故。

当23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成功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多岁

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远地赶走了曾经的犹

豫。

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了!20世纪八十年代,应急

救援人员很多时候是在“赌命”。

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

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

第 2 页

共 23 页

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啊?”肖文儒的脑海中,

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哀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

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

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

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

“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

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

火光瞬间迸发四射。

“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

索地喊出命令。

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

趴在地上的肖文儒迅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

越来越稀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幸好,火势被及时扑灭。“如果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

继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

肖文儒硬闯了4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

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

“生命至上,只有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

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

第 3 页

共 23 页

整晚站在井口附近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现自己被满地炸·药“包

围”;在瓦斯浓度高达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

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

“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

都会押上“所有的砝码”。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

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2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分

配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工作。那时候,煤矿井下生产条件艰

苦,大小事故时有发生。肖文儒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同

地区上千个煤矿,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当时老队员常说,什么叫救

护队?就是‘身背呼吸器,手拿斧和锯,井下着了火,只有打密闭’,

这四句话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的整体水平和处置

能力。”

戴上呼吸器,就要与外界隔绝,耳朵里全是自己呼气和吸气的声

音。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到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火区打密闭,

忍受常人难忍的高温与高湿的“折磨”。肖文儒说,这让他感到,这

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

援行动,让他慢慢消除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说:“如果我

们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许多人能减少痛苦,

所以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也就是坚定了我‘择

第 4 页

共 23 页

一事、终一生’的决心。”从基层矿山救护队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

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改变,

只要参与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情况,因为只有下井掌握第一手资料,

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

今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

拥有丰富矿山救援经验的肖文儒再度出征。

救援过程中,在打通从地面至被困人员的钻孔后,被困人员从

600多米深的地下深处,通过直径10厘米的钻孔传递上来2张纸条,

上面写着:“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

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当这两张纸条从井下传

递上来时,肖文儒在为幸存矿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从业以来从

未有过的责任与压力。肖文儒说:“这两张纸条,就说明人还活着。

那已经是发生事故的七天七夜了,这些活着的人必须要救出来,感觉

责任更加重大。钻孔只是维持着他们生命,但是还要有个逃生通道,

也就是救援通道,我们就主要围绕着清理井筒。当时井筒也塌落堵塞

得很严重,说实话压力也很大,但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把握

住这个怎么做都不过。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千方

百计把被困人员救出来。”

14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吃住在一线,反

复研究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进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

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成功救出11名被困矿工。这次

救援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肖文儒说:“能

第 5 页

共 23 页

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所以这是非常光荣

的职业。”

肖文儒曾说,“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

景”。20__年山西王家岭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20__年吉林通化八

宝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__年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

20__年四川宜宾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参加工作38年,肖文儒参

与、指挥和指导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记录救援事故的本子有40

多本,年均出差100余天,最多的时候一年200多天。肖文儒说,他

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尽一个应急人的天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他

就无怨无悔,冲锋在前。“我从事了30多年的应急救援,最让我难

以忘记的就是事故现场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让我难以忘

记的还有每当我们付出艰辛,最后把被困人员成功救出之后那种幸福

和喜悦,所以这个工作让我觉得值!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守夜人’就是我们要站好岗、值好班,守护百姓的安全。”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3

让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并不是个例。作为一所

公办小学,该校实施全纳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此前也曾经接受

过患脑瘫的学生等特殊孩子随班就读。

渐冻症孩子的笑脸深深打动了吴蓉瑾。“我们去关心他,孩子们

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每一个孩子难道不是

一种教育吗?”在吴蓉瑾看来,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动交流。

情感教育,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特色,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

第 6 页

共 23 页

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

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

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

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

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

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

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

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

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

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

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

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

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

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

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

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

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

第 7 页

共 23 页

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

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

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

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

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4

8月31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

军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20XX年12

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公司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

池县担任挂职副县长一职。华池县是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区,

抱定“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邱军几乎每

天都奔波在大山里,一路走着看着。在上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邱军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在与

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华池方言,手里的扶贫笔记更是记

得密密麻麻。老百姓没有钱,邱军去争取产业扶持资金;没有养殖知

识,邱军张罗着组织养殖培训;没有销路,邱军亲自跑市场。就这样,

他带领着贫困户,发展起了牛养殖、沙棘、金丝皇菊等致富产业。

20XX年底,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0.43%,实现了整县脱贫。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邱军心里装着

第 8 页

共 23 页

的都是老百姓,却唯独没有自己,20XX年11月,邱军病倒在工作岗

位上。就医期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张纸条,关心的仍然是华池

县各项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20XX年1月8号,邱军不幸逝世,年

仅39岁。

8月31日,央视一套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宣读了《中共

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

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为邱军的亲属代表颁

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5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华池县

原挂职副县长邱军,在挂职的两年多时间里,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

在心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扶贫答

卷。他以生命赴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老区,心系百姓。

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他的先进事迹

在甘肃省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楷模为镜,向先进看齐,

认真学习邱军心系群众、亲民为民的赤子情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的坚定信念,一心为公、舍身忘我的敬业精神。

山东青岛赴甘肃定西挂职干部、定西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吴戈说,

“邱军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

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名挂职干部,

我将以他为榜样,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民的情怀,着力找

准挂职工作与协作帮扶的契合点和突破口,为定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 9 页

共 23 页

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马东柱曾是山纳合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今年5月,他

被派驻到甘肃省古浪县挂职副县长,负责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邱

军将央企优势和地方实际相结合,抓项目、育产业、解难纾困,

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将以邱军为

榜样,学习他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

百姓富的和谐古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东柱说。

天津赴甘肃平凉挂职干部、平凉市崆峒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黄清

乔已经挂职两年多时间,他被邱军的事迹深深打动,“邱军用大

爱忠诚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用年轻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我要以邱军为榜样,继续发扬脱贫攻

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尽心、尽力、尽情投入到

东西部协作工作之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邱军将生命化作笔墨,在陇原大地上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

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情怀。我将沿着楷模的指引,立足本职岗位,投入

全部精力,将个人力量汇聚到推动乡村振兴的队伍中,与全镇干部职

工及各级帮扶单位一道,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工作,用实干推动发展,用实干展现担当。”甘肃省金昌市委直

属机关工委选派永昌县东寨镇的挂职干部张生琛说。

“邱军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

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甘肃省嘉峪关市挂职兰州新区的干部赵

陆峰说,“我要学习和继承邱军的崇高精神,不负韶华,用心谋

第 10 页

共 23 页

事,努力干事,为兰州新区实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

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城市建设新标

杆的‘四区两新’目标而添砖加瓦!”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6

20XX年9月新学期,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一(2)班来

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他坐着轮椅,由妈妈在教室陪着一起读书。他有

专门的课表,除了一(2)班,一年级的所有教室都向他开放。

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发展,他也许只能活到6

岁,由于家长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他有一个愿望:上学。

孩子的愿望能实现吗?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毫不犹豫地

答复:不应该剥夺任何一个孩子求学的机会。

于是,卢湾一中心小学便在暑假期间开始为这名学生的入学做准

备。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家访,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并为他定制了

课表:学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个班级进行相应的教学。无法

上体育课?为了他,学校把整个一年级的课程进行了调整,让他享受

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课程。

他拿着为自己专门定制的课表说着:“课表上的每门课我都很喜

欢,都想上。”他甚至燃起了希望:某一天能够在专业指导下参加体

育课,

8月31日,中宣部追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干部、华池县原挂职

副县长邱军“时代楷模”称号,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后,邱

军的先进事迹再一次引发华池县干部群众的追忆,大家纷纷表示,要

第 11 页

共 23 页

像邱军一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

有我”的奋斗激·情,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全心全意为老

区发展谋振兴,为老区人·民谋幸福。

华池县城壕镇庄科村曾经是邱军重点帮扶的乡村之一。走进庄科

村范台组,一座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的金丝皇菊长势喜人。

“邱县长指导我们种上了金丝皇菊,现在我们一年的收入在八千元到

一万元之间,邱县长是真正的‘父母官’。”回忆起邱军,村民齐怀

文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指导产业发展,邱军还争取资金为庄科村架桥铺路。“村里

人至今都感念邱县长的好。他那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我,也激励

着我、鞭策着我。我们村干部会更加脚踏实地为民服务,凭借邱县长

为我们打下的牢固基础,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实,绝不辜负

邱县长生前对我们村的期望。”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闫鑫说。

“他年仅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华池的山山水水之中,诠释了

新时代的南梁精神,为我的人生树立了标杆。我将以邱军为榜样,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勇于担当,甘于奉

献,沿着邱大哥未走完的路,一直走下去。”城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所长王星亮说。

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播出当晚,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

设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华池县乡村振兴局的干

部职工们一起观看了节目,大家表示,要紧紧跟随邱军的脚步,

学习他践行宗旨、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赤诚为民、奋力拼搏的精神

第 12 页

共 23 页

境界,全力以赴干事,心无旁骛创业。“我将以邱军为榜样,自

觉践行‘时代楷模’精神,主动作为、尽职担当,围绕产业帮扶、就

业帮扶、消费帮扶等重点,接续为群众办实、办好每一件事情,为华

池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华池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

公室负责人闫育刚说。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7

杨文华觉得张桂梅太天真、过于理想主义。2004年9月,他正

任华坪县教育局副局长,和张桂梅一起去北京录节目。途中,张桂梅

提出要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杨文华坚决反对。在来到教育局之

前,他在华坪县第一中学当过13年老师,很清楚办一所高中有多难,

光是资金问题就很难解决。而且,张桂梅没有任何学校管理经验,一

直在一线教学,从未进入过学校中层。

回到华坪后,张桂梅就开始四处筹钱,但收效甚微

华坪县给了女高最大的办学自由。张桂梅有两个要求,一是只招

贫困女生,不设分数线;二是学杂费全免。按照她的录取标准,无论

分数高低,首届报名的学生全部被录取,一共有100名女生,此后辍

学4名,剩下96名。在听说女高之前,这些学生中很多都因分数过

低而即将辍学,有一个学生中考数学只有6分。但这样差的成绩进入

女高后,高考上线率竟达到百分之百。在越来越多家长的眼中,进女

高就约等于上大学。

于是从第二届开始,报名人数开始大于招生指标,此后一年比一

年多。县城的学生也想挤进女高,实际上,这些学生中很多家庭并不

第 13 页

共 23 页

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张桂梅很快发现无法按最初的设想筛选出学生,

因为贫困无法量化。

杨文华现任华坪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他对《中国新闻

周刊》解释说,20XX年之前,华坪县还没有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家

家都来说自己贫困,后来有了制度性规定,又家家都能开出贫困证明。

女高怎么筛选贫困生?最终只能是择优录取。每年,华坪县根据张桂

梅的需求为女高分配招生指标,女高根据招生指标将报名的学生分数

线从高往低降序排列,也因此,虽然理论上不设分数线,但最后仍自

然出现一个分数线。

女高成立之初就来到学校任教的张红琼将其称之为参考分数线。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县城学生在女高的数量在不断增

加,但张桂梅每年招生时会尽量把控县城学生的比例,比如她现在带

的文科班有40多人,其中县城学生只有10个。虽然有分数线,但张

桂梅每年仍会破格录取一些学生。女高每届有三个班,基本上每个班

上约有10多个学生没有达线。

但对于破格录取的标准,《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后发现,除了张

桂梅本人,无论是女高老师还是华坪县教育局领导都并不清楚。两轮

摩托、房、车,这些都能成为她评判的参考标准。

“一些父母带着孩子来学校找张老师,说家里确实特别困难,或

者一些父母身有残疾,她听了后就会去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家里的情

况,发现的确贫困就会录取。”张红琼说。据她观察,这些年女高录

取的大部分学生还是家庭相对贫困的。

第 14 页

共 23 页

在杨文华看来,中国国情不平衡,上海的“穷”和华坪的“穷”

不可同日而语,华坪县北部地区的穷和南部乡镇的穷也没法比较,所

以张桂梅只好自己去决定。“她亲自去看各家的具体情况。你家里有

没有洋房,有没有车,她觉得你不穷就不应该来女高,有一阵她规定,

家里只要有两轮摩托就不穷,”他说。

女高至今也没有一套制度化体系化的破格录取标准,录取谁不录

取谁,张桂梅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在县级政府层面,也给予了她最大

的自由度,允许她每年在招生指标外额外录取一些贫困生。“对超出

的人数,基本张桂梅上报,县里就会批,”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

胥国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然也不能超出太多,毕竟女高能

招的人数也有限。”

实际上,对于是否划一条明确的分数线,女高内部也有过讨论。

但张桂梅认为,“只要划了分数线,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进不来了,

有违女高的初心。”

据女高20XX级学生郑珍珍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女高的参

考分数线其实比华坪县普高统一划定的分数线要高一些,一般在县城

分数线与华坪一中的重点班录取线之间。比如她那一届,华坪县的统

一线是410分,女高的参考分数线是480分,县一中重点班的分数线

则是510分。

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是,虽然张桂梅数次强调女高不搞培优

班,但女高的生源一届比一届好,这也是女高成绩越来越突出的原因

之一。据杨文华介绍,华坪县仅有的两所公办高中,就是女高和华坪

第 15 页

共 23 页

县第一中学。华坪一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其重点班吸收当地尖子生

中的尖子生,女高的生源质量在县城高中里处于中上水平。

女高原本设计的办学规模,是开设18个班共900人。但学校成

立至今,已招收10届学生,每年只能招收100——160人,大多数时

候,女高的校内承载学生都没有超过500人。对此,杨文华指出,女

高一直无力扩大规模,并非不想,而是资金不够。

女高办公室主任张晓峰算过一笔账。女高每年花在一个学生身上

的学杂费大概就要3——4万,包括课本费、资料费、试卷费、高考

报名费等,甚至还要提供被褥和行李箱。而女高一年的管理费和水电、

绿化、维修等维持基本运转的花费至少就要300万元。

在这个位于金沙江山谷间的云南小县,县财政自身就很紧张。

20XX年,全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5亿元。据杨文华介绍,

12年来,仅女高教师工资一项,县财政的总投入就有1.1亿元

和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华坪县也经历了转型。1990年代,

华坪因煤矿带来了个体经济的繁荣,一度被誉为云南的温州,在20XX

年之前,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7个亿,但此后因大量关停煤矿,

财政收入直线下滑。此后,华坪县尝试过很多发展经济的办法,最终

选择芒果产业作为出路。目前,华坪已经成为中国纬度最北端的芒果

产地,年产值超过10亿元,种植芒果的农民一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

但芒果属于农业,在农业税取消后对地方财政并没有贡献,也因此,

近年来县财政一直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芒果对气候水土条件要求很高,只适合种植在海拔

第 16 页

共 23 页

1500米以下的山区地带。华坪全县97%的地区是山区,其中海拔1500

米以下的面积只占22.4%。在广泛分布着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

高海拔地区,居民依然普遍非常贫困。

女高是边建边招,从20XX年到20XX年,先后分五期建设,共花

费6000万元,其中,云南省财政投入约2000万元,丽江市财政投入

几百万,其他约4000万元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但资金筹集过程非常

艰难。杨文华说,女高规模小,且高中教育并非华坪县关注的核心,

义务教育才是财政必须兜底的重点,是上级考核的硬指标。全县共有

70所中小学,县财政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和初中

的搬迁合并上。

县财政财力有限,女高的日常经费来源还有社会捐助。20XX年7

月,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目前已收到捐款超过1000万元,主

要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但这些钱如果用来持续扩招,仍然不足。

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胥国华透露,张桂梅目前暂时没有扩招的打

算。

由于招生规模不够,女高一直没有进入到云南省一级完(高)中

榜单。这是由云南省教育厅评定的一个重要排名,虽然名为完全中学,

即为初中、高中教育都囊括的学校,但纯高中也在评定之列。全省共

有112所学校入选,相当于公认的100强。排名靠前的学校,每年会

得到中央和省级层面一定的资金奖励。

据杨文华介绍,这个排名有一套考核机制,在教学质量上,最重

要的五个指标分别是600分以上学生占比、一本率、本科率、学业水

第 17 页

共 23 页

平和统测通过率。如果仅依据这五个指标,女高早就应该进入榜单,

且位居前列。但入选还有两个硬指标,一是教学规模必须在1000人

以上;二是学校高级和中级教师占比至少达到70%,由于女高是新建

高中,以年轻老师居多,职称晋升比较缓慢。华坪县教育局希望女高

能进入排名,但实现的前提是女高扩招。

杨文华认为,女高无法扩招的根本原因在于,女高是全免费办学,

不但免除了学生全部的学杂费,还经常要补助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他

多次建议张桂梅适度收费,在他看来,女高一些学生的家庭并不太困

难,适度收费既能减轻学校的资金压力,也能扩大招生规模,相当于

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和她的初心并不矛盾。“但她坚决不干。”

杨文华说。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张桂梅性格的最大特点是坚定,一旦认定一

件事,不管多少人反对都要做成,绝不妥协。华坪县教育局党工委书

记胥国华说,最初要办女高,县里担心只办女子高中被说成封建,社

会影响不好,建议张桂梅先在高中办一个女子班,试验一下,她坚决

反对,说要办就办一所学校,多救一些山里的女孩。杨文华建议她不

要边建边招,张桂梅坚持,她说,你等得起,孩子等不起。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8

一所没有“门槛”的学校

对于大山里的女孩们来说,华坪女高没有“门槛”。

从建校第一天起,张桂梅便定下规矩:学费、住宿费等全免,只

收少量伙食费。特别是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即便基础很差,中考分数

第 18 页

共 23 页

没过线,也全部招进来。首届学生几乎全都是“线下”生。

学校生源差,教学条件更是十分简陋。校园没有围墙,没有食堂,

甚至没有厕所,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根旗杆,院子里满是杂草。学生

在一间教室上课,在另一间教室睡觉,吃饭、上厕所都只能去隔壁学

校。

“她心里着急,如果等学校全部建好,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

女孩被耽误了。”杨文华说。

学生入学了,张桂梅却犯了愁。“有的学生考试只能考几分,这

样下去可怎么办?”张桂梅心想,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

堂。

在华坪女高,学生雷打不动每天5点30分起床晨读,晚上12点

20分自习结束才上床睡觉,连吃饭时间都被限定在15分钟。

张桂梅有一个小喇叭几乎从不离手。“傻丫头,快点!”在校园

里,有学生稍一磨蹭,就会听到她的吼声从小喇叭里传出来。

十几年来,她不仅每天陪学生自习到深夜,还一直住在学生宿舍。

“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学校,老师、学生我都得盯着。”她说。

20__年夏天,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一炮打响,高考百分之百上线,

还有几名学生考上了一本。“和学生入学成绩相比,华坪女高创造了

一个奇迹。”杨文华说。

20__年,华坪女高完成建设工作,各项设施逐步完善,学校有了

食堂、宿舍,还有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截至目前,学校3个年级共

有9个班,在校生达464人。张桂梅常年坚持家访,累计行程11万

第 19 页

共 23 页

多公里,覆盖华坪和周边县的1500多名学生。至今,华坪女高已送

走10届毕业生,1804名学生从这里考入大学,学校不仅一本上线率

高达40%多,高考成绩综合排名还连续多年位居丽江全市第一。

学校语文老师韦堂云说,学生成绩突飞猛进,但张桂梅的身体状

况却一落千丈。她的身上贴满了止痛的膏药,平时连爬楼梯都十分艰

难。

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学生只能在家上网课。心急火燎的张桂

梅直接在教室外搭了一张行军床,每天躺在床上,盯着老师学生上网

课。

“我上网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她在床上疼得忍不住发出声音,但

她从来不说。”韦堂云说。

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是张桂梅相识多年的闺蜜,也是她

为数不多的倾诉对象。

“她全身都是病,骨瘤、血管瘤、肺气肿……以前她经常让别人

猜我俩谁更重,可现在她已经从130多斤掉到了只有七八十斤。”王

秀丽说。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9

“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战场’”

张家场村位于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的区域。早年的张家

场村,大部分区域都是荒山荒坡,黄沙肆虐、尘土飞扬。“一年一场

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堵门风”是这个小村曾经的真实

写照。

第 20 页

共 23 页

有村民回忆,小时候每天早上起来,透过油纸窗往外看,屋外漫

天黄沙,上学走路都要用胳膊挡住脸,风沙刮在身上噼啪作响。

时过境迁,村里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遍地是樟子松、云杉、

油松。记者行走在林间,阳光穿过树叶打在脸上,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天空在绿树的掩映下蓝得耀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啥好都不如空气好!自从有了这些树,

我们村也有了湛蓝的天。”一位面色黝黑、头发花白的老人说。

这位老人就是张连印。他身着旧迷彩服,手上拿着铁锹,一眼看

上去,更像是一名朴实的农民,而不像退休的将军。

就在这片绿树成荫的茂林中,张连印将他植树的故事娓娓道

来……

20__年,张连印退休后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站在山上,望向河

尾滩旁的荒山秃岭,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在

这3000亩荒山上种树!

签合同那天,范文写作他当场表态:“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

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想把植树造林作

为自己的下一个‘战场’。”

20__年春,张连印在一片荒滩上建起平房安营扎寨。几间低矮的

平房,既是他的家,也是库房。院里停放着一辆已经掉漆的面包车,

是张连印在20__年花4万多元买的,也是最值钱的家当。这些年,

他就开着这辆面包车,每天带着镐、锹和树苗,翻山越岭上山植树。

除此之外,张连印连政府提供的退耕还林补助都交给了乡亲们。

第 21 页

共 23 页

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很快,老两口的积蓄就花光了。

资金有缺口,全家人倾囊相助,找亲戚朋友,多方筹措,大女儿

用刚买的新房抵押贷款了20万元;儿子拿出了仅有的10万元积蓄;

小女儿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并贡献了出来,这

才凑够了启动资金,解了张连印的燃眉之急。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篇10

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个人心得感悟三民中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边

远贫困山区,家庭普遍困难。冬天来了,学生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坐

在教室里瑟·瑟发抖,张老师为他们捐出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

毛毯,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97年12月的

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宿舍。当她

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时,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

含着热泪把丈夫逝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

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580元的住院费。第二

天,当学生家长闻讯赶到医院时,张老师还守候在病床前。这时她脸

色苍白,神情憔悴——她守候学生己整整10个小时,这位僳僳族老

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张老师没有子女,但她这颗拳拳慈母心,又何止

让一位学生家长感动呢!还有一个男生,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

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

学的要求。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

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

拿出30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学生很感动,成绩

第 22 页

共 23 页

也有了明显好转。为了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改善生活,她就请12

名同学上饭馆。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帐时,个个

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

学习,比什么都强。"民中学生大都来自高寒山区,他们远离父母,

家庭经济又差,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诱惑可想而知。由于学校围墙残

缺,又无校门,要让学生健康成长,张老师只得全天跟着他们,早晨

6点半她起床就敦促学生上早操,然后上自习、上课,每天中午都亲

自检查督促学生午休。她用整个身心来呵护他们,爱他们,她既在学

习上严格要求他们,又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既

尝到母亲般的慈爱。也得到老师严格的熏陶,培养学生吃苦、勤奋的

精神。同时,也严格要求她自己,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的形象来为学生树立榜

样。渐渐地,她和学生消除了年龄界限,交上了朋友。学生信任她、

喜欢她,把她看成是学习上的好老师和生活中有大姐姐。她调到民中

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共资助学生2500元。她的学生从未出现过违犯

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

切入点很棒。

第 23 页

共 23 页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10:0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41139163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材料.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救援   没有   学校   工作   楷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