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7 08:21: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心事无人知)

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龙源期刊网

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

律探讨

作者:陈建设 赵孝武 曹元武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9期

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云阳——四里店褶段带中部。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华北陆块南缘

地层分区熊耳山地层小区,区域上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复杂,为金等多金

属矿产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域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矿、铅矿、锌矿、铜矿、银

矿、钼矿、铁矿、萤石矿等。金、银、铅锌等多为热液充填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等;

铜矿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钼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所形成的花岗(斑)岩体在时间、空间和成

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铁矿与中基性火山喷发有关;萤石与早白垩世交口序列、神林序列有

关,多沿后期断裂带充填。

1 区域地质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Pt2j)、马家河组(Pt2m)、官道口群

高山河组(Pt2g)、龙家园组(Pt2l)、新元古界栾川群三川组(Pt3s)、南泥湖组(Pt3n)、

煤窑沟组(Pt3m)及第四系。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构造变形。主要

有黄土岭—郭沟韧性剪切带及与其共生的一系列褶皱和片理化带等。区域上岩浆岩活动频繁,

主要集中在早白垩世。有早白垩世交口序列和神林序列等。区域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

矿、铅矿、锌矿、铜矿、银矿、钼矿、铁矿、萤石矿等。金、银、铅锌等多为热液充填型、构

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等;铜矿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钼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所形成的花岗

(斑)岩体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铁矿与中基性火山喷发有关;萤石与早白

垩世交口序列、神林序列有关,多沿后期断裂带充填。

2 矿区地质

矿区中北部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马家河组火山岩地层,其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

向,倾角较陡,68°-77°。南部出露地层为官道口群高山河组(Pt2g)、龙家园组(Pt2l)、新

元古界栾川群三川组(Pt3s)、南泥湖组(Pt3n)。通过本次详查工作,地表凉水沟矿段发现

两个矿化蚀变带(P1、P2),带内共圈出20个工业矿体,其中有18个金矿体,2个异体共生

铜矿体。寇家沟矿段共发现2个金工业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地层

中。矿体围岩主要为白云质大理岩。详查区内22个已知矿体中,凉水沟矿段20个矿体均为蚀

变岩型矿体,矿体产状同破碎带一致,倾向南西,倾角50-86°,在走向或倾向上多呈薄脉状。

寇家沟矿段为石英脉型金矿体,厚度0.60-1.20m,南东倾或北倾,倾角48~76°。

3 矿体特征

龙源期刊网

矿区中北部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马家河组火山岩地层,其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

向,倾角较陡,68°-77°。南部出露地层为官道口群高山河组(Pt2g)、龙家园组(Pt2l)、新

元古界栾川群三川组(Pt3s)、南泥湖组(Pt3n)。矿区位于黄土岭—郭沟韧性剪切带两侧,

凉水沟背斜的北翼。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断裂共8条,以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北东

向次之。早期近北西西向断裂以破碎蚀变带,矿化带形式(P1带、P2带)出现,为成矿期

(前)断裂,主要有F1、F2、F3、F4、F5、F6、F7等断层,断裂有密集呈带分布的特点。成

矿后断裂对矿体的破坏作用明显,主要有F8断层。分别叙述如下:矿区内脉岩主要为石英

脉,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的湖里沟一带,但规模不大,走向主要呈北西及北东东向,多向南西

倾,少部分倾向北东,倾角30-79°。呈脉状、透镜状,单脉长一般110-480m,宽0.5-4m不

等。多呈白色、乳白色,玻璃质结构,少量为它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石英98%以上,少量

黄铁矿等。从其穿插关系、矿化特征,可分为两期:早期石英脉,石英颗粒较粗,粒径0.3-

0.5mm,规模较大,在采坑中见网脉状,角砾状砾石。后期石英脉伴随少量绿泥石、黄铁矿、

方铅矿、闪锌矿呈断续细脉穿切早期石英脉,与辉钼矿化关系密切。

4 结论

该矿体凉水沟矿段均呈近北西向平行展布,在走向、倾向上受构造控制而呈舒缓波状变

化。根据以上矿体特点,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已知金矿体均赋存于矿化蚀变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破碎带控制,矿体

呈脉状,透镜状及串珠状。

(2)主要矿体的长度、厚度及延深大小受破碎带发育宽度及其产状变化的影响。

(3)破碎带沿走向的弯曲部位和沿倾向倾角由大变小部位对成矿有利。

(4)寇家沟矿段石英细脉发育,黄铁矿化呈稠密浸染状则金品位较高。

【参考文献】

[1]温春齐,多吉.矿床研究方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9-21.

[2]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详查报告[R].河北地矿局,2003.

[责任编辑:谢庆云]

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08:2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34865163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南省方城县张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pdf

标签:矿体   地层   地质   构造   特征   走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