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17 06:59:4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实习保险)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

一、仿照下面的示例朗读文章,注意把握感情基调,读准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全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语气要逐渐加重,

表达盼望的心愿、欣喜地情怀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起来了。三个“起来了”,语气要一个比一个加重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的语气,要读的亲切园子里,田野

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短句多,要读的轻快些,读出轻松愉快的感情

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文章,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文章,想象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画面,,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着文章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的

语气,读出短句的轻快,读出作品 的美感。

二、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说一说课文描绘了哪些春天的图画,

你最喜欢哪幅画,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课文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他们分别是: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

长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

喜欢的理由:

示例1春草图草报春,写小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

“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一个“钻”字,表现出春草的勇气和力量;“偷偷地”是

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春草破土是那么自然而然,是那么不引人注意。可正是这

不起眼的春草,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嫩嫩的”写质地,告诉读者这是新

的生命;“绿绿的”写颜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是从数量上写春

草,宣告了春天已经到来。接着通过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最后

从正面写软绵绵的春草沐浴在轻悄悄的春风之中,进一步表现了春草的柔和可爱。

示例2:春花图花争春,写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由春花联想到秋实。

这一段按“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运用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

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不让”一语点出了春花争艳的特征。有了这个“不让”,“赶趟儿”才有了前提,

而“赶趟儿”也进一步丰富了“不让”的内涵:春花竞放,百花争艳,好一派欣欣向荣的

景象!接下来写花的颜色,像火,像霞,像雪,正按照桃树、杏树、梨树的先后顺序来写,

照应严密。以上都是实写,写花的甜味便由实而虚。春花固然是“实”,果实却是“虚”

的,由“花”联想到“果”,也就很自然的由颜色写到味道了。这样由实而虚写来,读者

对春花便产生了更深一层感情,春华秋实,这怒放的春花孕育着累累的果实。

示例3:春风图风长春,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

的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描绘了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是“吹面不寒”,即很温和,

不似严冬的刺骨冷风,也不似酷夏的炙人热风;二是“杨柳风”,意思是吹拂柳枝的风,

给人以柔和的感觉。再从嗅觉角度来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

“酝酿”一词用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

春天的阳光下,如同酿造美酒,越来越浓郁,越来越醇厚。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传送的

各种声响。江南的春风原本是“轻悄悄的”,作者用鸟声的清脆婉转、笛声的嘹亮悦耳跟

清风流水应和,让有声之物托出空灵春风的音乐美。

示例4:春雨图雨润春,抓住春雨的特点:细密和轻盈。从近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

人,由近写到远。

写春雨,先从正面写:“最寻常”“一下就是两三天”,写出春雨频繁。然后进一步

正面写春雨的可爱。“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都是很纤细的,牛

毛多而稠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这三个比喻正面描写了春雨的细密、闪烁、

绵长的特点。接下来作侧面描写。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触

发读者的想象:大自然在春雨中沐浴,一切景物是那么新、美、鲜、亮。写傍晚灯光“黄

晕”,因为这是雨中所见的灯光,不写雨而让人体会到雨的细和密。先写春雨下的次数多、

时间长,接着以“可别恼”三字为转折点,正面写春雨的可爱,又通过写树、草、人、村

落,侧面烘托出春雨中安谧平和的景象。

示例5:迎春图第七段,春到人欢,和开头呼应,引用俗语给人启迪。

这幅画的主体是“人”。天上风筝多了,也就是孩子多了。写风筝多了。不仅告诉我

们春天到了,孩子们出来活动了,还让我们想象到天空中风筝竞放的一派朝气勃勃、积极

向上的景象。前面写春花“赶趟儿”,是写春花竞放争艳的景象;这里写老老少少“赶趟

儿”,是写人们寄希望于春天,是在争春。

三、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

1.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06:5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299841635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本答案.pdf

标签:春花   春风   春雨   春草   文章   语气   作者   示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