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老街李荣浩)
精品文档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
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有哪一些的呢。是不是已经没有什
么印象了,让小编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
子)。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
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
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
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
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
(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
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
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
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
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16
1 / 5
精品文档
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
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
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
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
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
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
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
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
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
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
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
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
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
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
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
2016
2 / 5
精品文档
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
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
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
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
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
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
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
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
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
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
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
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
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
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
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
2016
3 / 5
精品文档
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
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
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
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
土地神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
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
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
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
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
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
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
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
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
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
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
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2016
4 / 5
精品文档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
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
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
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
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
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
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
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
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
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
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
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6
5 / 5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23:5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60435856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传统三大节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传统三大节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