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6 21:30:2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丁佳怡)

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一、我县外贸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57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22家。2010年,全县实现进出

口17053万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8987万美元,同比增长%,进口8066万美元,同比增

长%。从出口产品行业看,2010年,造纸行业进出口居全县之首,全年进出口额9266万美元,同

比增长%,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其次是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进出口3064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

额的18%;水泥建材行业进出口2607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服装玩具、机械电子、医

药化工等行业进出口额较少,分别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和4%。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外商投资

企业仍是外贸进出口的主力军,全年进出口15280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其他企业进出

口1773万美元,仅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从出口国家看,我县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

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我县利丰食品公司、水晶淀粉公司、慧丰花生等利

用农产品资源优势的出口加工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出口农产品主要有花生、淀粉、

粉条、蔬菜、淹渍菜等。造纸行业不断扩大出口规模成为全县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以服装玩具为代

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机床附件、医药环保等产品为代表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实现了出口从无到

有的突破。我们既具有培育建材、造纸、食品等出口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也具备了机械、轻工、

玩具等产业集群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二、当前外贸发展形势分析

(一)我县2011年外贸发展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延续复

苏态势。各国刺激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市场信心有所增强。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比较强劲,内需增长空间较大,在这种大的国际形势下,有利于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

加强对外交往和合作。从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看,国内经济今年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和

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出现由回升向好向稳步增长转变的

迹象。同时,近两年采取的一系列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总体保持稳定,这也有利于对外贸易持续稳

定增长。从前期调研我县部分外贸出口企业情况看,外贸企业对今年外部经济发展形势基本看好,

并表示今年比去年外贸额将有所增加。

(二)清楚认识当前外贸出口的不利因素

金融危机余威尚在,让外贸发展存在许多不明朗、不确定的不利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需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美欧日

失业率处在历史高位,政府债务负担重,难以实质性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巴西、印度等国家经济尽管

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加大,经济下行风险也在积累。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美元贬值,日韩泰主要货币博弈加剧。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美、欧盟等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层面更宽,贸易摩擦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技术含量产业蔓延。中

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可以预见,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摩

擦形势更为复杂,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

三是企业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弱势美元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

国际能源价格上行,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节能环保成本压力在短期内将挤压企

业利润空间。

三、我县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出口企业少,出口规模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是我县外贸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2010

年,全县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在所有外贸企业中仅占%,出口额仅占全市的%,在有进出口实绩

的22家企业中,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仅3家,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其余

均为500万美元以下。我县出口产品大多仅经过简单加工,而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技术

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如,我县农产品出口2995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

二是我县出口产品结构不优。我县大部分出口产品属于高耗能、资源型产品,其中造纸产品、

水泥建材、农副加工产品是全县出口的三大主导产品,各占全县出口额的%、%和%,而机械电子

产品、医药化工产品仅占全县出口额的%和%。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如果

我县出口企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步伐不快,将面临着较大的环境成本等压力。

三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有的企业受自身外经贸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对

走出去存在畏难情绪,怕花钱没有效果,怕受骗等,从思想上认为,产品在国内销售比较平稳,而

失去对国际市场开拓的信心和积极性。

四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我县工农业产品总体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步伐不快。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建

立研发中心,对自主研发的投入不足。我县目前的主导产业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

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按照国际标准,我县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

素质不够高,绝大部分行业是低技术行业,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致使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特别

是研发、人才、品牌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还很不足,创新能力滞后于生产能力的发展。多数中

小企业缺乏自己的科研力量,民营科技服务企业培育有待加强,致使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

五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属家族式、作坊式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规范,

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我县外贸发展中存在出口企业少,出口规模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不优

等问题,全县出口除了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外,自身发展后劲不足,在短时间内外贸大幅上涨的

空间有限。

四、下步工作探索

(一)鼓励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打好外贸出口基础

一是造纸业产业发展集群化、多元化、多样化、专业化。形成“一心一区一园”的发展格局。

“一心”,即由山东华金集团有限公司筹建造纸及纸制品加工、研发、商贸中心;“一区”,即以金庄

经济园区为主的纸及纸制品加工集中发展区,这是全县最主要的聚集区,新引进的造纸加工企业布点

在该区域;“一园”,即金庄镇驻地华金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产业园。

二是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以完善地方特色产业链为主线,充分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开拓市场,抓好优质安全、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集约发展关键环节,促进食品产

业结构升级。重点建设金庄经济园区食品工业园、杨柳镇食品工业园,扩大粮食、果蔬和畜禽加工基

地规模,培育壮大淀粉精深加工制品、功能性矿泉水及果蔬饮料、肉制品、油脂、调味品、添加剂及

休闲趣味食品等高成长性行业,打造以名牌产品为主导、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

争优势明显的食品行业格局,实现食品工业富民强县新跨越。

三是建材行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建材行业发展之路。

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整合改造存量、优化提升增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做好内联外引工作,消化

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陶土精深加工助剂、建筑陶瓷、

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力争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建材骨干企业;支持和培育优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优

化、企业结构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促进新型建材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机械电子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集

群化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龙头带动、国际化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坚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做精做专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机床附件工具生产基地。

五是医药化工业向园区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立足引

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着力于新技术开发与现有技术改造,走高新技术创新与适用相结合的工艺技

术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医药化工产业。

六是包装印刷业以国家行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优势产品为重点,优化产业

布局,改善产品结构,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市场营销,全面提升包装印刷行业整体竞争力,采用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以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为重点、具有印刷材料、机械和印

前、印后配套服务等综合性能的泗水印刷产业园区,把泗水建成具有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包装装潢印刷

基地。

(二)加快做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重大项目。

一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

带,对内强强联合,对外靠大联大,大力实施企业重组,使产业资源向行业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

业整合。

二是新上一批体量大、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高企业运行效益,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借力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转化,大上一批科技技改项目,攻克一批技术瓶颈,

创造一批拳头产品和高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

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业链,扩大利润空间,实现企业的高端增值。

三是突出抓好向上对接项目,紧紧抓住上级促进企业转型、出台优惠政策的的有利时机,确定

一批重点项目,搞好项目专案、积极呈报对接,争取将重点项目积极列入省、市有关专项计划,优

先争取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同时,建立项目储备库,实现实际运作一批、向上对接一批、论

证储备一批,确保项目争取不断流、不断档。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主导产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品研发、设

计水平以及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业务流

程再造和管理创新,促进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

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专项课题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开放式

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以龙头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的

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增强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注重引进和使用人才。确定人才强企、人才创新战略,采取了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

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专利技术持有人及学科带头人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人才的

引进使用带动企业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聘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营销队伍,确保

以创新的理念、专业的管理、高效的运作带动企业上台阶、上水平。

(四)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中介服务市场,发展法律、信息、营销、咨询、评估、代理和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不

断提高中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企业运行中的社会服务需求;健全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协会的

自律管理促进企业公平规范发展。

二是完善企业要素服务体系。动用政府、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市场开拓、贷款担保、技术支持、

人才培训等要素服务。例如,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多元股权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

资公司,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开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机构,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为企业输送技术性人才。

三是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立区域、

城镇、企业等多种层次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

进行调整和重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

(五)多措并举,促进我县外贸上规模上水平。

一是培植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外向型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登记备案,大力培

植我县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和出口产品,形成和扩大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快品牌建设与出口基地建设。把培育出口品牌与建设专业化出口基地结合起来,集中力

量,凝聚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支持企业锲而不舍自创知名品牌。

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着名)商标,对获奖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企业

通过参加商品推介会、贸易洽谈会等商贸节会,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要立足转方式调结

构,加快培育一批机电、服装、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出口基地,密切基地内企业间的协

作配合,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控,不断生产高端高质产品对外出口。

三是大力开拓市场。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精心筛选组织进出口企业参

加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展会,引导县内进出口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对已有自营进出

口资格但尚未出口的企业,搞好调查研究,在多个层面上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四是加大对企业的督导调研。对大宇、金益、利丰等重点出口大户建立经常联系制度,加强与

企业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并加大对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宣传,

引导企业用好政策,实现企业效益的大跨越、大发展。

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21:3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95826163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前我县外贸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pdf

标签:企业   发展   出口   产品   产业   经济   行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