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6 17:56: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鸭绿江断桥)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又比如太平天国,那么,这

些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一起

来看看吧。

中国农民起义的原因

中国几千年历史,起义次数自然不少,那些芝麻小的起义不说,就说影响全国,以至

于改朝换代的起义就可以数出八件来: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新朝赤眉绿林起义,东汉黄巾

之乱,隋末农民起义,唐末黄巢之乱,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朝的

太平天国。除了西晋,陈,南宋是被外敌所灭,东晋,南朝的宋齐梁是内部篡位,其他各

朝的覆灭都和起义有关,至于清朝是辛亥革命颠覆,虽然也可以说是起义,但是不能算农

民起义,就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了。

至于起义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宗教:太平道和太平天国,红巾也有宗教背景;有蓄谋

的野心家:陈胜吴广,红巾军;有实在活不下去才起义的:这种情况最多,每朝都是这样;

还有民族问题的:元末;甚至有些人想借机起义搞大点让朝廷招安做大官的:这些就多了,

隋末李密要朝廷封赏他,唐末的朱温投降了朝廷,元末张士诚也做过元朝封的官,张献忠

也假投降过。自然这些人后来都变卦了,但是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做官,至于连做官都

可以达到,加把劲说不定能做皇帝呢,他们也想过吧,至于不能遏制他们的想法是因为朝

廷太虚弱了,假如朝廷清明有实力他们也就安于自己得到的官位不再冒险了毕竟也有被招

安后老老实实做官的。

不过以上只是非必要的条件,那些原因什么时候都有,但是要变为能动摇国本的就只

有两种才能达到:1。官员腐败贪婪,朝政混乱:这是相当必要的,假如朝政清明那就算

第二点成立也能遏制起义发生或减小起义规模。一般王朝通常是在很长以后才会达到这种

情况,但是也有二代就达到的,比如秦二世和隋炀帝,秦二世一半原因归咎于秦始皇埋下

的祸根,而隋炀帝主要是他个人造成的,所以也挺佩服他的,一个大帝国就这样被他搞没

了。2。发生相当大的灾害:中国的老百姓是很能吃苦的,一般再腐败,官员再过分只要

有口饭吃就能支撑下去,但是假若发生天灾(如东汉末年,明末的大旱灾)人祸(秦朝的酷刑,

隋末大运河征朝战争),人没有饭吃了就会起来造反,灾害波及越广造反的势头越大,所

以说国将亡,必有异象。而此时朝政腐败,已经没有力量组织救济防止灾害的运动了,加

上一些野心家煽动,大起义就不可避免了。

1。 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吧,秦法过于苛刻,劳役太重,几乎

把平民当成奴隶使用,六国的残余势力还很强,所以就算秦始皇不死起义也会有一天到来,

陈胜吴广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但是陈胜吴广实在算不上什么战略家,本身出身平民,也

不能团结自己身边的贵族,六国贵族只是表面上支持他,其实都在扩张自己的势力,所以

陈胜自己的势力得不到增强,最终只能单独与秦国对抗,被章邯战败后就只能一败再败,

即使打胜灭了秦朝,也要面对六国的势力,胜面实在太小。而项梁就聪明多了,立楚王团

结楚国贵族,避免各自为战,项羽在巨鹿一战战胜秦军主力更是震撼六国贵族,此时胜利

已经到手。至于刘邦夺咸阳和楚汉战争就不在这次起义的范围内了。

2。 新朝赤眉绿林起义:这场起义实在是太顺利了,王莽建立的新朝本来就不巩固,

当时人心向汉,农民起义军立皇帝也要立姓刘的,所以昆阳一战后赤眉绿林已经占据了朝

廷,分别入长安主朝政一段时间,之所以被刘秀打败是因为刘秀本身的政治能力强(历代

皇帝中刘秀的能力可以排进前十,不论是个人军事政治能力还是手下的能臣良将)。当时

天下已经混乱,各地开始割据,赤眉绿林虽然强大,但是根据地不巩固,政治能力太差,

(绿林军内部不团结,刘玄刘秀相互争斗,而赤眉军军事能力不错,但是还是农民军本色,

得不到地方势力支持。)覆灭是迟早的问题了,之后就是刘秀统一的过程了。

3。 黄巾起义:宗教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点在黄巾起义上就可以看出来,太平道

组织严密,教徒受宗教影响个个不怕死,所定的计划:八州起变,直捣洛阳也很有可行性,

假如没有告密事件,骨干力量没有遭到损害,按原计划进行的话,东汉政权很有可能被颠

覆,毕竟就算在被告密不能按原计划进行的情况下黄巾起义还是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但

是,是否会建立一个宗教国家就很难说了,毕竟各地方势力不会支持太平道这种宗教的。

这次起义最大的影响是使得地方豪强的实力大大扩充,而东汉中央政权的内乱导致了东汉

的覆灭,(本来有可能形成中唐后藩镇割据的情况,东汉政权当时还是很有实力的,但是

董卓进京后天下开始真正的割据)三国时代来临。

4。 隋末农民起义:大家习惯都把隋和秦做比较,但是隋文帝时期隋朝还是很强的,

可以说国富民强,百姓劳役也不是很重。但隋炀帝就把事情搞砸了,大运河是应该修,北

征高丽也没什么错,唐太宗唐高宗都征过,但是隋炀帝不惜民力,好大喜功,两件事一起

做,而且每次征伐高丽都派百万人,军事上又没有什么好将领,又喜欢亲征,输了还要再

征,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唐太宗就聪明多了,看看打不下来就不打了,以后派点偏师

消耗你的实力,把你累死)等隋朝将亡也不思补救,不回长安也不回洛阳,躲在扬州喝酒

等死(没见过喝酒就能解决问题的,当时隋朝力量还是有点的,东都有王世充,自己手下

也有近十万的劲旅,历代亡国之君没见他这么不争气的)。总之隋朝是直接被农民起义搞

完的,但是这些势力又太多,就主要说三大势力吧。

a。 李密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说隋朝是毁于他手一点也没错,当初杨玄感造反,他就

献了三策:上策北上截隋炀帝的退路,中策夺长安,下策夺洛阳,以后隋末几大势力基本

都是按他这个思路发展的。结果杨玄感用了下策失败了,李密不但逃出来还投靠了瓦岗军,

这次的投靠使得瓦岗军成立最大的势力,也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当时中原混乱,隋唐演义

说“三十六路反王”到处是造反的,但是因为有张须陀在,还只能说是星星之火,大都是

贼寇而已,真正的想推翻隋朝建立新朝的还没有。结果李密加入瓦岗军,一战灭张须陀,

再取粮仓黎阳,回洛,救济平民,可谓之众望所归。本来也许就这些也是姓李的当皇帝了,

但是他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己的老上级翟让,虽然他已经让权了,但是怎么说也是

老上级,万一夺权也不好办,所以就把他干掉了,这件事在当时还没看出后果,本来翟让

就不如李密,翟让死后手下还是跟着李密的,李密也对他们重用有加,但是问题在于这件

事实在不得人心,大家都担心李密刻薄寡恩,只能共危难不能共安乐,所以之后一败就树

倒猢狲散很大的关键在此,而且李密也开始不信任手下,战败后宁愿去投靠自己的政治对

手李渊也不去投靠自己的属下徐世绩,关键在于徐世绩是翟让的部下,所以说李密这策是

失败的很大根源,其实就算用比较隐蔽的毒杀或暗杀甚至战死也比这种公开的杀好。第二

个问题是取长安还是取洛阳:本来按他以前献给杨玄感的策是会选择长安,毕竟长安取下

有关中作为根据地,但是时局在变,李渊已经造反,去打长安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洛阳怎

么办?粮仓在这里,无粮不稳,这是瓦岗军的命根子所在,而且王世充在洛阳虎视眈眈,

万一分兵打长安,这里出事怎么办?而且去打长安也不稳妥,李渊,李密取了长安都是有

了发展余地,但是李渊有太原作为根据地,而李密的割据地因为王世充的存在实在不稳定,

倒是取了长安还有可能与李渊冲突,得不偿失,为了稳妥,还是先攻取洛阳得了。这策也

没什么不对,而且等大业十四年李密打败宇文化及,并被隋朝封为太尉,准其入朝辅政,

此时天下起义军如李渊,窦建德都尊其为盟主,还有劝进希望他登基的,他可以说众望所

归了,此时只要进了东都洛阳,无论是挟天子令诸侯还是自己登基,天下都是他的了。然

而,王世充夺的洛阳政权,北氓山一战击败李密,夺的粮仓,李密众将或逃或叛,自己不

得不投靠李渊,最后被李渊所杀,手下的一批将领如徐世绩都为李渊所用,而最后为李渊

打下了天下。李渊之败在于杀了翟让失去人心,自己的根据地不稳固,再加上一战不利,

最后一个离天下最近的人战败了。

b。 王世充:他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军事上确实有一套(是唯一打败李密的人)但

是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战略环境都差的可以,(一开始遇到的是最强大的李密,后来遇到

的是统一全国的唐)唯一可以说的是他还算正宗的隋朝讨伐大臣,名义上还不错,不过等

后来他篡位建立“郑”就连这点名义上的东西也没了。本来他打败李密后形势不错,李密

的手下和地盘很多归他了,但是他对下属不好,说李密刻薄寡恩是因为对翟让,他对下属

还是很好的,而王世充才叫真正的刻薄寡恩,所以等唐军一来大家都投降了,自己又是守

着洛阳,还没了粮食,等来支援的窦建德战败,也就只好投降了。(王世充怎么算也不是

起义军的,但是也是那次战争的一大势力,就随便说说了)

c。 窦建德:假如说李密的问题是战略根据地不稳固,杀了翟让影响自己的声望,那

窦建德这两方面都没问题,他的夏国控制河北一带,社会安定,统治清明,他在当地也深

得人心,他死后部属在刘黑达的带领下多次大败唐军,河北军民见刘黑达起兵就杀唐朝官

吏响应,可见窦建德威望。但是窦建德的军事能力太弱,别说和李密比,就连自己的属下

刘黑达也比不过,本来王世充和李世民洛阳激战,他无论是想解洛阳之围还是占地盘,最

好的办法就是打长安围魏救赵,结果他选择洛阳,就算在洛阳也不一定会败,结果他还是

败了,连自己都被擒,实在是丢人现眼到家了,所以说窦建德输在他的战略战术能力太差

了,换了刘黑达会好的多。

d。 李渊:这位唐朝的开国皇帝实在不用太详细介绍,他在太原为官,根据地稳固,

又占领长安关中之地(这么多人想抢的帝王之地最终还是被他抢了便宜)而且开始还用立隋

朝孙子为皇帝,挟天子令诸侯,同时还与李密通好,(这样也算是起义军吧)各方卖好,李

密败后又接受了他大量的势力,同时用重金贿赂突厥,打败刘金刚,稳定后方,此时出山

一切就绪,只看军事战术领用兵的问题了,而洛阳一战,一举灭郑擒夏王,天下已经是他

手上之物了,至于起义军最后的一个势力杜伏威在江淮苦苦挣扎这么多年,终于统一江淮

成了霸主,一看北方已经成了唐朝的天下,(北方军事实力大于南方是中国古代的共识,

南征成功的次数远远大于北伐,何况那时北方的经济实力与人材也优于南方)自己就江淮

一带战天下实在不太可能,何况自己对唐朝已经称臣,所以直接投降得了。后来唐军又打

败了辅公佑,根除了杜伏威在江淮的势力,统一天下。

5。 唐末黄巢之乱:唐末朝政混乱,朝中宦官当政,朋党之争,地方藩镇割据,出现

农民起义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次的领袖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私盐贩子。其实各代农民起义

中知名领袖纯粹是农民的极少,陈胜吴广可以算是农民,项羽就是贵族了,至于刘邦历史

上都被认为是平民做皇帝的典型,但是怎么算也是亭长,地方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东汉的绿林刘玄刘秀王匡都是地方豪强,赤眉的樊崇倒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但是政治能

力和刘秀比差了一大截;黄巾起义的首领是宗教领袖,隋末的农民起义李密是读书人,还

是名门之后,李渊就不用说了,窦建德也是地方一霸,至于后来的元末明末朱元璋李自成

倒是真正的平民,太平天国也只能算是宗教领袖了。黄巢王仙芝他们是似盐贩子的头头,

到现代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走私集团黑帮头子的老大,本来在朝政清明时他们也搞不出什

么名堂,但是现在朝政腐败,就趁乱而起了。王仙芝应该属于那种想捞一把的人物,朝廷

来招安就想做官,不过黄巢的野心可远不及此,他想的是推翻唐朝,而且一度还攻陷长安,

建立大齐。但是他的政权是不稳固的,他的战略条件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功,他从山东起

兵,转战河南,又南下浙江,到广州,又回师北上到长安,东部中国都被他跑了个遍,但

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也没建立,这种流动作战还不如说大规模的流寇,而且他大杀士

族,得不到地方势力的支持,之所以没受到太大的抵抗打入长安是因为地方各藩镇都想保

全自己的实力,看看究竟再说,而长安打下后黄巢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唐政权还在,

假如象李自成一样灭了唐朝正统,那就有两种可能,1。各地归附于他,这种可能性很小,

要他的实力很强,一直打胜仗才行,万一有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失败就完了,但是也不是没

有。2。各地拥立王族为皇帝或自立为王,那倒是很有可能,就象三国或南明时期,这时

他的处境也很危险,作为篡权之人必然要受到各方攻击。除非他假意拥护唐朝皇帝,挟王

子以令诸侯。但是黄巢从性格上就不象这样的人,实际上唐朝皇帝是逃出长安,而起义军

根本没有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能力,就算朱温不反叛也会失败,倒是象朱温那样先被招安后

反叛的可能性高。

6。 元末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古代中国最有典型的一次起义,一来他起义有宗教背

景,二来他不单是农民起义,更是民族起义,第三个就是他是最成功的一次北伐,其他各

代大都是南征,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而且还建立了长期政权。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

分等级的政策已经造成极大的民怨,而元朝内部还四分五裂,争斗不止,这样的政权灭亡

是此早的事,就算朱元璋不北伐,陈友谅也会北伐,何况北方元朝内部的争斗的胜者最终

也会篡权。不过这次起义军的战略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一开始韩刘两人用白莲教和民族矛

盾做背景,声势极大,各地起义军都打红巾军的旗号,北方军一度在汴梁建都,三路北伐

军还曾打到大都,但是问题现在就出现了。1。起义军内部不团结,红巾军旗号虽多,但

是大都不服调遣,就象徐寿辉,张士诚,名义上是起义军,但是只顾自己抢地盘,根本不

配合北方军的行动北伐,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只有北方红巾军迎战元军,甚至还相互攻打;2。

起义军发展太快,没有自己的地盘,尤其是北方起义军虽然占了江淮一带,但是根据地不

稳固,而且南方的起义军不支援他们,等于是以江淮之力对抗北方元军,实力上受了影

响;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

大原因。(太平天国得不到汉人支持很大原因也在于此原因)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

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

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

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

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现在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

残杀之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就易如反掌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

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那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兵力上也处于

劣势,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

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7。 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内部朝廷腐败,宦官当权,外面又有清人为患,但是就算如

此,明朝还是可以缓过去的,毕竟江南一带赋税粮饷的关键所在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朝

政崇祯上台后杀了魏忠贤已经有所好转,对外清虽然连连获胜,关外已经是清的天下,但

是要说没有挽回的余地也不至于,当时无论清的人口土地还是各方面实力都不如明国,清

那些统治者也就是原来明朝的家臣,努尔哈赤还做过明朝大将的家童奴隶,努尔哈赤死后

清朝也自认为没有占领中原的可能,皇太极多尔衮当权时也是以掠夺财物人口为主,希望

就是削弱明朝的实力增强自己的实力,甚至一度想签订和约,(估计和约就是象宋辽那样

的和约,希望明朝承认自己的独立)就算清兵真的入关后也时常担心是否能坐稳位子呢。

所以说明清对峙的局面很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胜负还没分晓。明朝之亡亡在李自成。

李自成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当时的另外一个领袖张献忠说实在话也就是草莽之辈,虽

然杀了一个襄王,还被明朝招安过,以后还进了四川做了几天皇帝,但是他也就是搅乱时

局的人物,无论是明还是清,都不曾对他很重视,不是决定性的人物。(倒是他的两个义

子在南明中表现抢眼)李自成自陕西起兵,转战中原一带,一度被重创,然而又复起灭了

明朝正统,险些成了天下共主,但是李自成个人虽然是英雄,但是不是政治家的那种枭雄,

他烧朱元璋祖坟,杀福王,已经和明朝结下生死之仇,也得不到地主豪强的支持,有人说

他打入北京,崇祯帝不上吊还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但是首先要看到李自成的性格决定他不

可能把崇祯作为傀儡,就算做傀儡那时还有太子,造样可以立为傀儡,但是他还是自己称

帝了,就算不称帝,烧了朱家祖坟谁相信他啊。进了北京有什么好处?明朝在南方还有实

力,北方一统还要面对清兵的威胁,他当时进北京是一步险棋。其实当时他可以有以下几

种选择1。不要杀福王,用他的名义向明朝要个官吏,这叫挟福王行地方割据,最好还说

明当年烧朱家祖坟是高迎祥干的,和自己没关系(其实当初不应该烧祖坟,保护一下对明

朝示好也不错)当然明朝一定会监视他,但是明朝自己已经自顾不暇,少一个危险总是好,

说不定就同意他地方割据了,(张献忠是当年烧他朱家祖坟的罪魁祸首之一还不是招安了)

假如要他去干什么剿匪就说不去好了,不然还叫什么地方割据,最好和一些地方势力通气

连枝,自己慢慢壮大,这样就可以形成明清加上地方势力三者僵持的局面。当然这要很大

的政治平衡能力,要李自成这样做比较难。2。象李自成这样的军事能力远远高于政治能

力的人,最适合他的还是南下,虽然南下他没什么基础,手下的兵士又大都是北方人,但

是南下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当时最肥沃的土地,虽然抵抗有,但是不会比清兵南下更激烈吧。

一旦南下控制了江南湖广就是象朱元璋那样的局面了,张献忠还控制了四川,明朝的粮饷

已经丧失殆尽,按明朝君臣的脾气,除非出现崇祯帝死的那种局面,否则不会向清兵借兵。

这样李自成选择就多了,可以北上先灭明再和清对峙,也可以要求南北分治,静观其变。

这样的策略当时也提出过吧,只是李自成没有接受。3。按李自成这样重视乡土观念的人,

最适合一直在陕西发展为一大势力,再吞并西北西南,再图霸业,这么快灭了明朝实在太

急。自然他选择进北京也可以,避免明朝再调动兵力来攻打自己,只是一逼死崇祯,二没

策动吴三桂,三没想到防备清兵(这是国际关系学的太差,连北方大敌进关也不知道。)实

在是他的失策(他当时还没称帝,很有可能想挟太子令诸侯,不过很难说了)总之李自成的

军事能力远远高于他的政治能力。

8。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处于近代,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实怎么看太平天国都

象一个宗教,封建,资本加上农民平等的大杂烩。但是他的军事力量倒是不错,也出现了

相当多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且在我看他的战略也不错,先取金陵,缓图北方也是效仿当年

朱元璋所为,假设他们直取北京,先不论打不打的下来,就算一路顺利,清帝一定迁都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都迁都了)这样就象当年黄巢一样陷入被动,得不到支持。但

是他这次的关键是一没有拉拢士大夫,死抱着什么天父不放,假如抱抱孔夫子,再说什么

反清复明,效法当年元末(元末时元军的战斗力比清末八旗绿营的战斗力强多了,但是元

末的起义军无论政治军事都比太平天国强),就可以得到士大夫的支持,湘军这种地方武

装就很难出现了,取得两湖统一南方就又是当年元末朱元璋的翻版了。就算太平天国被灭,

按当时形势,曾国藩假如有点野心也可以效仿朱元璋。不过有时个人的选择真可以决定历

史的走向。

综观各朝起义或说各势力征战天下改朝换代,一定要有1。士大夫地方豪强的支持,

就算用骗也要先骗来,。法术巫师什么一开始可以用,但是为了以后吸引儒家士大夫的支

持最好还是远离之,之后象刘秀一样还是朱元璋一样就看统治者自身了;2。一定要有什么

名号,可以先支持原正统政权,总之要迎合大多数人的看法,比如元末反元是大势所趋,

此时反抗元朝才能赢得民心;3。一定要有确实的根据地,唐朝之前关中是第一选择,洛阳

一带是第二选择,之后南方江淮两湖一定要控制。4。军事,也是看运气吧,有时一战就

可以决定天下谁属了,尤其是在战略上处于劣势的人。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有别于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的主要一点,我觉得还是敢

于彻底洗牌~把所有的社会资料重新分配,最终直接收归国有。

欧洲为何很少农民起义

自陈胜吴广喊出那句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后,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就层出

不穷,无论是盛世还是王朝末日,都能找到农民起义踪迹,而且从隋开始的科举制度给下

层民众多少有点希望,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还是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你可以

说封建统治的残酷使无路可走的农民铤而走险,但同样残酷黑暗且似乎还突出的欧洲中世

纪却很少有农民起义的记载。当然,我不是历史学家,也许知道的不多,但根据我仅有的

那点欧洲历史记忆,只知道在俄国发生过一次农民起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欧洲的农民(农奴)这么安于被剥削,是宗教麻醉了他们?还是

即使成功了也得不到教皇的承认。或者欧洲国家太小,无回旋余地很容易就会被镇压,再

或者欧洲中世纪的普通农民受教育程度太低(我个人觉得那时中国普通民众的教育水平高

于欧洲),没有具有一定文化的人出谋划策,制定方针指导行动,不像中国总有一些很有

水平的知识分子来协助起义领导人。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17:5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82965256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pdf

标签:没有   起义   势力   长安   地方   洛阳   中国   支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