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日高人渴漫思茶)
中国古代冷兵器——箭
| 冷兵器 | 侠文化 | 人文 |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 探索中华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
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
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用之箭较长,约为 70厘米左右;弩用之箭较短,
在50—60厘米上下。箭由箭头、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铁制,
头锐而底丰,式样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其刃薄而锋利,旁有槽。箭杆以木或制
成,嵌于箭头之下。箭杆古代称“梃干”,一般用竹或木两种材料制做,嵌于箭头之下。
箭杆为圆柱形,用箭端制作而成。箭羽常以鹏鹘等巨禽翅制成,夹于箭杆尾端,使箭在飞
行中平稳地命中目标。古时候,人们把用竹制做的箭杆称为箭;把木制的称为“矢”。
箭的历史伴随着弓的产生,远在石器时代就作为人们狩猎的工具。传说黄帝战蚩尤于
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此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当时之弓矢,都以竹木为之,虽能及远,
终未能完善,迨后推阐其理,互相发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逐成为战争之利器。
箭(矢,簇) 用于弓射或用于弩射。弓用之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用之箭较短,
在50—60厘米上下。在实践中证明“三棱式镞”最适用,其优点是:制作简便,镞体坚
固,镞锋锐利,穿透力强。还因镞体近似流线型,故箭飞行时阻力小,方向性好,保证了
箭射出后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又具有较强的杀伤性能。所以,到战国末年,三棱铜镞以其
优势逐步取代了各式铜镞,成为箭镞的主要形制。陕西秦俑坑出土的铜镞数以万计,三棱
铜镞占99.85%,足以说明先秦时期已由多种镞型趋于单一形式的三棱镞。箭杆为圆柱形,
用箭端制作而成。箭历经迄今约有三万能年的演化。古代军队把箭列为作战的武器随着火
器的出现,至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争中已基本上不用弓箭。近代以后,射箭从军事
上分离出来,成为习武强身的体育运动项日,射箭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
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的关系密切。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
为了使之有恰当的比例,在《考工记》中载有将箭浮沉部分的长短,以求出装尾羽之比例
的方法。箭羽以?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
量就更差了。在宋朝,当优质羽供应不足时,曾发明风羽箭。据《宋史·兵志》记载,庆
历四年(1044),宋廷“赐鄜延路总管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可见风羽箭也是一种实战兵器。
这种箭将箭尾安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其
设计思想是相当科学的。
为增大箭的杀伤效力,后汉时耿恭发明了“毒箭”。三国时,关羽攻打樊城,遭到曹
仁500名弓弩手的乱箭阻击,右臂中一弩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遂请华伦医治。神医华伦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
此臂无用矣。”乌头是一种药用植物,中草药名叫“附子”,其茎、叶、根均有毒。那时
少数民族习用的弓弩箭头多带剧毒,中箭者,皮肉烂,烂到五脏而死。可见毒箭的致残、
致死率是很高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晋代多用钢铁箭镞。唐代箭
分为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四种,前两种用于狩猎,后两种用于战斗。用于战斗的箭镞
用钢制成,刃部较长,能穿透坚甲。除了毒箭以外,还有在箭杆上缚有纵火物(油脂或火
药)的火箭(中国古代火箭),在战争中广泛应用。
明清时代,出现了一种飞行中带响的箭叫“鸣镝”。 “鸣镝”是在箭镞上加了一个
用骨或兽角制成的小哨。箭的发展,是随弓弩的不断改进而发展的,强弓大弩的出现,要
求箭具有良好的贯穿力,所以对箭镞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然而当火器进入中国的大门之后,走过漫
长历史岁月的古弓弩终于像西山落日那样,不可挽回地消失在军事革命的地平线以下。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11:4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604461626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冷兵器——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冷兵器——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