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

更新时间:2024-03-16 07:24:53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写报告的格式)

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

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

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下面是小编整理

的关于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欢迎阅读!

寒露养生要点

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

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室内要

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

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

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2、多饮汤水

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

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

爪汤、莲藕牛肉汤、菠菜猪肝汤、萝卜排骨汤等。还可食用有利尿解

热作用的寒凉类水果,如苹果、雪梨、柑橘、荸荠、葡萄等,可补充大量

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秋季气候干燥,口渴感强,但不宜多饮含气体的

饮料,可选用胖大海加冰糖或白菊花加蜂蜜浸泡,频频饮服,既可补充体内

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3、增强体力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

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

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

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

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

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

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

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

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

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

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寒露养生水果

1、香蕉

秋天气温忽高忽低,是感冒的多发期。专家研究认为,香蕉能够增加

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别对病人、老

年人很有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通过提

升身体的抗病能力来预防感染,特别是预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袭。

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吃1-2支香蕉,可使中风发病率减少

40%。这是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能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

参与能量代谢过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脏的正常舒缩功能,有

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脏血管的功效。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大脑产生羟

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但能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快活和安宁,甚至可以减

轻疼痛,还能使引起人们情绪不佳的激素大大减少。

2、甘蔗

秋季干燥缺水,富含水分的甘蔗也是市民喜爱的秋令水果之一。甘

蔗味甜汁多,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

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有人称:”秋日甘蔗赛

过参“。

甘蔗不仅是秋令佳果,而且还是防病健身的良药。祖国医学认为,甘

蔗味甘性寒,可滋补养血、清热生津,故有滋养润燥之功,适用于低血糖症、

心脏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虚热咳嗽等病症。民间

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对治疗慢性胃炎、反胃

呕吐有很好的疗效。

甘蔗虽是果中佳品,但亦有不适合的人群,比如患有胃寒、呕吐、便

泄、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暂时不吃或少吃甘蔗,以免加重病情。

寒露节气传统习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

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

步高升”“高寿”。

赏枫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

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

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

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

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

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

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

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

“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

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

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此时的柿子恰好

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

一到两倍,经常食用有利于补虚、止咳、利肠、除热。(提醒:空腹食

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同时也要控

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

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吃螃蟹

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

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

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

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

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

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

“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

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7:2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45093256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寒露的养生要点及传统习俗.pdf

标签:寒露   预防   气候   节气   疾病   水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