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走进新校园)
《跨越中国制造》《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跨越中国制造》和《公司的力量》,《跨越中国制造》
分为《制造的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创新的世界观》、《国际化之路》、《升级中
国制造》等五集。每集一个主题,以故事化的手法,从竞争力、品牌、创新、国际化、升
级中国制造等方面,探讨“中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节目以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的故
事为载体,分析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拥有长久竞争力等内容,解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
造”的转型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路径。同时,该片以“全球比较”的视野,将中国的
实践进程嵌入全球经济格局中去观察、比较,努力达到客观、全面、有效的传播效果,将
复杂的观点和经济理论故事化、通俗化,深入浅出,吸引力强。《公司的力量》第七集《各
领风骚》讲述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日本国内的“公司”的起源、
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
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而又以松下、夏普、丰田等多家公司的经营
方式和理念的提出和比较总结,使我们看到了日本促使公司在一个世纪内的蓬勃发展。
《跨越中国制造》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如何从小打小闹
到以群体方式兴起、再迈出国门、走向全球制造大国的发展历程,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制
造业的各路担当者在一个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平台上如何以国家利益为己任,背负重压、革
故鼎新,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过程。而更激发我们回味和思考的是,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市场形势下,中国制造业面临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一个
更加不确定的世界如何再次寻找确定的位置,最终不断实现更高、更远、更强的新目标。
个人认为一个企业不管是塑造它的竞争力、品牌还是走国际化,有一个中心点是不变的,
那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以尊重客户价值、实现消费者价值
的最大化为前提。客观上,今天的中国制造业面临两大扼颈之痛:一是我们缺乏响当当的
国际品牌;一是我们缺乏更多的原创技术和核心制造能力。尽管我们已有一批像海尔、TCL、
联想等品牌的塑造,在缝隙中硬是在世界市场上挤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品牌经济
和跨国经济模式越来越超越一个单个国度和民族利益的时候,引领整个人类前行,并牵引
一个产业崛起、巩固和壮大的,正是基于产品生产、产品交换和产品消费背后的以尊重价
值为中心的内在逻辑。尽管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有实
力的企业来说,如何在持续获得中国市场认同的同时,也能获得全球消费者的拥抱和信任,
这关系到企业长久的竞争力。未来中国制造业所要跨越的,不只是品牌、不只是创造,而
是价值发现。
在《公司的力量》第七集《各领风骚》中,我们看到日本的那种立足于人性和家国的
深层需求、不断与时俱进的公司文化,正如片中解说词说的“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吗,
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
也是效率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
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但是一方面文化并非一尘不变的,只有善于学习和开放的文化
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另一方面只有立足于本身特质的原创基因,才能更长久的支撑起经
济奇迹。其中松下幸之助原创自来水经营哲学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公司的一个缩影,松下幸
之助为自己的公司定下了使命:如果我们能像自来水管那样不停地生产,当然价格就会降
低,产品会变得便宜,人们会更方便,生活会更好,社会会更富裕;这是松下电气公司所
有员工生存的意义,也是公司的社会使命。松下公司的文化将员工、企业、社会紧紧联系
到一起,公司赚钱不是重要的,而是能持续性地赚钱,不仅使自己获利,也使别人获利,
使员工、社会获利,这是一个多赢方法。松下公司的文化来源于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
中的核心观念:经商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社会;这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
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论语与算盘是我们中国创造的,日本公司却深得其中的精髓,
不仅让人反思我们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我们的文化能不能像日本公司那样有感召力。其实
我们的公司也可以从我们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比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等,只要
我们很好的调动自身文化中激发个人潜能的优势,更好地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就有可能
赢得未来的竞争。
中国公司在成长中的优势和缺陷来自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以及全球市场不同的分
工,“中国价格”的竞争优势、在帮助中国企业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之后,迫切地需要
注入新的内容去补足在价格竞争力中存在的缺陷。企业要想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
通过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塑造自己的品牌,用创新的思想武装自己的人才并且创造适合
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人才的长期稳定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需要建立
一支职业发展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与世界级企
业同台竞技。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6: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41118287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跨越中国制造》《公司的力量》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跨越中国制造》《公司的力量》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