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特点

更新时间:2024-03-16 06:16:4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升旗手自我介绍)

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文化特点

日本的企业文化特点

1.耻感文化

日本文化不同于中国的“仁道文化”,或者欧美“罪感文化”,它属于“耻感

文化”。“耻”是因外力而被动感受到的,是人前的抱负和炫耀。因此日本的

武士道在无形中让它自大,偏执和狂妄,此外日本又是一个岛国,地理上相对

封闭和渺小的格局,构成了日本文化人格中的自卑、敏感、脆弱、悲苦和孤

独。这种二次元的性格特征,强化了员工个体对企业整体的归属感,因此终生

雇佣制在日本才成为可能。

2.集体主义

日本是一个虚拟的血缘社会,中国所推崇的“血浓于水”的观念在日本并不受

用。比如在日本,只要双方愿意就通过契约构成父子关系。正是这种观念,促

使日本在企业运行中,经常是集体做决策,集体承担责任。日本公司就是一个

共同体,它像一个家庭一样通过个体的作用而发挥其功能。这样的共同体中员

工加入后只要不被开除就会终生留在公司中,这也是终生雇佣制产生的根源。

3.“忠”“孝”观

与中国忠孝观不同的是,日本的“忠孝观”没有以“仁”作为基础。因此中国

可能存在因为针对罪恶不仁之举而大义灭亲的现状,但,在日本则是无法想象

的。因此,日本的忠孝观更加绝对化、无条件化。在过去“忠”的含义是绝对

效忠天皇,现在则是效忠于所属的单位、公司或团体。

第 1 页 共 14 页

4.自我防护意识强

日本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很强,因此,这个民族天生就有一种对其他民族,其他

国家的不信任。这一点,在日本公司高级经理人的聘用中,就很能体现。通过

对在华日企的调查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少有其他国家的经理人可以进入到

日企的高级管理岗位中,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中层管理的位置上。造成这种现

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就是日本人对其他民族的不信任,自我防护意识强

烈。

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质

企业文化精神既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和灵魂,也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以我

们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为根据,可以发现,贯穿于日本企业文化

的精神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家族本位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日本民族在日本列岛上自始至终都是唯

一的民族,因而不仅形成了单一的民族文化,而且培育了日本人对民族、国家

的强烈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意识。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体现在对待企业的

态度和行为上,就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从而形成了日本企

业文化中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如“索尼大家庭”的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曾

说:“索尼是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都靠自己的双手来创

造……当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在索尼度过的时光而感到遗憾。”

其二是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以集体主义精神为基础,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

质,同时体现为企业员工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不利于

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把个人融入团体,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

来赢得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团结、协作、同甘共苦,甘愿为团队、民

第 2 页 共 14 页

族、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便成为了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

日本企业的文化精神特质。

其三是兼容并包的创新精神。日本企业文化很重视实用性。正因如此,他们不

仅重视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学习和引进,而且更重视与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相结

合,在认真比较、选择、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

造。而这恰恰也正是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的奥秘所在。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无疑为我国企业的文化建

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于中日两国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能照

抄照搬,而必须结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有选择的借鉴,在此基础上,

通过创新,努力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国企业文化。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

的启示,概括起来,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必须从经济全

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我国企业的自觉的行动和追

求。其二是必须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定位,扎实推进,形成

特色,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意识,以保证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而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

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其四是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

和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创新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五是必须树立经营文化的新观念,做到建设文化与经

营文化有机统一,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第六是必须正确处理好继

第 3 页 共 14 页

承与创新的关系,找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点,使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

的生机与活力。

日本文化特点二: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日本

企业文化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希望对

你有帮助。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一,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从西方经济学里面的“经济人”的假设和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终极目标的

假设中可以看出西方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在一些企业

家的心中,员工也和一些生产工具一样,是为企业赚取利润的工具。然而与西

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中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企业以

“人”为中心,他们强调的是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他们讲求的

是对生命的尊重、精神健康、温情友爱和能力的培养。日本企业家们认为,首

先人是富有感情的,企业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首先应该给予员工十分

的关怀,同时,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产生利润,更多的是为员工们创造一个温

馨的工作环境。

所以企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把员工丢在一边,而是时时刻刻从员工的角度

出发,考虑和关心员工的利益,让员工从心里喜爱这个公司,这样一来,员工

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提高,而且也能激发员工们的斗志,更加努力的工作,这

样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的同时企业也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

第 4 页 共 14 页

日本企业所实行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式的逐步提升制度、非专业化的人才

培养制度、管理过程理性化和人性化相结合、企业内集体承担权责利制度等正

是日本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特征的具体表现。

第二,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

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创新”的根本之源。正是因为有了“忧患意识”,

才会在工作中拥有创新精神。日本企业的“忧患意识”来源于日本长期的自然

条件所形成的国民性格。由于日本自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同时又经常发

生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于是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民众们提出日本

存在的危机,以此来激励日本民众们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于是

这也形成了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这一特点。日本企业非常注重改良

与创新,他们认为企业想要生存并且长久的发展下去,创新非常重要。其中日

本人做的相当突出的一点就是他们在学习和应用外国经验时不失去自己的文化

特性。日本虽然不止一次的大规模地吸收外来文化,但在吸收别国文化的同时

从未舍弃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无论是古代儒家思想通过朝鲜传到日本时日本

人所借鉴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是近现代在好几次科技革命的过程中借鉴的西方

的科学技术,日本人总是经过巧妙的改造而创造出属于日本自身的特色。他们

绝对不是照搬原样,而是在选择吸收的基础之上自己进行加工改良和创新,把

吸收过来的文化变成独具特色的属于自己的文化。这在日本企业文化中也是根

深蒂固,各个企业会吸收其他企业的长处,但不是只吸收不创造,他们会进行

“加工创造”,得到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种“忧患意识”

所衍生出来的改良和创新的精神,使得日本企业无论在本国还是在国外都取得

了很大的成功,使得日本这样的一个资源小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三,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尽善尽美”。

第 5 页 共 14 页

日本的企业家认为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好、更新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去。有数据资

料显示表明日本创新研究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达到3%左右。往往

当欧美一些企业刚刚研制出新技术不久,日本企业就会花巨资购买,并且会在

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而且其产品无论在品质还是价格上往往会更加的具有

竞争性。这也说明了日本企业的一个态度: 无论是什么产品,一定要挖掘出其

最大价值,在某一个领域中,一定要成为该领域最优秀的企业。虽然很多时候

最初的原创者未必是日本人,但是日本人最后必将会将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努力的做到最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和日本的KTV企业,在中国,大

多数KTV仅仅就只是唱歌的地方,里面除了点唱机就没有其他的设备,然而日

本的KTV却不是这样,除了唱歌,还可以对电影电视剧动漫进行配音、cosplay

等等,他们的KTV甚至还有特地为了单身者准备的超级迷你间。这就是日本企

业的“尽善尽美”,无论是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第四,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说的是一个团队的成员们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互

帮互助、尽心尽力的一种精神。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把自己的前途与整个团队的命运牢牢的系在一起,有

着一种为团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团队的利

益与目标做贡献。在一个团队里面没有你我之分,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样,每

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团队的利益。在这样的团队里面没有猜疑,更没有尔

虞我诈勾心斗角。大家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团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

都是里面的一份子,大家互敬互重、相互宽容、彼此信任,不仅仅是表现在工

作上的互相协作,还有在生活上彼此关怀。日本企业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企业

里面的每一个员工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正如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威廉 大内

(William Ouchi)在《Z理论》中提出来的日本企业的特点日本企业的整体工作

方式一样,日本的企业宗旨和目标不是指标加权重,其宗旨是含蓄的企业理

论、价值观和信念, 引导和控制是微妙而含蓄的。日本企业的员工有着牢固的

第 6 页 共 14 页

整体观念,集体负责、集体决策。这种精神保证了井然有序的企业秩序,同时

也铸就了“同舟共济、处变不惊、精诚合作”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根源

与很多国家的企业文化相比较,日本企业文化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日本的

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保留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

化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其中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和日本自身的武士道精神对

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最大。

第一,儒家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

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

主流意识。在3世纪末期,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朝鲜传到了日本,儒家思想中以

“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逐渐融入到日本的企业文化当中,以仁为本,仁

爱、和谐、团结等思想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团队思想

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日本丰田公司的团队精神就是代表之一。而从一些

文学作品来看,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涩泽荣的《论语与算盘》。在《论语与算

盘》一书中涩泽荣提出了关于“士魂商才”的观点。“士魂商才”主要是从伦

理和财富两方面把儒家文化引入到近代社会的商业管理之中,其中主要包含了

人为资本的观念、和气生财的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忠诚感等一些基本的儒家思

想。后来,《论语与算盘》一书更是成为了企业管理部门不得不读的书。由此可

以看出,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

第二,佛教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

佛教中主要包括着“经世济众”、“虔诚感恩”等宗教思想,这种超凡脱俗的

第 7 页 共 14 页

精神使日本员工感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上

的满足。他们不会像其他的企业一样将“获取超额利润”这个目标放在第一

位,反而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责任,其中有丰田公

司所提倡的“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

家”,有松下电器公司所倡导的把“产业为国”放在第一位,还有丰田汽车公

司提出的“尊崇神佛,心存感激。为报恩感谢而生活。”正是佛教思想中这种

崇高的责任与使命,使日本企业的员工们的奉献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第三,武士道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神道教的天皇信仰,禅宗的“生死

一如”,以及孔孟之道的“忠”和“勇”和亚洲甚至世界各国文化,它是在各

种文化中杂糅重造而成。武士道的根本意义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

为基础,强调了“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

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日本员工始终把公司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忠诚于上司、忠诚于公司。日本员工都对企业有着一种从一而

终的感情,这种“忠诚”也使日本企业中的终身雇佣制得以很好的实行,使日

本员工对企业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同时,武士道精神中的以和为贵,提倡自我

约束、宽以待人的精神在日本企业中主要表现为日本员工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互帮互助,这也使得日本企业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同时减少在人际

交往方面所耗费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提高企业的业绩上面。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与其他企业文化一样,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从观念、制度和器物三

个层面上得到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和”的价值观念。“和”既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日本企业文

第 8 页 共 14 页

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和”的价值观念,不仅体现在企

业内外的公共关系的处理上,而且更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精神上。这就是以

“忠”、“孝”观念为核心的“家族”观念及其由此所形成的“家族文化”。

“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作为日本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日本企业

成为稳定的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也是日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

源。正是在这种“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哺育下,不仅形成了集团被看

成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由一定人群组合而

成的集团的管理理念,而且更形成了企业员工以企业为“家”,与企业同呼

吸、共命运,始终“忠”、“孝”于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正是

在这种“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影响下,“忠”、“孝”观念作为日本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对于维系集团与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安排。从制度要素或管理理念和管理体

制的层面上来看,日本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和制度安排。日本企业所实行的人才培育制度、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和

企业工会组织等等,既是“和”的价值观念在管理理念和制度安排上的贯彻和

落实,更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正如日立公司总

经理吉出所说:“我认为问题不在组织而在人。”在他的倡导下,日立公司形

成了“人比组织机构更重要”的组织管理理念。本田技研公司坚持“以人为中

心”的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人,并注意把公司办成具有人情味的

集团,公司基本任务除了制造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汽车之外,还要为员工提供一

个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和机会。正如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所说:“日本公

司的成功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与外人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

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日本经理的最重要任务是发展

与员工之间的健全关系,一种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

其三是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器物要素或产品和服务的层面上来看,对于日

第 9 页 共 14 页

本企业来说,就是要把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手

段。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强调的不仅是企业的利益或经济效益,

而更多地是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对全人类所负的责任。如松下电器公司就把

“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丰田公司社训的第1条就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

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日本TDK公司精神则是:“为世

界文化产业作贡献”。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的是:(1)切实实

现股东和雇员(员工)的利益;(2)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3)在可能

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4)遵守法律法规,做到

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和透明;(5)把企业发展同造福

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如丰田公司1992年为了倡导“人

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全新环保理念,专门设立了丰田环境委员会”,制订了

“丰田地球环境宪章”《丰田对于地球环境的参与方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公

司面向21世纪的未来战略“制造亲近人类与地球的汽车”。为了落实这一战

略,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

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

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

躯。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

少了90%。

日本文化特点三:日本的气候及气候特点是什么

日本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是其重要象征。下面是

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日本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日本的气候特点

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

第 10 页 共 14 页

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

月、7月(冲绳、奄美为5月、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

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于2023年8月16日

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于

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日本的地理环境

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

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

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

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

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

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

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

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第 11 页 共 14 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

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

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

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

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

3776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

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

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河流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

是琵琶湖,面积672.8 。

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

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

(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

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

第 12 页 共 14 页

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

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毫米至3500毫米,最高达4000

毫米以上。

日本的景点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

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

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

乐场所集中地。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

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

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村庄靠种植桑树。为了减轻寒

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

住宅。这种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

屋”也称“三角屋”。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

东京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第 13 页 共 14 页

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

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

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第一层为平安时代的

贵族风格,第二层为室町时代的武士风格,第三层仿照中国唐朝的“究竟

顶”。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堪称

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

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

第 14 页 共 14 页

日本文化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6:1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41002162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日本文化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日本文化特点.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企业   日本   文化   精神   员工   管理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