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3-16 05:18:1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通用12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

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

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

心整理的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1

一、目的

1、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

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经发

物业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支持。

2、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

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

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

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

水平的人才。

二、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各物业服务

中心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

计划的具体实施,质量管理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

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

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三、主要内容

本计划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

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1、战略人才的甄选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

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制定甄选标准。

甄选条件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内年龄在32岁以下,有大专以上文凭,有

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青年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

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

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甄选程序

首先由各部门根据甄选条件和《战略人才推荐表》提候选人员名

单,质量管理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然后根据总经理审批结果确定

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2、战略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公司

对战略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管理人才,采用:轮岗工作(不同岗位)+挂职锻炼

(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养。

a)轮岗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部门内部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

和不同岗位间的配合情况。

b)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c)轮岗范围:本部门内或公司内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d)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

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e)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质量

管理部备案。跨部门轮岗,由质量管理部提议,经公司领导审批。

专业型专才培养模式

在本专业线上深度培养,培养目标是业务型专家(技师或取得某

种专业资格的工程师)。采用:专业工作+继续教育+工区专业资格培

养方式进行培养。

3、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战略人才培养

计划的人员采用以下培养方式:

内部导师

对列入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公司指定由各部门专业素质较

高的人员作为该员工的内部导师进行专业培养。

在职培训

凡列入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计划完成相关的培训

课程。不按规定参加培训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战略人才计划的员工可以参

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

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4、战略管理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公司战略人才

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战略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和公司其它

管理制度相结合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

优秀人才加入。

淘汰

经过绩效考核,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由主管领导建议,经

质量管理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

行培养。

晋升

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战略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

选,战略人才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再考虑从公司外部引入适合人才。

四、具体实施日程安排

1、20xx年11月1日~5日各部门完成人才的推荐。

2、20xx年11月6日~10日质量管理部完成推荐人才的审核。

3、20xx年11月11日~12日经总经办讨论确定人才培养名单。

4、年11月15日起开始实施“青苗培养计划”。

5、20xx年5月15日结束。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2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

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

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

发展。要实现广西有色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必须实施人才强企

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广泛宣传、做好规划、

规范制度、建立机制、完善设施、强化载体、注重创新”的总体思路

来制定相应措施。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所从事产业的特点,建

立集团选人、育人、用人政策,制定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重视人

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措施和方案如下:

(一)网民以及媒体宣传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

营造全系统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构建人才强企的经营理念。在有色集团网站和《广西有色》报上开设

“人才强企”专栏,定期组稿宣传人才强企战略,及时反映战略实施

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现有的人才培养平台,发挥“人才小高地”、

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作用,利用八桂学者、特聘学者岗的设立优势,

推进集团公司“高端领才引进工程”计划,通过项目合作、校企

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途经,通过柔性引进的办法引进院士和博导等,

带动科技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2、抓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班子的考察选拔、使

用配置、能力标准、培养方法手段、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

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加强对年轻管理干部的培养使用,促

进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年轻化。

3、制定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的范围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法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

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

的研究和部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和

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优良的人才发展、

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4、摸清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制定和实施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

建设培养计划。对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培养方法手段、开

发培养计划进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

5、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董事和监事队伍建设,加强集

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调控力度。

(三)职工教育培训

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措施,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制度化、

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的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严

禁挪作他用。使培训经费和资源得到有效和充分利用,把员工教育培

训作为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将公司培育成学习型组织。拓展人才培

训渠道,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学习需要,为开发员工潜能、实现

集团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各下属企业根据自身各类人才特点,研究制

定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工

作要求和不同类别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

任能力为目标,按人员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分层次、分类别、重点突

出地设置培训课程。

研究设立高级人才开发培养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高

尖端有色人才。适时研究和提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为下一

步集团“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

全面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企业领

导人员及其后备人员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分批选送优秀后备干部到

各类党校、高校学习深造。

制定分阶段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学历教育,优化员工队

伍文化结构。加强技能开发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定分阶段开发培养计

划,分批进行技能升级,优化员工队伍技术等级结构。经常性地开展

员工业务技术比武活动。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抓好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职务评聘工作。

(四)人才的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人才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专业技术人

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考核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建立技术人才

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考察使用中试行定量评价、能力测试与职业倾

向测试。

(五)人才的选拔使用

制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措施,使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

规范化的轨道。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制定后备干部管理措施。

完善下属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切实行使其相应权力,

履行其职责。加强董事和监事的选聘、考核和管理。使董事监事的管

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研究制定首席学者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建立集团

公司各类学者人才库。实施人才储备战备。

(六)人才的激励机制

1、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年薪制实施办法,研究探索短期激励与长期

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2、制定实施首席学者和专业技术带头人津贴制度。

3、研究制订集团公司优秀学者、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序列及评比

表彰、奖励办法。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一

步推进实施有色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保险和福利待遇的

激励作用。

5、设计员工职业生涯通道,有效支撑企业内部的晋升制度和职业

生涯规划,建立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通道,并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引

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3

目前,我厂职工整体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总

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人才管理机制较落后、培训机制较滞后,激

励机制存在缺陷、企业后备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

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和我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人才培养

计划。

一、加强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

的管理思想。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并非是简单的“管人”,也并非是单

纯的待遇提升,而更应该是关怀人、重视人和尊重人,塑造良好的人

才培养环境。只有按照个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

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关怀员

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生活环境等,用关心和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

主人翁意识和忠诚服务。

二、实施梯队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充足、均衡,后备力量强大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制定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是人才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梯

队人才培养包括管理型梯队人才和技术型梯队人才培养。企业应对员

工的特点、专长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设立清晰的梯队人才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完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明确人才推荐、储备、

培训、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与流程。增强员工自我提

升的信心与动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导员工通过努力提升

自己获得职业发展。积极稳妥,有步骤的实施变革,确保公司实现新

跨越。

三、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

对人才的培训支出不仅仅是单纯的经费投入,更是一种重要的投

资,这种投资在促进员工素质提高的同时,更有技术上、管理上的回

报,而且这种回报比单纯的资金投资更为长远更为有意义。因此,企

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明确培训流程。不同的岗位有

不同的技能和操作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制定选择标准,避免

培训对象的随意选择性。培训中,组织应该全程控制,应当选择专门

人员与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保持联系,建立培训效果反馈系统。同时,

除了正规培训外,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开发各岗位帮带教练。

四、健全激励机制制度

在人才培养中应考虑到“双赢”,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动

态的为员工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动力,以机

制促进员工成长。为了使人才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应根据其需求对

其进行有效激励,同时为了保证人才资源效用符合本公司的利益,同

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五、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

培养人才需要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应遵照多

量化,多维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关键胜任力人物,制定有侧重的考核

指标系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特长,公正考核,综合评价。

总之,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才能使企业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4

为了强化全县中小企业人才资源配置,提升中小企业人才队伍素

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催生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匮乏、技术单一、思路狭窄、难以适

应中长期发展之需求等突出矛盾,根据省、市中小企业“十二五”发

展规划和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暨远程教育的总要求,结合我县

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实际,以服务全民创业,激发群众创业激情,

积极实施“以培训促人才、以人才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

发展”的培训工作新格局,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员工队伍和人才队伍的

整体素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好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服务工作。

一、目标任务

以催生中小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目的,以逐步完善和

提高中小企业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训环境、培训条件、培训数

量、培训质量为目标,促进和带动全县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

和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建设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员工、青年

农民在岗及岗前知识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县域经济带头人、优秀

青年农民企业家、合格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创业人才和高素质的中

小企业员工队伍,以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推动全县中小企业又好又

快发展。xx年按照市中小企业局下达的人才培训工作任务,全年培训

各类人才4000人以上。

二、培训内容

根据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今后一段时间,开

展以下专业知识为内容的人才培训工作:

1、以岗前和在岗专业技能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训;

2、以各类工程专业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3、以激发群众创办中小企业为主的创业人才培训;

4、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为主的管理人才培训;

5、以产品营销策略为主的中小企业营销人才培训;

6、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主的科技人才培训;

7、以企业标准计量、质量管理为主的管理型人才培训;

8、以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为主的安全管理型人才培训。

三、培训对象

根据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带

动作用的支柱行业、支柱产业以及有培训需求的中小企业员工、管理

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农民及有志于中小企业创业者等,进行

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辅导培训服务。

四、培训师资

在充分利用我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中心(培训基地)现有师资力

量的基础上,我们将根据全县中小企业人才发展需求的之实际,适时

聘请国家、省、市有关单位和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以及本地区各行各业

涌现出来的成功人士、乡土人才、典型人才和优秀中小企业管理人士,

作为全县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师资保障。

五、时间安排

计划分几个月集中一段时间,分期、分批做好下列各项培训工作:

1—3月份:中小企业员工技能培训1500人;

4—5月份:中小企业创业知识培训1000人;

8—9月份: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训1000人;

10—11月份:中小企业工程技术培训500人;

全年累计培训以上各类人才4000人以上。

六、培训方式

彬县中小企业局将与彬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县职业教育中心联

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结合我县中小企业的类别特点、行业

结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和规划现状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培训中

心(培训基地)的主体地位和功能优势,对县域内所有的培训对象按

行业类别、职业特点,并以企业现场培训与基地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分期、分批、分类、分专业、分区域轮流开展培训。

七、培训管理

我局负责对人才培训项目的总体领导和业务指导;负责对培训项

目的组织实施及建设工作负总责,并定期对培训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彬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建设实施、人才

培训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的编制及培训业务的具体开展工作。

八、培训平台

各项培训将以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理论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彬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在不断完善现有设施和管

理的基础上,实时开展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及辅导培训工作。

2、现场教学平台:

根据每期人才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培训工作的实际要求,在我县选

取具有一定教学培训条件的支柱行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品牌企

业作为现场教学培训平台,开展切合我县实际的一系列后备人才的现

场教学培训工作。

九、基础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基础资源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培训基

地已有的教学培训平台、教学设施、教学仪器、教学用具、电教设备

等硬件设施逐步加以更新、添置、扩大和完善,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

善以彬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为依托的完整的中小企业配套服务体

系。

十、预期效果

通过彬县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的逐步建设与完善,将彻底改变

现有的人才培训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县人才培训规模和水平,预计年

可新增培训人数500人以上;这对改善全县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环境、

促进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推

动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5

根据财政部和重庆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

规划,为加大重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

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重庆

会计领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

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

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能力

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20年分类培养:精通会

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很强的重庆

会计领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才50人,具有

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

判断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重庆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

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一)会计领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通过高

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

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

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

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

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二)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

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

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

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才。

(三)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择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

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

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四)总会计师。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设置和任命的

总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由本人申

报、单位推荐,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五)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符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

员。

四、培养措施

(一)报考全国会计领才和国际资格注册会计师,原则上在

重庆会计领才中筛选,并适当开展考前培训。对获得全国会计领

才的,除享受重庆会计领才政策支持外,由市委组织部、市

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表彰。

(二)会计领才培养3年,会计青年英才培养2年。实施集

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并与会计专业硕士项目

(MPAcc)有效对接。培养期间实行量化考试和淘汰机制。培养期满

经考试合格后,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和培养院校

颁发证书。取得重庆会计领才和青年英才的,优先向国有大中型

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入选人员纳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人才

库管理;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作专家;优先安排会计财务科研课题并

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可提前两年参加高(正高)级会计师考评。

(三)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内容,适时增加正高级

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四)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内容,

强化管理、理论、综合能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

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五)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逐步实行总会计师资格认

证,完善全市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设置,开展总会计师职能、专业、

综合知识强化培养。

(六)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

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

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

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能

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

合能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

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七)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

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

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八)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

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优秀院校、网

校供会计人员选择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

员给予表彰。

(九)由会计主管部门(市财政局)、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个人

共同承担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会计领才和青年英才、高

级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的选拔、集中培训、讲座、科研、管理等项开

支。单位承担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十)各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使用单位,要主

动如实推荐优秀会计人才,积极支持其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调研

活动,从学习时间、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

单位,可据此规定原则精神,具体制定鼓励本行业和单位会计人才培

养、激励和使用政策措施。

五、组织实施

(一)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重庆市高端

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

策,指导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负责制定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重庆市高

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择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

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

培养工作。

(三)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

责培养内容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重庆市

高端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养情况报告等工作。

(四)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

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

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6

一、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党的领导,有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进取,同时对其他青

年有榜样作用,激励作用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

二、活动方案

1、创业经验分享会

邀请创业成功校友分享创业经历,让在校学生聆听校友的创业历

程、奋斗经历、了解创业创新,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创业文化及校友

的奋斗经历,进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业意识。

①活动嘉宾:创业成功的校友(在校及往届)

②活动对象:我院在校大学生

③活动时间:每学期两次,第一次于“五四”前后,第二次于

“七一”前后。

④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内容分两个环节,分别为嘉宾演讲及观众

现场问答

⑤活动总结:调查同学们的分享会后反馈,总结制定并筹划下次

活动内容

2、案例分析会

由我院文化企业管理或传播学专业老师对社会当下引人瞩目的青

年创业案例进行分析与交流。

①活动嘉宾: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或传播学系系主任

②活动对象:我院在校大学生

③活动时间:每学期两次,第一次于“五四”前后,第二次于

“七一”前后

④活动内容:青年创业案例分析演讲

3、企业对接

当代的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新世

纪应用型人才,为党和国家发展强基固石,应加强在校大学生与企业

联系,从实践中学习进步。

①企业参观:为在校多学生搭建与企业桥梁,参观学习。

②企业实践:联系企业,推荐我院在校大学赴企业进行短期实习,

一方面在实践中锻炼大学生,另一方面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③企业文化交流会:邀请企业代表赴我院进行企业文化交流会,

让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管理以及企业所需人才素质。

三、活动总结及评优

活动后所有活动参与者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形式不仅限于于文

字,可以是PPT、图片或长微博等。最后由学院对整个活动过程中表

现优异者颁发奖状,并在有企业实习机会时优先推荐。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了尽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

划”。江苏省积极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项目,并已通过国

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评审、同意备案。

经镇江市教育局推荐、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被确定为“江苏

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并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举

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同时,我校被镇江市教育局确认为

热点高中“自主招生学校”。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教

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高一级学

校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二)遵循“三个坚持”的原则。坚持积极推进、稳妥操作的原

则,坚持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公正、公开、

公平的原则,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班计划

3个班,120人左右。

三、推荐与报名

(一)报名条件

2010年入学,具有阳丹市学籍的初中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文化成绩优秀,在开拓创新方面有特长;身体健康。

(二)报名程序

1.个人申请:填写《省丹中第三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选拔报名表》,表格请从省丹中网站下载。

2.学校推荐:由所在学校依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初审,按分配参

加考试的人数推荐参加选拔的学生,名单由所在校公示不少于三日。

3.资格审查:由所在学校统一到我校办理报名手续。报名时应带

“选拔报名表”、“学校报名汇总表”、考生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我校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发

给参选资格证。

4.报名、考核费用:150元/生

四、考核办法

(一)笔试

7:30—9:30 数学(160分)

10:00—11:30 理综(100分,含物理、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13:30—15:30 语文(120分)

16:00—17:40 文综(120分,含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艺术

等方面的内容)

(二)面试对象的确定

1.根据笔试成绩,按分配指标数1:1的比例,划定各校的面试

分数线,从高到低确定面试对象。笔试总分相同,以数学、语文两科

成绩之和排序;数学、语文两科成绩之和相同,以数学成绩排序;若

数学成绩仍相同,则均确定为面试对象。

2.城区初中名额分配到校,在各校分配指标数范围内确定面试对

象。农村初中在分配指标总数内确定面试对象20人(生源数200人以

上的,每校最多不超过2名,生源数200人以内的,每校最多不超过

1名)。

3.具有阳丹市户口的考生,在各校分配指标数范围内确定面试对

象;非阳丹市户口、笔试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的考生,不占用本校的分

配指标。

(三)面试

面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面试结论分为

“合格”与“不合格”两种。

五、培养对象确认

在笔试成绩和面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择优确认培

养对象,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六、日程安排

1.报名日期:6月25日—6月28日(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公

示)。

2.资格审查:6月29日(各初中学校派专人到丹中办理相关手

续,交纸质报名表和电子版汇总表)

3.考核日期:

7月1日 笔试;

7月3日 确定面试名单;

7月5日 面试;

7月8日 公布培养对象名单。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8

一、现状分析

1.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创

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职院校师生的共同行动。原因是一部分管理

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

量都难以保证,还谈什么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

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一是各种政

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

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

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强有力的目标导向。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

还没有真正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对学生传统单一评判模

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阻碍着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方案探讨

1、转变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的一体化教育创新与创业是一个

辩证的统一体,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

品或服务的发现、发明和设计的过程,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

由此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新是创业活动的

前提和基础,是创业活动的最核心要素和最本质的特征,是创业的灵

魂和关键,也是创业可持续性的保障。而创业基于创新,并推进创新。

高职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

2、确定“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双创型”人才的目标特征有以

下二个方面:一是“双创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知识根基和较完备的

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再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有典型的

创新创业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思维方

式,善于判断和把握机会;具有高超的创新、实践、实施和拓展能力;

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和社会竞争力。二是“双创型”人才也应该具有

专业人才的行业特征。

3、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培养与学生自我发展

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与校

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国内社会形势教育与国际背景教育相给的开放式

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

的多元作用。

4、创新“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过

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要摒弃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以下三种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

系列实际存在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

能、知识和理论;二是模拟教学法,运用模拟器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

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达到

预期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学生资讯获得、动作技能和决策等能力;三

是“实战”教学法,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在

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真实的角色,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真实的学习

目的。

5、强化“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

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

创新性实训内容,确保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

创新能力训练。

6、改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应以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

进行检测,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欲望、创新激情,能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考核

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采用开放式、灵活多样

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开卷考核、分散考核、过程考核等为主要形式的

考核方式。

7、建立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

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将“双创”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管理。三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对学生的“双创”活动进行专项

资助。

三、结束语

本文旨在确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传统的人才

培养模式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

培养模式如何进行转型提供探讨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9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

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常州市

“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

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

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

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

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

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

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

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

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

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

(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

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

在校生比例达到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

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 (或者300

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确保

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

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

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

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

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

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

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积极为“平台建设”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

院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提供毕业生

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

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

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

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

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

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形成

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与企业

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内容、教材和课程体

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

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

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

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择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

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

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

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

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

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

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

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

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

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

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

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

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

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

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

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

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

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培养紧缺

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

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

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

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

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

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

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

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

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

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

各技工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

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

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技

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院校提供高技能人才

培训菜单,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

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技工院

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xx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

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10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

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

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

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

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

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

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

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

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

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

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

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

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

“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

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

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

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

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

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

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

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

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

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

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

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二) 人才的甄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

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1、甄选条件:进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是大专以上全日制学

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

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2、经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由部门或生产单位推荐。

3、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筛选人员名单,然后由公司领导批

准入选人员名单。

(三) 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对人才

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1、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

采用:一线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副班长到

班长(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车间副主任到主任

(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中层副职到正职(不同

部门)时间为一年;培养期间采用继续教育+内外培训+双师培养制+

分段式多模块培训体系。

2、专业技术及业务管理型专才,以专业技术为主线进行叉培养模

式,即采用:专业或业务领域内轮岗+项目锻炼+内部指导+继续教育

+内外培训模块训练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四) 人才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培养计划的各

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按照“技术、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

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的技术素

养为目标,以培养学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适应公司

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性”的应用人才。

1、入职开始跟踪管理: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单位负责,定期

跟进大学生工作的进展情况。入职2周的脱产军训、培训;现场流程

培训;跟班锻炼;年终优秀选拔。

2、建立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启动职业生涯规

划,为了让各专业大学生看到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安心留在企业施展

才华,从2015年起,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工程,其有利于引导大

学生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

组织选拔使用和培养适合岗位人才。

3、轮岗:前提必须胜任本职工作;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主要

是使其能够熟悉不同部门、单位及各岗位主要职责和相互协调配合情

况;由轮换期间部门或单位管理;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六个月

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根据培养计划及实际情况确定。

4、纳入内部培训师:为了满足中层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

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菁英工程计划”

的必须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

应的讲课工作。

5、加强培训:内部培训-公司安排一系列的基础培训、技术培训、

管理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素质培训等多种形式;外部培训-安排到有

色行业同类矿山现场培训、参加咨询机构组织专项培训。提供技术交

流机会,有计划地选送到合作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参观学习,取长补

短,开阔他们的视野。

6、委培:根据专业、管理需要与高校和有色行业培训机构合作,

委托进行深造。培训为半脱产和全脱产形式,毕业后报取得毕业证,

公司给予报销学费。入学通知前需签订委培协议,毕业后为公司服务

10年以上。

7、双师制:过去,以师带徒、以老带新。安排有经验的担任

指导老师。表面上很重视,事实上这些师傅根本履行不了职责。在此

基础上考虑大学生刚踏入社会,充满激情和动力,思想还未真正成熟,

自律和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小,碰到挫折很容易产生想法。实施“双师

制”,即主要组织相关专业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较好职业道德的骨干

或比新入职学生早2年“学姐学哥”,班组长为目标责任人。没有身

份地位的差距,建立实习情况反馈机制,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

想,这样让大学生能迅速融入集体、切入工作。当挂职锻炼到车间主

任阶段期间,安排厂级领导一带一专人负责指导、管理、考核。

8、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在每一段锻炼期间安排有设计性、

研究性的内容,面向生产运行存在复杂疑难课题、技术攻关。例如去

年在xx锻炼的xx公司xx、xxxx,在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带领下,进行

爆破参数优化项目和冻土爆破项目研究,经过分析讨论提出方案,开

展研讨,选定试验爆区,通过爆破效果分析各项指标,确定优化参数,

开展专项爆破试验,最终试验成功解决了大块产出率和根底率偏高和

影响铲装效率的问题。经北科大、设计院等专家认证达到预期效果,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9、构建分段式、多模块、相互衔接方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整体出发,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

后定职。按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提高素质”的指导

思想;以“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

为主线,分段式、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培训课程。

10、挂职管理能力提升:纵向逐级挂职,横向多-维度锻炼。基层

一线班组长挂职阶段,主要是自我完善,丰富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

同时,要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办事公道更要顾全大局,锻炼职业道

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掌握计划、生产、安全、设备、

成本等管理知识和技巧。挂职锻炼关键在第二、三阶段,在车间主任

和中层岗位上锻炼时,必须给予施展平台,放开管理权限,明确管理

目标,独立处理解决问题,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实施。

11、保障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基地以内部培养为主,现

有经验丰富的各专业兼职老师40名。其中教授级高工7名,首席工程

师1名,高级工程师13名,工程师18名,高级技师1名。此外,基

地还根据培训需要聘请一些教授和教员,分别是国内高校名师和行业

界高级技术人员,指导团队进行创新教育,科学研究、技术训练。使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

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组织各种演讲、书法、篮球比赛和技

能比武,积极参加公司举办大型文体活动。

13、考核体系: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季度考核:

学员要有工作小结及自我评估改进意见。指导老师和主管负责人对其

评价。年度综合考核:采取“三结合”方式,即结合工作总结进行民

主测评、带班指导老师,轮岗单位或部室负责人的意见进行评分。

按照人才培养体系四个部分,不同培养时期,不同的层次,分别

制定不同考核指标;

考核主要测重于思维能力、专业素质、个人特质、综合能力,同

时着重参考其工作业绩。

综合考评采取问卷打分方式,分别由带班指导老师、民主测评、

轮岗单位负责人进行打分,然后按照30%,30%,40%的比例计算出

加权得分。以此得分作为衡量综合考评结果的依据。

(五)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为了保证公司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公司人才积极进取

的精神,公司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考核进行调整一次,淘

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1、淘汰:根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考核评为不合格的淘汰。评为

基本合格的在原挂职岗位继续锻炼,连续两年评为基本合格的,经人

力资源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人才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未按本实施方案要求程序参加培训的或外委培训

不签订培训协议的,违反公司员工管理办法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不

再作为公司人才培养。

公司将根据《培训管理办法》对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进行评估,在

评估过程中凡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

虑淘汰出局人才管理库。

2、晋升:根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评为合格的晋升一级挂职锻炼。

另外,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选,

或集团公司选拔人才时优先推选。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xx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

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

(一)人才无断层

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

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

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培训方式:

(一)根据和培养对象签定的“协议书”和个人培训计划,采取

以在岗位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进修

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培

养,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根据全院卫生事业

发展的需要,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

业资格。

(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措施为:

1、合理安排各层次人员比例,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2、由我院主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的实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3、积极统筹调动卫生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优势互补,统

筹兼顾。

4、方向明确,形式多样针对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学历、推广适宜技

术、讲授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积极开展卫生专科

人才培养。培养同时应重视师承,分层开展。

三、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并重”

(一)培养和使用并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

发挥其价值和潜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锻炼

和提高。我院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摆上同等重要

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潜力,积极探索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极力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1、不拘一格用人才。

(1)为现有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临床工作条件,为其发挥聪明才

智、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2)通过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内老医师的作用。

2、积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院从政策、财力和时间上对现有人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充分发挥院内有临床经验医师的传、帮、带作用。

(2)积极鼓励科室内的小讲课。各科室每月都要组织1—2次科

内小讲课,或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

习。

(3)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3、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根据需要,医院每年选

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深造。医院要求每位外出人

员学习回来后要向全院讲授所学的内容、体会及外院一些先进的管理

经验等。医院也会对外出人员开展新技术情况进行评估。

4、对新职工实行对其进行业务培训。

(二)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多形式,多渠道广纳贤才。主动到各医学院校或面向社会招纳贤

才。想方设法为优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事

业留人,以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三)激励与考核并重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重点。

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四方面对医师进行

考核。考核结果在院内公布,进入医务人员个人档案,并直接奖金挂

钩。

四、保障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重视、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为其创造良好和

谐的工作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12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xxx发展观和xx人才观,着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医学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医、教、研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医

学科技领才的后备力量,建立起适应我院医疗事业发展和重点专

业建设要求、符合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的青年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和良

好环境,为我院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 培养目标

通过选拔中青年医学人才并经五年的重点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

我院医德高尚、医疗技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医学、

科研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合理完善我院“老、中、青”的人才梯

队。

三、 人才选拔

(一) 选拔条件。

1、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本专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

风正派,求真务实,愿为医学事业献身,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埋头

苦干的求实作风,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心理素质。

2、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医学实践能力。掌握本学科国内外最新学

术动态,对学科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处

理较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本专业中有一定影响,能够提出专业发展的

规划和设想,有较好的科研、教学、临床、组织管理能力。近五年内

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无不良医疗行为,无年度考核不合格。

3、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

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一定的外语基

础,能够看懂一般专业外文资料。

4、身体健康,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

(二) 选拔程序

1、个人申请

2、部门推荐

3、医院审批

四、 培养原则

(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时,要

坚持技术和品德两方面培养并举,培养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德才兼备

的中青年医学人才。

(二) 坚持高标准、严格培养。从选拔或考核抓起,提出高标准

及起点,做到“宁缺毋滥”,严把考核关。建设一支能在医疗、科研

等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医学人才队伍。

(三) 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我院将从工作条件、人事环境、

生活条件、职称晋级等方面下功夫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优秀人才。

同时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达到既补血又造血的目的,

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学

科发展的问题。

(四) 坚持医、教、研并重。在实施工作中不能以医疗技术水平、

科研业绩或教学水平其中之一作为单一培养指标,而是要坚持医、教、

研并举。将中青年医师培养成三方面都突出的医院后备人才,促进医

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个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 培养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水平。积极拓宽渠道,

采用多种形式为他们的培训进修、合作研究和科技攻关创造条件和机

会。优先推荐他们到各级学术团体任职,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竞争,给

与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帮助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出国进修、出版专

著,让他们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才干。另外,通过聘请有名的国

内外专家教授来医院进行学术讲座、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方法提高中青

年医师素质。

(三)建立导师制。培养对象须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

师,提高培养起点。导师必须保证在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工作一定时间,

并与培养对象单位鉴定合同,保证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鼓励“老带新”培养方法。定期组织院内老专家与中青年

医师相互学习的交流会,用老专家的经验帮助中青年医师提高自

身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

(五)激励人才、奖惩分明。通过物质、情感等有效地调动中青

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中青年医师创造出成绩。在

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条件

留人”,留住医院人才。

六、 管理办法

(一)制定中青年医学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和规章,统一组织中青

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与培养对象签定培养合同 。

(三)负责批准或撤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对未能如期完成合同

计划的培养对象,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视整改情况,决定是

否撤消培养资助计划;

(四)组织评估考核。对培养对象实行目标考核与动态管理,开

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终期综合评估,建立考评档案;

(五)根据考评结果,在原核定经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下一年

度经费额度;

(六)组织培养对象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

活动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七)组织培养对象进行省内、国内的合作与培训,扩大建立科

研合作与业务培训渠道,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八)根据考评结果,对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

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5:1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37496162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pdf

标签:人才   培养   培训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