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电影洪湖赤卫队)
关于2023年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2023年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1.北京
6-8月,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
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2.上海
6-9月,每人每月300元。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以及不
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
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性质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企业应结合实际,通过工
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制定发放办法。
3.浙江
6-9月,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
解读
①室内作业人员不一定能享受高温津贴。
虽然《通知》按照室外和室内对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做了分类,但此种方式
的分类仅针对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而不是对高温津贴享受主体的确定。当采取
了措施将工作场所的温度降低到33℃以下时,企业可以不给室内作业人员发放
高温津贴。
②最低工资不包含高温津贴。
除了国家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和当地政府定期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外,
该《通知》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夏季高温津贴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
4.广东
6-10月,每人每月300元,按天数折算为每人每天13.8元。
5.广西
6-10月,每月250-300之间,按天11.5-13.8。
6.江苏
6-9月,每人每月高温津贴300元,用人单位原则上按月计发劳动者高温津
贴,纳入工资总额,按规定税前扣除。
7.天津
计算标准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为基数,高温津贴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计算时四舍五入
保留到元。
例如,2021年的标准按照2020年度天津职工月平均工资6777元计算,得
出高温津贴标准为6777÷21.75×12%=37元。
天津的规定较为特别,对于天津的伙伴而言,随着天津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
高温津贴也会随之增长。
8.重庆
一般高温天气作业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中度高温天气作业
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强度高温天气作业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
15元标准发放。高温天气期间,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
温津贴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35℃以上37℃以下的,按每人每天不低
于10元标准发放;37℃以上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
9.山东
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80
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计发。防暑降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
用。
10.山西
6-8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
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领取高温津贴的标准是,每
人每月240元。且不能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11.安徽
6-8月,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5元。
12.湖南
7-9月,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能低于150元,如需按
天数折算的,则每人每天6.9元。
13.湖北
6-9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
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
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每人每天12元。
14.河南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
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自
2022年6月1日起,将河南省高温津贴标准由原每人每工作日10元调整为每人
每工作日15元。高温天气作业高温津贴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
月)。
15.河北
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以作业环境为依据并以实际出勤作业时间确定。从事室外
露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下同) 2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
有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劳动者每人每小时1.5
元。
16.陕西
6-9月,每人每天25元。6月15日至9月15日,其中陕北地区6月15日
至8月15日,从事室外作业每人每天15元,其他每人每天10元。
17.江西
6-9月,从事室外和高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每人
每月不低于200元。
18.四川
每人每天10元至18元。各市(州)可在上述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
定本地区高温津贴标准。其中,成都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12元。
19.福建
5-9月,5月份应当按实际高温天数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6-9月份应当按
月或按实际高温天数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5月份,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
计发;6-9月,按260元/月计发或按实际高温天数12元/天计发。
20.云南
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从事室外露天工
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
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企业高温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10元。日最高
气温以省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为准。
21.海南
4-10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
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每
人每天10元。
22.贵州
6-9月,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标准发放。
23.吉林
6-8月,高温津贴标准为200元/月。高温津贴的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
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安排与之
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从事高温户外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劳动者所在
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且连续作业4小时以上(含4小时)的,应
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24.辽宁
7-9月,每人每月200元,在每年7月、8月、9 月发放。
25.甘肃
6-9月,高温、露天作业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按
实际出勤天数计发。
26.宁夏
6-9月,高温、露天作业每人每天12元,其他每人每天8元。
27.内蒙古
高温岗位津贴180元/月,高寒岗位津贴230元/月。发放范围在33℃以上
含33℃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连续6小时以上含6小时和在-25℃以下含-25℃
高寒天气室外连续作业4小时以上含4小时的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
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劳动者。
28.新疆
6-8月,每人每天10-20元。各地可在上述标准区间内,结合本地实际,合
理确定本地区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
高温补贴的适用人群范围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人社部等4部门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
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这意
味着,在超过35℃高温的露天作业者和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至33℃以下的室
内劳动者,均可获得高温津贴。
高温补贴是国家规定必须发的吗
高温补贴是强制性的。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
国总工会以安监总安健〔20__〕89号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
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并纳入工资总额。因此高温补贴是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给付。用人单位
不按规定支付高温补贴属违法行为。具体的发放标准和执行政策由地方立法加以
规定。
高温加班是否有限制
高温加班,每日禁超3小时。目前,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为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依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
间,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不得强迫加班。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一般不得超过1
小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
时。
高温补贴发放注意事项
1、发饮料不能替代高温津贴
新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规定:禁止用饮料等降温品充抵高温津
贴。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
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2、高温津贴不得计入最低工资
国家人社部门所下发的高温补贴通知明确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
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
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
计入工资总额。
3、高温津贴发放不能凭企业意愿
由于高温津贴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各个企业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公司规模大
小,效益好坏对高温津贴实施有很大影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
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是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执行高温
补贴制度较好的单位。这类单位往往都会有关于高温补贴明确规定,与此同时,
一些中小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推行高温费的则是凤毛麟角。
只要符合夏日高温工作条件的劳动者都会无偿地得到单位所必须支付的高
温补贴费以保证劳动者可以自行购买一些药物防止身体的进一步损伤,如果单位
没有按照规定发放的话可以委托律师诉讼取得。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3:2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30565162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2023年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2023年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