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6 00:58:5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五年级语文阅读)

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

学校体育

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

崔楠 三江学院

摘要:

目前,体育人才的培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跆拳道运动队的建设和完善正是体育工作中的特色发展。截止到

2020年,教育部为了提高全国高校的整体体育水平,先后在各大高校设立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试点,分别分布在北

京、天津、湖南、南京、广东等省市,如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等,从常态化逐渐转向专业

化,旨在培养更多优质型的体育人才。本论文以全国31所高校的跆拳道运动队为研究背景,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高校跆拳道运

动队目前所呈现出的各种现状,如管理现状、师资队伍、运动员本身的情况等,再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跆拳

道运动队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校;跆拳道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

提高高校跆拳道运动队的建设,就是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

略,进一步改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质量,是区别于常态化体育教

育的高层次组织形式,是计划性、目的性的体育人才队伍专项

训练,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国家体育后备人才需求。高校是体

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本论文在研究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

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高校所表现出的教练员情况、场地设

施、学生自身水平均有所不同问题,在此针对这些现状问题进

行探讨。

到运动员,教练员是运动员的直接引导者和监督者,运动员的

训练计划皆由教练安排、执行,教练员也是高水平跆拳道人才

的缔造者。因此,了解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就是把握好高校跆

拳道运动队建设的关键。

在此选择了全国31所院校中的跆拳道教练员为分析对象,

其中专业体育学院有14所,普通跆拳道运动队院校有17所,

见表2。分别对跆拳道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情况、职称

评级、技术等级等进行分析。

1.高校跆拳道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

在这31所院校中,跆拳道队教练员人数共计27人,在

年龄上,30岁以下的教练员共8人;30~35岁的教练员共

16人;36~40岁的教练员共2人;40岁以上的教练员仅1

人。其中,普通高校跆拳队道教练员与专业体育院校跆拳道

队教练员年龄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院校教练员30岁

以下的人数要明显高于专业体育院校,这明显表明,普通院

校教练员的年龄普遍年轻化,意味着他们的实训经验有待

加强。

2.高校跆拳道队教练员的职称和学历结构

在27名跆拳道队教练员中,专业体育学院获得本科学历

的教练员3人,硕士11人;普通院校获得本科学历的6人,

一、高校跆拳道运动队现状分析

(一)高校跆拳道运动员类型分析

以湖南大学跆拳道队参与比赛的队员阵容为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组的跆拳道运动队队员基本

来自普通院校,在对这两种类型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在

进入大学之前是没有接触过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是通过比赛训

练选拔而出,因此他们的跆拳道练习起步晚、基础弱。而丙组

跆拳道运动员则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且接受跆拳道训练的时

间早,技能水平更强,但是三组队伍相比之下,该组队伍数目

和人员数量最少。

(二)高校跆拳道队教练员水平分析

教练员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态度、责任都会直接影响

表1 参加2017年湖南大学生跆拳道比赛的运动员

运动员组别

运动队数目

运动员人数

运动员类别

25

153

普通高校的统招生

14

185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生

3

39

体育单招考生

表2 全国14所专业体育院校及教育部批准的17所普通跆拳道运动队院校

14所专业体育院校

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华大学、

17所普通高校跆拳道运

延边大学、中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

动队院校

徽建筑工业大学

崔楠(

1978

—),汉族,三江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简介:

219

体育风尚

SPORT & STYLE

硕士7。在职称方面,专业体育学院最基本的职称是中级职

称,有6人,副高级职称8人;而普通高校中,初级职称3

人,中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人。从整体上来看,普通高

校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仍然还有很大

的提升的空间。

3.高校跆拳道队教练员技术等级结构

在27名跆拳道队教练员中,专业体育学院的国际健将1

人;运动健将7人;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1人。普通

院校国际健将无;运动健将5人;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

员4人;无等级运动员1人。虽然教练员的技能等级水平不会

与执教水平对等,但是等级越高的跆拳道教练员,在人才培养

过程中更具有实践优势,无论是在对运动员的战术指导,还是

高校的跆拳道队建设方面都能带来帮助。

(三)高校跆拳道队管理与支持现状分析

1.高校跆拳道队的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硬件设施是高校跆拳道队顺利建设的基础条件,譬如良好

的场地,新型的器材设备等,物质基础是高校跆拳道队是否得

到关注的重要标志。有良好的硬件设施,高校跆拳道队在建设

时更具信心,运动员的积极性更高。硬件设施没有保障,高校

跆拳道队的建设则难以开展,运动员也缺乏斗志,高校跆拳道

的发展受阻。从全国高校跆拳道队正在使用的训练场地和使用

器材上看,这些硬件设施只能满足队伍训练的日常需求,没有

较为先进、新颖的设施设备。还有一部分高校由于场地局限,

器材设施陈旧,甚至连基本的日常训练都无法达成。这显然说

明了跆拳道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也意味着,高校跆拳道队的

建设无法施展。

2.高校跆拳道队的资金支持情况分析

资金支持则决定了跆拳道队建设的水平高低,以及是否能

够长远发展。从目前状况来看,高校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主要

分为三种,即企业赞助、学校的财政拨款、跆拳道队自筹资

金。其中最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财政拨款,但是拨款金额也是有

限的,基本无法满足运动队在参与比赛时的支出需求,而欠缺

的部分仍然需要跆拳道队通过其他渠道补助,若没有其他渠道

的资金补助,跆拳道队员在参与比赛时便需要自己支付。近年

来,虽然很多高校在逐渐增加对跆拳道队的开支,但是也是

“入不敷出”。这直接导致高校跆拳道队训练不足,运动员技能

没有提升,比赛成绩受到影响,是高校跆拳道队建设和发展受

阻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高校跆拳道队政策、制度问题分析

关于高校跆拳道队的建设问题,国家从1987年开始就提

出了高校试办通知,并逐年做出调整,一直到2020年,跆拳

道高水平运动队又受到教育部的调整,可见高校跆拳道队的建

设是受国家关注的。尽管政策措施具有权威性,但是,从上层

传达至下层后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在执

行上层的政策传达时,会考虑到所投入的体育项目能否得到应

有的效益或回报,却忽略了若没有前期的投入,后期更不具有

明显的效益。此外,很多高校现下所执行的训练队管理制度也

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导致高校的跆拳道队没有

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220

二、高校跆拳道队建设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

构建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小学、中学、大学串联成

一个系统,让学生尽早接触到跆拳道运动培训,学校及时发现

和挖掘人才,极大地开发出人才的利用效率,使大学跆拳道队

的整体质量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以往跆拳道人才基本来自普

通高校,运动员来源渠道单一,因此可以将渠道拓展,构建多

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与中学、小学,或是校外的跆拳道馆

达成合作关系,从各个渠道挖掘人才,扩大招生途径。

(二)提高高校跆拳道队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1)跆拳道教练员要将学历、运动技能等级、职称水平

提高。

(2)学校要鼓励跆拳道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

实训活动,拓展视野,提高技能水平,及时学习全新的战术,

随时关注跆拳道的发展趋势。

(3)学校跆拳道教练员之间可以进行定期的交流和学习,

切磋技艺相互指导,共同提高专业水平,推动高校跆拳道队的

建设。

(三)完善高校跆拳道队的管理制度

完善跆拳道队的训练设施,对欠缺的及时补上,陈旧且存

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及时维修或是更新。在学校的财政资金

中,加大对跆拳道队支出比例,为他们的参赛提供保障。还可

以针对跆拳道队建立一支医疗保障队,学校可以为跆拳道队的

运动员购买人身意外险,让学生在就医后可以报销。或是让跆

拳道队运动员在校内的医疗诊所购买药物时享受优惠等。在这

一方面,北京交通大学有率先的管理办法值得借鉴。

三、总结

高校跆拳道队的建设涉及多个环节和要素,构建过程中不

能顾此失彼,学校、教练员、运动员需要共同努力,跆拳道队

才能顺利建设并形成良性循环,高校的整体体育水平才能得到

提高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窦海波,孙辉

.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问题及对

[J].

体育文化导刊,

2019

11

):

84–91.

[2]

江治洲,何晶,彭国强

.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管理

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校游泳队为例

[J].

安徽体育

科技,

2019

05

):

78–82.

[3]

郭曼然,彭云钊

.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困境及对策

研究

[J].

武术研究,

2019

09

):

151–153.

[4]

薛明扬,姚颂平,郭蓓,等

.

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

设与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

04

):

1–4.

[5]

姜超,田恩庆,王倩

.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的案

例研究

[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

04

):

10–13+17.

[6]

刘婧辉

.

湖南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分析

[D].

沙:湖南大学,

2017.

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0:5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21931162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建设研究.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