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

更新时间:2024-03-16 00:38:3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方济)

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

1、涵义:虚假新闻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

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

2、表现形式: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是最恶

劣的新闻造假方法。由于这些新闻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在报道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进一些虚构成分,以此提升新闻的“卖点”,因此往往容易刊播

和引起轰动效应。

例如2008年9月11日,《京华时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消

息,由于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

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该报道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

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年初网上

盛传“我舰队逼出跟踪潜艇”,说我海军赴亚丁湾护航舰队如何围堵不明潜艇迫其遁走的故

事,好一通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描述。后来军方证实,从未发生此事,一个火曝新闻立

即被判了死刑。一查,原来是某都市报记者根据一次军事演习的记实文学作品改编的新闻

特写,作为付费稿件提供给某早报。早报上网,天下皆知,我网上一片欢呼,而南亚某国

却借此反炒辱我军威。个别不伦记者的“妙手”之作,大大开了亿万网民一个玩笑。

3、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讲,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

在现在的新闻队伍中,仍然有为“宣传需要”夸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爱

听恭维话,好大喜功,这就造成许多新闻媒体常常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一

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

2、约束机制和整顿措施不完善。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

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

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

因。

3、受众特殊的心理需求——猎奇心理。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

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

众的心理需求”。各种媒体经常为迎合受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比较关注所谓的“名人近期

动态”,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2008年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霍启刚

骨肉欲离队》。

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四点:

1、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

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而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国

家、政府决策没有很好的理解把握,曲解或者片面理解相关政策,写出的报道往往有失公

正。2007年网上争议很大的“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当地媒体从宣传本地出发对“华南

虎照片”的报道也许对地方发展有一定效果,可却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侵害了广大受

众的知情权,显然当地新闻媒体的个别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尚有不足。另外,法律知

识贫乏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的一个表现。

虚假新闻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0:3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20714162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虚假新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虚假新闻.pdf

标签:新闻   报道   政治   记者   心理   社会   新闻媒体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