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更新时间:2024-03-16 00:12:43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自信与自卑)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

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

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

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

在当地办学7年。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

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

校在湄潭永兴场。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

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1943年,钱琢如、

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

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

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

在湄潭成稿。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

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

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

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

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

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

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

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登临浮玉,

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

寇炮坚。寇舰登陆,浙东佳郡,无地容身,举目寻路,遥指建德。千人临江,极目眺望富

春江水;齐登乌蓬,洒泪挥别故土家乡。扶老携幼,举校搬迁,五日方抵严州越池;心弦

弗定,立足未稳,怎奈再度流离沛颠。

庐陵吉安,六一居士文风浩然;白鹭洲头,天祥文山正气贯天。师生偕行,甘苦同当,

暂居青原,奔赴赣中。江西泰和,荆广之咽喉,淮浙之唇齿,声名文物,地灵人杰。名校

徙入,造福乡里,百姓称道,恩泽无量。澄江学校,广纳寒门学子;浙大码头,喜迎渡河

船舟。十五里洪堤,降伏急江恶浪;六百亩荒地,化作沃土良田。戊寅仲夏,虏犯浔城,

藕舫辛劳,远觅新址,倦极备息,岂料妻儿病逝,草葬松山,肝肠寸断,长子从戎,不辞

而别,天各一方。国难家祸人离,试问天下校长,几人曾尝此辛酸?悲哉!痛哉!

宜山文庙,结茅驾竹,重振学术研究之心;东郊标营,开荒平地,复起讲诵不绝之音。

求是校训,治学之道,造求真务实之气,显博学审问之象。一浮睿智,炼文言校歌,尚能

高材,谱宏丽乐章。晨曦微露,百废待兴,不料时运不济,苦难踵至。穷乡僻壤,烟蛮雨

瘴,疟疾横行,缺医少药,回天乏力。

日机啸空,警报长鸣,炸弹雨泻,校舍毁夷。热血男儿,七十又七,奔赴前线,服务

战地,为校争光。

敌扰桂南,天灾人祸,立锥之地难寻。遵义春暖,湄潭水清,一川风月,七载光阴。

云敛长空,蜂蝶竞舞,绝无空袭警报之忧;水澄远浦,鱼虾欢游,断无敌船炮鸣之患,实

乃治学胜地,黔北江南。桃源江公祠,浙大图书馆牌匾可辩;北郊地母洞,文渊阁库宝印

痕犹存。山高路险,不弃文脉,十万藏书,墨馥醉人,学子勤读,苦中尝甘。风景虽美,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00:1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19163162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pdf

标签:浙大   遵义   湄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