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小学教学)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作者:tpljd 于 2012-03-06 10:08:11 发表 只看该作者
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
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总书记的一系列
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
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
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
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
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
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
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使得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二,深化改
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
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
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第三,
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
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要
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问题是
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
径。
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
为民,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
民之事。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
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
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城市
人口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
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
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第二,在安民之
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
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
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
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
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
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
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
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
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
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民之心,浓化忧
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
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解忧于
民,取信于民。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
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
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
入”,又重“身入”。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
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
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第四,在工作上服
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
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
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
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
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
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
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
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
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
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
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
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
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
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
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
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
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
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
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
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
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
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
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
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
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
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
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
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
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
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
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
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
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
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
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
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
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
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
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
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
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
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
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23: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18068287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