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更新时间:2024-03-15 23:27:1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外买)

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xx年度法治人物潘恒球先进事迹材料

他是一个说书人,从16岁开始说书,至今已有51年,只不过前21年说的是历史,

后30年说的是法律。

前21年,他面对的是书场中的听众;后30年,他的听众变为校内外的孩子。 前21

年说书,他是为了生存;后30年,他则是为了奉献。

他就是潘恒球,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的一个民间艺人,一个一辈子以说书为生、以说

书为乐的说书人。

自编自演法制故事60万字

潘恒球16岁时拜师学艺,从此,一件长衫、一把折扇、一块止语、一方手绢成了他

不能离身之物,走南闯北“赶场”也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说起潘恒球与青少年普法结缘,那还有一段故事。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潘恒球赶场去江都说书,车上遇到警察带着两个少年,

说书人的好奇让他了解到两个孩子因赌博发展为偷窃,走上了犯罪之路。

这件事对潘恒球触动不小,花季少年沦为囚犯,让他唏嘘不已。如果把法律知识融入

说书之中,编一些青少年学生爱听的“段子”,在传统说书日渐式微的今天,岂不是说书

的一条新路?潘恒球为自己的这一“发现”而兴奋,并开始了最初的尝试。

他找遍自己能找到的报刊杂志,刻意寻找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编成一个个小故

事,作为说书开场时的“引子”,效果居然不错,不少热衷于听书的老年人专门带着孙子

孙女来听“引子”。

周围的一些学校听说潘恒球会说“普法书”,便请他去学校说,从此潘恒球告别书场,

开始走上青少年普法这条“不归路”。

为别人说法自己首先得懂法,潘恒球只读过二年书,要搞清楚一些法律问题谈何容易。

他的一个邻居在学校做老师,遇到搞不懂的法律问题,他就不分早晚去请教。 他的妻子的

文化水平比他高,于是妻子就成为他的老师。

有时候实在弄不明白了,他就记下来,去城里的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专业部门请

教,拿着小本一一咨询,直到弄明白为止。

1981年,为了平生第一次正式到学校上法制课,潘恒球花了四个月时间,硬生生地编

出了《走上社会》,博得了流均中学1000多名师生的满堂喝彩。

说“普法书”,编“普法书”,从此占据了潘恒球的生活。

他发现中小学生骑车较多,在路上横冲直撞,就主动找公安、交警部门索要有关法规,

编写了小故事《梦》,在中小学校广为宣传。

他用《一个苹果》的故事告诫中小学生不要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找回丢失的诚

实守信。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后,潘恒球根据有可能导致未成

年人犯罪的9种不良表现,选取身边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案例,编写了《带刀》、《逃学》、

《一个中学生的早恋》等。

30年来,潘恒球自编自演的法制故事达60多万字,《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多有涉猎。

普法行程超万里

“我不图名,不图利,不怕苦,不怕累,只盼青少年不犯罪”,是潘恒球荣膺首届“淮

安亲情大使”时说的获奖感言。

潘恒球开始青少年义务普法时,只有37岁,他每年200多天奔波于各个学校,家中

的责任田及生计只能撂给妻子打理。

妻子为此想不通,书不说了,家中收入只靠几亩责任田和妻子的缝纫手艺,两个孩子

读书都成问题。

“能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是对社会和家庭作的一分贡献,也是我的心愿。”潘恒球说。

家中的事情自然好说,外面的风言风语则让潘恒球心痛。

“他天天都出去,收入一定很可观,不然怎么会这么吃辛受苦?”

“他对家庭不负责任,是游荡心,就喜欢在外面混。”

起初,潘恒球并不像现在这样受到各学校的欢迎,他要自己去各学校推介自己。有时

骑了半天车,跑到一所学校,客气的,告知他没有时间安排;不客气的,则把他视为以讲课

取钱为目的的推销商贩。最多时,他跑了6次才给安排。

当年,潘恒球奔波于各学校讲法制课,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老式的自行车。一次,

他应邀去楚州区泾口镇蛇丰完小讲课,学校离他家有四五十里地,他早晨七点就起床赶路,

途中自行车链条因老化断了,又找不到修车摊点,他硬是推着破车走了10多里土路准时

到达。

xx年春天,他去楚州区南闸镇兴庄小学讲法制课,途中过渡船时,他把自行车扛在肩

上,因他人碰撞不慎跌入河中,幸好被同渡人救起。为了不耽误讲课,他向熟人借了衣服

穿,准时赶到学校。

有一次讲课让潘恒球至今难忘。

那是xx年的冬天,气温达零下6度,他为了不负所约赶到离家60多里路的博里中心

小学讲课,头天下午就骑车出发。路上下起了雪,风紧路滑。潘恒球顶风冒雪,天黑了,

就借宿于路边农家,第二天天没亮就起身上路,按时赶到学校,并不顾手脚麻木和胡须上

的冰雪,坚持在严寒中为该校学生上了100分钟的法制课。

潘恒球每年有一多半时间奔忙于各个学校和村居之间,有时一天要跑七八十里。多年

来,他为青少年义务上法制课,奔走于各学校之间的行程超过万里。

30年义务普法无怨无悔

xx年7月,江苏省召开法制 __会议,表彰“五五”普法先进个人,潘恒球作为唯一

的先进个人代表受邀发言。

“我有什么好说的?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义务普法30年,我无怨无悔。”

潘恒球的“无怨无悔”让大家感动,也让他自己释怀,因为他做的事得到了认可,起

到了作用。

今年3月,在楚州朱桥中心小学上课后,有两个6年级的女学生对潘恒球说:潘爷爷,

听了你的课我们很受教育,回家后,我们要告诉哥哥不要再打游戏机了!

楚州博里中学的一名学生至今还记着潘恒球,因为潘恒球到校上课时听说他与社会上

一些不良人员混在一起,学习成绩很差,家长着急,老师头疼,就与他结成了对子,并互

通书信、电话。后来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变好了。

前几年,潘恒球邻村有3个中学生因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管不住,老

师难管理。潘恒球不顾老伴的阻拦,主动与他们讲道理,谈危害。经过多次的促膝谈心及

学校与家长的教育,3个孩子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学习文化知识有了新认识。

“取身边事,育身边人,功在课堂,利在社会。”3名学生的老师事后给了潘恒球这

样的评价。

多年来,潘恒球每到一所学校,都向老师提出与后进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至今已与20

多名学生结对。

今年7月,还有一件事让潘恒球觉得兴奋,就是他传统说书“说淮书”被列为淮安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说淮书传承下去,又把青少年普法这件事做好。”

法治人物评选事迹材料

“护法使者”买柏林

----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爱特社区义务普法辅导员

在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的社区、学校,经常会看到一位年仅古稀,满头银发的老人,

脚踏三轮车,热情地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纠纷、帮助失足青少年。每到周末,孩子

们就会像一群小鸟一样呼啦啦地围拢着他,听他讲融入了法律知识和人生哲理的故事,一

声甜甜的“爷爷”把笑容可掬的他淹没在快乐的海洋里。他就是召陵区天桥街道爱特社区

义务普法辅导员------买柏林。

买柏林,今年78岁,是一位有着57年党龄的离休检察官,他1947年参加革命,在

随刘邓大军南下途中到了漯河搞地方建设,从那时起,他一直在漯河工作、生活,1994

年4月他从源汇区检察院离休,离休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常常思考,离休后干什么?是颐

养天年,还是为社会做点贡献,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十多年来,他脚踏三轮车深入到农村、

学校、社区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纠纷、帮助失足青少年,做法制报告等。他的事迹

受到群众的称赞和领导的表彰,他先后受到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奖励,被省关工

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省优秀社会法官、漯河市“十佳市民”,并多次荣获市、

区“优秀法律工作者”。

“如果不是买爷爷把我从电脑网络游戏中拯救出来,我不敢想象现在自己是什么样子”

看着洋洋(化名)甜蜜的笑容,很难想象5年前他是一个迷恋网络游戏、逃学厌学的孩子。

洋洋的父母是双职工,平时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他一直跟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xx年7

月的一天中午一点多,买柏林看到洋洋背着书包从小区出来进入了一家网吧,他就一直蹲

在网吧门口想看看洋洋几点出来,学校2点半上课, 已经3点了还不见洋洋出来。买柏

林走进了网吧,看见洋洋正玩得起劲,叫了几声也没有反映,于是就走到他跟前,拍了拍

孩子的肩膀。洋洋头也不抬,很不耐烦的说:“我还没有打完呢”,“那你接着打吧” 买

柏林说完就又蹲到了网吧门口。直到下午4点洋洋才从网吧里出来,当看到买柏林蹲在门

口还在等他时,是又惊讶又不好意思。“走吧孩子,爷爷想和你聊聊” 买柏林走向前去拉

住洋洋的手说到。通过交流得知,洋洋已经为了上网玩游戏逃学几个月了,上课象听天书,

即使是到学校不是上课睡觉,就是抄袭别人的作业。“爷爷,你不要给我爸爸妈妈和奶奶

说,要不他们会打我的”, 买柏林同意了,但他也向洋洋提了个条件,“你三天不要再进

网吧,看看上课还瞌睡不瞌睡?”,就这样买柏林在网吧门口蹲了三天,没有看到洋洋进

网吧一次。三天后,洋洋在学校门口碰到他后就拿出作业本,当买柏林看到上面有三个鲜

红的“优”字时。高兴的伸出大拇指:“爷爷知道你身上的优点很多,相信你下一步会做

得更好”。孩子有了初步改变后,防止反弹是很重要的,为了不让出现反弹现象,买

柏林一直不断地与洋洋谈心交流,鼓励洋洋继续努力下去。“给孩子鼓励,让他找准

自己的位置,不要灰心丧气,这是转化网瘾少年很重要的一步” 买柏林说。经过半年的努

力,洋洋已不再是网络成瘾的孩子了,而是一个学习优秀、爱说爱笑的少年了。现在上了

中学的洋洋在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要引导孩子走出电脑游戏的诱惑,首先要了解孩

子的心理,要和他们交朋友,尊重他们” 买柏林认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多一点交流和

沟通,就多一份帮迷途孩子知返的力量。像洋洋这样情况的孩子,买柏林已经成功的转化

了6名,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从蹲网吧、学校门口开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步步地用

爱、用温暖、用恒心,把网瘾少年从网吧拉到了课堂上。

买柏林常说“我愿意做一把伞,撑起腰来为下一代遮风挡雨,蹲下去做一头牛,为下

一代鞠躬尽瘁”,“单纯的法律知识讲授不免让人会感到枯燥乏味,不要说是孩子就是成

年人听着也不耐烦,必须找一条适合孩子们的讲课方式”。为给孩子们上好法制课,他经

常到公安局、法院等单位寻找相关典型案例,还自费订了许多报纸杂志,看到有关资料、

故事就剪下来。十几年下来,他收集了大量的生动案例,剪贴本就有厚厚的几大本,并结

合自己从事工作四十余年的经验,精心备课,深入浅出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

制教育,累计讲课230余场,听课人数达10万人次。女学生郭某,父母感情不好,经常

吵架,其父一有怨气就大骂孩子,使郭某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性格郁闷,学习成

绩曾一度下降,当她听完买柏林的法律的专题讲座后,就将一本《未成年人保护法》

放在父母床头,其父读后,受到极大出动,认识到大骂孩子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于是他改

变了对女儿的态度,父女关系融洽了,郭某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在义务咨询、开展法律服务宣传活动中,买柏林发现一些失足青年在刑满释放回归社

会后,生活上往往都会遇到种种困难。他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帮助多名下岗青年职

工办理工商执照,做起小生意,重新实现再就业;为树立两老回归人员正确的人生观,改

变他们以前破罐破摔的念头,使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买柏林常常深入到失足青年家

中,以例说法,“超前”帮教,对两老回归人员跟踪帮教。市区滨河路“三进宫”回归青

年高强(化名),回归后靠修自行车为生,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他以前的“朋友”却不

放过他,经常来找他,诱他再次“下水”。买柏林得知后,就一次次来到摊前和他谈心交

朋友,举事例、摆事实,直说得他心服口服,使他坚定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坚决不和原来

的“朋友”交往了。高强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买叔几年如一日,像关心自己的亲生孩

子一样关心着我,有很多次我都感动得流泪了”。在买柏林的耐心帮助下,高强进步很快,

而且带动了周围一些不良人群观念的好转,辖区有活动他都积极参与,还敢于向不良现象

作斗争。他还自觉地做起了社区的义务治安员、民事调解员、工商协管员、卫生保洁员,

每逢“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他就为别人修车。经过个人不懈的努力

和在买

柏林及社区党组织的教育下,高强在1999年5月25日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被党组

织吸收为中共党员。2000年,区关工委联合源汇区法院到焦作少管所看望和帮教漯河籍人

员,特邀请高强一同前往,并请他为漯河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当高强以个人事例讲到从

一个危害社会的罪犯,变成一名共产党员的经历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们感

动的说:“党和政府对我如此关怀,家乡人民对我们充满希望,我们一定增强改过自新的

决心和勇气,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回到亲人身边”。

为增强人们养老、敬老、爱老意识,他与市立体声广播电台共同举办了《老年人权益

保护法》讲座,历时10天,大力宣传老年人的赡养和社会保障等内容,维护了老年人的

合法权益。一位姓孙的老人,在节目播出后给买柏林打来电话说:“你们在电台上开展的

讲座真好,自从我儿子和儿媳听了您的讲座后,对我问寒问暖,知道孝敬老人了,比以前

好多啦。”他利用寒、暑假、“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

创办法律宣传栏,每周一期,积极宣传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案例,举办

居民“四老”法制课堂,采取以例说法,故事讲座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典型,提高家

长素质,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落实。

十几年来,买柏林先后接待咨询者586人次,代写法律文书293份,调解民事纠纷

132起,为咨询者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500多册,帮教了6名网瘾少年,10名失足

青年,使他们走

法院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工作在民事审判第一线,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努力加强

职业道德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工作,清正廉洁、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

奉献,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曾先

后获得山东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女法官、***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

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是她不舍追寻的法律真义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民事审判法官的基本要求,也是***

在多年的审判实践中对法律真义的理解。***曾从事过审判档案管理工作,不论她在什么岗

位上,都把公正与为民放在第一位,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时,为了便于档案管理与查询,

XX年她负责起草了法院系统电子档案录入方案,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对7万多卷宗电

子录入、扫描、建档工作,使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市档案管理工作的前列,所在单

位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本人被山东省档案局授予“全省档案工作先

进个人”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XX年,***调入本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民事案件

的当事人都是普通的基层父老乡亲,他们大多生活在法律语境的边缘地带,诉讼也多是离

婚、工伤事故、道路交通、邻里纠纷等案件。为了审理好这类案件,她一方面加强社会主

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关,提高办案的

效率,使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以最有效的办法和最能让当事人

接受的方式,为百姓主持公道。另一方面强化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意识,把人民满意不

满意、赞同不赞同、拥护不拥护作为工作标准,做到在思想上爱民、行动上亲民、方法上

便民,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XX年她审理了一起长达18年的学生伤害赔偿

再审案件,为了调取证据,她三上北京、济南调查相关证据,先后十余次走访当事人,依

法判处某学校赔偿当事人各项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7万余元,维护了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自XX年以来,共审结民事案件380件,其中调解结案166件,其办案数量

及调解率均居全院同行首位。所审结的案件均能做到案结事了,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

无一发回改判和上访缠诉。XX年荣立个人二等功,XX年被山东省妇联、山东省高院授予

“山东省优秀女法官”荣誉称号。

二、定纷止争,促进和谐,是她不懈追求的审判目标

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人民法官神圣职责。***结合民事审判工作的

实际,总结出六条诉讼调解法,即教育说理法、判例指导法、理解信任法、耐心讲解法、

换位思考法和社会介入法。在XX年审结了一起二审交通肇事赔偿案,上诉人沂水县居民

王某驾驶货车将骑摩托车的刘某撞伤,一审判决后,王某不服,提起上诉,在二审审理期

间,王某召集部分亲属围攻一审法院,***得知情况后,及时和原审法院承办人员沟通,

并运用教育说理法、换位思考法和判例指导法,耐心细致给王某讲解有关法律规定及其相

关判例,指出其行为的严重后果,经过长达2个小时的说服工作,王某撤回围攻上访人员,

阻止了一起严重违法事件的发生,又经过不厌其烦地多次调解工作,上诉人一次性将5667

元现金交付被上诉人,案件实现了圆满解决。

***作为一位女法官、一位母亲,她不仅有着亲情和爱心,还具有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因其男方有严重过错,男女双方均同意离婚,但为抚养孩子及家

庭财产分割发生争议,在调解中她运用社会介入法,让

其亲属和10岁的女儿做其父母的工作,女孩的父母受到了感动,在财产分割上也互

相让步,以调解结案,此案虽然不是喜剧结果,但依法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利益。庭后,

***又将其电话号码留给女孩,与女孩长期保持“热线”联系,鼓励她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在她审结的离婚案件中,调解率达到60%以上。今年8月1日前,***作为涉军合议

庭成员接受了山东省广播电视台的采访,其所审结的涉军案件均能达到质量高、结案快,

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的合法权益。

三、努力学习,探索创新,是她一贯保持的精神状态

***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注重法学理论的学习和审判经验的总结,经常深入基

层法庭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法律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几年来,

共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理论调研文章18篇,其中有两篇分别被录入《 __领导参考

文库》及《山东省高级 __档案管理工作优秀论文集》。XX年11月,***根据自己在

办理离婚案件中与离异家庭孩子的真实故事编排成歌舞话剧,自编自演,在市工会、市机

关工委、市妇工委联合举办的“我爱我家”和谐才艺表演中获得一等奖。XX年在全市法院

系统“反腐倡廉”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XX年在全省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我

心中”演讲比赛中荣获“优胜者”奖、***市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演讲

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内容仅供参考

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23:2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164301620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法院法治人物事迹材料.pdf

标签:工作   学校   孩子   法律   洋洋   案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