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回的组词)
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法治人物事迹材料
【篇一:2010年十年法治人物主要事迹及颁奖词】
2010法治人物主要事迹及颁奖词
1. 郑宜栋
【主要事迹】江西省上饶县的郑宜栋老人今年84岁,1942年因
家
庭遭遇飞来横祸而债台高筑。半个多世纪以来,老人节衣缩食,
67
年里三度为父还债。
【颁奖词】世界上最贵重的不是黄金,而是诚信。85岁的老人,
67
年的时间偿还了父亲的债务,他用一生遵行了公序良俗。诚信,
是
构建法治中国的精神基石。
【法治心愿】希望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做诚实守信的人
【背景故事】
郑宜栋最珍视的一个东西是家里的一个账本,账本是他的父亲留
下
的遗物,账本中最后的一笔账记载于1942年的8月27日,那一
天
正是父亲遭遇不测的日子。
郑宜栋的父亲死于当时的兵乱,当时郑家在江西省上饶县农村开
了
一家榨油作坊,乡亲们都将榨油的原料先存放在作坊里,榨成油
来
取时再结账。父亲去世的那一天,乡亲们寄存的原料也被抢光了,
郑家欠下了乡亲们的一大笔债,有油400多公斤,旧时货币2600
多元,债主有108位。那一年郑宜栋刚刚17岁,为了还债,郑宜栋跟
着村里的长辈去福建做小生意。去,带上家里的山货,回,带来
盐、碱等生活用品,一趟能挣100多块钱,那几年里他跑了许多趟,
到
49年他已经还清了1/6的债务。
50年之后,郑宜栋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郑家的生活也慢慢地好
了
起来,他从未忘记父亲的那本账,但是账本却不见了。郑宜栋把
每
一个房间角落都找过了,却还是找不到。直到1993年,这个写有
父
亲亲笔字的账本才失而复得。
账本失而复得本是好事,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物价和
币
值都跟当年的大不一样了,郑宜栋用半年的时间,把自己关在老
屋
里算清了账,他发现除掉解放前自己已经还的债,还剩下近350
公
斤油和1000多块钱没有还。债难算、人难找,但最大的难处还是
在
自己的家里,郑宜栋还债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因为按照常
理,这笔年代久远的债可以不用还了。面对家人的反对,这位倔强的
老
人说:“阻拦我是阻拦不住的,除非你下毒药把我毒死了去。”
跟家
人生气的结果是郑宜栋大病了一场,但也是这场病让郑宜栋更加
坚
定了还债的决心。可是令郑宜栋不安的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
万
一还不上这笔债怎么办。所以1996年病刚好的他就继续踏上还债
的路。其间,许多债主都表示不要这笔陈年债了,可是郑宜栋还是再
三劝说他们代自己去世的亲人收下。
96年之后的几年,郑宜栋基本上全部还清了父亲的债,大家也都
知
道了郑宜栋还债的事儿,大家发现原来也有人欠郑宜栋家里的钱,
此后郑宜栋就收到了别人还他父亲的7笔债。到2009年,郑宜栋
只
剩下最后的一笔债了,那是父亲与一个叫翁新华的人,债务往来
后
欠下的1毛钱。1942年的1毛钱能买1两油,相当于现在的1块
钱,为了这1块钱,他前后跑了5趟。最后,郑宜栋把一块钱人民币
塞
进翁新华家的门缝,父亲的债终于全部还清了。郑宜栋和老伴现
在
和儿女们住在一起,虽然生活好了,但是老两口很多年的生活习
惯
仍然改不过来。比如天黑了,只要不干细活就不开电灯,比如能
卖
钱的东西都收集起来。而现在郑宜栋和老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县
城
回老家的山路上,修一座小桥。
2. 张宝艳
【主要事迹】张宝艳,吉林通化人。“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人,
2009年cctv年度法治人物。两年前,自费开办公益网站“宝贝回家
寻子网”并建立“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目前成员2万余人,
找回走
失孩子160多个,2003年两会期间,协会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提交修改相关法律的建议,体现了现代公民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目前张宝艳在家专职从事“宝贝回家”公益工作。
【颁奖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一个被拐孩子回家的路。一
群
志愿者,以爱的名义,为
164个孩子找回丢失的世界。在法治的护佑下,政府与公民联手,
演绎了一个个不抛弃、不放弃的传奇。
【法治心愿】消除拐卖儿童犯罪,让宝贝们安全存在。
【背景故事】曾经经历过一次孩子失而复得的张宝艳,2007年,
和
丈夫秦艳友一起创办免费的宝贝回家寻子网。从那时起,这张虚
拟
的网就承载起了现实世界这份最沉重的感情。这张网里每天都在
发
生让人悲喜交集的故事。目前,张宝艳和她的宝贝回家网站已经
帮
助寻找到162个。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已经发展到近三万人。
志愿者莫善敏,她在2008年通过宝贝回家寻子网找到了自己的孩
子,从此成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志愿者李靖芝,21年前,她丢失了
自
己的儿子毛寅,一直苦寻未果,但她作为志愿者已经帮助6个妈
妈
找回了孩子。71岁的齐大爷是宝贝回家里年纪最大的志愿者,12
岁
的童星阿尔法是年纪最小的志愿者。濮存昕2008年3月成为宝贝
回
家的志愿者,他将宝贝回家的调查报告以社情民意形式递交08年
两会,公安部派出了130多名警方打拐专职人员加入了宝贝回家的
“公
安部打拐工作”。群里的这个007,就是公安部打拐办主任
陈
士渠;今年,民政部又与宝贝回家寻子网合作发起了宝贝回家慈
善
基金,更多的被拐、走失、流浪乞讨、儿童得到了救助。
3.法律援助工作者王林
【职务】湖北省黄石市司法局副局长兼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颁奖词】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是天大的事。他以极大的
耐心,使一件件纠纷通向圆满。法律援助,演绎着春风化雨的力量。
【主要事迹】王林原是一名执业律师,执业过程中时常主动帮助困
难群众,为他们提供免费法律帮助。1997年司法部下发了《关于
开
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后,黄石市司法局筹建法律援助中心,
当
时身患癌症刚刚做完手术,正在进行放疗、化疗的王林主动请缨,
在资金、设备、人员都存在极大困难的情况下,他不等不靠,拿
出
自己的积蓄,主动承担起法律援助中心的组建工作。为了让外来
的
务工人员获得良好的法律援助服务,他主动与黄石农民工外出打
工
较为集中的地区温州市司法局协商,率先创建了具有示范性的法
律
援助异地协作工作模式,创建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流动夜校、法律
援
助公众教育等形式,深受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此外,他还
积
极参与一些信访案件的调处,他总结的“疑难信访案件应当由比
较有
威信的法律服务专业人员对信访人的诉求进行分析和评估,由信
访
主办单位一把手参与并决策”的工作模式被广泛采纳和应用。12
年来,在司法局的领导下,在王林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共同努
力下,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创建之初的每年
在黄
石地区仅办理不到100件法律援助案件,到现在每年在黄石地区
办
理1000多件法律援助案件、10000多件法律援助事项,得到了
社会
的广泛赞扬。
【法治心愿】我希望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通过我们的努力,让
法
律援助之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背景故事】王林是湖北省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主任。他从
1997
年开始做法律援助律师,当时他是黄石唯一的一名法律援助律师。
1994年1月24日晚,在湖北省黄石市发生了一起杀人案。遇害
者
孟友元,31岁,当场死亡。涉嫌杀害孟友元的犯罪嫌疑人一审被
判
处死刑,但是他提起上诉之后,案件的进度就缓了下来。当时一
个
重要的杀人工具——刀子没有找到,使得这个案件一直压下来。
不久之后,孟友元的母亲在上访的路上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孟
友
元唯一的儿子也溺水身亡。家里的不测使孟友元的姐姐觉得必须
为
死去的弟弟讨个说法。但随着案发时间一天天过去,孟家人对政
府
的怨恨越积越深。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陷入僵局。
所幸在黄石,很多人都知道有困难找王林。孟友元的姐姐也找到
了他。王林自己也记不清,为了让孟友元的姐姐接受一个更合理的赔
偿数额,和她谈了多少次。终于,二审法院在
证据补足之后做出了判决,杀害孟友元的凶手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
王林的说服下,孟家人接受了政府的赔偿。
“要不是他接手这个案件,不会这么圆满,我真是感谢他。” 孟
友元
的姐姐在结案后感激的说。
“其实我们嫌麻烦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好,或者是还
没有
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它的时候,你才会觉得麻烦,如果有足够的能
力
的话,一切都不麻烦。”每次当被问到做法律援助是否麻烦时,
王林
总是这样说。
4.蒋汉生河南省检察院检察官
【颁奖词】正义有时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一个检察官,用7
年的努力,使一起13年的错案回归正义。“疑罪从有”到“疑罪
从无”,中国法治完成了一个关键跨越。
【主要事迹】蒋汉生是千千万万个对法律忠诚执着,对人民满腔
热忱,恪尽职守,严于律己的执法人,是“公正廉明执法”的典范。
蒋
汉生从事检察工作20年来,对法律忠诚执着,对人民满腔热忱,
恪
尽职守,严于律己,先后办理各类案件200余起,成功主办56起
抗
诉案件,为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多
次
受到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一等功2次。多年来,他
认
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本着“错案就要纠正”、“有罪的人必须
受到追究”的执法理念,成功办理多起有影响的抗诉案件,取得了良
好的法
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特别是胥敬祥被错误关押13年一
案,经过他7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抗诉最终得以纠正,受到社会各
界
的广泛关注。
【法治心愿】错案再少一些,最大限度避免错案发生,让程序与
实
体并重,成为每个执法人的司法理念,杜绝错案,再也找不到错
案。【背景故事】2005年3月15日晚,开封市河南省第一监狱。服
刑
近13年的胥敬祥在刑满前15天被提前释放。
1992年,胥敬祥因入室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那年春节
前后,河南省鹿邑县连续发生8起入室抢劫案件,作案人常在夜里活
动,潜入居民家中。同年4月,警方发现一条重要线索——一件毛
背心,他是被害人李某的衣物,于是警方认定毛背心现在的主人
胥
敬祥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决定突审胥敬祥。一个月后,胥敬祥
交
代了他8次入室抢劫的过程。在有罪口供上签了字,后来胥敬祥
被
当地法院判了刑。
6年过去了,1999年初,河南省检察院检察官蒋汉生,偶然看到
胥
敬祥的案卷。从业十几年的他觉得案子里有些地方很是奇怪。
“敬祥
8起入室抢劫,竟然没有犯罪同伙,没有一件凶器,赃物也一件不
能
确认”蒋汉生觉得蹊跷,他决定到监狱去见胥敬祥。“第一次见
胥敬祥,胥敬祥就跪在地上给我哭,说他是被冤枉的。”在入狱的第
七年,胥敬祥第一次碰到了一个愿意听他说话的人。“蒋检察官没把
我当个
犯人,他认为我是冤枉的。”同时胥敬祥还说,当年认定他有罪
的那
间毛背心是在农贸市场里买的旧衣服。
那次见面后,胥敬祥开始不断地给蒋汉生来信。就在胥敬祥的信
中,蒋汉生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在胥敬祥所做的有罪供述里面有
两
次有罪供述:一个是1992年4月10日,一个是1992年4月11
日。这两个签字显然和胥敬祥本人的签字不是一个人的签字,和他给
蒋
汉生来信时候签字截然不同。
2000年夏天,蒋汉生找到了证明胥敬祥无罪的关键证人——他的
邻
居祖某。祖某能证实那件绿色毛背心是他和胥敬祥一起买的旧衣
服。在蒋汉生的不懈努力下,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直接向河南省高级人
民
法院提起抗诉,要求再审胥敬祥案件,此时距离胥敬祥刑满已经
不
到两年了。
2004年12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胥敬祥案件发回鹿邑县法
院
重审,2005年3月7日,河南省检察院指令鹿邑县检察院对胥敬
祥
做不起诉处理。就这样,在距离刑满前15天,胥敬祥回到了自己
的家。
5.牺牲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
【主要事迹】作为海地维和警察部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代表国
家
履行国际义务,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奉献出了鲜血和生
命。【颁奖词】因为和平,他们把异国作为家乡。海地,8位中国维和
警察,以生命铸就了和平。十年维和,他们用责任履行了国家的
庄
严承诺。
【背景故事】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当时,
正
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李钦、钟荐勤、和志虹,与中国公安部的
另
外几名警员不幸被埋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的废墟中。
震后第四天凌晨,战友们首先找到了新闻官钟荐勤的遗体。在找
到
钟荐勤几个小时后,战友们发现了另外几名中方警员的遗体,他
们是:李钦、和志虹、王树林、郭宝山、朱晓平、李晓明、赵化宇。
钟荐勤先后两次参加海地维和任务。第二次刚刚到达海地,他的
女
儿就出生在昆明了。这个年轻的父亲盼着与女儿见面的时刻。许
多
海地的夜晚,钟荐勤在电脑上逗弄着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在海地,
他冒死拍摄了300多个小时的影像,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维和警察
的
珍贵资料。
李钦在赶赴海地前,曾对女儿李沁遥说,我现在开始从头发丝到
脚
趾都是国家的,不是你们的,等我回来再还给你们。地震发生的
那天,李钦正通过电话给女儿念授勋仪式的发言稿。随后他说要开会,
回来再念。放下女儿的电话,是海地时间下午四点整。随后李钦跟
战友们一起进了那座大楼,遭遇了那场大地震。
女警官和志虹拍下了很多海地美景的照片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在
海地,她把对儿子的思念化成对当地儿童的大爱??
海地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仍然信守了自己对联合国的承诺,
在
对海地提供1亿多元无偿援助的同时,延长了维和警察防暴队在
海
地的驻留时间,至今年5月1日,钟荐勤的战友们才回到国内。
十
年间,我国已向联合国所指定的海地、阿富汗、利比里亚等七个
任
务区,派遣了1500多人次的维和警察。
6. “打虎网民”
【颁奖词】真相有时可以被掩盖,但永远不会被消灭。面对谎言,
一群网友,进行了旷日的较量。法治精神在网络时代超越了时空,
网络时代在法治社会放大了正义。
【主要事迹】在“周老虎”事件中,有一支不可小视的打虎英雄
团体,广大的网民。网民小鱼啵啵啵找到年画虎,发布了最著名、最
有里
程碑意义的“终极证据”贴;网民小兔自费建网站提供打虎的第
二阵
地;网民祖辈是农民,自愿担当起打虎网的夜间网络值班工作,
她
要求网民们理性发言,以理说话,她的努力使打虎网得以持续。
打
虎网民,是法治精神与网络时代的结晶。法治精神,在网络时代
超
越了时空,他们彼此携手,捍卫真相。网络时代,在法治社会放
大
了正义。
【法治心愿】网友祖辈是农民:希望将来上山有虎可看,下山无
虎
可打。
网友小兔钓鱼:希望假的事情越来越少。
网友小鱼啵啵啵:希望每一个人都讲求诚信,用自己的诚信共同
打
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背景故事】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部门召开的新闻发
布会上宣布了陕西农民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的消息。随后,有网友
惊讶地发现,在周正龙拍摄的多张照片中,这只老虎竟然纹丝不
动。据此网友们怀疑,周正龙拍摄的很可能是一只平面的假老虎。
“人的眼睛和动物的眼睛是一样的,它是有层次感的,有反光、
瞳孔、收缩肌。周老虎它的眼睛中间是空洞的”——网友“小鱼啵啵
啵”是山
东潍坊的一名公务员,擅长书画。
小鱼感到要想证明虎照是假的,只有找出拍摄时所使用的虎照道
具,让假老虎现出原形。于是,小鱼他们就开始在网上发动大家一起
进
行搜索。
另一边,虎照公布的第11天就有人带着周正龙进京向国家林业局
提
出申请要在镇平县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虎照真假还未确定的
情
况下,一旦保护区开建,不仅浪费大量国家投资,还将使科研走
入
误区。这一可能出现的后果让小鱼他们心急如焚。
2007年11月16日凌晨,网友“攀枝花”找到了一张老虎年画的
图片发给了小鱼,年画上的老虎和周老虎几乎一模一样。小鱼随后发
布
了“攀枝花”找到的年画虎照片。更多的网友依照线索乘胜追击。
当
天下午就找到数年前印刷老虎年画的义乌厂商。得知了这个消息,
小鱼两个月里第一次离开了电脑。
而小兔还在为这件事忙碌着。他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小公司。年画
虎
发布之后“小兔”就一直呼吁对虎照进行科学鉴定。他认为虎照
的真
假关系到科学的良知和政府的公信力。而年画的发现使得虎照真
伪
的重新鉴定无法避免。终于,国家林业局要求陕西省林业厅依法
对
虎照进行二次鉴定。
此时,远在深圳的网友祖辈是农民仍在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
“晚上
7点到早上8点这段时间内值班”。
平时她喜欢旅游、摄影。然而,自从自告奋勇做了做了打虎网页
的
值班人之后,她就一直守在电脑前向网友们介绍事情的进展。
“网络
虽然虚拟,但是人性是真实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祖辈是农民说。某日凌晨四点,
祖
辈是农民发出一个帖子——我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此时和“祖
辈”
一样在网上坚持的等待还有小兔、小鱼和无数网友。因为连续通
宵
值班,53岁的“祖辈”终于病倒了——“突然就发觉自己听不见
了。
突发性耳聋。”
此时,国家林业局已向陕西派出了科考队,陕西省公安厅也对此
事
展开调查。2008年6月29日,在各方的推动下,历时8个多月
的
华南虎照真假之争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经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
南
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2008年11月17日,周正
龙
因犯诈骗罪、非法持有弹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刑
三
年执行。
7.【获奖者】柏万青上海市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
【颁奖词】一个和谐的社会,从一个没有纠纷的家庭开始。她将
家
事调解搬上荧幕,她不是“清官”,却断了难断的家务事。以法
服人、依理明人,以情动人,是法治力量的又一种表达。
【主要事迹】她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各种矛盾凸显叠加的今
天,480万个活跃在化解民间纠纷第一线的人民调解员。符合周永康
书记提出的“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管理的创新、公正廉明的执法”
三项
政法重点工作中的第一项。今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
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法治心愿】真心希望,我们人民调解员工作更好,法治更健全,
我们的家庭更和睦,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8.【获奖者】讨薪五百民工群体
【颁奖词】被拖欠的是500农民工的工资,更是500个家庭的冷
暖。他们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引发了一次公益维权的接力。
法治,让他们有尊严的劳动,感受劳动者的光荣。
【主要事迹】2003年cctv年度法治人物。2003年,500名在京
的
农民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赢了官司,
要回了被拖欠3年的500万工钱。这也成为全国第一例将法律援
助
引入建筑行业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例,他们的胜利,对于解
决
拖欠农民工工资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让农民工享受国民待遇,
保
证衣食住行,按时发放工资是底线,所以500名农民工集体维权
的
胜利具有了超越500个人的意义。
【背景故事】2003年,一群人农民工带着亲人的希望和对未来的
憧憬,离开了家乡,来到大城市做着最艰苦的劳动。为了实现这简单
的愿望,他们节约着每一分钱。张永林和他的工
【篇二:2016cctv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沈靖翔事迹材料】
2016cctv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沈靖翔事迹材料
沈靖翔,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第一特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
“2016cctv中国(湖南)法治人物”获得者,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
法治人物最终评选湖南省推荐提名人。颁奖词
在以子弹回答不义的反恐战争中,是他以人民警察的大无畏豪迈
气
概冲锋在风暴中央,用身体翼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侠之
大
者,为国为民,一身正气凌霄汉。主要事迹
侠肝义胆、奔赴新疆,冲锋在反恐一线
在新疆喀什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沈靖翔和当地派出所民警一
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严防各类暴恐案件的发生,“睡觉时都带
着两
把枪”。
危难时刻显身手,沈靖翔在工作中总是冲锋在一线。
新疆是全国反恐工作的最前线,环境复杂多变,任务繁重,在得
知
可以奔赴新疆轮训执勤时,沈靖翔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了
名。2016年3月4日,沈靖翔和50余名特警队员从长沙出发,辗转
7
天7夜抵达新疆喀什。
3月14日晚8时45分,沈靖翔在喀什夏马勒巴格派出所团结路
警
务室三师医院门口设卡盘查,接到命令与当地派出所民警共同抓
捕
涉恐事件犯罪嫌疑人。沈靖翔带领两名特警队员和三名当地派出
所
民警迅速赶往涉恐事件犯罪嫌疑人的家中,“当地民警告诉我对
方有
武器,随时要准备好应对武力反抗,行动前所有人的枪都上了
膛。”
沈靖翔记得自己当时双手微微出汗。
“兵分两路,一组从前门突击,一组从后门包抄。”行动几乎在
屏息
的一瞬间完成,沈靖翔和两名特警队员冲入房间,把嫌疑人按倒
在
地,迅速完成抓捕任务。
危险任务接踵而来。3月24日晚,情报中心调查得知,有人涉嫌
参
与暴恐团伙组织,需立即抓捕。沈靖翔立即带领队员赶赴现场,
与
当地公安机关商定了抓捕方案。沈靖翔一脚把门踢开,和另一名
特
警队员冲到卧室将犯罪分子控制在床上。
在新疆喀什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沈靖翔和当地派出所民警一
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严防各类暴恐案件的发生,“睡觉时都带
着两
把枪”。至勤务结束,他总共参与护校100余次,处警180余次,
盘
查可疑车辆400余台、人员1200余人。身手不凡、一身正气,
是
制服歹徒的“尖刀”
从警8年来,擅长散打、擒拿的沈靖翔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危
险
的地方,抓捕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
沈靖翔能打,在警队里是出了名的。他曾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公安
系
统散打擂台赛65公斤级冠军。
一身正气,几乎所有见过沈靖翔的人都会给他贴的标签。从警8
年来,擅长散打、擒拿的沈靖翔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抓捕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是制服歹徒的一把“尖刀”。
2016年3月16日晚,在天心区下河街附近,一名男子持刀刺伤
3人,躲进一栋木楼,扬言要点液化气罐。关键时刻,沈靖翔带队过
来处理,分析现场情况后决定采用强攻手法控制嫌疑人。沈靖翔
紧
跟盾牌组推进,嫌疑人听闻有动静把床单点燃,沈靖翔和队员迅
速
破门而入,没想到嫌疑人右手挥刀,左手拿着着火的床单向他们
冲来。沈靖翔手持警棍,凭借敏捷的身手,一把将嫌疑人手中的刀打
掉,然后将人制服在地,并立即将火扑灭。随后跟进的特警队员迅
速将其控制并搜身带离。
参加工作8年来,沈靖翔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遇事冷静,
反
应敏捷,观察入微,经常冲在作战指挥最前面。
在处置一起聚众闹事治安秩序维护工作时,一名妇女突然自焚,
情
况十分危急。沈靖翔迅速反应,冲进最近的保安亭,拿起灭火器,
冒着随时被情绪激动的自焚妇女抱住同归于尽的危险,快速将其
身
上的火扑灭。
执着信念、当好城市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铁汉柔情、空巢老人最温暖的骄傲
唐林芝开心地和记者分享与沈靖翔相处的故事,说起他的好,骄
傲
得像一位母亲,然而有一件事情却让她感动落泪。
【篇三:2016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候选人潘恒球事迹
材料】
2016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候选人潘恒球事迹材料
年逾古稀,普法不息,他无怨无悔;老骥伏枥,健行千里,他执着
坚定。坚持,从30年前开始;奉献,是他人生朴素的信念。他就是潘恒
球,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民间说书人,自1981年开始,就坚持义务
普法30多年,足迹遍布省内外,行程达数万里,先后荣获全国法
制
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六五”普
法中期
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江苏省“十大普法达
人”等。坚持普法30年的义务普法员,被誉为“艺能爷爷”的潘恒球
老先生也入选了本次评选活动,且是我省唯一一名入选的候选人。
相关阅读:
年届七旬的潘恒球是江苏淮安的一位农民,年轻时靠着“淮书说
唱”
谋生,38岁那年他在说书转场途中偶遇警察押送少年犯,从此认
定
一根筋,矢志走上普法路。
30多年来,他凭借一面小鼓,三寸不烂之舌,以这种寓教于乐的
方
式走遍淮安的中小学,足迹遍及江苏各地乃至外省,累计义务普
法8000多场。每到一处,他献出热诚,收获掌声,但从不接受吃请,
不给学校添麻烦。
把说书变得更有意义
16岁学艺,18岁出师,潘恒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淮扬一带
响当当的说书先生,《杨家将》、《大明英烈传》、《七剑十三
侠》被唤作“潘家三宝”。
1982年春夏之交,潘恒球从扬州江都转场仪征,2名警察押着2
名
少年犯上了车,“大的十四五岁,小的十一二岁”。他随口问道
犯了
什么事,警察告诉他:“不好好读书,赌博偷钱。”他心想,这
正是
年少无知不懂法的恶果。
彼时彼地,潘恒球心有所感,决心要用说书来普法,一项谋生手
段
就此成了他“度人”的工具。要普法,自己先得懂法。他上学少,
文
化浅,就向家人和邻居请教,多读书,勤看报,遇到实在不明白
的
还跑到政法部门去问。潘恒球有个优点,就是记忆力好,故事编
得快,一条新闻在他脑子里转几圈就能出口成章了。
他回忆,刚开始进校上门普法时常常被当成推销东西的人,遇到
客
气的推说没时间,不客气的直接送上闭门羹。潘恒球每每提出条
件:只给一个班讲,只讲20分钟,不受欢迎再也不来。日积月累,看
到
宣讲的效果好,他的“名气”也逐渐大起来。等再联系学校时,
对方
总是倍加欢迎,主动邀请也变得习以为常了。
坚持不吃学校一口饭
潘恒球讲课有个原则,就是坚持不吃学校一口饭,不要人家一分
钱。他说,过去习惯了自带干粮、骑车上路的日子。
2002年的一个下雪天,气温骤降到零下6度,为了赶到路途较远
的
淮安博里中学,他头一天下午就从家里骑车出发,天黑前没能赶
到,只好途中借宿一晚,第二天天不亮又冒着风雪起程,待他如约赶
到
学校,眉毛、胡子都结上了冰凌。课上完,他婉拒学校招待,只
要
了一杯开水,就着自带的馒头解决了午餐。
投身义务普法,不挣钱还要贴钱,家人的埋怨在所难免。老伴说
他:“老潘是自找苦,吃不够!”但在潘恒球看来,自家的困难可以慢
慢克服,“教好一个孩子就是造福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他的课直接帮助学子改变坏想法的例子也不少。记得有次在宝应
中
学讲完课准备回家,有个学生追上他:“潘爷爷,我知道错了,
现在
当着您的面我把刀子扔到河里去。”
几十年来,潘恒球还与不少后进孩子结成对子,时不时进行关心
督教。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今年,编辑成书的《潘恒球普法
故事汇》终于付印,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即便听不到他讲课,
也
有机会了解这些法制故事,潜移默化,帮助成长。
“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只为青少年不犯罪。”潘恒球
表示,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要继续讲下去。
大爱无形,润物无声。70岁的潘老一年还有200多天奔波在义务
普
法路上。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23:2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16169287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法治人物事迹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法治人物事迹材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