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打断念头猜一字)
云南教师考试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
能力》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答案::A
解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诚实勤奋是对性格特征的描述。
2.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
B.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疏导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C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
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第 1 页 / 共 12 页
D.陶冶法
答案::D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
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4.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又选择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
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的配合
B.变式
C.比较
D.直观性
答案::B
5.有一天,小明上学迟到了。班主任并没有立刻把小明找来训斥一顿,而是在班上责备全
体同学:“咱们班今天有人迟到了,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事后,全班的人都
来教育小明,对他说:“你迟到了,就等于说我们全班都迟到了!”小明很快就克服了上学迟
到的毛病。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品德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平行教育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A
解析::
平行教育原则又叫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通过对集体的教育影响个体,通
过对个体的教育影响集体。题干中班主任对小明的教育是通过对集体的教育来影响小明个
体的体现,是平行教育原则的体现。
6.张老师根据小贾的气质类型特点,决定培养小贾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能够沉着冷
静地做事。由此可以推断出小贾的气质类型是( )。
第 2 页 / 共 12 页
A.黏液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答案::D
解析::
胆汁质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张老师的教育方式
有利于克服暴躁易怒的问题。
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
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C
解析::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8.“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答案::B
解析::
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体验会
使人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它具有长期性、弥散性的特点。
9.马斯洛的观点认为,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
第 3 页 / 共 12 页
时,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B
解析::
安全需要指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10.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系统提出了课
程编制的四个阶段。其中最为关键且指导课程设计展开的阶段是( )。
A.选择课程内容
B.组织课程内容
C.监测课程实施
D.确定课程目标
答案::D
解析::
确定课程目标就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
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把它称为目标模式的原因。
11.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
说明( )。
A.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D.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答案::B
解析::
第 4 页 / 共 12 页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
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题干中
王阳明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却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体现的是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
性。
12.(2020年真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
安排应该是让孩子( )。
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
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
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
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
答案::D
解析::
正强化原理,完成某一行为后,给予愉快刺激,从而提高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因此,答案
选D。
13.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发展
答案::C
解析::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广义的教育目的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
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对新一代寄予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
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有目的的培养人。
1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
A.主体性
第 5 页 / 共 12 页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答案::D
15.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同
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是判断和确定一个社会教育性质的
重要标志。
16.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采用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C
解析::
壬戌学制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17.2011年单项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A.依赖性 B.改造性 C.可塑性 D.主观能动性
第 6 页 / 共 12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19:5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50397256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南教师考试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测试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南教师考试小学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测试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