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15 15:16: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匍匐拼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

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

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

情势危急。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

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

名。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

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阅读练习

2. 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

巧妙地传达出来。

B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巳逝,功名难就,因而

心生恨意。

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

为深沉复杂。

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

之风。

3.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

请结合全词,简述结尾二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2. B(3分)

3.答案要点:

追怀当年国事艰危的沉痛;

对金兵入侵下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同情;

对失去的国土的深情怀念;

重山阻隔,故园难回的悲愤;

未能恢复中原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

对当权者一味妥协不思光复的愤懑。

(本题4分。答出1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词也称______,“菩萨蛮 ”是本词的_____,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____。 本词作者辛弃

疾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_______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 ______开创的,另一

大流派是_____。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6.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江晚正愁予”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4、长短句(曲词或曲子词、诗余)、词牌、小令 、豪放派、苏轼、婉约派

5、这里东流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

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表达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

定意志和信心。

6、怀念中原故土(沦陷区)之情,故园难回的义愤(忠愤)之情,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

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或: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意对

即可)

二:

(1) 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共3分)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被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

引用时它又是什么意思?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分) 。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引

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2分)

5、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

的表现手法? (2分)

参考答案:

(1)长安: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 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

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

潮流不可阻挡。

(2)词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人们引用时“青山”指各种阻挠

前进的势力。词人希望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全词抒发了

词人极端悲愤忧郁的思想感情。(1、2处每1分,第3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诗人希望收复中原,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

4、词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时“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

势力。

5、思想感情:极端悲愤忧郁的心情?表现手法:象征

译文

郁孤台下滔滔奔流的清江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我向西北眺望故都长安,可怜只见

到千万重山峦。

但青山重重也难把流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暮色苍茫我正满怀忧郁,又听到鹧鸪

声声震我耳鼓。

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

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

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

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

堪称词中瑰宝。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15:1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87016161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pdf

标签:江西   中原   词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