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中考加油)
新高考72篇必背古诗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原文-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读本 必修 上册 校对无误版】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版】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①此词作于南宋淳熙二、三年(1175、1176)间,辛弃疾当时任江西提点刑狱,
驻节赣州。菩萨蛮,词牌名。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据宋罗大经 鹤
林玉露》:“南渡(建炎三年,即1129)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
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此说与史载隆祐南逃路线不尽相符,但金兵在追击过
程中,大肆侵扰赣西一带,却是事实。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 赣州府志》载,唐李勉为赣州刺史时,曾
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忠于朝廷,因改名“望阙台”。
③[清江]袁江与赣江合流处,这里指赣江。
④[行人]指当年金兵骚扰下奔走逃亡的人。
⑤[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意思是,遥望西北故都,可怜群山遮断。长安,这
里借指汴京。
⑥[闻鹧鸪]听到鹧鸪凄鸣。鹧鸪鸣声凄切,古人认为声音近似于 “行不得也哥哥”。
【译文】
郁孤台下面流着的清江的江水,其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
北的汴京,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最终还是向东流去。日暮时分,我在江边
①
②③④⑤
⑥
正满怀愁绪,却在此时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理解性默写】
1.清代陈廷焯评论辛弃疾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说:“结二语号呼痛哭,
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结二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
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寄托了词人恢复中原的愿望。
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共用了三个“山”字。其中“________________”
既表明对中原的怀想,又可以理解为恢复中原有重重障碍。“________________”
以高山不能阻止流水,比喻主和派终难阻止抗敌复国力量的发展。
4.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特别需要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和对事物的清醒认识,因
为辛弃疾曾在 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辛弃疾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由“江水”联想到“眼泪”,用
“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6.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以鸟鸣为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了词人沉郁
苦闷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7.王国维 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的“_____,_____”以“物”表达“我”
坚定的抗争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可谓“有我之境”。
8.举头眺望中原,视线却被青山遮断,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直接
表露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的暮色苍茫之境
是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的写照,也暗应开头“郁孤台”意象。
1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写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11.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水怨山”,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12.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将词境变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表达了诗人满
怀忠愤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3.李白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与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
造口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意相似。
14. 菩萨蛮》中,辛弃疾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苦难,
人民离开故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表达的情感
更为深沉复杂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控诉金兵入侵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1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现出作者伤怀自己南归遭遇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18. “鹧鸪”一意象含有无穷的意味,在辛弃疾的 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
________”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情感。
19.古人常登台而思。辛弃疾登台有感,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的思考。
参考答案:
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8.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9.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7.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8.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9.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15:1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86854161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4届新高考72篇必背古诗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原文+注释+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4届新高考72篇必背古诗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原文+注释+译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