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5 12:32: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自我介绍英文翻译)

李四光的资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蒙古族,湖北省黄冈

县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

拓者。他是大清的工科进士,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

院士。他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

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对中国的能源、地震、矿

产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

82岁。

.

人物简介3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

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

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

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

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四光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

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

和“构造体系”概念。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

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

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

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

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有《地球

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

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1]

生平经历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

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

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

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两湖

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他每次考试成

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4年7月,

到达东京,入宏文书院习日语。

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

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

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

李四光的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12:3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77155161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四光的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四光的资料.pdf

标签:中国   构造   地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