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读书心得交流会通用5篇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校召了读书交流会活动,会上各个年级
组的成员都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在寒假期间所读的书籍,有关于教育类的,
有关于文学类的,在集体交流后,每个组都推选出了优秀的代表上台来演
讲。
美术组的蒙蒙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做个好老师》这本书,她还结合
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给我们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当遇到孩子调皮
捣蛋时,她当时是怒气冲冲,对孩子们大发雷霆,当读了此书后,她发现
自己做错了,孩子们有时无心犯的小错,老师如果抓住不放,放大它的缺
点,这只是会让孩子们会不尊重教师,让学生认为教师没有素养,只会发
脾气,吵骂他们。事后,蒙蒙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她静下心来
给孩子们耐心解释,向学生讲道理,以后在美术课上学生们就再也没有犯
类此了错误了。
语文组的赵老师讲了他所发表的文章,用改编四大名著的方式来讲解
语文知识,比如他改编的西游记,用对比的方式来描述西游记中的人物,
比如沙和尚的忠厚和猪八戒的滑头,孙悟空做事情的执着和猪八戒的遇事
退缩。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独特,让学生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对
比句。
数学组的孟晴老师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她从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
师》一书中就时时刻刻、字字句句窥见此书对于他的影响。在花费了近半
年时间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品读这本教育圣经之后,她说读这本书思维上
绝对的愉快,遣词造句也处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的精准与对教育纯
粹的热情。这本书博大精深,一百条建议太谦虚了,每个句子都闪烁着无
法计数的灵感火花,老教育家恨不得把毕生所学倾入其中。
交流的最后,孙主任发表了她几十年来对教育深刻又深情的见解,我
从中听到了她对教育投入的爱的智慧,她的发言是对我们此次演讲比赛画
龙点睛般的总结。再一次,中心学校激励了我,再一次,我在这里得到成
长,感谢所有老师辛勤的付出,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标杆。
10月17日下午,学校组织了“第一次阅读和交流活动”。这项活动的
主要目的是交换假期中阅读的一本名为《决定一节课的关键》的书。这次
交流会议非常成功。它似乎是黑暗中的灯塔,为我们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了
一个平台,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困惑。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起初,我不知道该和每个人交流什
么。听了老师的意见后,我突然明白了很多。这让我想起了爱尔兰剧作家
肖伯纳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而每个人仍
然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互相交换想法,每个
人可以有两个想法。”
这次阅读交流会议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过去
是,我只知道只要老师准备好了一堂好课就足够了。老师必须设计引导部
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效果往往和前半部分不一
样。然而,通过这次交流,我了解到老师不仅要备课和挖掘教材,还要研
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根据人来教他们。此外,教师应该有能力
处理课堂生成和课堂紧急情况。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不
仅生动而且容易理解。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好方法:当学生不注
意的时候,我们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做一个小游戏等等来再次激发学生的
兴趣。我认为这很好。
参加这个活动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也想在课堂上开展这样的
活动。学生们都在读同一本书。我可以组织学生互相阅读和交流,从而促
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籍的芬芳伴随学生一
生。我认为这是我们每个老师的责任。
总之,我在这项活动中真的长大了。当书被使用时,我就不那么讨厌
它们了。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说要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该有一
桶水。这当然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一桶水不加满,它就会用完。应该有
“自来水”和“自来水”。问问运河在哪里如此清澈,因为那里有流动的水
源。“在学习中,书籍是无声的老师。只有多读书,更多的交流才能发展
得更快。
对茶道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乃至茶
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每一个程序和细节都会影响到品茶时的心情以致茶
味。而读书好比是在饮茶,读什么样的书、如何读书、读后感的交流,这
些也会影响到阅读的品质。
参加了读书社团之后,我真的是获益匪浅。作为新上岗的教师,虽然
知晓多看书、多学习是唯一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捷径,但看到商店里各种
书籍琳琅满目,难免让人有些望而却步。先不提选择恐惧症等矫揉造作的
毛病,光是意欲选取一些对自己目前的困惑有所帮助的书,就够头疼。无
从下手,总是令人沮丧,犹如在本想用来取暖的火炉里浇上一盆冷水。在
社团里,成员们会相互推荐书籍,对作文教学有帮助的、对班级管理有指
导意义的、有助于班主任成长的、能够指引教师往正确方向发展的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书。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不少筛选的时间,不用自
己一本一本阅读,慢慢鉴别。最为重要的是,那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
会推荐出非常适宜年轻教师阅读的书。比如《剥开教育的责任》,故事细
腻生动,语言朴实真挚,让我们浮躁的心得以休憩,更快的体会到教育的
本质和责任。
品茶讲究环境,读书亦然。读书社团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阅读环
境。这不是简单的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的事情,而是一个氛围,一份激
励,一种鞭策。卢梭有过这样一句话,文明诞生于人类开始建造藩篱之
时。我是非常赞同的。可见,大凡文明都是不自由的产物,阅读同样不该
是太过散漫自由的事情。阅读量的要求,读后感的交流,每一次读书的主
题等等,这些看上去是对读书的一种限定,但实际上却更有助于提升我们
的阅读品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红绿灯,我们反而不知道何时
该前进,何时该停下。任何事情都是在相对的自由中进行的,阅读当然也
不例外。所以,这些“约定”,就是我们阅读时的信号灯。之前的我,阅读
习惯并不好,读完之后,基本不会写读后感,甚至连思考都是短暂和微量
的,可想而知,阅读效果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即便是看了好几本书,那
也是囫囵吞枣。虽然我们并不能做到对每一本书都抽丝剥茧,但对那些有
益的书籍,确实应该取其精华,纳为己用,做到有效阅读。
我想,读书社团所带给我的这些帮助,是对阅读最大的致敬。
12月11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开展的“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对我们来
说,这确实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透过观摩了四位老师风格不一,各有
特色的课,以及听了的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报告,我受益匪浅。置身于课堂
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
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仅令学生陶醉、痴
迷,更让我连声赞叹。高蕾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李桂花老师幽默的语
言,刘淑慧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以及代尊荣老师的举止大方,都让我
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途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勤于记读书笔
记,注重表达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潜质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
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
书读准字音,明白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并指导培
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
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资料、热点问
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学中
根据课本里学习的资料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
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透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
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潜质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
生简介要读的文章资料,以激发其阅读兴趣;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
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开展非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
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
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
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
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
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
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
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
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仅有利
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
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
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
悟时,以感受为主,明白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
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味道就行。
3、能够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
手抄小杂志。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勤动笔
在阅读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掌握了方法,常常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书上做笔记,划线、打重点号,也能够边读边思
考,及时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阅读后用读
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资料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用心开展年级组内读后
感和读书笔记写作比赛。促进他们做到勤动笔,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的习
惯的养成。使明白消化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质。渗透性培养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发奋!透过这
次活动,使我更加明白了:书,就像我们人生这条蜿蜒小路上一朵朵鲜
花,你采撷的越多,生活便会越丰富多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超多储存
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潜质。
12月11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开了“蓓蕾读书工程”经验交流会,参加学
习之后我感受颇深。
会后讨论,再联系实际,感到我们的大部分知识、经验都是从书上得
来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接力棒”。陈寿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杜
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的重要性和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似乎离我们渐去渐远,随之而来的电视、网络,
它们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浏览也更加方便,吸引着我们众多青少年的
目光,闲暇之余谈起来的便是络上的内容,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品读一本
好书了。而我们浮躁的心灵似乎也感染着学生,学生不愿读书,读书方法
也是不得要领。致使现在的学生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一个班的一篇作文
内容几乎全部一样。
“蓓蕾读书工程”活动的开展,似乎是黑夜的一盏明灯,打破了这种沉
闷的局面,它给我们的读书、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但由于工作的繁忙,
事务的繁杂,“读书工程”有时便成为一种奢侈的负担。我们并没有把它扎
实有效的开展开来。在我们的应付之下,学生感觉不到读书的快乐,找不
到读书的方法,写的读书笔记、日记也大多是应付老师的,所以收效甚
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传授学生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方
法,不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的
习惯,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在听了一小陈爱国主任《让读书成
为生活的习惯》的报告后,我觉得受益匪浅,他们所研究的五种阅读课
型: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赏析课、阅读汇报课、自由阅读课,
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好书推荐课”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如今
市场上书籍种类繁多,内容良萎不齐,读什么样的书,是让老师、家长和
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在好书推荐课上学生互相推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图
书。不仅如此,一小还和新华书店联系推荐了让好书走进校园,从而真正
让学生有书读,读好书。
“阅读指导课”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读书要
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的收获,在阅读课上老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我
们听高蕾老师教授的《三步阅读法》让学生学会略读、精读、赏读。学会
了写读书笔记、日记。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读
书兴趣,养成了学生的读书习惯,为了使读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一小
还建立了完备的等级制度,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感受到读
书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书香伴随着学生一生,这是我们每一
位教师的责任。我们一起让书香洗涤心灵的污垢,让浓浓的书香伴我们一
路前行吧!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09:4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67301286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读书心得交流会通用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读书心得交流会通用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