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我理想中的班级)
论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手段
摘 要:许多事实表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影响英语学
习者交流的一个主要因素。据邓炎昌的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
差异是误解的真正原因,“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
也会产生误会。会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
具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
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
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
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语言;中西方;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8-0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
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
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
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众多的英语语言现象中,英语谚语有着鲜明的特点,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并掌握一些英语谚语,也能够
一定程度上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这一部分的语言教学
中,作者经常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
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使学生理解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国家,为了
发展资本主义,英国进行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阶级压迫严重,
因而英语谚语中有很多反映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不满的声音,如:
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都是狮子
豺狼。
the pleasure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
富纵欲出,穷人泪成河。
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加快,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
明,使人们认识到了商品贸易的重要性。不少人开始崇拜金钱,唯
利是图。英语谚语在这些方面也有贴切的反映,例如:
money can buy the devil himlf.金钱能买通鬼神。
money is the best lawyer.金钱是最出色的律师。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运动后,人们的思想获得了
很大的解放,认识到了自由、平等、教育等的重要性。英语有很多
谚语反映了这一方面,如:
better be a free bird than a captive king.宁做自由鸟,
不做囚中王。
freedom and liberty are better worth than all the gold of
the world.自由和解放胜过世上所有黄金。
而在中国,由于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其腐朽在中国表现
得淋漓尽致,统治阶级如狼似虎,使人民受尽了剥削压迫之苦。汉
语谚语对这些历史背景有很多的映射,例如:
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另一方面,人民也不甘惨遭压迫而奋力抗争,因此产生了与之
相关的谚语,如: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
二、使学生理解中西方的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这里举“对狗不同的态度”这一视
角,说明这一问题。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
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
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饲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似乎狗的“地位”有所改变,但狗的
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
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
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
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
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sick as a dog(病的厉
害),dog tired(累极了)等等。
三、使学生理解中西方的宗教信仰的差异
英国人大都信奉基督教,人们信奉上帝、天堂、魔鬼、地狱等
说法,因而英语中有许多反映这些宗教信仰的谚语,比如:
better go to heaven in rags than to the hell in embroidery.
宁穿破衣进天国,不着锦衣下地狱。
god on his tongue,and the devil in his heart.舌尖上挂
着上帝,心理窝藏着魔鬼。
在基督教中人们相信耶酥是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
基督教徒中流行如下谚语:
friday is an unhealthy day.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与英语国家不同,中国流行的是佛教,汉语中许多谚语映射出
佛教的思想: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四、使学生了解中西方人心理素质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不同,各自独特的心理
素质也不尽相同。心理素质差异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不同民族
心理素质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作为文化特色的一个缩影,从谚
语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心理素质。如:an englishman is
never happy but when he is mirable,a scotchman never at
home but when he is abroad,and an irishman never at peace
but when he is fighting(英格兰人在艰难困苦时反倒高兴,苏
格兰人在国外时才觉得自在,爱尔兰人则只有战斗时才心平气和),
此谚语不无幽默地道出了英国三个民族的不同性格。
“一人掘井,众人吃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这些谚语反映了中国人互助互爱和与人
为善的精神。
总之,谚语是从实践生活中浓缩出来,它之所以能够存在还被
代代相传是因为有自身的优点;同时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
此被人们广泛接受大量使用。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使学生认识
并了解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英语谚语就是教
师们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个特殊手段。合理地利用这一手段,可以帮
助英语教学工作者顺利跨越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08: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62846286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特殊手段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特殊手段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