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管理公司)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王维《桃源行》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简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昔
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王维这首《桃源行》,正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
源记》并世流传。试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
出色。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
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赏析一】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
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
好的诗应当象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
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
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
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
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
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
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
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
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
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
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
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
象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
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
让你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 “酒”的醇味,也就蕴
含其中了。接着,我们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
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
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
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
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
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自然也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
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
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
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 “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
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
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
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
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
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
文学分享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桃源何处?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
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人感喟不已!“春来遍
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试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
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
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
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
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吧。
王维这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今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
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
与散文《桃花源记》应当说基本上是一致的。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01:1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362412861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维《桃源行》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维《桃源行》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