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关于袁隆平的作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轮机工程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
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针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为代表,该所自1977年开始研制WCC型再循环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来,已经先后开发了物
理—化学法主力生活污水的WCF型系列装置,WCH型系列贮存柜,以及生化法处理生活污水
的WCB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又于90年研制开发了与生活污水真空收集系统相配套的处理高浓
度生活污水的WCV型二级生化处理装置,从工艺原理上来看,均是城市生活污水常规处理技术
的搬用。就法律法规来说,我国从7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海洋环境的立法保护,国务院1974年
出台了《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79年又出台了试行的《环境保护法》;1982年,在宪
法中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1983年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且专
设第五章规定来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国关于防止船舶污染的规定,很多都参考了
MARPOL73/78公约和其议定书的有关内容。
国外现状
国外进行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美国和日本
为代表。目前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希腊、荷兰、丹麦等国家。
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基本上采用岸上水处理技术,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
的处理技术,并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目前比较流行的工艺主要有生物法(活性污
泥法及生物膜法),物化法(混凝沉淀及过滤等),电化学法等。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外贸运输量也日益增大,因此航运业也日渐发达起来。为了
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正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船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国际海事组
织与20世纪70年代颁布了《1972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以限制船
舶污水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由于《73/78防治公约》是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的最基本公约,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水
平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比《73/78防治公约》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美
国联邦法规和美国阿拉斯加的排放标准、澳大利亚西海岸排放标准、我国“碧海蓝天计划”规定
的排放要求、三亚市污水排放标准和香港维多利亚港污水排放标准等。
根据部分发达国家的提议,《73/78防治公约》也在不断修正,如国际海事组织于1997年通
过了“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
2003年,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了MEPC.107(49)决议,对油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的修改,要求油污水分离装置不仅能分离重油、轻油,而且还能分离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含油污水,
从2005年开始正式实施。目前油污水的排放指标仍小于15ppm,但部分国家已经提出了小于
5ppm的新要求。
2005年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2(Ⅵ)修改案,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指标进行了修改,
除对悬浮固体、五日生化需氧量、大肠杆菌的排放指标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外,还增加了化学需
氧量、PH值以及余氯排放要求,修改后的排放标准可能在2010年执行。
本文发布于:2024-03-15 00:4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34996161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