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

更新时间:2024-03-14 20:52: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擦洗)

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

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

七仙女,神话传说中玉帝的七个女儿,是天上最美女的七位仙女,那么

你知道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神话传

说中七仙女都有谁,欢迎大家阅读。

神话传说中七仙女介绍

红儿:红儿是王母的大女儿,性格稳重大方,优雅中带点高贵。

她身为大公主,有许多事情她要负责任。而她无怨无悔,总是照顾好

妹妹们,在她们困难或者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伸出援手。她与食神相爱,

同时也不忘惦记她的母亲——王母。她是一个难得的孝顺而又忠于爱

情的仙女。

橙儿:除了红儿,就是橙儿最大了。她刚毅果断,总给人觉得似

乎不近人情。其实她很关心妹妹们,虽说有时她也提出与其他仙女们

不同的意见,甚至与妹妹吵架、动手,可是她心中还是时时刻刻牵挂

着自己的姐妹。当红儿不在的时候,她可以主动担当照顾妹妹们的责

任,实在令人佩服。

黄儿:生性冲动果敢的她,与金咤的这段感情可以说是天注定的

缘分。她们在那天大家之后,命运就把她们两个捆在一起,不分离。

然而,断臂那次,黄儿被金咤的这种愿意牺牲他自己而不要黄儿受到

伤害的精神感动了。也许是在塔中黄儿的愤怒触动了金咤,金咤这个

向来孝顺的孩子背叛了他的父亲李天王。

绿儿:最聪明机灵的仙女。她曾出过许多主意。比如在广寒宫中

变成后羿。后来,因为她偶然一次下凡,认识了鱼日。在七仙阁,她

施法使云朵变成鱼形,进而想到了鱼日。这个搞笑自信的男孩自此在

绿儿的心中深深扎根。后来鱼日失忆,绿儿悲痛欲绝,想尽办法,终

于鱼日想起来,两人就这样相爱了。

青儿:漂亮可爱是她在人间有那段“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眼球”的

原因。后来她被失手打下反间,失去灵石。住进王府之后倍受贾大人

的欺凌,竟被划伤了脸。她在逃出王府之后被人欺负,幸亏遇到了马

天龙。而她,把马天龙对她的好她记在心里,等到得回灵石的那一天,

就下定决心与马天龙在一起。

蓝儿:她满腹诗文,却胆小如鼠。在她下凡的那段时间里,认识

了马天龙,进而遇见了柳宜宣,知道了两家有血海深仇。在柳姐的催

促下,柳宜宣去报了案。但他报了案却因为伤害了马天龙而伤心。蓝

儿看穿了他的心事,柳宜宣对蓝儿有了好感。到蓝儿为他被橙儿打的

那一段,两人感情逐渐推向高潮。

紫儿:善解人意是紫儿的天性。可是就这么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

只因为和董永相爱而被剔除了仙骨,永远不能回天庭。在人间生活了

一段时间,她和董永越来越不能分舍,但她仍然不记恨王母。在王母

被阴蚀王打败,流落人间的时候,是她留下了王母并安慰。在决战的

时候,因七星连珠,终于恢复了仙法。

七仙女的传说故事

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

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

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顾天宫戒律森严,助其下凡。临行之时

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来到人间,经土地

爷说合,槐荫树作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

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

如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

年。七仙女在机房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

锦绢。傅员外只得履行诺言。

董永做工期满后,夫妻双双愉快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已怀

孕在身,赶忙去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空中出现天兵天将,

传下玉帝圣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

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

树上刻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怀着悲 愤的心情,返回天庭。

七仙女的历史考证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1950年,这个传说有赖于源

于安庆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而大扬于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

国邮政局发行的一套邮票《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更是扩

大了这个传说在当代生活中的影响度。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传说

中的两个主人公董永与七仙女的来源则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故事来源

于怀宁黄梅山区的传奇《董永遇仙》。董永一角是来源于历史人物还

仅是传说人物?唐宋以来,博兴、孝感、丹阳、东台、通州、蒲州、河

间等地都称有董永遗迹,可见人们并不认为董永是可考的历史人物。

至于七仙女,至今仍有人将之混同为织女,到头来,董永与牛郎之间

的关系便难以理清。

董永遇仙传说发生于东汉中叶,支持这个结论的可靠材料过去只

发现了三条,第一条见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东

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该石刻上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但是画

像中还没有出现仙女的踪影。第二条是魏曹植乐府诗《灵芝篇》:

“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

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第三条见于东晋干宝《搜

神记》卷1:“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

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董永上工的路上遇

到一个女子,那女子要与他成亲,董永推脱不了,便一同来到主人家。

妇人“能织”,“一旬织缣百匹”。帮助董永偿清债务后,便与之告

别了。临行之时,她向董永交了底:“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

上帝令我助君偿债尔。”

其实,董永是实有其人的。笔者发现,历代史料中至少记录了四

个名叫董永的人。第一个董永记在《汉书》 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

表》中。有一个叫做董忠的人,因为告发别人的一个阴谋而立功,被

汉宣帝封为高昌壮侯。后来他的儿子董宏、孙子董武又相继为侯。西

汉 末年,董武为王莽所废。幸运的是,27年之后,东汉光武帝为了收

买人心,复封被王莽所废的西汉故侯时,建武2年(公元26年)高昌侯

第四代(玄孙)董永又被朝廷找到,再度封侯。《汉书》明确记载,董永

生活于“千乘”(今山东青州,即高昌侯国所在地),与《搜神记》所记

完全一致:“汉董永,千乘人。”因这条材料记在《表》中,且非常

简略:“侯永绍封”,历来不为人所知。第二个董永生活在东汉末年。

最早记下这个董永名姓的材料首见于南宋人娄机所撰的《汉隶字原》

卷1:“孟郁尧庙碑阴。碑云:刊碑勒谍。碑皆载仲氏父祖兄弟子孙所

历所终之官,独有一董永为异姓。”若此碑文所录不误,可以确定,

公元167年左右今山东曹县(济阴)之地有一位大约五十上下的乡绅董永

其人。第三个董永在唐代,《新唐书•孝友传》记载河间有一个孝子董

永,曾受到朝廷旌表。第四个董永在宋代,《宋史•董槐传》的传主董

槐是南宋的名相,他的父亲叫董永。

以上四个董永,只有两汉之间的那个董永最有可能是传说主角的

历史原型。董武被废后不久,正逢乱世,山东犹受其害,董武父子生

活艰难自不必说,即所谓“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所谓“遭”

家贫,只能说明原先董永并不家贫,后来因发生变故,所以致贫;如若

原就贫寒,父老岂有“遗财”?董永在贫寒中能“举假以供养,佣作致

甘肥”正是他孝行的体现。

高昌侯董永与传说中的董永之间至少有五点重要的吻合之处:(一)

二人姓名相同。(二)从时间上看,前者与武梁祠壁画,曹植、干宝的记

载均不矛盾。(三)从地点上看,前者与武梁祠画像题记、干宝《搜神记》

所记完全一致,皆为“千乘人”。(四)二人都与“孝”有关。尽管高昌

侯董永的孝行只是笔者的推测,但“孝”作为高昌侯的传家宝却是史

实,所以这种推测有合情合理的一面。(五)二人的生活条件有相似之处。

高昌侯董永在父亲被废之后、自己未封之前,有27年的贫寒生活经历;

传说中董永家境本来似乎不贫,后来才破财。因此可以认为,董永遇

仙传说极有可能是以两汉之间的历史人物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

实为材料,杂糅东汉时期的神仙观念而形成的。因后人不知它的历史

渊源,所以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失真,以致到了东晋时,干宝只听说

董永“少偏孤,与父居”的故事,而对他的家世则一无所知了。

至于七仙女,曹植之诗称她为“神女”,《搜神记》中她自称

“天之织女”。而在《搜神记》成书的东晋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已

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今存晋代到唐代的董永遇仙传说材料几乎

是空白,也许正好说明牛女传说的巨大影响抑制了董永传说的传播。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既然牛郎已经与织女结缘,那

么董永怎能再与之结为夫妇呢?

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献。变文有一个重要的变

化是,织女已经从一个演变成三个了!董永的儿子董仲长到七岁,受人

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

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

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织女变成三

个的契机,一方面是为了与牛女传说划清界线,另一方面也是以天上

星象为依据的。织女星本有三颗,位于银河岸边,三星呈三角形排列。

虽然有了三个织女,到底还不能与牛郎之妻截然分开,也不能确认哪

一个织女是董永之妻。到了宋代,这个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明代人所编的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

中国早已失传,20世纪初由日本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

本小说《董永遇仙传》。董永的儿子董仲舒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

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

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

成了“七仙女”。从此之后,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

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织女一下子变成了七位,那么在天上,她们又是

什么星宿的化身呢?

笔者发现,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天上以“七星”命名的一共有

十三组:北斗七星 、紫微垣华盖七星、太微垣常陈七星、天市垣七公

七星、东方亢宿折威七星、北方女宿扶筐七星、北方危宿车府七星、

西方奎宿外屏七星、西方奎宿天溷七星、西方昴宿昴七星、南方鬼宿

天狗七星、南方星宿星七星、南方轸宿青丘七星。这些星宿都有自己

的特定功能,其中北方女宿扶筐七星的功能是:“东七星曰扶筐,盛

桑之器,主劝蚕也。”(《晋书•志一》、《隋书•志十四》)、“扶筐七

星,为盛桑之器,主劝蚕也,一曰供奉后与夫人之亲蚕。明,吉;暗,

凶;移徙,则女工失业。彗星犯,将叛。流星犯,丝绵大贵。”(《宋史

•志三》)

得名较迟的“扶筐七星”,首见于《晋书》,而《晋书》、《隋

书》均为唐人所修,则此星大致得名于六朝之后。唐宋时期,扶筐七

星的主功能是非常明确,为人间桑蚕、纺织的主星神。因七星相围如

采桑之提筐,所以得名“扶筐”,即“盛桑之器”。《宋史•志三》还

说:“织女足常向扶筐,则吉;不向,则丝绵大贵。”元人所修的《宋

史》对之记录甚明,可知当宋末元初扶筐七星主桑蚕之功能在民间定

有流播。而首出七仙姑的《董永遇仙传》正出于宋元之际。可知,扶

筐七星的纺织功能及吉凶预兆上的反映正是七星姑形成的星辰源典。

这种民俗认定与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中首次出现七仙女身影在时

间与寓意上都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唐宋之后,民间观念中织女与七

仙女才能不相混同,牛女传说与董永传说则自然分离开了。

不过,今天民间观念中的所谓“姑儿星”,其实指的是昴七星(昴

星团),但在唐宋时代,这种观念还没有形成。唐代人张守节的《史记

正义》说:“昴七星为髦头,胡星,亦为狱事。明,天下狱讼平;暗为

刑罚滥。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

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可能是,后来人们因为找不着“七仙

女”的星宿身份,便将之附会到看上去挤成一团的昴七星身上。

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20:5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207351608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都有谁.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传说   人间   仙女   织女   下凡   妹妹   笔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