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游记300字)
玉竹(历代本草汇言)
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南、江苏、辽宁、湖南、浙江等地。原
植物生于林下及山坡 阴处。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环境,较耐寒,以土层深厚、排水
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性 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润燥、止津止
渴。临床用名有玉竹、蒸玉竹。
葳蕤:崖壁上的玉竹竿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女萎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
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生山谷。
《吴普》曰:女萎一名葳蕤,一名玉马,一名地节,一名虫蝉,一名乌萎,一名荧,
一名玉竹,神农苦,一经甘,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生太山山谷,叶青黄相值如
姜,二月七月采,治中风暴热,久服轻身(《御览》),一名左眄,久服轻身耐老(同
上)。
《名医》曰:一名荧,一名地节,一名玉竹,一名马熏,生太山及邱陵,立春后采,
阴干。
案《尔雅》云:荧委萎;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
表白裹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陶宏景云:按本经有女萎,无萎蕤,别录有萎蕤,
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异耳;陈藏器云:魏志樊阿传,青粘,一名黄芝,一
名地节,此即萎蕤。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药性论》:君。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
《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服食无忌。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
烂泪出。
《药性赋》:味甘,平,无毒。降也,升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四:风淫四末不用,
泪出两目眦烂;男子湿 注腰疼,女子面生黑。
《汤液本草》:气平,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
痛,茎中寒,及目痛眦 烂泪出。久服去面黑。
《心》云:润肺除热。
《本草纲目》:(音威緌。《本经》上品)
【释名】女萎(《本经》)、葳蕤(《吴普》)、萎(音威移)、委萎(《尔
雅》)、萎香(《纲目》)、荧(《尔雅》,音行)、玉竹(《别录》)、地节(《别
录》)。
时珍曰:按:黄公绍《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须,如冠缨
下垂之緌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緌,皆象葳蕤,是矣。张氏《瑞应图》云:
王者礼备,则葳蕤生于殿前。一名萎香。则威仪之义,于此可见。《别录》作葳蕤,省文
也。《说文》作萎簃,音相近也。《尔雅》作委萎,字相近也。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
节,故有荧及玉竹、地节诸名。《吴普本草》又有乌女、虫蝉之名。宋本一名马熏,即乌
萎之讹者也。
【正误】弘景曰:《本经》有女萎无葳蕤,《别录》无女萎有葳蕤,而功用正同,疑
女萎即葳蕤,惟名异尔。
恭曰:女萎功用及苗蔓与萎蕤全别。今《本经》朱书是女萎功效,故《别录》墨书乃
葳蕤功效也。
藏器曰:本草女萎、葳蕤同传。陶云是一物,苏云二物不同,于中品别出女萎一条。
然其主霍乱泄痢肠鸣,正与上品女萎相合,则是更非二物矣。
颂曰:观古方书所用,胡洽治时气洞下有女萎丸;治伤寒冷下结肠丸中用女萎;治虚
劳下痢小黄芪酒中加女萎,详此数方所用,乃似中品女萎,缘其性温主霍乱泄痢故也。又
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蓣酒中用女萎;古今录验治身体疬疡斑驳,有女萎膏,乃似上
品《本经》朱书女萎,缘其主中风不能动摇及去皯好色故也。又治伤寒七、八日不解续命
鳖甲汤;及治脚弱,鳖甲汤,并用葳蕤;及《延年方》,治风热项急痛,四肢骨肉烦热,
有葳蕤饮;又主虚风热发即头热,有葳蕤丸,乃似上品《别录》墨书葳蕤,缘其主虚热湿
毒腰痛故也。三者既别,则非一物明矣。且葳蕤甘平,女萎辛温,安得为一物?
时珍曰:《本经》女萎,乃《尔雅》委萎二字,即《别录》葳蕤也,上古钞写讹为女
萎尔。古方治伤寒风虚用女萎者,即葳蕤也,皆承本草之讹而称之。诸家不察,因中品有
女萎名字相同,遂致费辩如此。今正其误,只依《别录》书葳蕤为纲,以便寻检。其治泄
痢女萎,乃蔓草也,见本条。
【集解】《别录》云:葳蕤生泰山山谷及丘陵,立春后采,阴干。
普曰:叶青黄色,相值如姜叶,二月、七月采。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根似黄精,小异。服食家亦用之。
颂曰:今滁州、舒州及汉中、均州皆有之。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叶狭而长,
表白里青,亦类黄精。根黄而多须,大如指,长一、二尺。或云可啖。三月开青花,结圆
实。时珍曰:处处山中有之。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黄白色,性柔多须,最难燥。其叶
如竹,两两相值。亦可采根种之,极易繁也。嫩叶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根
【修治】敩曰: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二物相似。葳蕤节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有
小黄点,为不同。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普曰:神农:苦;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
之才曰:畏卤碱。
【主治】女萎: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䵟,好颜
色润泽,轻身不老(《本经》)。葳蕤: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
烂泪出(《别录》)。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甄
权)。补中益气(萧炳)。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
热狂,服食无忌(大明)。服诸石人不调和者,煮汁饮之(弘景)。主风温自汗灼热,及
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时珍)。
【发明】杲曰:葳蕤能升能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主风淫四末,两目泪烂,男子
湿注腰痛,女子面生黑䵟。
时珍曰:葳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故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
难出,用葳蕤汤,以之为君药。予每用治虚劳寒热痁疟,及一切不足之证,用代参、芪,
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只于去风热湿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
藏器曰:陈寿《魏志·樊阿传》云: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葳蕤,极似偏
精。本功外,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和漆叶为散服,主五脏益精,去三虫,轻身不
老,变白,润肌肤,暖腰脚惟有热不可服。晋嵇绍有胸中寒疾,每酒后苦唾,服之得愈。
草似竹,取根花叶阴干用。
昔华佗入山见仙人所服,以告樊阿,服之寿百岁也。
颂曰:陈藏器以青粘即葳蕤。世无识者,未敢以为信然。
时珍曰:苏颂注黄精,疑青粘是黄精,与此说不同。今考黄精、葳蕤性味功用大抵相
近,而葳蕤之功更胜。故青粘,一名黄芝,与黄精同名;一名地节,与葳蕤同名,则二物
虽通用亦可。
【附方】旧一,新六。
服食法:二月、九月采葳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之,从旦至夕,以手挼烂,布
囊榨取汁,熬稠。其渣晒为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日三服。
导气脉,强筋骨,治中风湿毒,去面皱颜色,久服延年。(臞仙《神隐书》)赤眼涩痛:
葳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薰洗。(《卫生家宝方》)眼见黑花,赤痛昏暗:
甘露汤:用葳蕤(焙)四两。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
七分,卧时温服,日一服。(《圣济总录》)小便猝淋:葳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水二大
碗,煎一碗半,入滑石二钱,分三服。(《太平圣惠方》)发热口干,小便涩:用葳蕤五
两,煎汁饮之。(《外台秘要》)乳石发热:葳蕤三两,炙甘草二两,生犀角一两。水四
升,煮一升半,分三服。(《圣惠方》)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
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
录》)
【附录】鹿药(《开宝》) 志曰:鹿药甘,温,无毒。主风血,去诸冷,益老起阳,
浸酒服之。生姑藏已西,苗根并似黄精,鹿好食其根。
时珍曰:胡洽居士言:鹿食九种解毒之草,此其一也。或云即是萎蕤,理亦近之。姑
附以俟考访。委蛇(音威贻) 《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消渴少气,令人耐寒。
生人家园中,大枝长须,多叶而两两相值,子如芥子。
时珍曰:此亦似是葳蕤,并俟考访。
《本草经疏》:萎蕤禀天地清和之气,而得稼穑之甘,故《本经》味甘平无毒,主诸
不足。久服好颜色润泽, 轻身不老。《别录》又主心腹结气,虚热,腰痛,茎中寒,目
痛眦烂泪出。甄权:主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 痛不安,加而用之良。日华子谓其除
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详味诸家所主,则知 其性本醇良,
气味和缓,譬诸盛德之人,无往不利,终始一节,做可长资其利,用而不穷。正如斯药之
能补益 五脏,滋养气血,根本既治,余疾自除。夫血为阴,而主驻颜;气为阳,而主轻
身。阴精不足则发虚热。肾气 不固则见骨痿及腰脚痛。虚而火炎则头痛不安,目痛眦烂
泪出。虚而热壅则烦闷消渴。上盛下虚则茎中寒,甚 则五劳七伤,精髓日枯而成虚损之
证矣。以一药而所主多途,为较良多,非由滋益阴精,增长阳气,其能若是 乎?迹其所
长,殆亦黄精之类欤。其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湿毒等证,皆是女萎之用。以
《本经》二 物混同一条故耳。
《本草乘雅半偈》:女萎(本经上品)
礼备之祥,所生唯和。王者之用,野人之节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 ,好颜色润泽,
轻身不老。
【核】曰∶尔雅名荧,又名萎移,萎香。别录名萎蕤,又名玉竹、地节。吴普名葳蕤。
樊阿名青粘。先人云∶节竹其形,萎荧作象,玉青为色,风木之性也。生太山山谷,及滁
州、舒州、汉中、均州,处处山中亦有。春生苗,茎强直,似竹作节,叶亦如竹,两两相
值,叶端有黄色班点。三月开青花,遂结实如珠,根横行,如荻根及菖蒲。概节平直,多
脂润,虽燥亦柔,须节冗密,宛如冠缨下垂之绥,而有威仪之义。瑞应图曰∶王者礼备,
则萎蕤生于殿前,威仪之义,于此可见。修治,以竹刀刮去须,及皮节。洗净,蜜水浸一
宿,蒸了,焙干。
先人云∶动摇名风;不能动摇,名中风。无风大性故泽色轻身,皆属风力所转。
绍隆王先生云∶性禀醇和,如盛德君子,无往不利。故可资其利用而不穷。正如此药
之能补益脏腑,滋培血气,气为阳,则身轻;血为阴,则颜驻。根本既治,百疾自除矣。
【 】曰∶体性柔软,津汁粘埴,根 繁盛,垂垂似缨,俨若威仪之容貌。以能卓立于
礼,而为节文度数者也。故王者礼备,则葳蕤生于殿前。细观命名,其形状可想见矣。能
立于礼,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若愉色婉容,手舞足蹈,莫非节文度数之详耳。其
不能动摇,跌筋结肉,面 色黯,皆为慢风暴热之所困。以礼节之,默然感化,所谓动容
貌,远暴慢者也。于是肌肤润泽,筋骸转摇,故身轻不老,翩翩若仙矣。(杂记云∶蕤宾
律名,谓五月一阴之气,委蕤于下。嵇康琴赋云∶飞英蕤于昊苍,则葳蕤上下察矣。诗云∶
望见葳蕤举翠华,旋开金屋扫庭花。望幸者,尚尔飘飘神举∶宠幸者,想更超逾腾跃矣。)
《本草易读》:葳蕤
蜜水浸蒸焙用,畏碱。即玉竹,一名女萎。
味甘,气平,性缓无毒。疗虚劳寒热,治风温热汗。风淫四肢, 烂泪出,久服自效。
湿注腰痛,黑点面 ,浅尝无功。除风湿平剂,治虚疟缓药。
去面皱,和颜色,强筋骨,导气脉,兼治中风湿毒,用葳蕤根切碎,熬取汁,渣再焙
末,丸弹大,每汤下一丸。(验方第一。)
目赤涩痛,同当归、赤芍、黄连煎洗。(第二。)
眼花赤痛,少佐薄荷、生姜煎服。(第三。)
发热口干、小便涩,水煎服。(第四。)
小便猝淋,同芭蕉根煎服。(第五。)
处处山中有之。茎叶如竹,亦如姜。亦可采根种之。
葳蕤汤 葳蕤 石膏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大黄 甘草 青木香
治风温脉尺寸俱浮,沉之涩,常自汗,身重多睡,鼻息鼾,语难出。(诸方第一。)
《本草蒙筌》:萎蕤女萎
味甘,气平。无毒。泰山山谷多生,滁州舒州俱有。叶长而狭,表白里青,茎干黄精
相同,强直似竹有节。故一名玉竹,又名地节,咸取象也。根大如指,一二尺长。色黄多
须,甘美可啖。开青花春末,结圆实夏初。入剂采根,竹刀刮净,蜜水浸宿,文火烘干。
勿误取钩吻黄精,(二物俱似萎蕤,但萎蕤节上有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异。)须
仔细辨认真假。考古方多用,畏卤咸勿加。益气补中,润肺除热。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
治腰脚冷痛,天行热狂。止 烂双眸,逐风淫四末。泽容颜去面黑 ,调气血令体康强。又
种女萎,辛温,气味与萎蕤全别。似白蔹蔓生,开白花结细子。在荆襄每名曰蔓地楚,今
人常谬以为白头翁。采得荫干,去头上白蕊,锉成细片,拌豆淋酒蒸。从巳至申,方取曝
用。主霍乱肠鸣泄痢,洒淅风寒;理游气上下无常,癫痫寒热。消食驱积,出汗散邪。
(谟)按∶萎蕤《本经》与女萎同条。考其诸注,有指一物二名,有谓自是二物。又
后女萎与前女萎同名,亦云功用并同。信非二物,疑乃剩出一条也。但考陈氏所注,谓古
方用者,又似差殊。胡洽治时气洞泄 下有女萎丸,治伤寒冷下结肠丸亦有女萎。治虚劳
小黄耆酒云∶下痢者加女萎。详此数方所用,乃后加圈女萎,缘其性温,主霍乱泄痢故也。
又茵芋酒用女萎,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女萎膏治身体 斑剥,乃似前与萎蕤同条
女萎,缘其主风淫四末,及去黑 泽容颜。故陈藏器亦谓更非二物。是不然,况此女萎性
平、味甘,后条女萎性温、味辛。性味既殊,功用又别,安得为一物乎?又续命鳖甲汤治
伤寒七八日不解,鳖甲汤治脚弱并用萎蕤。又萎蕤饮,主风热项急痛,四肢骨肉烦热。萎
蕤丸,主风虚热发即头痛,乃似前与女萎同条萎蕤,缘其主虚热湿毒故也。三者主治既殊,
则非一物明矣。又云∶萎蕤一名地节,极似偏精,疑即青粘,昔华佗所服漆叶青粘散是此
也。然世无复能辨者,未敢为言,姑着之,以俟明达折衷尔。
《本草崇原》:气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
去面黑䵟,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本经》名女萎。《吴氏本草》名葳蕤。《别录》名玉竹。《拾遗》名青黏。始出
太山山谷及邱陵,今处处有之。女萎者,性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葳蕤者,
女子娇柔之意。玉竹者,根色如玉,茎节如竹也。青黏,茎叶青翠,根汁稠粘也。春生苗,
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如黄精,色白微黄,性柔多脂,最难干。)
(按∶葳蕤叶密者,似乎对生,而实不相对。或云∶其叶对生者,即是黄精矣。今浙
中采药人拣根之细长者为玉竹,根之园而大者为黄精,其实只是一种年未久者,故根细而
长。年久者,其根大而园。余求真黄精,种数十年不能得。)
葳蕤气味甘平,质多津液,禀太阴湿土之精,以资中焦之汁。中风暴热者,风邪中人,
身热如曝也。不能动摇者,热盛于身,津液内竭,不濡灌于肌腠也。跌筋者,筋不柔和,
则踒蹶而如跌也。结肉者,肉无膏泽,则涩滞而如结也。诸不足者,申明中风暴热,不能
动摇,跌筋结肉,是诸不足之证也。久服则津液充满,故去面上之黑䵟,好颜色而肌肤润
泽,且轻身不老。
愚按∶葳蕤润泽滑腻,禀性阴柔,故《本经》主治中风暴热,古方主治风温灼热,所
治皆主风热之病。近医谓葳蕤有人参之功,无分寒热燥湿,一概投之,以为补剂,不知阴
病内寒此为大忌,盖缘不考经书,咸为耳食所误。
《本草新编》:葳蕤,味甘,气平,无毒。一名玉竹,即华佗所食漆叶青黏散中之青
黏也。入心、肾、肺、肝、脾五脏。补中益气,润津除烦。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治腰
脚冷痛,定狂止惊,眼目流泪,风淫手足,皆治之殊验。去黑黔,泽容颜,乌发须,又其
小者。此物性纯,补虚热,且解湿毒。凡虚人兼风湿者,俱宜用之,但其功甚缓,不能救
一时之急,必须多服始妙。近人用之于汤剂之中,冀目前之速效,难矣。且葳蕤补阴,必
得人参补阳,乃阴阳既济之妙,所收功用实奇。故中风之症,葳蕤与人参煎服,必无痿废
之忧。惊狂之病,葳蕤与人参同饮,断少死亡之病。盖人参得葳蕤益力,葳蕤得人参鼓勇
也。
或问葳蕤,华元化加入漆叶,以黑髭须,近人用之不验,何也?盖葳蕤原不能乌须,
因得漆叶,乃能黑矣,然漆叶离葳蕤又无效,二味两相制,两相成,今人用之不效者,非
轻重之不同,即服食之不如法。犹记楚大中丞林公讳天擎者,曾服此方,年七旬而须髯如
漆。问其服食方法,二味各等分,子、午、卯、酉之时,各服三分,数十年如一日也。天
下能如林公之服法者乎。或一日服、一日不服,或早服、晚不服,或分两之多寡不同,安
得尽效哉。
或问葳蕤功用甚缓,今人皆比于人参之补益,谓人参之功验无力,葳蕤之功缓有成,
然乎?否乎?嗟乎!葳蕤、人参,乌可同日论。人参有近功,更有后力,岂葳蕤之可比。
惟是葳蕤功缓,久服实有专效,如中风痿症,佐人参为调理之药,殊有益耳。
或疑葳蕤为黄精之别种,黄精功用甚缓,宜葳蕤之功久缓,先生删黄精,取葳蕤,又
谓之何?夫葳蕤实与黄精相同,删黄精而不删葳蕤者,取其治痿废之症,宜于缓图而得效,
为不同于黄精也。
《本草备要》:萎蕤平补而润,去风湿。
甘平。补中益气,润心肺,悦颜色,除烦渴。治风淫湿毒,目痛眦烂,风湿。寒热
疟,,诗廉切,亦疟也。中风暴热,不能动摇,头痛腰痛,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
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补虚。又有偏头痛者, 左属风与血虚,右属痰热与气虚。腰痛亦
有肾虚、气滞、痰积、血瘀、风寒、湿热之不同,凡挟虚、挟风湿者, 宜萎蕤。茎寒自
汗,一切不足之证,用代参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昂按:萎蕤温润甘平,中和之品,
若蜜 制作丸,服之数斤,自有殊功,与服何首乌、地黄者,同一理也。若仅加数分于煎
剂,以为可代参芪,则失之 远矣。大抵此药性缓,久服方能见功,而所主者,多风湿虚
劳之缓证,故瞿仙以之服食,南阳用治风温,《千 金》、《外台》亦间用之,未尝恃之
为重剂也。若急虚之证,必须参芪,方能复脉回阳,斯时即用萎蕤斤许,亦 不能敌参芪
数分也。时医因李时珍有可代参芪之语,凡遇虚证,辄加用之,曾何益于病者之分毫哉!
拙著方解, 欲采萎蕤古方可以入补剂者,终不可得,则古人之罕用亦可见矣。似黄精而
差小,黄白多须。二药功用相近, 而萎蕤更胜。
《本经逢原》:《本经》名女萎,又名玉竹甘平,无毒。肥白者良。入发散风热药生
用,入补药蜜水拌。葳蕤甘润性平,滋肺益肾,补而不壅,善调厥阴久袭之风,故《本经》
治中风暴热等病,皆取其养正祛邪之力也。《别录》主心腹结气,虚热腰痛,茎中寒,目
痛眦烂泪出。甄权主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千 金》治风温自汗身重,语
言难出,葳蕤汤以之为君,其源本诸麻黄升麻汤,深得仲景之奥。时珍用治虚劳寒热,店
疟不足之证,用代参、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于去风热温毒而已。又主小便卒淋,
发热口干,眼黑 头眩,目赤涩痛。其性虽润,而无伤犯脾胃、夺食泄泻之虞,但其性之
缓耳。
《本草经解》:葳蕤气平无毒,主心腹结气,虚弱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秉天秋降之金气,入手 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中和湿土之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
和,阴也。甘平之品,能清能润,故亦主心腹 结气也。
其主虚热者,甘能补虚,平可清热也。湿毒腰痛,及茎中寒,目痛眦烂泪出,皆太阳
膀胱之病也,膀胱之经,起于目内眦,其直者下项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膀
胱本寒水之经,膀胱有湿毒,则湿气走腰而痛,走膀胱而茎寒矣。于是膀胱命火 上炎于
经络,目痛内眦烂而泪出也,故其主之者,膀胱之开合,皆由于气化。葳蕤气平益肺,肺
气降则小便通, 湿行火降,而诸症自平矣。盖膀胱津液之府,肺乃津液之源,润其源则
膀胱之湿亦行,所谓治病必求其本者如 此。
《本草从新》:萎蕤
即玉竹平补气血而润、去风湿。
甘平。补中益气。除烦渴。润心肺。治风淫湿毒。目痛 烂。(风湿。)寒热 疟。中
风不能动摇。头痛腰痛。(凡头痛不止者、属外感、宜发散、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补
虚、又有偏头风、左属风与血虚、右属痰热与气虚、腰痛亦有肾虚、气滞、痰积、瘀血、
风寒、湿热之不同、凡挟虚挟风湿者、宜葳蕤。)茎寒自汗。一切不足之证。用代参地。
不寒不燥。大有殊功。去毛。蜜水或酒浸。蒸用。畏咸卤。熬膏良。(小便猝淋、葳蕤五
钱、芭蕉根二座、水二盏、煎一盏、入滑石末一钱服。)
《得配本草》:一名玉竹,畏卤咸。
甘,平。入手足太阴、少阴经。柔润补虚,善息肝风。治虚劳寒热痁疟,风温自汗灼
热,头疼目痛眦烂,男子湿注腰疼,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挟风湿诸症。用代参、地,
大有殊功。得薄荷、生姜,治目痛昏暗。得芭蕉根、滑石,治卒淋。得葵子、龙胆草、茯
苓、前胡,
治小儿痫病后身面虚肿。配赤芍、当归、黄连,煎汤熏洗眼赤涩痛。
竹刀刮去皮节,蒸用。止嗽,蜜水拌蒸。去风,酒拌蒸。
《本草求真》:[批]补肺阴止嗽,兼祛风湿。
萎蕤专入肺,兼入肝、脾、肾。一名玉竹。味甘性平,质润。据书载能补肺阴,及入
肝、脾、肾以祛风湿, 与人参、地黄,称为补剂上品。如《本经》所论,以治中风暴热
等病;《别录》所论,以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 腰痛,茎中寒,目痛眦烂泪出;甄权所
论,以治内虚不足,去虚痨客热,头痛不安;《千金》以治风温,自汗身 重,语言难出;
时珍以治寒疟,疟不足,皆以萎蕤为主。并云可以当参,其说未尝不是。但此气平力薄,
既与 人参力厚不若,复与地黄味浓不合,即使用至斤许,未有奇功。较之人参之补元,
地黄之滋阴,不啻天渊矣。矧可用此当参以挽垂绝不倾乎。况书载云祛风除湿,不无疏泄,
于补更云不及,曷云可称上剂耶。
《长沙药解》:味甘,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金而润燥,滋肝木而清风。
《伤寒》麻黄升麻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厥阴病,咽喉不利,吐脓血者,以金受火刑,
萎蕤清金而润燥也。
萎蕤和平滋润,化气生津,解渴除烦,清金利水,益气润燥。其诸主治,止消渴,通
淋涩,润皮肤,去黑䵟,疗目眦赤烂,治眼睛昏花。即玉竹。《三国志华佗传》:以漆叶
青黏散方,授弟子樊阿,谓可服食长生,青黏即玉竹也。
《本草便读》:玉竹
补脾润肺可填阴。有金玉威仪之象。散热搜风不碍补。具甘平润泽之功。(玉竹其根
多节多须。如缨络下垂之状。而有威仪。故又一名葳蕤。色白微黄。味甘微苦。气平质润
之品。培养脾肺之阴。是其所长。而搜风散热诸治。似非质润味甘之物可取效也。如风热
风温之属虚者。亦可用之。考玉竹之性味功用。与黄精相似。自能推想。以风温风热之证。
最易伤阴。而养阴之药。又易碍邪。惟玉竹甘平滋润。虽补而不碍邪。故古人立方有取乎
此也。)
《本草撮要》:【葳蕤】
内容:味甘。入手太阴经。功专补中益气。得石膏、干葛。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
出。
诸不足。可代参、 。然力薄鲜效。去皮节。或蜜水。或酒浸蒸用。畏盐卤。一名玉
竹。一名地节。
《本草害利》:黄精
〔害〕生用,则刺人咽喉。
〔利〕甘平,入脾,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风湿,杀下三
尸虫。似玉竹而稍大,故俗呼玉竹黄精。又一种似白芨,俗呼白芨黄精,又名山生姜,则
恐非真者。溪水洗净,九蒸九晒用。
《本草择要纲目》:葳蕤
(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用蜜水浸一宿。蒸焙干用。)
【气味】 甘平无毒。能升能降。阳中阴也。
【主治】 风淫四末。两目泪烂。男子湿注腰痛。女子面生 黑。疗风温自汗。身重语
言难出。虚劳寒热痞疟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 。不热不燥。大有殊功。
《饮片新参》:
形色:色白,质软糯。
性味:甘凉润。
功能:养肺胃,润燥生津,息内风,泽颜色。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生用。
禁忌:中寒泄泻者忌用。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太山山谷及丘陵。立春后采,阴干。
案《本经》有女葳无葳蕤。《别录》无女葳有葳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葳即葳蕤也,
惟名异尔。今处处有,其根似黄精而小异。服食家亦用之。今市人别用一种物,根形状如
续断茎,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出荆州。今治下痢方,多用女葳,而此都无止泄之说,
疑必非也。葳蕤又主理诸石,人服石不调和者,煮汁饮之。
《中药大辞典》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春、秋二季都可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晾晒至外
表有粘液渗出,轻撞去毛,分开大小个,继续晾晒至微黄色,进行揉搓、晾晒,如此反复
数次,至柔润光亮、无硬心,再晒至足干:或将鲜玉竹蒸透后,边晒边揉,至柔软而透明
时再晒干。收贮于干燥通风处,防霉蛀走油。
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并有栽培。主产河南、
江苏、辽宁、湖南、浙江。此外,安徽、江西、山东、陕西、广西、广东等地亦产。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勿用钩吻并黄精,其二物相似葳蕤,只是不同,有误疾人。葳蕤节上
有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凡修事,采得,先用竹刀刮上节皮了,洗净,却,以蜜水
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中药大辞典》
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蒸玉竹:取洗净的玉竹,置蒸器内加热蒸闷2~3次,至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
晒至半干,切片,再晒至足干。
【现代药理研究】
1.玉竹对心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扩张血管、升高血压、降低血脂和治疗实验性动
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玉竹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
3.玉竹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
4.玉竹能清除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作用。
5.玉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6.玉竹有类似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也能抑制癌瘤的生长。
(整理、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点击查看药典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8:5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13831160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玉竹(历代本草汇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玉竹(历代本草汇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