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心情复杂)
莞渎古镇
古老的新安镇横跨盐河两岸,是苏北一座名闻遐迩的水城。东行十几里,有一处乡村
集市,乡人称之为莞渎街。街傍省道,市野毗邻,商铺林立,市容整洁。每到逢集时,四
乡八里赶集的人们接踵而至,卖鸡的、买鸭的、提篮的、推车的……把整个小街围个水泄不
通。不时的还传来一、两句悠长的吆喝声:豆腐佬啊,来一碗啊。这种透着浓郁乡村风情
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莞渎”本地人读为wǎndú 。古汉语词典,“莞”读wǎn时,有莞尔一笑的义项;
读guān时,释义为蒲草,水葱一类的植物。“渎” 解释为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地
名的来源已无史料考证,但从大自然历史变迁来看,古时的莞渎应是河流遍布,水草丛生
的地方。乡人的叫法,也许是方言之误吧。
正是上苍赐予的这独具特色的自然条件,使得莞渎这个偏僻的东夷乡野,引来了世人
的瞩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莞渎镇,地属海州境,在新安镇东二十里。”此前,无
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人口经济等方面考察,它是一个比新安镇更为有名的建制镇。
追溯莞渎的历史,让人惊诧不已。煮海之利,两淮为最。这里丰饶的草木,连片的泥
滩,充足的日照正是煮盐、晒盐最理想的场所。传说中的“夙沙氏煮盐”,据说就是发生在
这附近沿海一带。先秦时期,这里河海相连,林茂草深,几无人烟,是鹭栖雁落之地,狐
鸣兔藏之所。直到汉代,海西侯国建立时,这片沃野才渐渐的为世人所知。据《史记 货殖
列传》载: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盐之饶。看来,汉武帝当初对李广利这位小舅
子并不薄,不仅让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还让他掌控朝阳产业,坐收鱼盐之利。唐垂拱
年间,连通淮、海、沂、密四州的官河的开凿,更是与这一带的丰富鱼盐资源分不开的。
诗人刘长卿题《涟水樊氏水亭》:“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1
由此可见,莞渎这一带的煮盐业在唐朝已经初具规模。宋、金、元时期,为了对当地的盐
业盐控制,这里发生多起战争。到了元代,海州派员来莞渎,改金治莞渎巡检司为盐史司,
莞渎盐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二十九所盐场之一。盐课,是封建朝廷的最重要、最稳定的财
政来源之一。明人有“两淮盐课足当天下之半”之说。为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淮
安府专门在此设莞渎盐课司,派出官吏,负责监收盐税。《明太祖实录》对莞渎盐场是这样
描述的:“东薄海,西抵大湖,南带遏蛮河,北拒卢石山。”据史料载:明初时,莞渎镇还
是一个三、四千常驻户,两万人口的古代大集市,镇势南北长十余华里。作为海州四大盐
场之一的莞渎,我们可以想象它当年的荣耀和显赫历史地位。据《江苏盐业史》载:莞渎
场的建制一直沿袭至清朝。正是源于盐业的兴起,莞渎受到历朝历代政府的十分重视,更
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盐商前来经营,这个海曲之地可以说是盛极一时,并被永远的载
入史册。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是词人的笔触。“两淮盐,天下咸。”这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关
于淮盐的一句俗语。在这些言辞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成千上万盐工的血与泪。洪武赶散时期,
流离失所的先民来到这里,为了繁衍生息,开沟引潮,铺设亭场,晒灰淋卤,撇煎锅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从事盐业生产。“白头火炉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坐思烈火与烈
日,求受此苦不可得。”这是盐工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这种窘迫的生活困境,导致了大量
灶户的后裔再次离乡背井。到了清初,盐场的盐工几乎流亡殆尽,直到康熙年间,盐场的
盐工人数恢复还不到一半。明崇祯、清顺治年间的多场洪灾,莞渎盐场每每是一片汪洋,
水退之后便是尸横遍野,灶冷烟消的惨不忍睹景象。盐场成为了食不果腹盐工们的葬身地,
却成就了官商逐利的舞台。明、清时期过多的盐课,使得富甲一方的盐商每每囤积居奇与
朝廷竞相逐利,加之各级盐官的层层盘剥,导致大量的灶户无法生存。 随着黄河屡决,
积沙拓岸,海远卤淡,清乾隆时,莞渎盐场并入中正场,商户、镇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
条件,纷纷别离故土,另谋生计。于是,海州东南第一重镇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后
来,莞渎镇也并入了新安镇,莞渎随之衰落。沧海桑田,仅仅几百年。是天灾,还是人祸?
2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8:4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1309355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莞渎古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莞渎古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