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训诂术语
转语
指语词因声音有变转而别为一意义相通的语词。
语言变转,有因时而变的,有因方言地区不同而变的。晋代郭璞注《尔雅》、《方
言》每每说“语声转”,或说“语转”、“声转”。例如《尔雅·释诂》:“□,我也。”郭璞
注:“□犹□也。语之转耳。”又《释鸟》: “□□,戴□。”郭注:“□□犹□□,语声转耳。”
这些都是声母相近而意义相同的词。又《方言》卷一说:“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
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郭注:“语声转
耳。”又卷三:“苏、芥,草也。”郭注:“苏犹芦,语转也。”又
卷五说:“杷,宋魏之间谓之渠□, 或谓之渠疏。” 郭注:“语转也。” 又同卷:“薄,
宋魏、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或谓之□。”郭注:“此直语楚,声转也。”(“楚”是伧
楚的意思) 这些都是韵母相同,意义也相同的词。自从郭璞解释语词提出“语转”、
“声转”的观念以后,清代学者研究训诂,就从声音转变而意义相通这一条规律去
说明见之于古书中的音义相关的各类语词,或为古今语,或为方俗语。
“转语”这个名称始见于扬雄《方言》,如《方言》卷十说:“□,火也。楚转语也,
犹齐言□火也。”清代戴震有《转语二十章》。其书不传,可是有序一篇,载于《戴
东原集》。他把声音的变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位”,一类是“位同”。“同位”
为正转,“位同”为变转。这都是就声母来说的。“同位”就是发音部位相同,“位同”
就是发音方法相同。如“端”、“定”两母相转是同位,如“端”、“精”两母或“定”、“从”
两母相转是位同。他说:“凡同位为正转,位同为变转……
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以通乎其义。位同则声变而同,声变而同,则其义亦可
以比之而通。”他认为由此就可以“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求之”。总
之,用音义相求,才能把散漫的材料转为有系统的知识。上溯可以求语根,下推
可以解语词分化的缘由。王念孙作《广雅疏证》,郝懿行作《尔雅义疏》,钱绎
作《方言笺疏》,都以此阐发训诂,成就极大。
与戴震同时的人程瑶田又作《果蠃转语记》说明有相同的声音组织形式的复音词,
字义也每每相通。他说:“声随形命,字依声立;屡变其物而不易其名,屡易其
文而弗离其声。”这就把许多双音语词字不同而音义相通的也纳入研究的范围来
了。在清代训诂学中推寻语源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周祖谟)
读若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
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
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
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
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
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
1
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
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
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
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
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对传注中的“读如”,意见较为一致,即:不但拟音,而且指明假借。例如《周礼·春
官·男巫》:“春招弭。”郑玄注:“杜子春读弭如弥兵之弥。”《礼记·儒行》:“起
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若„屈伸‟之„伸‟, 假借字也。”杜、郑即以“弭”、“信”
为“弥”、“伸”的假借。
读若、读如等都有以本字相释的情况。有时是该字一音数义,用读若、读如等指
出该字在此处应是某义;有时该字虽然只有一音一义,也用读若、读如引出常语
俗词明确该字的音义。前者如《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主, 以利得民。” 郑玄
注:“ 利读如上思利民之利。”《说文》:“□, 数祭也。读若舂麦为□之□。”后者如
《周礼·考工记·陶人》:“ 庾实二□。 ”郑玄注:“庾读如„请益,与之庾‟之„庾‟。”
《说文》:“□,固也。读若《诗》„赤□□□‟。” 在传注中,读如与读为有时混乱。
例如《周礼·天官》:“胥十有二人。”郑玄注:“胥,读如□,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而在《大行人》“七岁属象胥”下又说“胥,读为□。”
(许嘉璐)
读为
又作“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
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
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然也。”所谓“易字”,即
换用本字以释借字。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则有泮。”郑笺:“泮, 读
为畔。”“泮”本为“诸侯□射之宫也”(《说文系传》),在此处为涯岸之义,郑谓
为畔之借字。《礼记·乐记》:“武坐,致右,宪左。”郑玄注:“字,假借的缘由是
二字声近误用。《尚书·舜典》:“播时百榖。”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
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
后代训诂学家在注释中单言“读”或“音”,其作用有时与读为(读曰)的意思相同。
例如《淮南子·主术训》:“器械不苦而职事不□。”高诱注:“苦读□。□读慢缓之
慢。”即谓“苦”、“□”分别为“□”、“慢”的假借字。□是不坚牢的意思,慢是缓的意思。
《汉书·息夫躬传》:“京师虽有武□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苏林注:
“窥音跬。”意谓跬为正字,窥为借字。跬是半步的意思。 与读若(读如)一样,
读为(读曰、读、音)也有以本字为训的情况例如《汉书·高帝纪》:“五月丙寅,
葬长陵。已下。” 苏林注:“下音下书之下。”“字旧有上去二音,此说既定其音为
去声,实际上也就明确其义,指出“下”是送下的意思。这种情况后来学者称为“破
读”。
(许嘉璐)
当为
又作当作,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意思是某字是错字,当作
某。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当为者,定为字之误、声之误而改其字也,为
2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7:5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10235285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训诂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训诂术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