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4 17:55: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遨游大海)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的研究

中文摘要

摘要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解字》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对训诂术语“对

文’’、“散文”的继承与发展,以及自创同类训诂术语“浑言”、“析言",在训诂学史上

有着重大的影响。

对于“浑言一、“析言"这一术语的作用,学界基本观点是用来系联并辨析同义词的,

本文即以《说文解字注》中的“浑言"、“析言"术语与其所系之词为研究对象,但是通

过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说文解字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只有一小

部分属于同义词,而大部分都是近义词和类义词。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对产生“浑言”、

“析言"用法的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认为直观的形象性思维、认识水平的局限

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对其有一定的作用。

本论文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l版)为底本。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浑言"、“析言"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

选题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浑言"、“析言’’这对术语;

第三章分析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分析段注“浑

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文化角度来分析“浑言"、“析言”

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五章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并指出研究段注“浑言”、“析

言”术语及所系之词的意义。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Du狮Ⅵlcai’s“Shuowen

Jiezizhu”is

0n‘‘ShuowenJiezi”.Inthis

an

import州t

maste叩icce

which聆se盯ches

mste印kce

hisown

simil甜exegetical

te咖s“hunyan”锄d

g他at

“xiyan'’船weIl

as

theinheritanceand

deVelopment

of‘‘duiwen'’锄d“s锄wen’’盯e

significance

ofthe

hiStory

of

exegetical

studies.

Forthc

e舵ct

of

tem“hunyan'’锄d‘‘)【iyan”,academic

chle

paper

studies

on

thilll(s

they

are

used

t0

锄alyze

the

synonyms,This

thewordswhichincludethe

terms

of“hunyan”

and‘‘)【iyan'’iIl“Shuowen

Jiezizhu’’.But

through

St舭tics

and

arc

analysis,we

findthat

only

sman

part

ofthe、)vords

a托synon)rnls,the

most

part

Onthis

b私is,、Ⅳe

jinyici锄d

kindof

righteous

words.

in_tuitive

thinl(.mg,

t0

also锄alyze

and辄mmar协d∞cial托a∞ns,f.md.mg

lmowkdge

leVelofVivid

limitatio眦and

the

influence

of∞cial

system

e妇Fect.

This

paper

First

its

has

certain

isbased

on

the“Shuowen

Jiez沱hu”(Shanghai

Classics

was

PubIishing

Ho峨,198l

Edition)which

Mitten

by

D啪Yucai

wh0

paper'锄d

the

IiVedin

Qing

DynaSty.The

thesisiIlcIudesfiVe

parts.The

firSt

chapter

hnroduces

thc他search

status

of“hunyan'’and

‘‘)【iyan,’嬲well嬲the

topics

signinca眦e

0fthiS

ofthis

anicle.Ttle∞cond

expIaills

the托searchillg

method

of“hunyan'’and“xiyan”.The

ofthewords、vhich

iIlcIude

chapter撇inly

a眦1),zes

tems

th砌chapter

amIyses

thc

relati0IlShip

the

among

the

objectiVe陀aIity

tems

of“hunyan”and‘‘】【iyan'’.m“Shuowen

Jiezizhu”.Thefifth

chapter

summ盯izcs

the

main

text

contents,觚d

points

ouc

thc

s谵nificance

founh

of

Studying

on

thewords

whichincIude

the

terms

of“hunyan,’粕d‘、iyan'’.The

words,绷d

chapter绷aIyzes

the舱lationship

among

the

meaniIlg

ofthe

mairIly

a彻lyzes

the旭asonthathowt0陀sultthe

phenomenon

of

“hunyan”and“xiyan’’丘om

thc∞cial

cuItu舱angle.

Key

Wb—s:Shuowen

Jiezizhu;hunyan;xiyan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段注“浑言"、“析言"术语研究现状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部经典著作,自

第一、冯蒸的《<说文>同义词研究》。此书虽然主要是研究《说文解字》同义词的,

第二、马景仑先生在其著作《段注训诂研究》中也专门有一章内容是谈段注术语“浑

第三、贺友龄先生的l:“浑言”与“析言”一段玉裁对同义词的动态分析》(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增刊))。首先,文章主要讨论了“浑言"、“析言"现象与同

其问世以来直至清初,在我国文字学史上逐渐形成了以它为中心问题和学术基础的研究

潮流,这个潮流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期达到了极盛。期间也出现了许多集大成者,其中就

有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段玉裁,其代表著作就是<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

对段注进行研究的著作与成果很多,而单就其中训诂术语“浑言"、“析言"来说,研究

的则比较少,据我们统计主要有以下相关著作或论文为此术语做过相关研究。

然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段注中的“浑言"、“析言"术语,并有一定的学术意义。首先,

他在书中对“浑言’’、“析言"术语的异称形式做了统计,认为此术语在段注中共有21

组异称形式。其次,他还对段注中涉及这一术语的字目做了穷尽性的统计,认为段注全

书中共有“浑言/析言’’字目260条。最后,他指出,“段注中在运用浑言/析言这一对

术语时,绝大多数情况是对同义词进行辨析,但有时也用于对非同义词分析。’’①

言"、“析言"的。据他统计,段注中“浑言"、“析言"共涉及到251个条目,且其中所

涉及的同义词共有230个条目。文中他主要就此术语的来源、使用范围以及所涉词词义

分类做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并从语言发展的内部寻找段注“浑言”、“析言”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认为此现象的产生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以及词义变化的结果。最后他又

指出了段注“浑言"、“析言”在汉语词义研究中的意义。.

m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l版,第66页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义词的关系,认为“浑言”、“析言”是在同义词之间发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但是并非所

有同义词之间都可以形成“浑、析”关系。其次,文章对“浑析”的类别和判定做了细

致的分析,最后,指出研究“浑析”现象的作用。

第四、叶斌的《试论“浑言”“析言”的几个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年)。他主要讨论了“浑言"、“析言"这一对术语所指称的词义通别之理在训

诂学上的三个问题:1.“浑言"、“析言”的训诂学史意义;2.历来训诂在词义通别处理

上的失当,主要原因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缺乏认识;3.从词义通别角度考察

“同义连文"现象,词义通别之理是判断同义连文属于词还是非词的本质因素。

第五、钟明立的<训诂术语“对/散”“对言/散言’’“浑/析"一兼谈综合分析同义词

之术语的演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此文主要就“浑言"、“析言”术语的演

变由做详细分析。

第二节选题动机及意义

本文以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研究<说文》的众多著作中,段注可谓成就最高。它把汉字的形、音、义

三者综合运用且相互求证,从而在字形考订、字义说解、音韵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

成就。同时段氏在此书中运用了同训、互训、递训等方法和一些训诂术语系联了大量的

同义词,“浑言一、“析言”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对术语。段玉裁不仅大量使用了此术语,

而且形式多变,我们认为对这类术语进行一次梳理是有必要的。

第二,对于段注中“浑言"、“析言”这一对训诂术语的作用,学界基本观点是主要

用来系联并辨析同义词,许多学者也认为这类术语所系词之间的词义关系绝大部分都是

同义词。然而,我们在统计该术语所系之词时发现一些疑问。首先就是一些术语的定义

与使用问题,比如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等,我们觉得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再者分

析“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其实所谓的同义词只占一小部

分,还有很多的近义词和类义词的存在,故有些意义不是很接近的词也能产生。浑言斗

第一章绪论

的用法(名词类尤多),这种现象对于初学古汉语知识的人们来说,可能会有些疑惑。

所以我们觉得对于段注中“浑言"、“析言’’类术语所系词之间关系有必要重新分析,并

且依此探讨古人在词语的命名与使用上与现代有何不同及其原因。

第三节本文研究方法

对于研究方法,王力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专书研究,就要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

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凡是先立结论,

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地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

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

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①这段话对于论文的写作

很有启发性,故本论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一、统计法:首先我们要尽可能找出段注中所有使用到关于“浑言"、“析言”类术

语的字词,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统计,力求对“浑言一、“析言”类术语

所系词之间的关系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二、归纳法: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统计后,我们将对段注中“浑言"、“析

言"类术语所系词所指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加以整理,然后在对具体语言材料分析的基

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词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王力.谈谈写论文.王力文集·第20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6卜462页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浑言”、“析言”术语分析

第一节

“浑言”、“析言"术语的发展由来

研究“浑言"、“析言”术语,我们不得不提到孔颖达及其著作《五经正义》。《五经

正义》是唐代孔颖达等人编纂的一部重要的训诂著作,孔颖达在此书中率先使用训诂术

语“对文”、“散文”来分析经传中的古代词义,并且主要是用来说明同义词之间的同与

异。顾名思义,“对"即相对之义,“对文”的主要含义是:如若一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

词语在经文中相对成文,则可据此分析它们词义上的差别。“散"即零散之义,“散文"

的主要含义是:一组同义词中的一个词在经文中单独成文时,可据此分析该词与它的同

义词之间的意义上的相同之处。这一对训诂术语的提出对同义词的研究可谓是一个重大

贡献,它将经传中在具体语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纳入词汇系统中加以考查,对于那些词义

中有同有异的词语,通过“对文"、“散文"这对术语的结合使用来分析词与词之间的关

系,不仅求其同,而且辨其异。例如《毛诗正义》卷五·五之三:

狩/猎

‘毛诗·魏凰·伐檀》:“不狩不狨,胡瞻雨庭有繇貊兮。”笺云:“冬狨日狩,宵田日狨。”

孔疏:“经云‘不狩不狨’,剐狩舆狨剧,故以狨稳宵田。此封文耳。散即狱通於查夜,狩兼於四畴。

若‘周檀》云:‘大田猿’,‘王制》云:‘佐卓止剐百姓田狨’,不必皆宵田也。‘中侯'云:‘秦伯出

狩’,《驷鹱》云:‘徒公於狩’,未必皆冬獭也。<稃天>又云:‘火田南狩。’繇炎日:‘放火烧草,

守其下凰。’是狩非猖冬狨之名也。”此例告诉我们:对文时,“冬獯曰狩,宵田日狨”;散

文时,则“猿通於壹夜,狩兼於四畴”。

“对文"、“散文"术语在后人的研究与使用中又不断得到发展。到了清代,有学

者直接沿用,也有学者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使其更加科学。沿用这一术语的如王念孙,

他在其著作‘广雅疏证》里所用的术语“对文异一、“散文通”,即沿用唐人的“对文”、

。散文”。而“对文异”、“散文通”使“对文”、“散文”这对术语所具有的辨析同义词

异同的这一作用更加明显。又如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使用的术语“对文言之"、“散

第二章“浑言”、“析言”术语分析

文言之",这也是对“对文"、“散文”的沿用。而段玉裁则作了创造性的改造。他在段

注中虽也沿用了前人的“对文”、“散文"术语,但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自创了新的术语

——“浑言”、“析言"。且段注中该术语形式多变,如“浑言”又叫“统言"、“统名"、

“统辞"、“泛言”等,“析言"又叫“别言"、“分别言”、“分析言"、“蓝言”,具体形式

见附录部分。

第二节“浑言"、“析言"与“散文”、“对文”的关系

上文说过,段氏之“浑言”、“析言”术语是由唐代的“散文"、“对文”发展而来的,

并且段注中也使用了“散文"、“对文"这对术语。粗略一看,二者似乎并无区别,可以

互换,那么它们是否完全对等呢?下面就二者的关系做简要分析。

马景仑先生在《段注训诂研究》中这样说:“段注中的‘浑言’、‘析言’,主要是针

对语言中同义词的训释情况而言的,是对出现在字典辞书中的‘死’的词义(即脱离了

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使用条件的词的概括义、贮存义)和出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活’

的词义(即由具体的上下文所决定的词的具体义、使用义)的训释方式的说明。‘浑言’

是指采用混同、笼统的训释方式解说词义,‘析言’是指采用分析、辨别的训释方式解

说词义。‘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所共有的含义,以模糊笼统的语言突出这

些词相同的方面:‘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以精确

的语言突出每个词区别于其他词的不同的方面。"①我们认为马景仑先生的这一说法很有

道理,因为段注本来就是为《说文》作注的,《说文》是一本字典,故段氏作注时首要

任务即对这些字典中的“死"的词义加以解释说明,而在解释说明的过程中他也引用了

大量的文献材料,即利用出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活"的词义来加以印证。因此,

我们可以说,“浑言"、“析言’’与“散文"、“对文"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前

者来源于后者,二者本质上并无区别,如“盟’’、“卤"这两个词:十二上盛部:“盥,卤也.

天生日卤,人生日盟。”段注:“玄虑謇三引‘蔽文>‘天生日卤,人生日盟’,省在此鹿上冠以‘卤

∞马景仑.段注训诂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l版,第140页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也’二字,剐潭言、析言者借矣。”在此例中段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潭言”则“堕”训“卤

也”,“析言”则“卤"指“天生”,“盛”指“人生”。十二上卤部“卤”字段注云:“太

史公日:‘山束食海盟,山西食盟卤。’然封文剐分析,散文剐不拘。”对于同一组词“盟”、“卤”,

段氏既用“潭言”、“析言",又用“散文’’、“封文”,这也说明:“浑言’’、“析言"和“散

文"、“对文”本质上并无区别。其次,前者又高于后者,也就是说“浑言”、“析言"在

“散文"、“对文"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我们知道,唐人注疏中的“散文"、“对文"主

要是用于对经文的注解,那么它无疑是讨论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词所具有的意

义,而“浑言’’、“析言”则是用文献材料中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来印证说明《说文》

中的一个个“死”的意义,相对来说,它较之“散文"、“对文"上升了一个高度。

总的来说,我们觉得这二者本质上并无区别,只不过“对文"、“散文"是分析词在

语言运用中“活"的词义,“浑言”、“析言"则是运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使用义来

印证说明该词在字典中的“死’’的意义,且二者还可以配合着使用来说明同一对词的同

与异。

第i章段注“浑言”、“析吉”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第三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语言来自于客观世界,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而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

抽象概括,“所指”即一个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学者们普遍认为“浑言"、

“析言’’类术语的作用是用来系联并辨析同义词的。究竟是否如此,本章及下一章将做

一些分析。

第一节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名词所指关系分析

据我们统计,段注“浑言"、“析言"类术语所系之词共有270组,其中名词有207

组,占绝大部分,这与语言发展的规律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很大的联系。从具体

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是词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词汇的发展,最初总是通过对客观存在

的一些实实在在的物体或现象的认识开始,然后逐渐上升到抽象的理论高度。由于上古

时期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相对而言也是较低的,那时

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主要还是靠感官来感知,而他们能够感知的事物一般来说都是一些

具体的实物,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大量的名词;又由于他们受观物取象的这种象征思

维方式的影响,从而使词的“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不是所有的“名’’

与“实"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所想的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客观事物只有一个词语

来表示。

一、同物异名

同物异名即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的两个或几个名词所指实为一物或同

种现象,但由于某种原因,古人却给它命了不同的名字。据我们统计,这类名词共有57

组,下面我们将其归类并选取部分具体分析。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一组名词分别表示处于不同生长环境的同一事物

藩/茼藐一下舯部:“藩,水篇筑也。”段注:“鹚篇筑之生於水者,胡之藩也。统言则日蔚藐,

析言剐有水睦之冥。”由段注可知,“藩"与“蔚筑”实为一物,指的都是篇筑,只是因为

它的生长环境有水陆之分,故古人专为生于水中的篇筑再命一个名字。

(二)一组名词分别表示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或适用于不同时段的同一事物或现象

苗萏/夫容一下舯部:“蔺,苗蔺,扶渠荤。未骚屠菌茼,已骚魇夫容。”段注:“此就莘

析言之也。<隙凰》:

‘有蒲苗萏。’‘雨雅》、毛傅皆日:‘其荤苗萏。’此统言之,不输其未

骚已骚也。屈原、宋玉言‘芙蓉’不言‘苗萏’,亦猎是也。辫意菌之言含也,夫之言敷也,故分

别之。高祷日:

‘其辇日夫容,其秀日苗萏。’舆静意合。荤舆秀散文剐同,封文则别。”由许书

和段注可知,这两个词都表示荷花,“苗萏”是指“未发”的荷花,“夫容”是指“已

发”的荷花。二者所指一物,浑言不别;析言则二者分别表示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荷

花。

飧/饔五下食部:“饕,孰食也。”段注:“已孰可食者也。”食部:“备,铺也。”(食部:“铺,

申畴食也。”)段注:“‘小雅》傅日:‘孰食日饔。’‘魏凰》傅日:‘孰食日飧。’然则饔、飧皆摺孰食。

分别之,则胡朝食、夕食。静於‘饔’不言‘朝’,於‘飧’不言‘孰’,互文错兄也。趟注‘孟子》

日:‘朝食日饔,夕日飧。’此析言之。.<公羊傅》‘趟盾食焦飧’,《左傅》‘僖负弱鲼簋飧’、‘趟衰以

壹飧徒’,皆不必夕畴,潭言之也。”由段注可知,“飧’’、“饔”二词浑言均表常食,为孰物;

析言则“饔”为朝食,即“早饭”之义,“飧”为夕食,即“晚饭"。通过上述分析,我

们可以看出,“飧”与“饔”实则都指的是“饭’’这一客观事物,而那时人们很难把具

有这种相同意思的早饭与晚饭加以抽象概括,而只能对客观事物分别加以描写。

(三)一组名词分别表示外形不同的同一事物

1.大小之别

肢/盾/干四上盾部:。盾,胶也.”段注:“经典胡之干。”盾部:。胶,盾也。”段注:“‘秦凰):

‘蒙伐有苑。’毛日:‘伐,中干也。’‘周檀》:‘司兵,掌五盾。’郊日:‘五盾,干橹之屠。其名未

盎固也。’按,木部及章昭日:‘大檐日橹,则中干次之.’盾之大小略兄於‘释名'。毛云‘中干’,

析言之,‘方言l及斡统言之。‘方言'日:‘盾,自朝而柬帮之殷,或帮之干,朝西胡之盾。’作殷

第三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者,或髓也;作伐者,假借字。”由段注可知,“臌"、“盾”、“干"实为一物,均指“盾"这

种兵器,只是因为它们的大小不同,故古人分别为之命名。

枝/僚六上木部:“枝,木别生像也。”段注:“!IIII部日:‘茎.枝主也。’鞣舆茎属舯木之主.

而别生傣捐之枝。”木部:“像,小枝也。一段注:“毛傅日:‘枝日绦。’潭言之也。绦魇枝之小者,

析言之也。”由段注可知,“枝”与“傺"都指树干上旁生斜出的枝条,与“祢"与“董”

等主要部分区别,而旁生斜出的枝条中有大有小,“枝’’指由树干分出的分叉部分,而

条则指枝上之枝,人们又专为这种枝上之枝命名为“条",从本质上,二者所指为一物。

戚/戊十二下戊部:“戊,大斧也。”“戚,戊也。”段注:“‘大雅》日:‘干戈戚扬。’傅云:‘戚,

斧也;扬。钺也。’依毛傅,戚小於戊,扬乃得戊名。‘左傅》:‘戚钺柜鬯,文公受之。’戚、钺亦分

二物。静则潭言之耳。”由段注可知,“戚"和“戊”都是古代的“斧”这种兵器,二者大

小不同,故各命一名,大的称作“戊",小的称作“戚”,但使用上二者有时浑言不别,

故许慎用“戊”来释“戚"。

2.整碎之别

腕压/百藁四下肉部:“腕,牛百藁也。”段注:“‘周檀·醢人)、‘既夕褴》皆云‘脾析’.《周

檀》注:‘鄣司晨云:“脾析,牛百藁也。”……帮之‘百藁’者,胃薄如藁,碎切之,故云‘百篥’。

未切为腕胫,既切剐胡之脾析、捐之百菜也。……粹以牛百藁系赭猷,系赭已成之豆寅,故以息腕

艇禹别一羲,寅剐皆帮胃也。‘庚雅》云:‘百菜帮之腕胫。’潭言之也。”由上述材料可知,这两

个词都指牛胃,只是因为胃存在着切过后的零碎状态与未切时的完整状态,故人们为这

两种状态各命一个名字,“未切为脆腔,既切剐捐之脾析、鹚之百藁"。

3.方圆之别

桷/榱六上木部:“桷,榱也。”段注:“榱也’者,潭言之。‘释宫》云‘桷嗣之榱’是也。

下文‘椽方日桷’者,析言之.”《说文》:“椽方日桷。”段注:“桷之言棱角也。椽方日桷,剐知桷

圜日椽矣。‘周易》:‘或得其桷.’虞日:‘桷,橡也.’方者胡之桷。”由段注可看出,“桷"与“榱"

所指都是椽子,但由于二者外形上存在着方圆之别,故分别为之命名,“椽方日桷",“桷

圜日椽"。

4.材质之别

圈/扇

十二上朗部:“明,门扉也。”段注:“‘月令》t‘乃惰闺扇。’‘公羊傅》。‘凿箸乎朗髑。’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释宫》:‘图胡之扉。”十二上户部:“扇,扉也。”段注:“‘月令》:‘乃惰图扇。’注云:‘用木日

圈,用竹莘日扇。’案:析言如此,潭言之则不拘。”由段注可知,“图”和“扇”都是古代的

“门扇”,属于同一事物;但“闰"是“用木”制成的,“扇”是“用竹莘”制成的,它

们的构成材料质地不同,古人为这两种不同材质做成的门各命一名,二者“潭言之则不

拘"。

5.位置之别

巢/窠六下巢部:“巢,岛在木上日巢,在穴日窠。”段注:“穴部日:‘穴中日窠,榭上日巢。’

巢之言高也,窠之言空也。……今江蘸螽言通名禽默所止日窠。”由段注可知,“巢”与“窠”

所指实为一物,都指鸟的巢穴,只是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有“在木"、“在穴”之异,故

古人为其命两个名,“穴中日窠,树上日巢”,“巢之言高也,窠之言空也”。

(四)一组名词分别表示侧重点不同的同一事物

容/完八下完部:“完,颂饿也。”段注:“页部日:‘颂,完也。’此日:‘完,颂馐也。’是魇

辖注。颂者,今之‘容’字。必言‘俄’者,捐颂之俄度可完象也。凡容言其内,完言其外。引伸

之.凡得其状日完。析言剐‘容’、‘完’各有凿,如叔向日‘貌不道容’是也;象言剐日‘容貌’,

如‘勤容貌,斯速暴慢’是也。”由段注可知,这两个词都指人的仪表仪容,然而由于着眼

点的内外不同,故为其命了两个名字,“容言其内,完言其外”。

豕/彘/猪九下豕部:“豕,彘也。竭其尾,故胡之豕。”段注:“‘小雅》傅日:‘豕,貉也。’

毛潭言之,斡分别言名豕、名彘、名貉之故。此舆‘後蹶赓,故捐之彘’相封成文,於其音求其美

也。立部日:‘竭者,负翠也。’豕怒而暨其尾,剐葙之豕。”九下互部:“彘,豕也。後踬赓,谓之

彘。”段注:“麽,钝置也。彘之言滞也,豕前足馑屈伸,後足行步蹇劣,故莆之赓。”九下豕部:“猪,

豕而三毛蕞!Je者。”段注:“三毛蓑H,捐一孔生三毛也……今之豕皆然。一上述材料说明,这三个

名词都指“猪”这种动物,“豕"、“彘”、“猪”所指一物,而称名各异,许书、段注皆

“明一物异名之所由也’’(十上犬部“犬"字段注),“豕”得名于“怒而暨其尾”,“彘"

得名于“後躐赓”,“猪”得名于“豕而三毛装况",析言有异,三者侧重点不同;浑言之,

则“豕"、“彘”、“猪”不别。

城/墉十三下土部:“城,吕盛民也。”段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土部:“墉,

城垣也。”段注:“‘皇矣’:‘以伐崇墉。’傅日:‘墉,城也。’‘崧高':‘以作雨庸。’停日:‘庸,城

lO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也。’庸、墉古今字。城者.言其中之盛受:墉者,言其外之艚垣具也.毛统言之,言午析言之也。一

由段注可知,“城"、“墉"都指古代的城墙,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事物,但这两个词对城

墙的称呼角度不同,“城”是“言其中之盛受",“庸"是“言其外之墙垣具也"。

(五)一组名词分别表示性状不同的同一事物

父/考,母/妣,妻/姨十二下女部:“妣,殁母也。”段注:“<曲檀》日t‘生日父、日母、日

妻,死日考、日妣、日姨。’析言之也。《稃规》日:‘父日考,母日妣。’潭言之也。”这三对名

词分别指称父亲、母亲、妻子,段注引{:尔雅·释亲》,说明“父”与“考"、“母"与

“妣"浑言可以不别,又引《曲礼》,从“生"、“死"这两种不同的性状特征上,说明

了这三对名词析言之异。

(六)一组名词分别表示适用于不同客体的同一实质

祺/萤十三上虫部:“蟹,衣服、歌备、舯木之怪捐之祺。禽酞、矗蝗之怪胡之璧。”一上示部:

。祺,地反物属祺也。”段注:“虫部云:‘衣服歌谣草木之怪谓之模,禽兽虫蝗之怪谓之营。’此盖

统言皆谓之祺,析言则模营异也。”可见二者所表之意都是用来描写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一

些怪异现象,只是“蕾”的客体是“衣服、歌备、帅木’’,而“模”针对的客体则是“禽

瞅、蛊蝗”。

脂/膏四下肉部:“膏,肥也。”段注:“按:‘肥’富作‘脂’.……膏捐人脂。在人者可假以

名物,如。燕角者膏’是也。脂粤期物,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肉部:“脂,戴角者脂,典lI角者

膏。”段注:“……‘考工靛》郊注日;‘脂者牛羊属,膏者豕属.’‘内刖》注日:‘肥凝者屠脂。释

者属膏.’按:上文‘膏’系之人,刖‘脂’系之禽,此人、物之辨也;有角、燕角者各冥其名.此

物中之辨也。释膏以脂,禽亦日膏。‘周檀》香臊腥擅皆日青。此皆统言不别也。”由段注可知,“膏”

和“脂"实则指的都是脂肪,只是二者所针对的客体不同,首先是“人’’和“物"的不

同,“膏”谓人脂,“脂"专谓物;浑言之,人脂、物脂都称“膏"。而“物"中析言之

又各有不同的适用群体,即“有角者"和“无角者",“膏"谓豕,“脂"谓牛羊;浑言

之,香臊腥擅皆日“膏"。另外,通过段氏所引<内则》注我们又可知,二者还有凝释

之别。

财/货/贿六下只部:“财,人所寅也。”“货.财也.”“贿,财也.”段注;“‘周檀》注日:‘金

玉日货,布帛日贿。’析言之也。斡潭言之,货、胎皆棵日财。”由段注可知,这三个词实则都

ll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示“财物’’之义,而析言“货”与“贿”所指客体不同,“金玉日货,布帛日贿”,然

浑言这二者又可统称为“财’’。

妤/妃十二下女部:“媪,服也。”段注:“亦以叠韵属别。婶主服事人者也。大戴‘褴·本命》

曰:‘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畏其羲理者也。故帮之嫣人。’嫡人,伏於人也,是故燕尊制之羲,

有三徒之道。<曲檀》日:‘士之妃日好人,析言之也。”由段注可知,“婶”与“妃"都指配

偶,而“孀"则专指“士之妃",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七)一组名词分别表示产生于不同时代的同一事物

萌/芽一下舯部“芽,萌也。”帅部:“萌,卿木芽也。”段注:“萌、芽析言剐有别。‘尚者》

大傅:‘周以至勤,殷以萌,夏以牙是也。’统言则不别,故日‘苗,舯木芽也。一由段注可知,“萌”、

“芽”所指相同,统言不别,析言则二者适用于不同的时代,“殷以萌,夏以牙是也”。

二、同类异物

同类异物即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的两个或几个名词所指为同类事物,

由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故古人使用起来往往不加细分,虽然我们觉得不是同一

个事物而古人却可以给它们互用。据我们统计,这类名词占名词中的绝大部分,共有14l

组,下面将其归类并选取部分具体考察。

(一)同级关系

这里的同级关系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在同一大类下面的小类中属于同一个等

级。虽然它们不是同一个事物,“析言”有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古代,人们在使用

时有时却可以“浑言"不别。

1.外形相似

茅/营一下!IIII部:“营,茅也。”“茅,菅也。”段注:“按,统言则茅、菅是一,析言则营舆茅

殊。杵菅、茅互副,此徒统言也。睦堆日:‘营似茅而滑浑,夹lI毛,根下(省作上)五寸中有白粉者,

柔韧宜禹索,洹乃尤善矣。’此析言也。”由段注我们可知“茅一、“菅”都是草名,而且二者

外形相似,“菅似茅而滑潭,燕毛一,故古人在使用时可以浑言不别。

橘/橙/柚六上木部:“橘,橘果,出江南。”“橙,橘眉。”。柚,傣也,侣橙而酢.”段注:“按:

‘今橘、橙、柚三果,莫大於柚,莫酢於橙汁,而橙皮甘可食。’‘本草绎'合橘柚爵一傣,潭言之

12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也。”可见,“橘”、“橙”、“柚”这三个词都表示树上所结的果实,且它们的外形相似,

只是“柚"比较大,而“橙"则味道较酢。故而《本草经》里把橘、柚合为一条,浑言

不别。

梗/楸六上木部:“横,楸也。”段注:“‘稃木》:‘槐小菜日梗。’郭云:“槐”凿属“楸”。楸

细藁者属梗。’又:‘大而皱,楸;小而皴,梗。’郭云:‘老乃皮粗黻魇楸,小而皮粗敲者魇梗。’……

按:梗者,梗之或字,<左傅》、<孟子》作梗。《两雅》别言之,辫潭言之.”由段注可知,“梗"

和“楸”是外形相似的两种树,而许慎却可用“楸”训释“桢”,二者浑言不别。

2.功用相似

笥/箪五上竹部:“簟,笥也。”“笥,钣及衣之器也.”段注:“<檀记·曲袒》注日:‘圆日簟,

方日笥。’‘檀缝·士冠檀》注日:‘隋方日箧。’择日:‘簟,笱也。’又[部日:‘医,笥也。’斡潭

言之,郸别言之也。”由上可知,“笥"与“箪”同属一类,都表示盛物的竹器,它们虽然

外形不同,属于两个不同的事物,但功用相似,因此<说文》中可用“笥”来训释“箪",

可浑言之。

笠/簦五上竹部:“笠,簦燕柄也。”段注:“汪氏靛日:‘笠本以御署,亦可御雨。’故<良耜》

傅:‘笠所以御署雨。’‘燕羊>傅:‘蓑所以御雨,笠所以借暑.’‘都人士》傅:‘塞所以御雨,笠所

以御暑。’三傅相合。”竹部:“簦,笠莶也。”段注:。笠而有柄如盏也,即今之雨缴。……按簦亦胡

之笠,潭言不别也。”由段注可知,这两个词都指古代以竹制成的御雨防暑的用器,笠即

我们今天所说的“竹笠"、“斗笠",簦即“雨伞一,二者功用相似,浑言则“笠"可含“簦"。

橐/囊六下橐部:“囊,橐也。”“橐,囊也。”段注s“按轩云:‘橐,囊也。’‘囊,橐也。’潭

言之也。‘大雅:》毛傅日:‘小日橐,大日囊。’高祷注<皲固策>日:‘躲底日囊,有底日橐。’皆析

言之也。一由段注可知,“橐"、“囊”二词都表示盛物的袋子,它们功用相同,故用法上

可浑言不别,二者可互训,而段氏又引毛传以及高诱注{:战国策》告诉我们,二者析言

有大小之分、有底无底之分。

3.同一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

牙/齑二下盎部:“齿,口断骨也."牙部,“牙,肚齿也。”段注:“爿士齿者,凿之大者也。统

言之皆俩篮、偶牙,析言之剐前富腭者偶齿,後在辅阜者偶牙。牙较大於盎。”这两个词都表示

口中用来咀嚼的器官——牙齿,因为二者所处位置接近,从而使得古人在使用时有时不

13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那么细,都可统言称“齿”或称“牙”。

肓/鬲

四下肉部:“肓,心下鬲上也。”段注:“<左傅》:‘疾不可魇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贾逵、杜预皆日:‘肓,鬲也。心下魇膏。’按鄣驳昊羲云:‘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贾侍

中就‘肓,鬲也’,统言之;斡云鬲上属肓者,析言之。鬲上肓,肓上膏,膏上心。”由段注我们

可看出,“肓’’与“鬲”实为二物,但是它们的位置却很相近,故可以笼统来说强调二

者之同,从而它们可以统言通用。

又如下面这几组表示人体与两臂有关的词:

啻/肱/膀

四下肉部:“膀,雷也。”肉部:“雷,雨膀也。”段注:“<庚雅》日:‘膀、胜、肭,

霄也。’按:静燕‘舶’字。‘脑’下云‘亦下’者,析言之,不舆‘庚雅》同也。膀言其前,肱言

旁迫於肱者。一

胳/肋/臂四下肉部:“腭,膏肉也。”段注:“罾者,统言之,腭言其肉,肋言其骨也。”

臂/玄四下肉部:“臂,手上也。”段注:“又部日:‘玄,臂上也。’此皆析言之。亦下云:‘人

之臂亦。’潭言之也。潭言剐宏臂互稻。”

宏/臂/脯四下肉部:“腈,臂。羊豕日膈。”段注:。……稗害殿人物之辨,人日臂,羊豕日膈,

此其辨也。禽有假臂名者,如‘周檀》:‘内则属般臂是也。’人臂羝稻膈者,如I:俄橙》、‘橙就》肩、

臂、膈皆朗牲髓也。……不日羊豕臂日脶,而先言臂者何也,尊人也。捐人之臂,在羊豕刖日膈也。

不以脯字廊於胡肱腕胫膘辟膝之所,而瘌於此,何也?瘌於此以翠正人物之名之例也。‘植缨》臂、

膈属二。然则手上人禽兽皆日臂,臂上刖人日宏,禽日腧,何以言人臂、禽膈也,日臂可偶宏,宏

亦可偶臂。杵蒙上文臂篆言,故属统辞,未及分析也。郊注‘檀》曰:‘肩、臂、脯,肱骨;肫、骼、

股骨。’则又以肱统三者,以股统二者也。”

由上述四组词我们可以知道:“瞀”指从腰上到腋下的部分;“且去”指腋下腰上近臂

的部分;“膀”指臂膀:而“鸯”如若再细分,又包括骨和肉两部分,其中骨叫做“肋”,

肉叫做“脬";“臂"指胳膊上从肘到腕的部分,即小臂;“肱”指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

分,即上臂;“孺”也指“臂",二者只是视角不同而已,“脯”相对于羊豕来说,“臂”

则相对于人来说的。虽则它们所指虽各有侧重,但使用上有时由于位置如此接近,故会

忽略其异,产生浑言用法。

横/酥

‘藐文>六上木部:“斡,粲糟嵩木也。”段注:“嵩帮丽顽也,假令版畏丈,则艚畏丈,

14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其雨顽所植木日{l衾。<稃黏》日:‘桢,{涂也。’舍人日:‘植,正也,篥牖所立雨木也。’棘,所以富

艚之雨逐鄣土者也.粱誓注日:‘题日植,前日棘。’正羲云:‘题日植,捐富艚雨端者。旁日斡,胡

在艚雨遗者也。’然则萏蔽皆褶植屠雨惴木,斡餍爽版雨遗木,杵不氽者。瞢蔽析言之,《两雅》舆

斡皆潭言之也。‘大雅》傅亦以{|氽释桢,静於横下潭云刚木。”由段注可看出,“桢"和“斡”都

是古代筑墙的用具,古时人们对二者有浑、析的用法,细分则把筑墙时立于两端的木柱

叫做“桢”,“棘’’是指墙两边的木板,但由于二者所属一个事物,且位置相连,故古人

有时会笼统地说,即浑言相同。

止/堙八上人部:“企.犟堙也。从人止。”段注:“止部日:‘止魇足。’‘就文》燕‘趾’,止

郎趾也。从人止,取人延竦之意。潭言之则足傅止,析言则前止後堙。止蹲於前,剐堙犟於後矣。”

可见,二者属于一类,都是“人足"的组成部分,“止”即脚趾,“堙’’即脚跟,然则正

因为二者同属一体,且位置又相连,故古时人们在使用时有时不会细分,浑言则“止”

为“足”,可包含“堙"。

霆/鼋十一下雨部:“鼋,零易激耀也。”段注:“孔冲速引<河圃》云:‘陲赐相薄魇互,陲激

隰禹鼋,鼋是互光。’按,易震屠互,睫屠雹。‘月令》:‘叠乃敦譬,始鼋。’祷十月之交、春秋隐九

年言震鼋。赫采芑、常武、霎漠言卫霆,震曩一也,鼋霆一也。‘毅梁傅》日:‘霉,霆也。’古羲霆、

鼋不别,辫意则统言之捐之互,自其振物言之捐之震,自其蜍謦言之帮之霆,自其光耀言之褶之鼋。

分析较古属慝心。叠鼋者,一而二者也。”这是描述一种自然现象即雷雨天气的一组词,出现

这种天气时,“霉"、“鼋”往往是伴随着的,许慎把闪电这种现象称为“鼋”,把“霉"

的余声称为“霆”,而它们又可统言谓之“互’’。

4.同一类病症,表现不同

盲/瞽/睃四上目部:“盲,目奠lI牟子也。”段注:“燕牟子者,白黑不分是也。今俗褶青盲。”

目部:“瞽,目但有朕也。”段注:“朕从舟,舟之缝理也。引伸之,凡缝皆日朕。但有朕者,才有缱

而已.”目部:“睃,燕目也.”段注:“燕目舆典lI牟子别。燕牟子者.黑白不分;燕目者,其中空洞

燕物,故‘字林》云:‘瞍,目有朕惫珠子也。’瞽者,才有朕而中有珠子:陵者,才有朕而燕珠子.

此又瞽舆瞍之别。凡若此等,皆篁寸文剐别,散文刖通。"这三个词都是对“眼睛丧失视力"这

类病症的称呼,但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然而它们在单独使用时往往不会刻意细分,因

此“散文则通"。

15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疾/病七下j广部:“疾,病也。”段注:“析言之,剐病屠疾加;潭言之,剐疾亦病也。”广部:

“病,疾加也。”段注:“苞咸注《输捂》日:‘疾甚日病。”可见二者都表示“疾病"之义,细

分则“疾”指小病,程度轻;“病"指重病,然浑言之“疾亦病也”。

疯/瘠七下广部:“疯,疯病,殴俦也。”段注:“虑劭日:‘以杖手殴擎人,剥其皮庸,起青黑

而燕劁瘢者,律帮疯瘠。’按此虑注羁脱。<急就篇》颜注云:‘殴人皮唐膻起日疯,殴俦日疳。’盏

虑注‘律胡疯’下毒去六字,喾作‘其有创瘢者帮瘠’。……疯轻疳重。……刽瘢胡皮破血流。”{广

部:“瘠,疯瘸也。”段注:“或日:依虑仲速剐疯、瘠昊事,何屠合之也?日:虑析言之,斡潭言之。

许日‘殴俦’,剐固兼燕创瘢、有劁瘢言之。”可见这两个词都表示“殴俦"之义,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疯轻疳重”,许用“疯疳”来训释“疯",可见二者浑言不别,可同义连用。

5.食物的配料相似

饴/锡五下仓部:“始,米檠煎者也。”段注:“米部日:‘檠,芽米也。’火部日:‘煎,赘也。’

以芽米赘之属饴,今俗用大多。”由段注可知,“饴”是一种糖膏,古代用米芽熬成,清代用大麦芽

熬成(即民间所谓“麦芽糖”)。仓部:“锡,鲐和馓者也。”段注:“不和馓胡之始,和馓鹚之锡。故

成圜云:‘饴弱於锡也。’<方言》日:‘凡始胡之锡。自阴而柬、隙楚宋衍之弼通螽也。’裼子潭言之,

斡析言之。”可见,二者属于配料相近的两种食物,“不和馓韶之始,和馓鹚之锡”,虽析

言有别,但段氏引用《方言》也告诉我们人们在使用时往往忽略其异,可浑言通用。

6.同一事物的两种类别

雍/棘七上束部:“枭,羊褒也。”段注:“羊雍郎木部之枵。‘雨雅》褚寨中之一,舆常嶷绳殊,

不富毒取以焉制,菱此省云蠢木也,寮树随地有之,盎人所谶。赤心而外束,非羊寨也,必转寓妄

改之禊。‘释木》日;‘槐、棘酰需。’棘郎寮也,析言则分寮、棘,统言刖日棘。‘周植>:‘外朝九

棘三槐。’棘正招寨,故注云‘取其赤心而外刺’。”束部:“棘,小寨蕞生者。”段注:“此言小寨,

剐上文稿常寨可知,小蠢树蕞生,今亦随在有之,未成则屠棘而不寅,已成则魇寨。‘魏凰>:‘国有

棘,其寅之食。’‘唐凰):‘肃肃鸨翼,集于苞棘。’‘小雅》‘有抹棘匕’,毛傅日:‘棘,裹也。’此

期统言不别也。”由上述材料可知,“秉"与“棘”同属一类,析言为二,“未成刖属棘而

不寅,已成则魇寮”,统言不别,均可日“棘”。

蜩/蟀十三上虫部:“蜩,蟑也。”段注:。<豳凰’傅日:‘蜩,螗也。’‘大雅>:‘如蜩如螗。’

傅曰:‘蜩,蟑也。螗,螺也.’‘小雅):‘呜蜩噶噶。’傅日:‘蜩,蟑也。不同者,或潭言,或析言,

16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蟑之颓不同也.’<夏小正》傅日:‘唐蜩者匮。’<两雅》日:‘蜩,娘蜩,螗蜩。’杵害羝螗字。螗盏

蜱之大者也,省依小正作唐。”由段注可知,“蟑”与“蜩’’同属蝉下面的不同类别,正因

为其类别相近,故可浑言通用。

(二)整体与部分

绅/带十三上糸部:“绅,大带也。”段注:“巾部带下曰‘绅也’,舆此魇转注。革部辇下云‘大

带也,男子带肇,妇人带缘。’带下云‘绅也,男子犟带,妇人带丝’。皆於古大带革带不分别,是

其疏也。古有革带以系佩鞍,而後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玉藻日:‘绅畏制士三尺。’子游

日:‘参分带下,绅居二焉。’注云:‘绅,带之垂者也。’言其屈而重也。斡但云大带,亦是潭言不

析言,莶杵意以革带统于大带,以带之垂者统於带,立言不分别也。”可见,“带”古时指腰带,

而“绅”指‘‘‘带’之垂者也",即丝带系结后一端余下的垂在身前的部分。二者是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古人在使用时往往浑言不细分,会“以带之垂者统於带”。

股/髀四下肉部:“股,髀也。”段注:“骨部日:‘髀,股外也。’言股剐统髀,故曰‘髀也’。”

四下骨部:“髀,股外也。”段注:“股外日髀,髀上日髓。肉部日:‘股,髀也.’潭言之.此日:‘髀,

股外也。’析言之,其羲相足。”由段注可知,这两个词都可以指大腿,细分则“股”指整个

大腿,“髀"指大腿的外侧,是大腿的一部分。

腩/胚四下肉部:“腥,脓也。”段注:“翔下踝上日胚。胚之言茎也,如萱之载物。”肉部:“牖,

腓踢也。”段注:。腑者,胫之一赢,犟牖不该腔也。然析言之如是,统言之刖以脯孩全腥,如《檀

经》之言‘肫骼’是也。”由段注可知,“胫”即小腿,“脯"即小腿肚,二者是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因此,析言“犟脯不孩胫”,“统言之剐以脯孩全腥"。

袂/祛八上衣部:“袂,褒也。”“祛,衣袂也。”段注:“‘郊凰·遵大路》、‘唐凰·羔裘》傅皆

日:‘祛,袂也。’按:‘祛’有舆‘袂’析言之者。<深衣》注日:‘祛,袂口也。’《硬服就》注日:

‘祛,袖口也。’《檀弓>注日:‘祛,袖缘口也。’‘深衣》、‘良服》且袂舆祛蓝言,盏袂上下径二尺

二寸,至祛则上下侄尺二寸,其羲富分别也。”由段注可看出,析言之,“袂”指整个衣袖,“祛"

则指“袖口’’,“祛"是“袂"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浑言之,

“袂”与“祛"可以不用区分地这么细致,故《:郑风·遵大路》、《唐风·羔裘》传皆可

用“袂"来训释“祛"。

17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上下级关系

萧/蒿一下舯部:“萧,艾蒿也。”段注:“‘大雅》:‘取萧祭脂。’<郊特牲》:‘炳萧合馨香。’

故毛公日:‘萧,所以共祭祀。’郊君日:‘薰,薷蒿也。’陛璇日:‘今人所褶蔌蒿也,或云牛尾蒿。

许惯以餍艾蒿,非也。’按,睦藉非是,此物蒿颓而似艾,一名艾蒿,许非帮艾魇萧也。齑高帝云‘萧

郎艾也’,乃属禊耳。又按<曹凰傅》日:‘萧,蒿也。’此统言之。褚家云‘赫蒿’、‘艾蒿’者,析

言之。”由段注可知,“薷"是属于蒿类的一种植物,二者析言有异,但浑言也可直接用

“蒿”来训释“萧”。

椅/梓六上木部:“椅,梓也。”段注:“《释木》日:‘椅,梓。’潭言之也。《衔凰》傅日:‘椅,

梓局。’析言之也。椅舆梓有别,故莳言椅桐梓漆,其分别甚微也,故《雨雅》、《蔽文》潭言之。”

段注引《卫风》传告诉我们,“椅”是梓属,二者同属一类,故可浑言。

三、同名异义

段注“浑言”、“析言”术语的使用范围不仅仅是辨析两个或以上的词语,它还可以

用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即说明多义词。据我们统计,名词中这类词共有六组,下面我

们具体分析。

逑二下是部:“逑……又日:怨匹日逑。”段注:“又日’舆‘一日’同,别一羲也。桓二年

‘左傅》日:‘嘉耦日妃,怨耦日仇,古之命也。’朗古者命名之法如是。逑、仇古多通用。<网睢》

‘君子好逑’亦作‘仇’,‘兔置》云‘好仇’.毛傅:‘逑,匹也。’<释黏:’:‘仇,匹也。’繇炎日:

‘相求之匹。’则繇本‘释站》亦作‘逑’可知。逑焉怨匹,而<祷》多以魇美詈者,取匹不取怨也。

潭言则不别,‘两雅》。仇、妃,匹也’是也:析言则别,左氏‘嘉耦’、‘怨耦’冥名是也。”J瑟注

告诉我们,“逑”有两个义项,既可与“仇”、“匹”通用,表示浑言中的“配偶”之义,

又可表示其析言的“怨耦”之义。

謇三上音部:“薯,鐾也。”段注:“潭言之也。‘天文志》日:‘绑之虑譬。’析言之也。郑者,

假借字。按:‘玉篇>日:‘謇,虑聱也.”由上我们可知,“窖”有两个义项:浑言义为泛指

的“謦"也,即一切声响;析言义为具体的“虑謦”,即回声。

鞔三下革部:。鞔,履空也。”段注:。小徐日:‘履空猫履毂也。’按:空、腔古今字。履腔如

今人言鞍精也.……‘吕氏春秋)日:‘南家工人也,屠鞔者也。’高日:‘鞔,履也。作履之工也.’

12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高不云‘履空’者,潭言之也。”由段注可知,“鞔"这个词古时有两种意思,笼统地来说它

所指就是“履”,即现在我们所说的“鞋’’,而细分则所指仅为“履空”即现在我们所说

的“鞋帮"。

嗉四上目部:“噱,童蒙也。”段注:“此舆‘周易》‘童蒙’昊。捐目童子如冢覆也。毛公、

到熙、章昭皆云:‘有眸子而燕兄日噱。’郊司晨云:‘有目朕而羝兄帮之噱。’其意略同。毛靛属畏,

言午主毛就也。”四上目部:“嚎,一日不明也。”段注:“此泛言目不明,焉别一羲。”由段注我竹]

可知,“噱”有两个义项:细分则“有目朕而无见谓之嗉",笼统来说则泛指“目不明"。

后九上后部:“后,绻髓君也。”段注:“l:棵黏》、毛傅皆日:‘后,君也。’斡知属缝髓君者,

后之言後也。朗韧之君在先,缎髓之君在後也。析言之如是,潭言之则不别矣。”段注告诉我们,

在上古某一阶段时“后"与“君”是一对同义词,故<释诂》、毛传皆用“君”来训释

“后",这是“后"的浑言义,与“君"不别,析言之则“后"限指“继体之君”。

卓十四上卓部:“卓,舆输之锪名也.”段注:“率之事多矣,猬言‘舆翰’者,以救、幅、牙

皆统於输,轼、较、轸、帜、槲皆毓於舆,耪舆轴则所以行此舆翰者也。故舍颉之制字,但象其一

舆网输一轴;斡君之蔽字,捐之舆输之施名,言翰而轴兄矣。潭言之,则舆输之绕名;析言之,刖

惟舆偶率,以人所居也,故‘致工耙》日:‘舆人焉卓。”由段注可知,“卓"也有二义:它既

表全体,有浑言义“典翰之绍名”,又可专指部分,有析言义“舆(车厢)"。

另外,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中,也有的并不够成意义上的直接联系,

比如:

杭/完六上木部:“杭,桐木薪也。徒木完謦。”段注:“封析言之.杭之言完也。”在此例中

我们可看出,“封析言"所系的两个词“杭"与“完"并没有意义上联系,仅仅存在着

音相近的关系。

第二节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动词所指关系分析

段注“浑言"、“析言"类术语所系词中也有一部分是动词。据统计,所系动词共有

58组。与名词一样,由于受到古时人们观物取象的这种象征思维方式以及当时一些社会

19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动作或同类动作的称名没有做到很科学、很简洁,故所系动词

所代表的客观动作行为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理清的。

一、同一行为,称名不同

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动词,有很多实则是用来说明同一动作和行为

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古人给它的命名不止一个,据统计,这类动词共有25组,下

面我们选取其中一些例子做具体分析。

(一)时间的长短

紊/戒一上示部:“齑,戒絮也。”段注:“‘祭统》日:‘齑之禺言鸯也,宵不齑以致齑者也。’

紊、戒或析言,如‘七日戒,三日裔’是。此以‘戒’钏‘萧’者,统言则不别也。”由段注我们

可以看出,这两个词都有祭祀前为表虔诚敬畏而整洁身心之义,即祭祀前要沐浴更衣,

且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等等,统言“戒”可训“窬”,但二者动作时间的长

短不同,“窬”为三日,“戒"为七日,说明了“紊”、“戒”的差别。

沤/演十一上水部:“渍,沤也。”“酒,久演也。”段氏:“言久演者,略别於渍也。上统言,

此析言,互相足也。”由段注可知:这两个动词都表示“浸泡’’之义,只是“湛"的时间

要比“演’’长,故为之各命一名,以“湛”训“演”是浑言,以“久渍”训“湛”是析

-.L

口o

(二)适用地点位置的不同

奔/走/越二上走部:“走,趣也。”“超,走也。”十下天部:“奔,走也。”段注:“走

者,超也。‘释宫》日:‘室中捐之畸,堂上捐之行,堂下胡之步,门外褶之趣,中庭胡之走,大路

帮之奔。’此析言之耳。潭言之,则奔、走、越不别也。”这三个动词都是“快跑”之义,浑

言不别,但从段氏所引《释宫》可知,三者差别在于适用于不同的地点位置。

垒/埽七下巾部:“帚,所吕冀也.”段注:“‘少俄》日:‘汜埽日埽,埽席前日拚。’拚郎垒之

段借字。叁舆埽封文剐二,散文刖一。”这两个动词都表示“扫除“之义,但从段氏所引<少

仪》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适用于不同的地点位置。

(三)动作方式、特征不同

睨/欧/吐二上口部:“睨,不欧而吐也.”段注:“欠部日:‘欧,吐也.’潭言之.此云不欧而

20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吐也者,析言之。欧以匈喉言,吐以出口言也.有匈喉不作恶而吐出者,捐之睨。”这三个动词都

指“呕吐"之义,浑言“欧”、“吐"不别,只是它们表示“呕吐”这一动作时的表现方

式与特征各有不同。

唯/诺二上口部:“唯,锘也。”段注:。此潭言之。‘玉藻》日:‘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

也。”三上言部:“诺,虑也。”段注:“口部日;‘唯,鞯也。’唯、诺有急缓之别,统言之则皆虑也。”

这两个词均表“应答"之义,可浑言通用,而由段注可知,二者表现特征不同,“唯"

的行为特征是“急",“嚣”的行为特征是“粳"。

(四)依凭不同

拒/拭

<说文》手部无“拭”字,“古者拂拭字只用饰”(三下又部“欣”字注)·段氏辨析了

“拒”与“拭”的差别.十二上手部:“拒,给也。”段注:“给者,相足也。‘士丧檀》日;‘乃沐梅,

拒用巾。’又日:‘浴用巾,拒用浴衣。’注日:‘拒,唏也,清也。’按:唏者,乾之也。浴用巾,既

以巾拭之矣,而{复以浴衣拒之,帮抑按之使乾。此乾彼湮,可互相足,故日‘给也’。‘雨雅》日:

‘拒、拭、刷,清也。’潭言之也。析言之,则‘拒’舆‘拭’不同,故静害欣‘廒,饰也’、‘撞,

饰也,属一羲,·抠,给也’又属一羲也.”由段注可看出,这两个动词都指“揩干擦净’’之

义,但二者依凭不同。古时洗澡用毛巾,洗完澡后,用湿毛巾把身上的水擦去这一动作

叫“拭";但这时身上还不是真正的“干",于是再穿上干浴衣,“仰按之使干",这个动

作就叫“拒”,可见,“拭”依凭的是洗澡用的湿毛巾,“拒”依凭的是干的浴衣。

(五)适用对象不同

锥/鸭四上隹部:“锥,雄雉鸣也。”段注:“言‘雄雉鸣’者,别於‘喝’之稳。雌雉呜’也。

<小雅》:‘雉之朝雏,尚求其雌。’‘郄凰》:‘有蔫雉鸣。’下云:‘雉鸣求其牡.’按郏注《月令>云:

‘雏,雉鸣也。’是‘锥’不必系雄。‘喝’剐毛公系褚雌,亦望文立驯耳.若潘安仁赋:‘雉蔫蔫而

朝雏.’此剐所捐潭言不别也.”四上扁部:“喝,雌雉鸣也。”段注:“《邶凰》:‘有哟雉鸣。”这

两个动词都表示“野鸡鸣叫"这一行为,浑言不别,皆可用于雉鸣,但由段注可知,析

言之,雄雉鸣日“锥",雌雉鸣日“唱"。

薨/碎四下步部:“碎,大夫死日碎。”段注:“‘曲檀》:‘天子死日堋,赭庚日薨,大夫日卒,

士日不椽,庶人日死·”四下死部:“薨,公庚碎也·”段注:“<曲檀》日:‘公庚日薨·’卣部日;

‘大夫死日碎.’此不日‘公侯死’而言‘公庚碎’者,欲兄分别,刖惟大夫偶碎,统言刖不雨也。”

21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段注可知,“薨”与“碎”这两个词实则都表示“人死"这一相同动作行为。而由于

当时社会制度的一些原因,人们对此有多个称名,故析言之,公侯死日“薨”,大夫死

日“碎”:浑言之,则公侯也可言“碎”。

刻/缨四下刀部:“刻,续也。”段注:“金部日:‘镄,刚缀可以刻锺也。’《释器》日:‘金帮

之续,木胡之刻。’此析言之。统言剐刻亦续也。”这两个动词都表示用刀具在硬物上雕镌这

一行为,浑言之“刻"也可称“续",但段注引《尔雅·释器》说明,析言之,“刻’’的

对象是“木",而“镂’’的对象是“金”。

赐/与六下具部:“赐,予也。”段注:“<释黏》:‘蛮、贾、锡、畀、予、沉,赐也。’七字耱

注。凡缝傅云‘踢’者,‘赐’之假借也。‘公羊傅》日:‘锡者何?赐也。’赐者,‘舆’之通稻。《禹

贡》‘纳锡大妞’,乃下舆上之嗣。又<玉藻》言‘赐君子、舆小人’者,别言之,统言则不别也。”

十四上勺部:“与,赐予也。”由段注可知,这两个动词都表示“给予”这一行为,统言不

别,而段注引《玉藻》说明,析言之,“赐”的对象是君子,而“与"的对象是小人,

二者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嫉/炻八上人部:“候,蚧也。”段注:“蚧者,炻也。《靛骚》注:‘害贸日嫉,害色日炻。’

如日‘女羝美惑,入宫兄炻:士燕贸不肖,入朝兄嫉’是也。潭言刖不别。”十二下女部:“炻,

媚炻夫也。”由段注可知,这两个动词都表示“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心怀忌恨”的一种心

理活动,浑言不别,而段氏引《离骚》注,从行为的对象方面揭示了“嫉"与“炻"

析言之异:“嫉”的对象是“贤”,“炻”的对象是“色”。

(六)程度不同

鳢/锝五下仓部:“鳢,饭俦淫也。”段注:“焦部日:‘鲍,鳢焦也。’是引伸之凡淹演皆日髓

也。……葛洪云:‘谴,饭畿臭也。”食部:“锝,钣锡也。”段注:“钣蝎者,捐钣久而味燮。……

‘绑黛》篇:‘食鳢而锝。’孔日:‘鳢蝎,凫味燮也.’皇侃云:‘链胡欲食缨久而腐凫也,锔捐缨久

而味恶也。’是则孔注本作‘髓,臭:鸽,味燮也’,今本误倒耳。撼‘输螽>及斡蔽,鳢、鲳是二

事,析言之也;‘释器>云:‘食髓期之锝。’剐统言之.”由段注可知,这两个动词都表示“食

物经久变坏”之义,<释器》统言不别,“鳢”亦称“蝎”,“析言”则“髓”指食物经久

而腐臭,“蝎”指食物经久而味恶,两者程度不同。

第三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二、同类行为,称名不同

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动词,有很多是用来形容一些相近或相关行为

的,它们属于同一类动词。因为它们之间既有联系而又不同,故会产生“浑言"、“析言"

用法。据我们统计,这类动词共有30组,下面选取其中一些例子具体分析。

(一)程度不同

喘/息二上口部:“喘,疾息也.”段注:“此分别言之.息下日:‘喘也。’潭言之也。”十下

心部:“息,喘也。”段注:“口部日:‘喘,疾息也。’喘魇息之疾者。析言之.此云‘息者,喘也’,

潭言之.人之氛急日喘,舒日息。”由段注可知,这两个动词都有“呼吸喘气"之义,浑言

不别,析言则“气急日喘,舒日息”,二者程度不同。

呻/吟二上口部:“吟,呻也。”“呻,吟也。”段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潭

言则不别。”这两个词都表示人在劳苦疾痛时发出的声音,二者互训,浑言不别,但由

段注可知,二者存在着“舒"、“急"的不同特征。

颇/眷九上贾部:“颇,遇祝也。”段注:“遢视者,返而视也,‘檎凰》笺云:‘遛首日颇。”

四上目部:“眷,颇也。”段注:“‘大柬》:‘隧言腰之.’毛日:‘瞪,反颇也。’睹同眷。<小明》云:

‘睹睹愫顾。’‘皇矣》云:‘乃眷西颇。’凡颇眷韭言者,顾者,迢祝也.眷者,颇之演也。颇止於

侧而己,眷剐至於反,故毛云‘反颇’。斡潭言之,故云‘颇也’。”这两个词都有“回头看”的

意思,二者浑言不别,而段氏则揭示了“眷"与“颇"析言则别,强调“眷"乃“颇之

深也”,“颇止於侧”,“眷则至於反"。

睇/眄四上目部:“眄,目编合也。……一日:襄视也,秦藉。”“睇,小襄祝也。……南楚捐

眄睇。”段注:“嗣眄日睇也。眄届衰祝、睇属小衰祝者,析言之。此潭言之。‘方言》日t‘睇,眄

也。隙楚之同、南楚之外日睇.”这两个动词都表示“斜着眼看"的意思,而段注则给我

们指出其析言有别,即“眄"的斜视程度大于“睇”。

(二)动作及结果不同

视/兄,聪/凹八下旯部:“视。瞻也。”段注:“目部日:‘瞻。酶祝也j’视不必皆酶,剐瞻舆

视小别矣,潭言不别也。”“兄”是“看见”,即外界事物进入眼帘,兄部:“兄,视也。”段注,“析

言之,有视而不兄者、聪而不圈者,潭言之,则祝舆兄、明舆骢一也.耳部日;‘砖。聆也。’‘朗,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知聱也。’此析言之。”‘骢”是用耳朵去接受声音,十二上耳部:“骢,聆也。”段注:“凡目所及者

云视,如‘祝朝’、‘祝事’是也;凡目不能偏而耳所及者云薅,如‘蒜天下’、‘聪事’是也。”“固”

是“听见”,即外来的声音传入耳膜。耳部:“固,知罄也。”段注:“往日薅,柬日固。<大旱》日:

‘心不在焉,聪而不固。一段氏通过上述材料,告诉人们:“祝”和“兄"的关系同“骢"

和“固”的关系一样,“视”是用眼睛去“看"外界事物,“骢”是用耳朵去聆听外界声

音,“视"、“薅’’仅表动作,而“兄”、“固”也可表结果。这两组词语,古今词义几乎

没有什么变化,其差别容易理解。

(三)表现方式、特征不同

仆/偃八上人部:“仆,顿也。”段注:“顿者,下首也,以首叩地帮之顿首,引伸魇前覆之辞。……

偃褶却偃,仆朗前覆,益演<蔽文》者捂。若<输捂》注云:‘偃,仆也。’剐潭言不别矣。”二下足

部:“踣,僵也。”段注:“僵,御偃也。……踣舆仆音羲皆同。繇炎日:‘前覆日仆。’《左傅》正羲

日:‘前覆鹚之踣。’封文剐偃舆仆别,散文刖通也。”人部:“偃,僵也。”段注:“<小雅》:‘或棱暹

偃仰。’<输捂》:‘寝不尸。’苞注日:‘不偃趴布展手足似死人。’‘左傅》:‘偃且射子钮。’l:晋播》:

‘蘧僚不可使侥。’章注:‘篷僚,偃人。’‘参同契》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及其死也。乃後效

之。’<水缝注》日:‘徐偃王生而偃,故以属虢。’凡仰仆日偃。”这两个动词都表示跌倒在地

之义,但由上述述材料可知,这两种动作的方式不同,“前覆日仆”,即“仆”指面部朝

下、后背朝上跌倒在地;“仰仆日偃",即“偃”指面部朝上、后背朝下跌倒在地。

蠲/飙三上言部:“铺,飙也。”“氯,铺也。”段注:“‘大司桀》:‘以桀捂教圈子:舆、道、瓿、

诵、言、鼯。’注:‘倍文日飘,以謦筋之日诵。’倍同背,捐不阴穰也。前剐非直背文,又魇吟泳以

謦筒之。‘周褴》经注析言之,飙、韵是二;轩统言之,飘、桶是一也。”这两个词都有“背诵”

之义,二者互训,统言不别,而段氏则引<周礼》注,说明了“飙”、“捅”行为方式的

不同。

寅/贾六下只部:“贾,市也。……一日:坐寅售也。”段注:“‘司市'注:‘通物日商,居寅

物日贾。’居寅物,鹚居稽物亦兼寅之也。”只部:“寅,行贾也。”段注:“‘白虎通>日:‘商贾何

捐也?商之魇言章也,章其速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帮之商也.贾之焉言固也,固其有用

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通物日商.居真日贾。’……‘漠·律唇志':‘商,章也,物成

寄Il可章度也。’……潭言之,剐寅、贾可互僻:析言之,剐行贾日寅。行贾者,通四方之珍吴以资之。”

第i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这两个动词都表示“做买卖”的意思,但由段注可知“寅"、“黄”的方式不同,即存

在“行"与“居”的区别。

提/携十二上手部:“捕,提也。”“提,挈也。”段注:“挈者,繇持也。搞则相垃,提剐有高

下,而互相驯者,潭言之也。”这两个动词都表示以手持握、引拉之义,而由段注我们也

看出,二者的行为特征不同,“携”强调横向的“相并”,而“提"则强调纵向的“有高

下’’。

(四)依凭不同

寝/卧七下^部:“寝,队也。”八上卧部:“队,伏也。”段注:“趴舆寝具。寝於林,<输褡》

‘寝不尸’是也;趴於几,‘孟子>‘隐几而趴’是也。趴於几,故日伏,尸篆下日:‘象队之形。’

是也。此析言之耳.统言之则不别,故^部日:‘寝者。队也。"这两个动词都表示“睡觉"

之义,统言不别,而段注也告诉我们:“寝”与“卧”的差别在于它们的依凭不同,“寝”

所依凭的是“床”,“卧”所依凭的是“几",故二者睡姿不同。

三、同一名称,不同行为

段注“浑言”、“析言"类术语所系动词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涉及两个或多个动词,

有一些只是说明同一个词语在使用上具有不同的义项。据统计,这类动词共有3组,下

面我们逐一加以分析:

静三上言部:“谇,蘸也。”段注:“‘释钴》、毛傅皆云:‘谇,告也。’轩云:‘禳也。’<释黏》、

毛傅泛言之,轩枣言之也。”由段注可知,“莽”泛称可指“告",是其浑言义;专称则指“蘸",

即责骂,为其析言义。责骂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告"。

瘸七下广部:“瘸,病瘳也。”段注:“‘释黏》及<小雅·角弓》毛傅皆日:‘疳,病也。’潭

言之胡瘳而尚病也。辫剐析言之,捐雕病而瘳也.”七下广部:“瘳,疾瘩也。”根据段注可看出,

“瘠"有两个意思:一为浑言义,“谓瘳而尚病也";一为析言义,“捐雕病而瘳也"。浑

言义重在表示“病”,析言义重在表示“瘳”,即病好。

扪十二上手部:“扪,攘持也。”段注:“擦,安也,一日插也。捐安搪而持之也。‘大雅》:‘莫

扪朕舌。’傅日:‘扪,持也。’潭言不分析也.”由段注可知:“扪"这个动词有两个相关的义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项,浑言义是泛指的“持”,其析言义是专指的“操持”。

第三节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形容词所指关系分析

上古时期的词汇主要以名词、动词为主,形容词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经统计,段注

“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中仅有五组形容词:腊/肥,美/艳,暑/热,芳/香,肃/

恭/敬。在此一一加以分析。

一、所指相同,称名不同

肥/艚四下肉部:“肥,多肉也。”“艚,牛羊日肥,豕日艚。”段注:“按:人日肥,默日艚,

此人、物之大辨也。又析言之,则牛羊得俩肥,豕猬偶臆。”由段注我们可知:“肥”、“腈”所

指相同,都表示“肥壮"、“肉多"之义,但它们的使用对象不同,在“人"和“物”这

一层面上,“肥"用于人,“艚”用于兽;在“物”的内部再分则“肥”用于牛羊,“艚”

用于豕。

芳/香七上香部:“香,芳也。”段注:“!I_Il部日:‘芳,舯香也。’芳捐卿,香刖汜言之。”由

段注可知,“芳"与“香"二者所指都是对一种很好闻的气味的描述,然而二者使用范

围不同,“香”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指任何香味,而“芳"则专指舯香。

二、所指相近,称名不同

(一)程度不同

美/髓

‘说文>五上璺部:“髓,好而畏也。……‘春秋傅》日:‘美而鞋。”段注:“‘小雅>

毛傅日:‘美色日盛。’‘方言>:‘姑。美也.宋街晋郊之弼日黠。美色魇整。’按:今人但别美好而

已,辫必云‘好而畏’者,屠其从璺也.璺,大也,大舆畏羞通.‘祷'言薤姜之美,必先言‘硕人

颀颀’;言鲁j疰之美,必先言‘猗嗟昌兮,顾若畏兮’,所鹚好而畏也.‘左傅>网言‘美而姑’,此

鞋遥於美之美。人固有美而不曼满者也。毛傅及‘方言'皆潭言之也.”由上述材料我们可看出,

第三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关系分析

“美"和“齄’’都是用来描写入外貌的美丽与漂亮,二者浑言可不别,但所指并不完全

相同,程度有别,“蜢造於美”。

(二)侧重点不同

暑/熟

《说文》七上日部:“暑,荧也。”段注:“暑舆热潭言刖一,故静以‘熟’割I‘暑’。析

言剐二,故‘大雅》‘温隆蛊矗’,毛云‘温温而暑,隆隆而雷,矗蛊而热’也。暑之羲主韶淫,熟

之羲主捐燥。故溽暑捐湮暑也。《释名》日:‘暑,炱也,如水囊物也。’‘热,燕也,如火所烧熟也。”

由段注可知,“暑”与“熟”都表示“温度高"之义,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暑之羲主

胡淫,熟之羲主招燥"是也。

肃/恭/敬十下心部:“恭,肃也。”段注:“肃者,持事振敬也。<尚害》日:‘恭作肃。’此以

肃棵恭者,析言刖分别,潭言刖互明也。‘输疆》每‘恭’、‘敬’析言,如‘居忘恭,孰事敬,貌思

恭,事思敬,皆是。一由段注可知,这三个词都是对为人处事的谦逊态度的描写,浑言不

别,而段氏又引<论语》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即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分析

第四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分析

在上一章中我们讨论了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所指即该词所指称的客

观现实之间的关系,本章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分析这些词在词义上的关系,并对它们能

够产生“浑言"、“析言”用法的原因做一探讨。

第一节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

对于“浑言"、“析言”术语的使用范围,学界基本观点都认为它们是用来辨析同义

词的,而对于段注中的该术语,马景仑先生这样说:一浑言’、‘析言’只有在两种情况

之下出现:1.辨析同义词:2.辨析同一个词的两个相关义项。一①并且他在《段注训诂研

究》一书中所做的数据统计很清楚地表明,这对术语绝大部分都是用来辨析同义词的。

冯蒸也说:“‘浑言/析言’是《段注》中具有相同涵义的一批术语的代表称。它在《段注》

中使用频率最高,并且在训诂界流传已久,运用也很广泛。这一批术语所辨析的内容基

本上是‘说文》中的同义词。"o对此,联系第三章中对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

词的关系分析,我们认为,段注中该术语所系之词并不主要都是同义词。

谈到同义词,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关于词义间关系的几个术语。一般来说,如若人们

按照词义来给词划分类别,往往会想到同义词、近义词、等义词、反义词等,反义词在

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下面我们就同义词、近义词、等义词来谈谈自己的~些看法。

通常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等

义词指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词,近义词则指意义相近的一组词,其中同义词又包含等义

词和近义词。而对于这种分法,我们觉得有点混乱,因为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

认识,如果说两个词是同义词,那么我认为也可以说它们也是等义词,因为“同义"与

。马景仑.段注训诂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l版,第14卜147页

∞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l版,第60页

29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义”所指的都是意义相同之意,并且完全意义上的等义词也是很少的。而意义相等

与意义相近又有很大的不同,故我们认为,把近义词归为同义词的一种这种说法并不是

很科学。综上所述,本文中我们只采用“同义词”、“近义词"这两个术语,前者即表示

意义相同的一组词,后者仍表示意义相近的一组词。另外本文中还另加一个术语——.类

义词。类义词,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同属一个类别的词。当然,这种关系不是

绝对的,因为人们对于类别的划分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草”与“木’’,一般来说人

们会把它们看作是不同的类别,但它们又同属“植物"这个大类,故这种情况下它们又

可看成是同类了。故同义词、近义词必然都是类义词,而本文中我们所说的类义词,指

的是属于同一类别但联系并不紧密的词语;即构不成同义关系或近义关系的词语。下面

我们就具体看看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之间的关系。

一、所系之词为同义词

我们知道,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认识,那么具有同义关系的两个词所反映

的也应该是同一个客观事物。第三章中我们也讨论过,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

系之词中,有一部分是为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个动作来命名的,故它们属于同义词。如“菡

萏/夫容一、“腕胫/百叶"、“父/考,母/妣,妻/嫔’’、“薨,碎”,“刻/镂”,“赐/与”等,又如:

寅/客六下只部:“寅,所敬也。”七下^部:“客,寄也。”段注:“字从各。各,冥祠也,故

自此耗彼日客.引伸之日寅客。蛮,所敬也:客,寄也。故‘周檀·大行人》‘大寅大客’别其醉。

赭侯帮之大寅,其孤卿捐之大客。‘司饿>日:‘褚公褚侯赭伯赭子褚男相魇寅,赭公之臣、侯伯子

男之臣相魇客.’是也。统言则不别耳。”由段注可知,“宾"与“客"所指都是“客人",只

是二者存在着地位尊卑的差别,“蛮”的词义重在“敬’’,“客”的词义重在“寄”。

冠/冕/弁七下一部:“冠,豢也,所吕豢鬟,弁冕之缌名也。”段注:“析言之,冕、弁、冠

三者冥制;潭言之。刖冕、弁亦冠也。”七下罔部:“冕,大夫吕上冠也。”段注:“冠下日:‘弁冕之

撼名。’潭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吕上有冕,则士熊冕可知矣。”八

下完部:“党,冕也。”段注:“按富云‘冕属’,祷窟骞‘属’字耳.冠下云:‘弁冕之德名也.’云

‘绝名’.则弁舆冕固有分矣。冕下云:‘大夫以上冠也。’云‘大夫以上冠’,则士纂冕可知。士有

爵弁,非冕也。依‘檀器>,刖夏殷之士有冕,周之士爵弁,亦冕之亚也.”可见,这三个词都指

30

第四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分析

“冠”即“帽子",“潭言之,剐冕、弁亦冠也",只是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遍/嫁二下是部:“遍,之也。”段注:“‘释站》:‘道、之.往也。’‘方言》:‘逝、徂、道,

往也。遭,宋鲁藉也.’按此不日‘往’而日‘之’,斡意盏以‘之’舆‘往’稍别。逝、徂、往自

霰勤言之,道自所到言之,故燮卦日·之卦’,女子嫁日‘遍人’。”段注揭示:“女子嫁日逋人"

的“逋”,是“自所到言之”。十二下女部:“嫁,女遍人也。”段注:“‘白虎通》日:‘嫁者,家

也。嫣人外成,以出道人禺家。’按,自家而出帮之嫁,至夫之家日蹄。‘丧服缝》捐‘嫁於大夫日

嫁,迪士庶人日遍’,此析言之也;潭言之,皆可日遍,皆可日嫁。”由上述材料可知,这两个词

都表示女子嫁人这一行为,只是从动作行为的表达角度方面看,“嫁”指女子“自家而

出",“逋”则指女子“至夫之家”,而从动作行为的对象方面看,“嫁於大夫日嫁,遍士

庶人日遍。一

盗/轰七下^部:“宄,蠢也。外焉盗,内禺宄.”段注;“轰宄者,通僻。内外者,析言之也。

凡盗起外魇轰,中出属宄。成十七年<左傅》日:‘乱在外餍轰,在内魇宄。’外傅晋螽亦云:‘乳在

内禹宄,在外屠轰.”由段注可知,“蠢”与“盗”所指实质相同,可以通称,只是由于二

者针对的对象不同,故有两个名字,“乱在外属蠢,在内属宄"

由上述材料可知,如若一个词的所指客观现实相同,那么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义

词。由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不同的特征,而上古人们又比较偏重于比较

直观的形象性思维,故为同一个事物创造出不止一个的称名来是很正常的,因此就产生

了不少同义词。而由前文我们统计的数据可知,“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名词中的同

义词只占近27%,动词占有比例近43%,形容词也只有两个,因此我们认为,段注中

“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大部分都为同义词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二、所系之词为近义词

近义词即意义很接近的词,它是介于同义词和类义词之间的一类词。段注“浑言"、

“析言"术语所系词中有许多都是近义词,名词中有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词语也可以看

成是近义词,比如“笠/簦"、“牙/齿”、“疾/病’’等。第三章我们讨论动词时的“同类行

为,不同命名"这一小类,基本上都属于近义词。例如:

皮/革三下皮部:“皮,剥取默革者嗣之皮.”段注:“劁.裂也。嗣使革舆肉分裂也.云革者,

3I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言刖去毛日革,统言则不别也。”三下革部:“革,默皮治去其毛日革。”段注:“皮舆革二字,封

文剐分别,如‘秋敏皮’、‘冬敏革’是也;散文则通用,如‘司裘》之‘皮卑’郎革路,《诗·羔羊》

停‘革猫皮也’是也。一由段注可知,浑言之,“皮”与“革"都指兽皮,可以通用。析言

之,则“皮”指带毛的兽皮,“革"指去毛的兽皮,“革"是“皮”的一部分。

翱/翔四上羽部:“翱,翔也。”“翔,回穗也。”段注:“《释岛》:‘薷,息酰,其最也翔。’郭

云:‘布翅翱翔。’高注《淮南》日:‘翼上下日翱,直刺不勤日翔。’……按‘翱’‘翔’统言不别,

析言则殊。高注析言之也。”段氏引《淮南子》高诱注,说明“翱”是鸟翼上下簸动地飞,

“翔”是鸟翼平直不动地回飞,二者虽行为方式不一同,但都表示鸟在天空中飞这一动

作。

跪/跽二下足部:“跪,拜也。”段注:“手部日:‘捧,首至手也。’按跪舆拜二事,不富一之,

疑富云‘所以拜也’。”足部:“跽,畏跽也。”段注:“按僚於拜日跪,不保於拜日跽。<范雎傅》四

言‘秦王跽’,而後乃云‘亲王再拜’是也。”由此可见,这两个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相近,

都是两膝相并着地,伸直腰股,但“跪’’的行为与“拜”紧密相连,而“跽”则“不系

于拜”。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不影响人们交际的前提下,是允许语

言有一定的模糊性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总会与其它一些事物产生或近或远的关系,因

此想把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做泾渭分明地区分是不可能的,因此,近义词的产生也就有

了现实可能性。

三、所系之词为类义词

上文已经说过,类义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属一个类别的词。我们要想把同义词、

近义词、类义词三者划分一个明确的界限,是很难的,因为如若两个词是同义词或近义

词,那么首先它们必须是类义词,故其中必然会有交叉。而相对于同义词、近义词来说,

类义词中两个词词义之间的关系是最不密切的。我们认为,段注“浑言”、“析言”术语

所系名词中有很多都是类义词。比如:

蜃/蛤十三上虫部:“蜃,大蛤。”段注:。……按郊注‘檀就'日:‘大蛤日蜃.’章注‘园捂'

日:‘小日蛤,大日蜃。’高注‘吕竟)日:‘蜃,蛤也。’高潭言之,郊、章析言之。蜃舆蚌鞋届而

32

第四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分析

别。”十三上虫部:“盒,蜃属。”段注:“属而有大小之别也。”由段注可知,二者同属而有别。

“蜃”和“蛤’’都是产于江河湖海的有介壳的软体动物,二者同类。

髁/荏一下!IIII部:“荏,桂荏,繇也。”‘赫,桂荏也。”段注:“‘袜,桂荏’,<释舯》文。<内

刖》注曰t‘薅藓,荏之属也。’《方言》日:‘藓亦荏也。阴之柬西或帮之藓,或帮之荏。’郭楱日:

·藓,荏颓。’是刖析言之刖‘藓’、‘荏’二物,统言则不别也。”这两个词所表之物都属于草

类。

!lIIl/木段氏在一下帅部“茉”字注云:“凡析言有舯木之分,统言则舯亦木也。”“舯”和

“木”都属于的植物这个大类,但浑言“木”可含“舯”,而“5lnlI"不可含“木”。

赢/隹四上隹部:“隹,患之短尾施名也。”忘部:。舟,畏尾禽绝名也。”段注:“短尾名隹,

畏尾名息,析言则然,潭言则不别也。”又:隹部:“复,息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复,持二

隹日蔓。”段注:“蔓下日:‘隹二枚也。’‘隹’、‘息’统言不别耳。"这两个词都表示飞

禽类。

第二节“浑言”、“析言”用法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

前面已经讨论过“浑言"即“浑言不别",笼统来说,所系之词意义相同,可以通

用;“析言”即“析言有异’’,对所系之词仔细分析它们又有区别。上文也分析过段注中

“浑言"、“析言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上的关系,下面分析产生这种用法的原因。

对于段注“浑言一、“析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归纳过,比如马景仑

先生在<段注训诂研究》一书中的第四章里专门用一节加以说明,他主要从语言表达与

词义变化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分析也很透彻。本文将主要从社会原

因方面加以分析。

林宝卿在《:汉语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曾引用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一段话:“人

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而表达人们心理工具的语言也具有社会性。语言

是为交际存在的,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的,因此,语言是一种为交际过程所制约

并带有心理烙印的一种符号体系。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

33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素质。"。段玉裁在为《说文》作注时,为了释义更加准确明白,他引用了大量的古文

献资料作为佐证,故我们分析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的词义关系,也不能

忽视上古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在词汇产生、运用及其训诂等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直观的形象性思维方式

通过对段注“浑言"、“术语’’所系的名词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上古时期,人们的这

种直观的形象性思维方式和这种用法的产生关系密切。其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

下,人们的认识局限于初级、简单的社会实践,思维发展处于低级阶段,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大都停留在直观的表象上。

对于这一点,同义词的存在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解释。我们知道,词义是对客观

事物的一种概括认识,而同义词指意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既然意义相同,那

么它们所反映的也应该是同一个客观事物。然而,一般来说,基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在同一种语言中,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我们只需用一个词来表示即可,但是通过上文的

分析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有很多同一客观事物或现象却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来

表示,比如“菡萏"与“夫容”两个词所表示的都是“荷花"这种客观存在,然而通过

析言分析我们知道,“菡萏’’表示“未发”的荷花,而“夫容”则是“已发”的荷花。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虽然这两个词所指同为一物,但是由于此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呈

现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因此人们就为“未发”、“已发”阶段的荷花各造了一个词,故这

两个词之间既有“同”的一面(即都指“荷花”),又有“异"的一面(即分别处于“未

发”阶段与“已发”阶段),从而就为“浑言”、“析言”用法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又如

“巢”与“窠"两个词表示的都是“鸟巢”这种客观存在,然而通过析言我们知道,“穴

中日窠,树上日巢”,即虽然同指鸟巢,但在穴中的称作“窠”,在树上的却称作“巢”,

这也是由于它在人们面前所呈现的形状不一样,故各自命名,从而为“浑言"、“析言”

用法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这种例子前文已多引用,不再枚举。

值得一说的是段注中“浑言”、“析言"术语所系名词中的类义词。类义词所指的客

观实在本为不同的事物,然而却能产生“浑言”用法,与当时人们的那种直观的形象性

∞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l版,第2l页

34

第pnq章段注“浑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词义关系分析

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比如“橘/柚”这组词,它们本为两种不同的水果,仅因为外形相

似,故“《本草经》合橘柚为一条,浑言之也”。又如“茅/菅”本指两种草名,“菅似茅

而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乃尤善矣",可见二者本指异物,

也是因为它们所呈现出的外形相似从而统言为一。

当然,动词中这种现象也很多,比如“刻’’与“镂”,二者都有“雕刻"之义,然

而《释器》日:“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为析言。我们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动作相同,

但是由于是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故上古时人们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刻在金上与刻在木上

各自命名,从而产生了通过“浑言”、“析言"这对术语加以辨析的需要。

二、认识水平的局限

由于上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故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存

在许多模糊不清的状况,正因为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使很多本不可能通用

的词语也产生了通用的现象。比如“肓”与“鬲”这两个词,它们本为人身体中的两个

不同器官,析言之“鬲上为肓",按理说,两个不同的事物是不可能通用的,然而贾逵、

杜预皆用“鬲”来训释“肓",二者统言不别。我们能够看出,这二者所指虽不是同·

事物,但所处位置极为接近,人们在使用上不会分析过于细致,因而产生了模糊通用的

现象。又比如“飧”与“饔”这两个词,其实二者都有“饭”的意思,但由于当时人们

认识水平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故不可能从“朝食"、“夕食"这些相同或相似现象中

把“饭"这一核心概念提取出来,而是为具有相同属性相同本质的现象各自命名,因此

就产生了“浑言”、“析言"所辨析的情况。

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们知道,语言来源于客观世界,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在语言各要素

中词汇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古代社会生活内容会直接反映到词汇中

来,很多相同的事物或相同的动作由于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约束,当运用到不同人的身

上时,会采用不同的称名。比如,我们经常举的例子“薨’’与“碎",就是典型的由封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等级制度产生的一组同中有异的词。又如“冠”、“冕”、“弁”三个词,其所指实为一

物,即都指“帽子”,通过段注分析我们知道,“冠”指“帽子"的统称,而由于受封建

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同阶层的人所戴的帽子也有不同的名称,“冕”之“大夫以上冠",

而“士无冕”,“士有爵弁,非冕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几个词之间既有“同’’

又有“异”。再如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见古人很看重礼仪,在这一因素影响之

下,也产生了一些既相近又不同的词语,比如前文中我们讨论过的“奔/走/超"这组词:

段注:“走者,超也。《释宫》日:‘室中捐之畴,堂上胡之行,堂下胡之步,朗外韶之

超,中庭胡之走,大路胡之奔。’此析言之耳。潭言之,则奔、走、越不别也。”这三个

词虽同为“快跑”之义,但由于礼仪的严格规定,在不同的地方发生此动作也有专门的

要求,因此就有不同的词产生。

上述这些社会因素都对词语的产生、运用和训释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再结合

语言表达与词义变化两个方面的影响,就不难理解段氏使用“浑言”、“析言”术语对更

准确、更清晰地训释语词意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语

第五章结语

本论文主要对段注“浑言"、“析言"术语及其所系之词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归纳,具

体操作时按照词性的不同来分别加以归类分析。我们发现,不管是名词、动词、还是形

容词,它们都具有以下两种清况:一、所指相同,称名不同;二、所指相近,称名不同。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组词,我们认为它们属于同义词,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组词,我们认为

它们是近义词或类义词。接着又分析了词语间能够产生“浑言"、“析言"用法的原因,

由于马景仑先生在其著作《段注训诂研究》中已经从语言自身发展层面上对其原因进行

了总结,故本文主要是从社会文化层面上对其原因进行探求。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段注“浑言一、“析言"术语所系之词中,同义词只占

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近义词与类义词,而在上古社会的那种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的作用

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不像现在这么科学,思维也停留在较低的直观形象性认

识上,而客观事物与现象往往又会为我们呈现出来许多不同的特征,这样就为同义词的

产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为同一个事物创造一个以上

的称名。它们既然所指相同,那么有“浑言”、“析言”用法也就不言而喻了。同理,近

义词、类义词的关系虽不如同义词那么紧密,但它们或近或远地存在着相同之处,故在

那时人们对词的理性意义的认识还不是很科学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浑言”、“析言"

用法。另外,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历来人们对礼仪都是非常注重的,.这在古代中国的

一些社会制度上都有所表现,比如我们封建社会最常见的等级制度。由于这些社会因素

的存在,同一个事物或同一种行为运用于不同阶层的人身上则会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说

明,比如“冠"、“冕”、“弁"这三个词,以及“薨"与“碎",都是由于这些的原因而

产生的。

另外,通过对段注“浑言"、“析言”类术语所系词之间的关系分析,我们也可以从

中发现一些古今语言发展的一些迹象。比如,对古代汉语常识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古

.代汉语词汇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最明显的特点是由单音节词为主演变为双音节词为

主!因为古汉语中一词多义或者多词一义的现象很多也很复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37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故对事物的认识能够从最理性的角度

加以说明。例如“饔”与“飧”两个词,论文中我们也讨论过,它们实则都指“饭”的

意思,而古人却为这个行为分别称名。到了现代,人们能够从中发现这两个词之间的共

同的理性意义——“饭”,然后在这一理性意义前加上限定语“早”与“晚”,即可表

示,而不用专门造两个专有名词来表示,而且这种造词法更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又

如,对“浑言’’、“析言”术语所系词还可以看出同义连用的现象以及词汇的规范化等问

题,很多古时的同义词发展到现代演变成了同义复合词,如“萌芽”、“牙齿"等。

总而言之,对于段注“浑言"、“析言”术语及所系之词的研究很有必要,它不仅能

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书,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的一些发展规律以及上

古社会的生活状况,这对于汉语语言的发展乃至汉文化的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3]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4]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王筠.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7]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年.

[9]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1]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14]马景仑.段注训诂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16]贺友龄.汉字与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8]段玉裁、郝懿行、钱绎、王先谦.汉小学四种[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9]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0]张蔼堂、徐兴东.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1]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3]周大璞主编,黄孝德、罗邦柱分撰.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9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

[24]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6]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8]洪成玉.汉语词义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9]洪成玉.古汉语常用同义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0]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1]王树英、翁玉莲、林玉山.理论语言学纲要[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期刊类:

[1]刘川民.《说文段注》辨析同义词的方式[J],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10月.第27卷

增刊.

[2]钟明立.《说文段注》同义词论证方法述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8年5月.第31卷第2期.

[3]钟明立.《段注》在同义词研究上的继承与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年十月.第5期.

[4]刘智伟.浅析《说文解字注》建立汉语同义系统的原则和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

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2月.第18卷第1期.

[5]贺友龄.谈段玉裁《说文解字》中的“浑言”“析言”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

报.2005年(增刊).

[6]孙红梅.{:说文解字注》对同义动词的辨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月.

第21卷第6期.

附录

附录:段注“浑言/析言”字目统计表

注:1.本表按照词性的划分依次列出段注中的全部“浑言/析言"词条。

2.本表以“浑言/析言"术语作为代表,还包括其它形式的术语,具体见每个词条后面

所标。

3.每条下分别依次列出该字目、字目下术语所系之词、所用术语以及在段注中的页码。

一、名词(共207组)

(一)同物异名(共57组):

1.祺(祺/萤)

2.藩(藩/蔚筑)

3.藕(茶/藕)

4.蓟(蓟/莘/萑菱)

5.茼(苗茼/夫容)

6.萌(萌/芽)

7.速(原/衍)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

[统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单言/监言]

[统言/析言]

[潭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析言]

[统言]

[别言]

P25

P33

P34

P34

P37

P75

P136

P17

8.臌(臌/盾/干)

9.腕(腕胫/胃/百藁)

10.脯(脯/替/腊)

11.惰(惰/脯)

12.朐(朐/艇)

174

Pl74

P1

13.脂(脂/膏)

14.蘧(蘧/簟)

15.飧(饔/飧)

l7

P1

92

P22O

[潭言/析言]

4l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6.僚(枝/绦)

[潭言/析言]

17.桷(桷/榱)

[潭言/析言]

18.茉(瓣/缂[茉]/缚/岙/畚/臬/捏)[潭言/析言]

19.极(极/棱)

[潭言/析言]

20.贿(贿/货)

[潭言/析言]

21.寅(寅/客)

[潭言/析言]

22.晷(光/景)[潭言/析言]

23.昔(乾肉/腊)

[潭言]

24.秀(菜/莘)[散文]

25.瓞(瓞/瓞)

[潭言/析言]

26.客(寅/客)

[统言]

27.宫(宫/室)

[统言/析言]

28.窠(巢/窠)

[析言]

29.冠(冕/弁/冠)

[潭言/析言]

30.冕(冕/冠)

[潭言/析言]

31.帱(帱/裨)

[统辞]

32.服(服属/骖局)[潭言/析言]

33.完(容/完)

[析言]

34.首(爱/鬈)

[潭言]

35.魃(神/鬼)

[统言]

36.豕(豕/彘/猪)[潭言/分别言]

37.易(蜥易/易蜥/蜥)

[统名]

38.辉(辉/光)

[析言]

39.扇(蔺/扇)

[潭言/析言]

40.妻(妻/妤)

[潭言/析言]

41.妤(妤/妃)

[析言]

42.妣(考/妣/嫱;父/母/妻)

[潭言/析言]

42

P249

P255

P258

P268

P279

P28l

P305

P307

P320

P337

P341

P342

P345

P353

P354

P358

P404

P406

P423

P435

P454

P459

P485

P586

P614

P614

P615

43.民(民/萌)

44.戚(戚/戊)

45.绅(绅/带)

46.缱(缠/绦)

47.蜥(蜥易/螺蜒/粲螈)

48.堰(螺蜓/蜥易)

49.螳(螳/嚣蠹)

50.蜃(蜃/蛤)

51.墓(墓/丘)

52.填(填/墓)

53.镜(镜/钲)

54.鳟(蹲/墩)

55.矜(蹲/墩)

56.陂(陂/池)

57.热(套/跻)

(二)同类异物(共141组):

1.珩(珩/佩玉)

2.珧(珧/蜃)

3.氛(祥/氛)

4.芋(芋/臬)

5.蘸(藓/荏)

6.茅(茅/营)

7.著(菪/藻)

8.葡(荑/麓)

9.萧(萧/蒿)

10.茉(5InII/木)

附录

[潭言/析言]

[潭言]

[潭言/析言]

[统呼]

[潭言/析言]

[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

[潭言/分析言]

[潭言/分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43

P627

P632

P653

P660

P664

P664

P666

P670

P692

P693

P709

P711

P719

P73l

P739

P13

P18

P2O

23

P23

P27

P28

33

P35

P37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1.薮(薮/浑)

12.牙(牙/齿)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P41

P80

P84

13.路(道/路)

14.册(策/筒)

15.器(器/皿)

16.谷(腺/函/谷)

17.莳(莳/志)

18.革(皮/革)

19.凫(舒凫/凫)

20.皮(皮/革)

21.瞍(瞍/瞽/朦)

22.复(隹/息)

23.息(隹/息)

24.鹚(雕/鹚/鹗)

25.蔫(凫/黧/匏)

26.髀(股/髀)

27.肓(肓/鬲)

28.脑(脑/肽/膀)

29.膊(腭/肋/脑)

30.臂(臂/宏)

31.孺(玄/臂/膈)

32.雕(尻/尻)

33.胎(脯/胫)

34.耒(犁/梏/耒)

35.耦(耕/耜)

[潭言]

[散文]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封文/散文]

[统言]

[潭言/析言]

[统言/析言]

[毓言/析言]

[潭言/析言]

[统言/析言]

[析言]

[统言]

[潭言/析言]

[统辞]

[潭言/析言]

[统言/析言]

[统言/析言]

[析言]

P85

P86

P87

P90

P107

P121

P122

P135

P14l

P148

P150

P152

P165

P168

P169

P169

P169

P169

P170

P170

P183

P184

36.笸(比/梳)

37.笥(笥/簟)

38.簋(黍/稷/稻/粱)

39.簦(簦/笠)

40.篚(鞭/第;架/蔽)

41.觋(巫/觋)

42.簪(闼/耠)

43.锡(始/锡)

44.馓(馓/鳇/锡)

45.番(番/罂)

46.罄(罄/饼)

47.罐(罐/瓦器)

48.柚(橘/柚)

49.杜(棠/杜)

50.椅(椅/梓)

51.藁(缄滕/藁木)

52.槽(楸/梗)

53.枝(枝/黏)

54.棣(白棣/唐棣)

55.菜(青桐/桐)

56.根(根/高木)

57.斡(桢/棘)

58.桴(桴/楝)

59.桶(桶/粢)

60.桕(柏/稗)

附录

[统言]

[潭言/别言]

[统言]

[潭言]

[封文/散文]

[统言/析言]

[潭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分别言]

[潭言]

[潭言]

[析言/互言]

[潭言/析言]

[统名]

[潭言/别言]

[潭言]

[潭言]

[潭言]

[泛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

45

P191

P192

P194

P195

P195

P201

P206

P218

P219

P225

P225

P225

P238

P240

P241

P24l

P242

P242

P245

P247

P250

P253

P253

P254

P259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61.栖(栖/匿)

62.椅(拱/待)

63.棚(棚/栈)

64.莘(荤/条/秀/英)

65.橐(橐/囊)

66.固(邦/圆)

67.囿(囿/苑)

68.邦(邦/囫)

69.髋(园/邑)

70.鼬(园/邑/里)

71.夜(夜/夕)

72.函(臁/函)

73.嶷(寨/棘)

74.棘(棘/寨)

75.稼(禾/采)

76.植(植/毂)

77.棕(黍/糜)

78.稻(杭/稻)

79.檬(釉/稷)

80.杭(梗/稻)

81.颖(颖/秒)

82.黍(黍/糜)

83.蘖(粟/米)

84.宵(宵/夜)

85.疾(疾/病)

86.瘿(颈瘤/颈腥)‘

[潭言/析言]

[统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统言/析言]

[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

[统言/析言]

[统言]

[潭言/析言]

[泛言]

[封文/散文]

[潭言/析言]

[潭言]

[封文/散文]

[潭言/析言]

[封文/散文]

[散文]

[潭言]

[潭言/析言]

[别言]

P260

P26l

P262

P275

P276

P277

P278

P283

P300

P301

P315

P316

P318

P318

P320

P321

P322

P322

P323

P323

P323

P329

P33l

P340

P348

P349

附录

87.瘠(疯/瘠)[潭言/析言]

P351

88.1|9;c(帛/觫)

[潭言]

P358

89.企(足/止/堙)[潭言/析言]

P365

90.袍(袍/椭)[潭言/析言]

P391

91.椭(袍/椭)

[潭言/析言]

P391

92.祛(祛/袂)[析言]

P392

93.尻(尻/脾)[统言/析言]

P400

94.领(领/颈/项)[潭言]

P417

95.项(领/颈/项)[潭言]

P417

96.斐(斐/文)[潭言/析言]

P425

97.卮(卮/魍)

[潭言/析言]

P430

98.辟(傅/遽,驿/焉日)[潭言/析言]

P468

99.犬(犬/狗)

[潭言]

P473

100.龙(犬/龙)[潭言/分别言]

P473

101.猴(猴/媛)[析言]

P477

102.皋(浑/皋)[统言/析言]

P498

103.沔(沔/沮)[潭言/析言]

P522

104.址(’址/渚)[潭言/析言]

P553

105.湖(具匮/五湖,泽薮/J|I/浸)[分析言/析言]P554

106.洫(浦/洫)

[封文/散文]

P554

107.鼋(霆/鼋)[统言]

P572

108.霓(霓/虹)[潭言/析言]

P574

109.妪(缱/鲔)

[潭言]

P576

110.觞(觞/鲔)[潭言/析言]

P576

111.鲤(缒/鲤)[监言]

P576

112.角今(夤今/薏)[潭言/析言]

P580

47

潭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13.琵(耆/脊)

114.卤(盟/卤)

115.盛(盛/卤)

116.圈(国/嚣)

117.嗣(蔺/键)

118.聱(謦/音)

119.擘(擘/臂)

120.伞(脊/吕)

121.女(女/孀人)

122.匿(隧/栖)

123.区(棺/柩)

124.瓶(瓶/甑)

125.纪(统/纪)

126.鱿(统/填)

127.缀(遂/缀)

128.络(络/迸)

129.蜩(蜩/蟑)

130.烛(盎/豸)

131.矗(蛊/豕)

132.垣(垣/艚)

133.堵(堵/垣)

134.墉(墉/城)

135.筠(铸/釜)

136.辎(辎/耕)

137.耕(耕/辎)

138.靼(辊/棘)

[潭言/析言]

[封文/散文]

[潭言/析言]

[分言/饼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析言]

[潭言/析言]

[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封文/散文]

[统言/析言]

[监言]

[潭言/析言]

[潭言/析言]

[潭言]

P582

P586

P586

P588

P590

P592

P594

P611

P612

P636

P637

P638

P648

P652

P653

P657

P668

P674

P676

P684

P685

P688

P705

P720

P720

P720

附录

139.帆(帆/犄)[析言]

140.轸(轸/帆/犄)[潭言/析言]

141.赣(鞴/辕)[潭言]

(三)同名异义(共8组)

1.祥

[统言/析言]

2.逑(妃/仇/匹)

[潭言/析言]

3.譬(譬/謦)[潭言/析言]

4.鞔(鞔/履)

[潭言]

5.噱[泛言]

6.向(绑/牖)[潭言]

7.后(后/君)

[潭言/析言]

8.卑(舆输/舆)[潭言/析言]

(四)其他

1.杭(杭/完)[封析言]

二、动词:(共鹃组)

(一)同一行为,称名不同(共25组)

1.裔(窬/戒)[统言/析言]

2.祭(祭/祀)

[统言]

3.祀(祭/祀)[析言]

4.睨(欧/吐/睨)

[潭言/析言]

5.走(步/趋/走)[潭言/析言]

6.行(畴/行/步/超/走/奔)

[统言/析言]

7.锘(诺/唯/虑)[统言]

8.雏(锥/噶)

[潭言]

9.薨(薨/碎)

[统言/概言]

49

P721

P723

P725

舶张

“X:

PⅥ08

PH35

P唱38

29

P叩2O

P269

P3

P3

P3

P59

P63

P78

P90

P142

P164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10.刻(刻/缨)

[统言/析言]

11.锝(鳢/蝎)

[统言/析言]

12.赐(赐/舆)

[统言/别言]

13.宄(盗/蠢)

[析言]

14.帚(垒/埽)[封文/散文]

15.侯(嫉/炻)[潭言]

16.偃(偃/偻)

[析言]

17.獠(獠/狨)[潭言/析言]

18.奔(奔/走/超)[潭言/析言]

19.洹(洹/演)

[统言/析言]

20.涑(涑/漳})

[潭言/析言]

21.乳(生/虚)

[潭言/析言]

22.抠(拒/拭)‘

[潭言/析言]

23.擎(擎/支)

[潭言/析言]

24.嫁(道/嫁)[潭言/析言]

25.叁(埽/拚)[潭言/析言]

(二)同类行为,称名不同(共30组)

1.喘(喘/息)

[潭言/分别言]

2.唯(唯/诺)

[潭言/析言]

3.呻(呻/吟).[潭言]

4.跽(跪/跽)[统言/析言]

5.踣(偃/侯)

[封文/散文]

6.龋(龋/歌)[潭言]

7.飙(飙/捅)

[统言/析言]

8.譬(譬/擒)

[统言]

9.款(款/潮)[潭言]

P179

P222

P280

P342

P361

粥∞

粥n

附录

10.蓿(稽/想)[统言/析言]

11.眷(眷/颇)[韭言/潭言]

12.睇(睇/眄)[潭言/析言]

13.翔(翱/翔)

[统言/析言]

14.贳(黄/贷)

[潭言]

15.商(商/贾)[潭言/析言]

16.儋(负/儋/任/何)[统言]

17.仆(偃/仆)

[潭言]

18.乜(燮/化)[潭言/析言]

19.队(队/寝)

[统言/析言]

20.兄(兄/祝,骢/固)[潭言/析言]

21.视(瞻/祝)[潭言]

22.颇(颇/祝)

[析言]

23.鬃(髡/鬃/箭)

[潭言/析言]

24.驰(驰/疆)[蓝言]

25.息(喘/息)

[潭言/析言]

26.恕(仁/恕)[潭言/析言]

28.掉(掉/摇)[潭言]

29.娠(妊/娠)

[潭言/别嗣]

30.娉(聘/圈)

[潭言]

(三)同一名称,不同行为(共3组)

1.谇(谇/禳)

[泛言/軎言]

2.瘸(瘸/病)

[潭言/析言]

3.扪(扪/持)[潭言]

三、形容词(共5组)

1.艚(膊/肥)

[统言/析言]

P100

P133

P133

P140

P281

P282

P371

P381

P384

P388

P407

P407

P418

P429

P467

P502

P504

P602

P614

P622

P100

P352

P597

P173

漳州师范学院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2.蛀(美/髓)

3.暑(暑/熟)

4.香(芳/香)

5.恭(肃/恭/敬)

[潭言]

P208

P306

P330

P503

[潭言/析言]

[泛言]

[潭言/析言]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文章名称

发表刊物(出版社)

发表时间刊物级别署名次序

上古汉语同义词判定与使用的

‘安徽文学》2011年12月省级

基本特征探究

53

致谢

致谢

弹指一挥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已接近尾声,硕士学位论文也终于完稿,蓦然回首,

过去的点点滴滴如在眼前,在这三年中有太多需要我感谢的人。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即贺友龄教授和施榆生教授。在我看来,两位

恩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都很具有人格魅力。学习上,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严谨的

治学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不断影响着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困难,

从最开始的选题,再到开题,以及后面的更换题目,直至定稿,两位导师都很有耐心地

给了我莫大的建议与帮助。生活上,他们那种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以及平易近人的人格

魅力都使我深深感动,尤其是在我因故不得不暂时延缓写作进度时,两位导师给予我的

理解与帮助,我深受感动。另外在我返校赶时间修改论文时,两位导师也都是第一时间

帮我修改,正因为如此,我才能顺利完成整个写作过程。在此,谨向我的恩师表示崇高

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教会了我很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都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之所以今天还能够在校

园里求学,是因为有他们在背后一直无私地支持我关心我,在这里我要向他们道一声“辛

苦了”,并祝福他们身体健康,我会继续加油的!

再次,我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三年的同窗生涯中,大家相亲相爱,感觉

很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锻炼到了自己。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对与我同专业的陈大卫、张家异、雷颜丽、周捷四位同学说声“谢谢",

在整个三年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们给予了我太多的帮助,我为能遇到这么好的同窗而感

到幸运。

同时,我还要感谢漳州师范学院,三年前正是她给了我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所以

我才能够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并且遇到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祝福母校的

未来越来越好!

虽然离别总带着伤感,但是别离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我衷心地祝福大家在以后的

工作与学习中都能取得好成绩,我也会继续努力以报答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做一个对家

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S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的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7:5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10104160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的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浑言”、“析言”术语的研究.pdf

标签:术语   二者   浑言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