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言·明象·求意

更新时间:2024-03-14 17:45:5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既然的近义词)

析言·明象·求意

析言·明象·求意

围绕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可谓变化多端,形式也

多种多样,透过多样的命题角度和命题形式,笔者认为高考古典诗歌的鉴赏主要

应抓六个字:析言、明象、求意。

一、析言

诗歌鉴赏,析言是基础。“言”是指诗歌的词语和句子。会析言,诗歌是蹦跳

的文字组合;不善析言,诗歌是平躺着的文字排列。诗之言包括象之言和非象之

言。象之言是指承载景象、物象、事象的符号,非象之言是指诗中的虚词以及议

论、概括叙述、直接抒情的句子。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春风”“绿”“江南

岸”是象之言,“又”则是非象之言。析象之言就是分析承载象之言给欣赏者带来

的感受,“春风”“绿”“江南岸”给欣赏者带来的感受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而诗

意也往往落在非象之言上,一个“又”字则传达了诗人在生机勃然的景象面前流露

出“归去”的矛盾心态。区分象之言和非象之言而分别加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走

进诗歌的境界,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2007年全国卷(I)要求鉴赏苏轼词《望

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

趁年华。”其中第1题是: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

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分析下阕的语言,重要的象之言有“咨嗟”“思故国”“新火新茶”等,非象之言

有“却”“休对”“且将”“诗酒趁年华”,前三个是虚词,最后一句是议论。对照来看,

“咨嗟”表达了感叹,感叹传达了内心的苦闷;“思故国”是壮志,但着一个“休”字,

则有壮志难酬的心怀;以“新火”试“新茶”是闲适之举,但加“且将”既包含着诗人

不愿作此闲适之举的心态,也包含着诗人暂且借闲适之举摆脱苦闷的心理;而“诗

酒趁年华”的议论,显而易见是一种超然心态,从而加深了前句希望摆脱苦闷的

心理。这样,“表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

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这个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许多诗歌仅有象之言,这样的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占多数,这只要充分分析象

之言就够了。要做到“充分”二字,还需注意三点:(1)充当象的载体的主要是名

词、动词、形容词以及由它们构成的词组;(2)关注修饰语的表达效果;(3)同

一个象用不同的言表达,色调、效果就不同,比如落花与残红。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需要相应的有关表达技巧的知识,但具体到某一首诗

歌的鉴赏,则也需要以“析言”做基础。比如2007年湖北卷要求鉴赏两首唐诗,

其一是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其二是李约的《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

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其中第1题是: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

法,并作简要说明。

如果能抓住前一首诗“宫中”“外边”两个词,后一首诗“人已尽”“树长生”两个

意象,答案自明。答案是: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

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

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二、明象

明象包括明哪些为象,明象的特性,明象的组合,明象的效果。上文提到诗

歌的语言有象之言和非象之言,这实际上回答了哪些为象的问题,在此不赘述。

明确哪些为象是诗歌鉴赏的初步,因此,浙江卷从2004年到2007年每年的诗歌

鉴赏第1题都检测这一点。象的特性、象的组合、象的效果,在实际诗歌鉴赏中

往往需要综合思考。比如2007年全国卷(II)要求就王维的《新晴野望》进行

鉴赏,全诗是:“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

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其中第1题是: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表面上是检测关键词语,实际上是借助象的组合,明确特定象的特性。因为

分析诗歌中某些字之所以传神,主要是,要么更好地表现了象,要么更好地表现

了思想感情。此处明显是前者。“分别是哪一个字”,这容易回答,是“明”和“出”;

问题是“简要分析”。分析起来则要看这两个字与“白水”和“碧峰”两个象的关联,

明确地说,这两个字更好地表现出了两个象的某些特性。但是单独来看,象的特

性往往不易确定,比如“白水”,是说水清,还是说水泛波光,抑或说水急速流动

时本身所具有的色彩?这就要从象的组合中明确。把整首诗的象排列出来,则是

“新晴”“原野”“极目”“氛垢”“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白水”“碧峰”“事南亩”等,

在这个象的系统中,“新晴”是中心之象,因为“新晴”才“原野旷”,才“极目无氛垢”;

因为“新晴”,“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才显得那般明晰;因为“新晴”,才“倾家

事南亩”。那“白水”“碧峰”也是由“新晴”而生,因为前雨,而河水上涨,青山苍翠

碧绿;因为现在放晴而使水面波光粼粼,使青山更加翠绿、明秀,“白水”“碧峰”

的其他特性因而消隐。由此答案便明确了: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

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再如2007年湖南卷,要求赏析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全诗是:“少年离别

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题目是: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

的。

此题检测的主要是象的效果。但要建立在这两联哪些为象、这些象有什么特

性、它们是如何组合的等问题的判明上。诗人写诗,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象,无论

创造怎样的象的系统,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情意,有利于情意表达的就突出、强化,

否则就舍弃。从接受角度看,鉴赏诗歌就要善于发现诗人选择的一系列象的共同

特性,看它们如何将要表达的情意强化。下面所引的命题人对此题所拟的答案可

以充分看出这一点,答案看起来似乎很复杂,方法却是单纯的。

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

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

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

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

伤痛。

颈联:(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

端悲慨。(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

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

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三、求意

言与象虽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欣赏诗歌最终是为了求意,有了意,言

与象才鲜活起来。就一首诗歌的内部而言,求意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循象求

意,二是循非象之言求意。

循象求意最为普遍。诗歌的审美形态有两个方面:意象美和声律美,高考诗

歌鉴赏题一般不涉及声律,意象就成了命题的重中之重。意象,简单地说,就是

意与象的融合。意和象不可分割,因此说到象,就是包含着意的象,象即是意象。

分开来说,象与意的关系是:象是诗的表层、外层,意是诗的深层、内层;意渗

透在象中,深入体会象可以领悟到意。从这一点而言,“明象”是“求意”的基础。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通过诗歌的非象之言来求取意,却更为便捷。2005年和2006

年浙江卷第2题均是分析诗歌(或诗句)思想感情(意),2005年单纯循象求意

即可,2006年则需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我们以后者为例加以说明。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

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回答此题,单独看这个句子解决不了问题,需要联系整首小令。从象看,前

四句用了一连串的象,“溪边小径”“舟”“门前流水”“青山”“白云”,构筑了幽美的

环境,浸透了诗人喜爱之情;“隔断红尘路”则可见这幽美的环境是与世隔绝的“世

外桃源”。接下来两句是非象之言,“也么哥”是口语,表达强烈的感叹,“寻不得

也么哥”意为找不到的啊,复意表达,情意更为强烈,诗人得意、自豪的情感溢

于言表。为什么居住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而感到欣喜、自豪,这自然与诗

人超然尘世,心向隐居密切关联。命题者所拟的答案是:

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

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

情趣。

求意还可以从诗歌的外部找到讯息,比如诗题、诗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

注解。如前文所举的《华清宫》《过华清宫》两诗,单看题目,联系杜牧的《过

华清宫绝句》,大致可以猜测诗歌表达的是对统治者的讽刺或鞭挞。但这些属于

辅助性的方法,可以作为补充和印证。

言、象、意不可分割,鉴赏时常常需要综合考虑。比如2007年山东卷要求

对清代徐兰的《出关》“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作鉴赏,其中第1题是:

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

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从言来看,如果换下前两句,那么整首诗除了第三句外,其余都是非象之言,

缺乏形象性。从象来看,“凭山俯海”“旆影风翻”,壮阔而富有气势。从意看,“古

边州”“见戍楼”暗含苍凉况味,与“出关争得不回头”的怀乡之感相应;而“必封侯”

三字与此句含义相去甚远,换下前两句则诗意不谐调。把这样的分析概括一下,

就容易得出下面的答案了: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

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析言·明象·求意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7:4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09559160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析言·明象·求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析言·明象·求意.pdf

上一篇:再见,妈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歌   表达   鉴赏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