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

更新时间:2024-03-14 17:20:1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高考励志语)

26、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

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

不可以,具体为什么,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干扰素诱导技术。

1、干扰素是什么?

1957年Isaacs在研究紫外线照射对流感病毒的鸡胚绒毛尿膜组织培养的影响时发现,

培养数小时后,组织培养液中虽然没有病毒颗粒,却含有一种可溶性蛋白质,能抑制活流

感病毒的繁殖,这种蛋白质称之为干扰素(IFN)。以后观察到很多的细胞培养、鸡胚或者

实验动物在感染任何一种动物病毒,无论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都有IFN产生,可

见IFN的产生是需要病毒等诱生剂诱生的。

IFN是非特异性防卫因子,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毒颗粒,但可以保护敏感的宿主细胞

抵抗病毒感染,即能抑制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这种抑制作用没有特异性,抑制病毒的

范围甚广,即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在病毒感染的早期,机体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

IFN就产生了,因此,IFN在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的作用。

的诱生(诱导)

机体内只有很少的细胞可以自发产生低浓度的IFN,因此,IFN的产生一般需经诱生。

这些可以激发靶细胞产生IFN 的物质称之为诱生剂或诱导剂。

诱导剂分为两类:

一类为A级诱导剂,即病毒核酸(双股RNA诱导最强)与人工合成的dsRNA,其诱导

力强,无论是在活体内或离体培养细胞均可产生高浓度IFN;

另一类为B级诱导剂,仅限于在动物体内产生IFN,如布氏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

体,分枝杆菌,等细胞内感染的微生物,脂多糖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环己亚胺,卡那霉素

等低分子量物质,促有丝分裂原等 。

IFN的诱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诱导期,约为1-8小时,首先是诱导剂与细胞膜接

触,激发抑制状态的IFN基因去抑制;第二期 为产生期,包括IFNmRNA转录,蛋白质

的翻译与IFN的分泌,任何诱导剂其诱导IFN产生的曲线基本相似,呈抛物曲线,但各期

的长短则因细胞和诱导剂的不同而不同。临床实践证明,以猪瘟细胞疫苗病毒和鸡新城疫

苗病毒诱导产生IFN的持续最长,约三周之久。

3、诱导IFN的过程中有规律可循,并对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

(1)、IFN的产生与释放在细胞首次感染病毒后持续20-50小时,其后不再产生IFN,

即使再感染病毒也不行,此期可称之“不应期”约持续72小时,因此第二次应用IFN诱

导剂必须在第一次应用后72至120小时进行。

(2)、首次应用IFN诱导剂只能产生低浓度IFN,第二次应用才能产生高浓度IFN。

(3)、IFN产生的量与诱导剂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因此,要产生高浓度IFN,

必须用大剂量诱导剂

(4)、灭活病毒的诱导作用比活病毒强

(5)、吮乳幼畜产生IFN比成年动物少得多。

26、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7: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08018255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6、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6、只用干扰素诱导技术可以防控非洲猪瘟吗.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产生   病毒   诱导   细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