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成长的脚印)
悲愤填膺的哀歌——《哀郢》赏析
《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哀郢”的“郢”是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
对于这篇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认为
这首诗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是在楚国的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以后所写。当
时楚王仓皇动迁,百姓四处逃亡,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屈原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悲愤
填膺的哀歌。所谓“哀郢”,就是哀悼郢都沦亡的意思。诗的一开头就描写了诗人目睹一
片慌乱的景象“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皇天:老天爷。不纯命:天道无常,即本来不应该这样做的,老天爷却这样做了。震:
震动。愆:罪愆。这句意思是,老天爷你是如此地变化无常,为什么让老百姓受到这样的
震动,遭受这样的罪过呢?
“民离”句:意思是,因为郢都沦亡,所以百姓四处流散。方:正当。仲春:二月。
东迁:向东逃亡。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诗中记述他在甲日早晨离开郢都的,他实际上就是逃难人群中的一员。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从郢都出发,离开旧居,远远地逃难,到哪里才是尽头呢?当船夫们一起举桨,船开
始慢慢离开郢都时,心里很哀痛,因为不能再见君主了。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长楸:高大的梓树。龙门:郢都的东门。渐行渐远,郢都的最高树木和最高的城门都
已经在视野中逐渐消失了,他伤心的泪水不觉像雪珠一样纷纷洒落下来。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婵媛:联绵字,指的是心绪缠绵,有所牵挂。蹠:到达。洋洋:漂流失所的样子。
本来是自己的故都,自己的国土,而现在反而不能安居,敌人反客为主,占领了楚国,
而楚国的国人,却失去了家乡无处安身,到处流落为客,沉痛地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剧。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阳侯:波神。相传阳侯是古代凌阳国之侯,溺水而死,成为波神。忽:迅速地。翱翔:
飞翔。薄:止,停下。
这两句是说船行如飞,不知将停泊在哪里,
絓结:指心中郁积苦闷。蹇产:联绵字,弯曲的意思,指心情不舒畅。释:解开。
这两句是写,心中郁积苦闷,愁闷不解。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6:3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405472160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悲愤填膺的哀歌——《哀郢》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悲愤填膺的哀歌——《哀郢》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