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世博会上海)
①
2006
年
5
月内蒙古社会科学
(
汉文版
)
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ES
May2006
Vol.27
№
.3
第
27
卷 第
3
期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论争与实践
———以华南研究为例
周建新
(
赣南师范学院 客家研究中心
,
江西 赣州
341000
)
[
摘要
]
华南研究可以从地域和概念两个层面去理解
,
但方法论是华南研究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涉范围
,
即强调结合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地方文献及档案运用与解读的方法。在这种学术旨趣的指引下
,
国内外一批
地方社会文化学者在华南区域着手进行了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尝试
,
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2001
年
,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运作
,
使华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
“华南学派”的名称亦逐
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熟识。而随着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
华南学派已经不满足于将目光停留在
华南一隅。“超越华南”或“告别华南研究”之所以提出
,
即在于“希望走出华南
,
到中国其他地区去
,
延续他们
的问题关怀与方法实验。
[
关键词
]
历史人类学
;
华南研究
;
宗族
[
中图分类号
]C91
2
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
2
5281
(
2006
)
03
2
0083
2
04
这或许正是历史人类学的魅力所在
,
让为数众多的
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专业学者投身于此
,
积
极实践。
历史人类学的上述两大问题或困惑
,
其实是二
位一体的
,
说到底就是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学科还仅
仅是一个研究范式
?
目前
,
学术界视历史人类学为
一种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观点渐占上风
,
越来越多的
历史学者和人类学者都承认历史人类学只是一个
研究范式
,
例如
,
清华大学张小军博士主张应以开
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历史人类学
,
而不是
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
,
他认为“历史人类学”之所
以得名
,
大概在于被历史学抢先注册的缘故
,
因为
从事此类研究的学者
,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
大都
具有历史学的学科背景
,
相比而言
,
人类学者对历
史人类学的参与无论是热情还是成果似乎都略逊
一筹
[1]
一、论争
:
历史人类学的定性与正名
大约近一二十年来
,
“历史人类学”一词突然
火爆起来
,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亦引起了人类
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相当热烈的讨论和争
论。概而言之
,
这些讨论和争论集中在以下两个方
面
:
第一
,
作为学科性质的历史人类学究竟存不存
在
?
也就是说在现代学科体系中
,
历史人类学有没
有它的一席之地
,
是否有其独立的学术地位和价
值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
那么它是属于历史学还是
人类学或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是“历史学”作为
“人类学”的定语
,
还是“人类学”是“历史学”的修
饰词
,
学术界曾经对此各执一端。如果答案是否定
的
,
那历史人类学又是什么
?
第二
,
历史人类学的
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
有什么特点
?
这两
个问题一直像个幽灵一般纠缠着古老而又年轻的
历史人类学
,
它是一个谜
,
引人入胜
,
发人深思
,
又
让人迷茫困惑
,
百思不得其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
。当然
,
张小军无意评价历史学者和人类
学者在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贡献孰大孰小
,
否则他
也同样会掉入这个泥潭而不得脱身。张小军的观
点得到了不少学者同仁的认可
,
台湾中央研究院的
①
本文获
2005
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基金资助。
[
收稿日期
]2006
2
01
2
16
[
作者简介
]
周建新
,
男
,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
博士
,
副教授。
83
庄英章先生对张小军的看法深表认可
,
认为只有透
过跨学科的整合、跨区域的比较
,
避免一些“身难
由己”的因素才能更好掌握汉人社会文化的基本
特质
[2]
受到研究香港地域社会和文化两项研究计划的催
发而兴起
,
一是时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大卫教
授为首的口述史和香港地方文献、碑铭收集计划
,
二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华德英、蔡志祥、张兆
和等人主持或参与的高流湾计划
,
组织了华南研究
会。
90
年代
,
在美国耶鲁大学萧凤霞教授等人的
推动下
,
召集包括国内广东、福建和安徽的年轻学
者
,
开始进行华南地域社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比较
研究
,
华南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期。先后举办了一
系列的研讨会、田野工作坊和讲座
,
并出版《华南
研究资料中心通讯》、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
中心
,
使华南研究有了自己的研究基地和发表园
[4]
地。
正如蔡志祥所言
,
华南研究可以从地域和概念
两个层面去理解
,
但方法论是华南研究一个重要的
参考指涉范围
,
即强调结合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地
方文献及档案运用与解读的方法。在这种学术旨
趣的指引下
,
国内外一批地方社会文化学者在华南
区域着手进行了历史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尝
试
,
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2001
年
,
中山大学
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运作
,
使华南研究的
影响越来越大
,
“华南学派”的名称亦逐渐为国内
外学术界所熟识。而随着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影
响越来越大
,
华南学派已经不满足于将目光停留在
华南一隅。
20
世纪末
,
陈春声和刘志伟就曾提出
“超越岭南”的看法。萧凤霞则一贯主张“‘华南’
研究只是一种途径或取向
,
而并非最终目的。我们
只不过以‘华南’这块地方为试验场
,
为区域研究
建立跨学科的分析框架”。科大卫则以自己的实
际行动实践了他提出的“告别华南”的思想
,
他已
先后到山西和贵州从事研究。“超越华南”或“告
别华南研究”之所以提出
,
即在于“希望走出华南
,
到中国其他地区去
,
延续他们的问题关怀与方法实
验。他们相信
,
只有超越华南
,
华南研究才不会沦
为传统意义上的地方历史
,
才能不断地刺激和启发
[5]
我们重建关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理解”。蔡志
祥和程美宝的见解可谓是一针见血。
笔者认为
,
从区域上分
,
华南研究目前大致可
划分为四个板块。有意思的是
,
这四个研究板块除
了各有相对固定的地域单元和研究群体以外
,
它们
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也各有侧重。一是香港地域
社会和族群文化
,
以科大卫、蔡志祥、张兆和、廖迪
生等为代表
,
以族群和宗教活动为研究重点
;
二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府族群
,
以科大卫、萧凤霞和
。在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与香港科技
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的多次学术活动中
,
陈春
声、刘志伟等人亦以此立场回应一些师生的提问。
其实
,
类似的观点早在
1978
年
,
法国社会史与历史
人类学学者安德烈・比尔吉埃尔就曾明确阐释过
,
他在《历史人类学》一文中指出
:
“历史人类学并不
具有特殊的领域
,
它相当于一种研究方式
,
这就是
始终将作为考察对象的演进和对这种演进的反应
联系起来
,
和由这种演进产生或改变的人类行为联
系起来。”在他看来
,
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
不
是发现一个研究领域
,
而是强调一种研究方法。
受此影响
,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历史人类学理论
方法和研究对象也采取较为开明的立场。目前较
为一致的看法是
:
历史人类学就是“历史学的人类
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学化”
,
或者说“历史学研
究的人类学取向”和“人类学研究的历史学取向”。
也就是说
,
历史人类学是试图调和历史学宏大的理
论关怀的建构
(
诸如年鉴学派的中长段理论、沃勒
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
和人类学那种“小地方大问
题”、“小社区大社会”的微观研究旨趣
,
借鉴历史
学对文献的收集与解读和人类学的“参与观察”、
“深厚描写”的田野调查方法。有些学者为简化起
见
,
干脆将历史人类学视为历史学家向人类学家借
用田野调查方法
,
而人类学家则向历史学家学习处
理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
处理方式
,
然而与其陷入无休止、毫无结果甚至是
相互吵闹的论争中
,
这种简洁、可操作性强的观点
反而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简单明了的标签式识
别。
依此逻辑推而言之
,
现在学术界的不少新兴学
科或概念
,
诸如建筑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社会
学等亦可向历史人类学学习
,
不妨也持守上述立
场。道理很显在
,
无谓的口舌之辩和空谈清议不如
实实在在的学术实践。近年来
,
以坚持历史人类学
研究取向、走进历史田野而取得丰硕成果、名声大
噪的华南研究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3]
二、磨合
:
华南研究的历史人类学探索
20
世纪
70
年代
,
“华南研究”或“华南学派”
84
刘志伟等为代表
,
以宗族社会和国家观念为研究重
点
;
三是粤东北的客家族群
,
以劳格文、谢剑、房学
嘉等为代表
,
以宗族、民间信仰、墟市等为研究对
象
,
企图探讨客家传统社会的结构与原动力
;
四是
韩江三角洲和福建的闽南语系族群
,
以丁荷生、陈
春声、郑振满、黄挺等为代表
,
以民间信仰与地域社
会为重点。在此四个相对明确的区域研究群体之
外
,
黄淑娉和周大鸣等人则倡导华南或广东这一大
的地理单元的族群和区域文化的整合研究。此外
,
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山西大学等一些社会
史学者亦开始接受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
,
先后参
加了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
学华南研究中心等组织的历史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研究生研讨班等活动
,
成为历史人类学华南学派的
新生力量。下文拟以宗族研究为例
,
试对历史人类
学在华南地域社会的学术实践予以简要评述。
制度
,
从宗族制度的功能分析转向结构的探讨
,
既
强调宗族的总体把握
,
又注重区域研究和个案研
究
;
既考虑到宗族的政治性、社会性功能
,
又顾及了
宗族与商品经济、地方社会的关系
,
极大地丰富了
[6]
宗族社会史研究。
早期宗族研究
,
主要集中于它的结构及功能
,
把作为宗族建立基础的血缘和系谱视为社会事实
,
而未加深究。科大卫、萧凤霞和刘志伟等人开始跳
出此思维框架
,
从微观的区域社会探寻新的历史。
唐立宗将这种研究传统追溯至社会经济史学派
,
认
为傅衣凌提倡的华南乡族研究
,
采取社会史与经济
史结合的研究方法
,
探讨民间基层社会的实体性
,
傅氏及其弟子的研究
,
除了重视传统的史籍文书
,
并强调地方志、族谱、契约等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分
析
,
甚至是人类学方法的涉猎。因此
20
世纪
80
年
[7]
以降
,
华南研究范式已水到渠成。
科大卫曾回忆说
,
华南研究的兴起在理论上深
[8]
受人类学家弗里德曼和华德英的影响。因此
,
他对华南地区的宗族研究可谓是对弗里德曼构建
的“宗族范式”的质疑和修正。科大卫和刘志伟将
宗族视为一种特定时间的文化创造
,
甚至是一种过
程
,
以揭示亲属关系只是社会建构的一种表现或表
述形式。他们通过族谱等民间文书和实地考察发
现
,
珠三角地区宗族的祖先以及早期历史往往属于
虚构
,
甚至出于附会和传说
,
他们认为
,
明清以后在
华南地区发展起来的所谓“宗族”
,
不是中国历史
上从来就有的制度
,
也不是一般人类学家所谓的
“血缘群体”
,
而是明代以后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
发展的一种表现
,
是国家礼仪改变并向地方社会渗
透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在
16
世纪
,
岭南
庶民及土著的造族活动已经开始。其时士大夫所
建构的家族已成为地方族群用以提高其身分地位
的文化资源
,
作为血缘纽带的家族制成了建构地缘
社会文化认同和正统合法性的根基这个观点在随
后的研究中被不断地贯彻并深化
①
。
客家宗族是历史人类学理论方法在华南地域
①
如科大卫的《国家与礼仪
:
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
三、实践
:
历史人类学取向下的宗族研究
宗族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
,
很
早就出现并活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
在不同的历史
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和社会特征
,
如先秦的宗
法制宗族、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世家制宗族、宋明以
后的庶民化宗族。中外学术界所认为的通常意义
上的宗族
,
是特指宋明以后以“敬宗收族”为目的
的宗族。虽然学术界关于宗族的定义可谓是众说
纷纭
,
但一般都认同宗族是基于继嗣关系而形成的
父系群体或组织。
宋代以降
,
随着旨在“敬宗收族”的理学思想
在民间的实践
,
宗法伦理日渐庶民化
,
使得平民化
宗族得以形成和发展
,
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宗族更成
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从
20
世纪初林耀华
接受人类学功能学派的观点
,
倡导并实践“从人类
学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以来
,
葛学蒲、弗里德
曼等接连对华南乡村社会和宗族制度进行考察
,
取
得了骄人成绩。然而解放后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
以前
,
国内学者绝大多数是采用阶级分析的视角
,
立足于政治史论
,
讨论宗族制度的主要内容如祠
堂、族长、族田、族谱
,
注重研究宗族、族权的封建性
和落后性
,
更多地站在否定宗族的立场上。
20
世
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
,
无论是宗族研究的立场、领
域
,
还是理论方法、技术手段
,
都有了突飞猛进的飞
跃和突破
,
历史人类学者强调把宗族视为一种社会
国家认同》
,
《中山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5
期
;
叶汉明《明代中
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家族文化》
,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时
期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
《历史研究》
2000
年
第
4
期
;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
研究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
,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1
期。萧
凤霞提出宗族的文化手段性
,
认为宗族成为地方士大夫的权
力工具和文化认同的标记。
85
社会付诸实践的另一成果。历史人类学理论与方
法真正较大规模地被引入和运用到大陆客家研究
,
有几位学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如香港中文大学人
类学系的谢剑教授、法国远东学院的劳格文博士。
谢剑是一个深受英美文化人类学影响的人类学家。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
,
他在新加坡的田野研究中就
对客家产生了浓厚兴趣。
80
年代便到粤东地区与
嘉应大学的房学嘉合作进行人类学田野研究
,
《围
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宗族的复苏》一书
就是他俩合作的突出成果。
1992
年
,
谢剑来到号
称为“世界客都”的粤东梅州市
,
他与房学嘉一同
对粤东梅县的温氏宗族经过长达数年的田野调查
,
以客家传统宗族围龙屋的居住模式作为解释宗族
复苏的重大原因之一
,
并以客家人从传统居住模式
围龙屋的“突围”
,
象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正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孔迈隆教授为该书写的序论中
所说
,
仁厚温公祠的个案研究并不是中国社区研究
的先行者
,
但该书的独特和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围龙
屋这种典型的客家建筑空间与文化、社会组织之间
的内在关联
,
阐释了宗族、宗教和血缘应对时代的
[9]
(
PP
1
5
~
6
)
反应与变迁。
1994
年起
,
劳格文主持策划了“中国农业传统
社会结构研究”课题
,
研究区域包括闽西、粤东、粤
北、赣南等地。这个多地区、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
大型课题主要倡导采取实地调查方式
,
深入客家乡
村进行访查。其参与者既有大学教师、科研人员
,
也有政府文化官员和地方文化工作者等。“每个
工作者
,
不是去抄别人的文字的资料
,
而是真的走
出家门访问乡村中的老人
,
以了解过去的一些事情
是如何做的
,
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因此
,
他们带回
来的每一个事实是不可替代的
,
也是极为宝贵
[10]
的。”这项时间长、成效大的研究以《客家传统社
会丛书》的面目问世
,
至
2005
年共出版
26
卷
,
对包
括粤东北、粤北、赣南和闽西等主要客家地区的宗
族社会、神明崇拜、墟市贸易、民间习俗等研究提供
了丰富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
,
何国强的
《围屋里的宗族社会
:
广东客家族群生计模式研
(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年
)
、究》刘晓春的《仪式
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
(
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
等论著
,
拓宽加深了客忆》
家研究的领域。
黄淑娉主持的“广东族群和区域文化研究”课
题
,
整合了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医
86
学等学科的研究者
,
对广东境内的族群文化进行全
面而深入的探讨
,
出版了《广东族群和区域文化研
究》和《广东族群和区域文化研究报告集》两部著
作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
。周大鸣则主
持了“汉的重新思考”课题
,
其成果最后结集为《中
国的族群和族群关系》
(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
黑龙江人民出版年
)
、《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
社
,2003
年
)
。《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一书以人
类学田野调查报告为基础
,
立足于广东及华南地
区
,
关注宗族结构与乡村政治、宗族与乡村经济、宗
族与村落文化、宗族与民间信仰、宗族与族群关系、
宗族与社会变迁等问题
,
进而对当代华南宗族的社
会地位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出了深刻反思和严
肃审视。该书包括绪论、当代华南的宗教与社会发
展、宗族复兴与乡村治理的重建、宗族结构与村落
政治等内容
,
在地域上以客家地区为主
,
并涉及江
西和福建等省
,
是目前华南宗族社会研究的第一部
专门著作
,
亦是历史人类学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较
好的实践运用之成果。
[
参考文献
]
[1]
张小军
.
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
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
[J].
历史人类学学刊
,
2003,
(
1
)
1
[2]
庄英章
.
历史人类学与区域发展史研究
[R].
“中山大
学建校
80
周年校庆人文论坛”讲演稿
,2004
2
11
2
18.
[3]
常建华
.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
[A].
人文
论丛
2002
卷
[C].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4]
蔡志祥
.
华南
:
一个地域
,
一个观念和一个联系
[A].
华
南研究会
.
学步与超越
:
华南研究会论文集
[C].
香港
:
文化创造出版社
,2004.
[5]
蔡志祥
,
程美宝
.
海外学者的“华南研究”
[N].
光明日
报
,2000
2
12
2
22.
[6]
周建新
.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J].
民族研究
,
2006,
(
1
)
.
[7]
唐立宗
.
《历史人类学学刊》创刊号出版简介
[J].
明代
研究通讯
(
台湾
)
,2003,
(
6
)
.
[8]
科大卫
.
告别华南研究
[A].
华南研究会
.
学步与超越
:
华南研究会论文集
[C].
香港
:
文化创造出版社
,2004.
[9]
谢剑
,
房学嘉
.
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宗族的
复苏
[M].
广州
:
花城出版社
,2002.
[10]
徐正光
.
族群、地域与民间文化
:
客家传统社会特质与
变异
[J].
客家研究辑刊
,2000,
(
2
)
.
(
责任编辑 萨其荣桂
)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5:0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998721605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论争与实践——以华南研究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论争与实践——以华南研究为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