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天的笔顺是)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
1904年,“中国文学”科目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出现,标志着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一
百多年以来,涉及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从未停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概括来看,有三轮
辩论值得我们提要回顾,反思认识。
一、20世纪前期:文与道
第一轮辩论发生在20世纪前期,论题是“文与道”。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直主张“文与道”统一。近代,融入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一般
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发生了“裂变”,出现了修身、读经、辞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课程。
其教学活动虽都是选读文章,却开始有了“文”或“道”的不同侧重,“文与道”的学习有
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例如,修身、读经的学习重在学习选文内容,重在精神思想教育,专
注于“道”的传输与浸润;而辞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的学习,却开始注意学习选文
形式,注意学习文章及诗词歌赋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文”的学习受到关注。1909年,
早期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编辑沈颐在《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中提出,“宜以实用为
归而不必蹈辞章之习”,“授以布帛粟菽之文字而不必语以清庙明堂,则真国民教育之旨也”
[1]。即偏重实用性的“文”的学习,这可以看作是语文课程“工具论”的滥觞。
然而,语文教学有着久远的历史,与民族深层意识融为一体,在塑造民族精神、增强
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国家常常会要求语文教学实现其教化功能。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清朝
末年“裂变”而出的多门语文课程“聚变”为一,语文课程的学习又重新强调“文与道”
的并行。1916年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说:“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
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2]
20世纪前期,面临异国觊觎和民族危机,为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有识
之士倡导并践行教育救国。1920年,当国语教育兴起时,蔡元培《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
中又一次强调语文的意识形态意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为什么要有国语?一是对于国
外的防御,一是求国内的统一。”[3]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道”,并引发对于语文教学中“重
文轻道”倾向的批评。1922年,叶圣陶就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指出:“不明白
国文教授之真作用,徒视为形式的教科……由第二种谬误观念,便轻视文字的内容和表出的
方法;仿佛学习国文的目的,至能读、能识、能讲、能写为止……所学的又不过是一个形式……
儿童对于国文科决不感有兴味,便是谬误的目的,也绝对不能达到。”[4]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语文教学对于“道”的偏重又有两类:锐意革新者要求
语文教学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稳重继承者要求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显然,
二者有相同之处――都重“道”,又有不同之点――所承载的内容,即“道”是不同的。二者展
开了语文教学应该偏重于怎样的“道”的辩论。在辩论中,“道”被渐渐提升到不适当的高
位,“文与道”的矛盾凸显出来。
对于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地评说“文与道”的孰
轻孰重上,而是在积极努力地建设“文与道”的配合关系。1920年,现代教育家陈启天在
《中学国文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学国文的要旨”应有“正”“副”之别。“正目的”为:
(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要能做现代应用
文。“副目的”为:(1)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5]1925年,
现代著名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做了更明
确的界定:“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
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5:0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99820160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