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水系概况

更新时间:2024-03-14 13:18:5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one的序数词)

青白江区水系概况

青白江区水系概况

青白江区位干四川省成都市东北。地理位置为东经104°09'

31″~104°29'31″,北纬30°39′33″~30°55'57″。区境地处

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平原东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按地貌

可分为低山、浅丘、平原三区。东南部低山区属龙泉山脉中段,

谷狭坡长,地势较高,地表高程916~546米,面积占全区的

24.9%;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侏罗系遂宁组、蓬莱镇组砂页岩,

白垩系天马山组、夹关组砂岩、灰岩等。中部浅丘区地貌为构造

剥蚀丘陵,地表高程546~492米,面积占全区的39%;主要

为黄壤所覆盖。西北部平原区为河流堆积形成,地势平坦,自西

向东微倾,地表高程492~451米,面积占全区的36.1%,主

要为深厚的灰色冲积土所覆盖,有利农耕。

本区地处沱江流域,又是都江堰水系控灌区。水网交错,水

源较丰,具有较好的水利基础。主要河流为沱江支流清白江、毗

河及其它小支流。水系有都江堰河渠、山溪河流、排洪河流三种

类型。都江堰河渠以清白江、毗河水系为主。东南部低山区及中

部浅丘区石板河、桤木河等为山溪河流。西北部平原区弥牟河、

长流河、绣川河等为排洪河流。

一、水系概况

(一)都江堰水系

1

青白江区境内有清白江和毗河横越,实为都江堰引水渠系中

内江系统的两条干渠。区内按灌溉区域分为人民渠灌区和东风渠

灌区。

1、清白江

清白江为沱江二级支流,水源来自岷江,上段为蒲阳河,通

过都江堰枢纽蒲柏闸分流,向东,至彭县长寿桥始称清白江;继

向东,流经新都县,至区境朱家湾,沿弥牟西北边缘,于右岸纳

弥牟河水,分出马棚堰,再流向广汉向阳场,然后流向赵镇,汇

入沱江。

区境内长2.74公里,平均河宽120米、水深3.5米、比降

2.5‰。过洪能力13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600立方米/

秒,区境集雨面积1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4.56立方米

/秒。它是都江堰渠系灌排两用河道,具典型平原河流特征,河

道宽,堤岸曲,比降缓,河滩多,洪枯水位变幅大。由于历史久

远,河道具有典型的平原性河流特征,河道宽,河岸曲,比降缓,

河滩多,洪枯水位变幅大。因上游接纳都江堰市及彭县山区的挨

山河、土溪河等山溪,暴雨季节有山洪汇入,来势迅猛,易生洪

灾。

清白江是人民渠青白江灌区引用的水源,并为都江堰系统中

灌排两用渠道。取自清白江水源的可分为四条支渠:杨柳堰渠系、

马棚堰分干渠、北四支渠系及渠改后的锦水河分干渠南四支等,

基本情况见表1。

2

表1

清白江系统渠系统计表

干渠

支渠

(分干渠)

斗渠

幺堰子

赵村堰

贺江堰

红漆堰

朱家堰

河坝堰

吕公堰

新开堰

二扒堰

黄土堰

南村堰

蒙子堰

堰 天宫堰

沙子堰

黄草堰

工农堰

穿城堰

板桥堰

锦水 南 二斗

渠长

(公里)

1.00

3.20

3.70

7.50

2.60

6.00

3.00

2.30

4.20

3.00

2.50

2.00

3.00

2.00

11.00

3.40

3.00

1.50

2.00

有效灌面(亩)

起水地点

合计

弥牟镇白马村

新都龙虎镇

新都龙虎镇

祥福镇桂通村

祥福镇高坪村

祥福镇天星村

祥福镇联合村

弥牟镇金光村

弥牟镇金光村

新都龙虎镇

华严镇红旗村

华严镇黄金村

华严镇黄金村

华严镇永红村

华严镇东升村

华严镇五勤村

大同镇新建村

大同镇五勤村

新都马家镇

1668.00

1215.00

2067.00

3984.00

744.00

4486.00

775.00

3856.00

1482.00

416.00

3257.00

661.00

2250.00

8410.00

198.00

2958.00

950.00

2500.00

其中:田

1595.00

1181.00

2002.00

3943.00

669.00

4432.00

765.00

3856.00

1422.00

416.00

3243.00

628.00

2217.00

198.00

8054.00

2958.00

950.00

2467.00

3

河分 四

干渠 支

三斗

一斗

二斗

4.50

7.00

7.90

12.00

8.10

11.20

2.40

2.84

2.11

4.48

4.20

5.40

5.50

4.50

2.40

6.20

3.50

19.50

4.50

3.80

10.00

3.00

新都桂湖镇

新都河屯镇

新都军屯镇

新都河屯镇

新都军屯镇

新都马家镇

红阳街办红峰村

红阳街办红阳村

红阳街办红阳村

红阳街办新河村

红阳街办新河村

红阳街办大弯村

红阳街办革新村

大同镇一心村

大同镇上游村

大同镇爱国村

大同镇爱国村

广汉市向阳镇

广汉市向阳镇

广汉市三水镇

城厢镇万寿村

城厢镇杨柳村

3750.00

1583.00

2350.00

12699.00

5087.00

8509.00

477.00

1337.00

900.00

3098.00

1592.00

1771.00

8130.00

1787.00

1011.00

2216.00

953.00

12123.00

250.00

120.00

1868.00

910.00

3681.00

1377.00

2147.00

12515.00

4943.00

8322.00

477.00

1337.00

900.00

3098.00

1592.00

1771.00

7513.00

1779.00

866.00

2145.00

908.00

9617.00

250.00

120.00

1822.00

910.00

清 北

白 四

江 支

三斗

四斗

五斗

罗家沟

一斗

二斗

三斗

四斗

五斗

跃进堰

六斗

七斗

八斗

九斗

一斗(壁山渠)

三斗

六斗

七八斗

九十斗

4

2、毗河

毗河为沱江三级支流,水源来自岷江,上段为柏条河,通过

都江堰枢纽蒲柏闸分流,向东南,至郫县石堤堰始称毗河。自新

都邵家寺入区境,流经祥福、姚渡、城厢等镇,在祥福镇康家渡

于左岸纳羊叉河水,在接龙村于右岸纳西江河水,在城厢镇沿沱

村于左岸纳绣川河和长流河水,流向赵镇,汇入沱江。区境流长

17.5公里,平均河宽155米,水深3.5米,比降1.32%。,过

洪能力8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2000立方米/秒。区境集雨

面积141.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34立方米/秒。毗河不

仅是都江堰渠系的灌排两用河道,而且是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

道之一,因历史变迁,具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河床不稳定的特征。

由于河道比降平缓,洪期泥沙淀积,沿岸多边滩。洪枯水位变幅

大,冬春流量一般4立方米/秒,而汛期最大可达2000立方米

/秒。洪水袭来,河床宣泄不畅,致沿岸常遭洪水危害,特别是

区境的5个河心洲坝尤烈。毗河历史上曾通航,木船上达灌县胥

家湾,中至郫县三道堰、新都二江沱,下达赵镇,进入沱江干流。

毗河是东风渠青白江丘陵灌区引用的水源,也是都江堰系统

中灌区引水的水源,引取毗河水源的支渠共六条:龙门堰、幸福

堰、祥福渠、粉后堰、石龙堰、溥利堰,灌溉面积26923亩。

基本情况见表2。

5

表2

毗河系统渠系统计表

有效灌面(亩)

支渠

斗渠

渠长

起水地点

合计

红沙斗渠

文沟斗渠

龙门支渠

黄沟斗渠

朱家巷斗渠

一斗渠

幸福支渠

二斗渠

三斗渠

祥福支渠

一斗渠

粉子堰斗渠

粉后支渠

东方堰斗渠

后江堰斗渠

6.3

2.5

1.1

1.8

2.2

1.5

4.5

6.7

3.9

祥福镇福龙村

祥福镇停坝村

祥福镇强力村

祥福镇强胜村

祥福镇强胜村

祥福镇甘泉村

城厢镇星星村

城厢镇星星村

城厢镇桂花村

2728

937

1937

959

3264

1167

2751

4174

4932

2258

900

1099

904

3204

1000

2678

3713

4482

2.5

6.3

祥福镇马坪村

祥福镇上元村

1050

1567

其中:田

910

1267

头堰

石龙支渠

二堰

1.5

姚渡镇永和村

712

690

0.5

姚渡镇永和村

638

600

6

薄利支渠

0.5

城厢镇贯子山电站

107

107

3、

东风渠系统

东风渠是建国后1956年开始分期修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引

用都江堰内江系统府河水源,引水枢纽位于郫县安靖乡。总干渠

以下分设北干渠、东干渠等。青白江区属北干渠及东干渠灌区,

区境内有北干渠一支渠所属各支斗渠及东干渠所属各支斗渠延

伸。

(1)北干渠渠系

区境内有北干渠及所属一支渠(筒称北支一)分布,这一渠

系是1958年第一期工程修建中兴建。北干渠从新都区太兴镇入

区境龙王镇,区境内渠长8公里,最大引水流量1.2立方米/

秒,灌溉面积6913亩。其下计有67号、董家河、红瓦沟3条

干斗渠,尾水汇入西江河。

1、董家沟干斗渠在祥福镇新山村一组北干渠右岸取水,最

大引水流量0.4立方米/秒,渠长2.55公里,控灌祥福、龙

王两乡农田3037亩,这一干斗渠同时还担负向五七八水库(小

二型)充蓄水的任务。

2、67号干斗渠在新都区太兴镇五星村四组流入区境龙王

镇,最大引水流量为0.4立方米/秒,控灌龙王镇农田2176

亩。

3、红瓦沟干斗渠位于日新乡新升村,最大引水流量为0.4

7

立方米/秒,控灌祥福镇农田1700亩。

4、北支一在新都区木兰镇狮子包北干渠右岸起水,流经新

都区木兰镇、石板滩镇、太兴镇进入区境龙王镇。最大引水流量

1.4立方米/秒,区境内长2.8公里,渠上设有27号、28号两

斗渠,控灌龙王镇农田7515亩,尾水汇入西江河。

由于青白江区地处北干渠及北支一的最末端,渠道长,渗漏

严重,加之引水流量达不到设计指标,因而每到栽秧季节农田往

往缺水,不能保证及时灌溉,成为多年以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

题。

(2)东干渠渠系

青白江区境内东干渠渠系,主要有东支七及其它5条支渠,

属东风渠第二期工程,于1956年冬、1957年春修成。在区境

内按习惯将灌区分为东支七及11条支斗渠所控两大块。

东支七在龙泉驿区文安乡乌龟包的东干渠三叉河右岸引水,

经文安乡入区境福洪乡,最大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渠长

19.28公里,控灌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金堂县农田。其中区

境内控灌福洪、清泉两乡镇水田16150亩,地15374亩,尾水

分别流入沙河子和沱江。

东干渠及11条支斗渠灌区,从新都区合兴镇兰家冲处铁路

双洞子接水,最大引水流量4.8立方米/秒,下有东支十一、东

支十二、东支十三、东支十四、东支十五共5条支渠,以及刘家

堰、天平堰、七郎庙、马厂坝、凉水、金龟堰6条斗渠,另设放

8

水洞53个,分别灌溉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农田。其中区

境福洪、清泉、龙王、姚渡4乡镇共灌溉水田3.5万亩,地1.81

万亩。尾水分别流入西江河和沙河子。

东支十二(原称东支八)在新都区合兴镇园林村十二组东干

渠左岸引水,最大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渠长12公里,

灌溉我区龙王镇、新都区合兴镇农田8656亩。

东支十三(原称东支九)位于福洪乡红光村八组东干渠右侧,

流经我区福洪乡、新都区合兴镇,渠长10,2公里,最大引水

流量为1立方米/秒,控灌我区福洪、龙王和新都区合兴三乡镇

农田6250亩。

表3

东风渠系统渠系统计表

干渠

(分干渠)

渠长

(公里)

3.20

2.55

2.50

2.80

19.28

12.00

10.20

8.90

10.50

有效灌面(亩)

起水地点

合计

新都太兴镇

祥福镇新山村

祥福镇新升村

新都木兰镇

龙泉驿区文安乡

新都合兴镇

福洪乡红光村

福洪乡先锋村

姚渡镇龙门村

2176.00

3037.00

1700.00

7515.00

31524.00

8656.00

6250.00

6000.00

2700.00

其中:田

1300.00

1922.00

700.00

4221.00

16150.00

4190.00

4652.00

3356.00

1560.00

支渠 斗渠

北支一

东支七

东支十二

东支十三

东支十四

东支十五

67号干斗渠

董家沟干斗渠

红瓦沟干斗渠

9

东支十四(原称东支十)位千福洪乡先锋村东干渠右侧,渠

长8.9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7立方米/秒,控灌姚渡、福洪、

清泉3乡镇农田6000亩。

东支十五(原称东支十一)位于姚渡乡龙门村东干渠右侧,

渠长10.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4立方米/秒,控灌姚渡镇

农田2700亩。

(二)山溪河流

青白江区山溪河流分布于低山区及浅丘区,均为沱江小支

流。低山区天然溪流以石板河为最大,其支流高字库河次之;另

有水磨河;三河皆自西向东偏南,入金堂县境,最后汇入沱江。

浅丘区天然溪流以西江河为最大,其支流为湖江河;西江河自南

向北汇入毗河。其次有桤木河,亦白南向北流,最终汇入沱江。

1、石板河

又称茅店子河,属沱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龙泉驿区长安镇龙

泉山柏树坳西洞子。流经龙泉驿区,自人和镇油坊村入区境,纳

沿河低山沟及高子库河,基本与成渝铁路平行,在人和镇龙王沱

偏东过铁路,通过红花塘,流向金堂五凤溪,汇入沱江。流长

15公里,平均河宽10米、比降5‰,过洪能力10立方米/秒,

特大洪水130立方米/秒,区境集雨面积59.5平方公里,多年

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洪枯水位变幅大,河湾多,比降陡,最

大洪水可达130立方米/秒,洪水来势迅猛,常造成灾害。

10

2、高字库河

发源于云顶山支脉人和镇青林寺,实为石板河左岸支流,在

人和镇境流过,接纳沿河山沟水,至龙王沱汇入石板河。区境流

长13公里,平均河宽7米、水深3米、比降5‰,过洪能力6

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8立方米/秒,集雨面积9.45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

3、水磨河

发源于云顶镇罗家山牌坊梁子,接纳众多山沟水,绕过云顶

山后,于金堂双拱桥出境,汇入团结水库,再折向东北,在金堂

峡口汇入沱江。区境流长9公里,平均河宽5米、水深2米,

比降2‰,过洪能力4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1立方米/秒,

区境集雨面积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

4、桤木河(又称车家沟、沙河子,属长流河)

古名三州河、沙河。属沱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龙泉驿区文安

场,自南向北,穿过成渝铁路入区境的福洪镇,沿河接纳众多山

沟水,流经福洪镇,入清泉镇,至车家桥,流长1l公里;再曲

折东北流,至清泉镇秧田村,又称车家沟,流长8公里;再北行

2公里,出区境,又称沙河子。流经金堂云绣、龙威两镇,汇入

沱江。区境流长2l公里,平均河宽:沙河子以上8米,以下12

11

米,水深3米,比降2‰,过洪能力8~10立方米/秒,特大洪

水2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5—2立方米/秒。

5、西江河

属沱江四级支流、毗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龙泉驿区山泉镇北

的柏杨村,流经龙泉驿区境,至八角水而出山口,称董家河、驿

马河;再沿龙泉驿镇东侧北流,在两河口以下始称西江河。然后

曲折北行,成为新都县和龙泉驿区的界河。再流至石板滩和区境

合兴镇新谊村,穿越成渝铁路北行,流经龙王镇、日新镇、姚渡

镇,过西江河桥,至日新镇接龙村于右岸汇入毗河。区境流长

19公里,平均河宽45米、水深3.5米、比降1.1‰,过洪能力

4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200立方米/秒,区境集雨面积

5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立方米/秒。洪枯水位变幅大,

洪水频繁,危害颇大。1959~1965年,为缓和运力,石板滩--

龙王--姚渡--金堂县赵镇段,曾以小吨位木船季节性通航。

6、湖江河

属西江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新都县三河场凤凰山回龙寺,自

新都木兰镇进入龙王镇双堰村,在龙王镇龙王沱汇入西江河。区

境流长4.25公里,平均河宽10米、水深2.8米飞比降2‰,过

洪能力1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5立方米/秒,区境集雨面

积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

12

(三)排洪河流

青白江区西北部平原区河流皆以排洪为主。计有弥牟河、长

流河(中段为排洪河、下段为毛家河)、绣川河、羊又河。弥牟

河为清白江支流,长流河、绣川河为毗河支流。

1、弥牟河

属沱江三级支流,位居清白江右岸弥牟境,1975年新凿。

流向东偏北,在广汉向阳场交界处汇入清白江。流长3.5公里,

平均河宽11米、水深2.5米,比降l‰,过洪能力60立方米/

秒,特大洪水80立方米/秒,集雨面积l平方公里,多年平均

流量1.5立方米/秒。它与北四支两条斗渠连通,兼有灌溉功能。

2、长流河

属毗河二级支流,实为杨柳堰北流分支之一。在新都督桥河

公路桥下起水,于二扒堰分水入区境,流经弥牟、华严、大弯,

至工农堰,称长流河,又名长连河。从工农堰至绣水友谊电站,

辗转流过工业区,接纳工业废水,此河中段又称排洪河。友谊电

站以下的城厢镇境内的下段又称毛家河。下段的玉虹电站至与绣

川河汇口又称赶牛河。长流河在区境流长18.5公里,平均河宽

17米、水深3米,比降l‰,过洪能力80立方米/秒,特大洪

水100立方米/秒,区境集雨面积55.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

流量5立方米/秒,常年水位较为稳定。

13

3、绣川河

属沱江四级支流,水源来自杨柳堰。杨柳堰在新都督桥河公

路桥下南北分流后,又在祥福镇的三口堰重新合流,三口堰以下

称绣川河,古称清流河。绣川河在绣水镇境向东流过,于玉虹镇

贯子山下纳长流河水,最后汇入毗河。流长10.75公里,平均河

宽20米、水深3米,比降l‰,过洪能力110立方米/秒,特

大洪水250立方米/秒,区境集雨面积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

流量3.4立方米/秒。

4、羊叉河

在祥福边境绣川河右岸分水,向东流向,穿祥福镇腹心,于

康家渡汇入毗河。区境流长3.88公里,平均河宽12米,水深

2.5米,比降l‰,过洪能力1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60立

方米/秒,区境集雨面积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6立方

米/秒。

二、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防洪减灾能力尚不能满足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是全区境内平原浅丘区,河渠交错,主要有清白江大河、

毗河、西江河,大多为自然河堤,有些堤防建设早,标准低,难

以达到防洪标准。二是全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防洪配套

设施建设滞后。

2、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

我区水资源短缺,年人均水资源量仅1856立方米。全区

14

80%供水量靠东风渠、人民渠两处配供和清白江、毗河过境水补

充。全区中小河道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基本无环境用水,无保障

河道生命的基流,河道淤塞,水生态环境较恶劣,水质较差。

全区无大型控制性水源蓄水设施,给全区安全供水带来潜在

危机,特别是在清白江大河水质遭遇污染的情况下,全区自来水

供给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3、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是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区上游的都江堰、彭州、

郫县、新都四区市县的部分企业常有工业废水直接排入蒲阳河、

清白江大河,造成清白江大河的水质污染,给城市居民饮水安全

带来隐患。

(2)是我区境内的众多工业企业,大量处理不彻底工业废

水直接排入沟渠、河流,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

4、水利保障体系与管理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水利信息现代化建设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管理的要求,各项

水利基础信息的实际采集、监测、动态观测与处理系统尚未完全

建成。

5、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脆弱

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一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突出,据

最近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评估,全区饮水不安全人数21.65万

人,占全区人口55.63%,与成都市北部新城地位不相符;二是

山丘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除饮水不安全外,农业用水保证率低,

15

青白江区水系概况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3:1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93539160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白江区水系概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白江区水系概况.pdf

标签:区境   干渠   河流   汇入   沱江   支流   水源   斗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