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14 12:28: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当黑夜降临)

数学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中等职业院校

前言

1.1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总课时数为290学时,适用于3+2教学班级

1.2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

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

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引导

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集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方法。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中的列举法,理解性质描述法。

3.理解空集、子集、真子集和全集的概念,理解集合相等与包含关系,

1

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简单运算。

4.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二、重点: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难点:集合的性质描述法,充要条件

第二章:不等式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比较实数大小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概念。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了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4.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5.能用解不等式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不等式的原理

三、难点:不等式的证明

第三章:函数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符号f(x)的意义和运用,能求出函数的

定义域和简单的值域。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3.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了解函数奇

偶性的概念。

4.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理解二次

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2

数学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2:2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90482285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学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学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pdf

标签:掌握   理解   能力   集合   函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