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

更新时间:2024-03-14 11:56:2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修路工人)

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

lj 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if 

——

“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 

执教: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 钟传棒 点评:上海师范大学 吴立岗 

教学理念 

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写作,学生作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为了一定的语言训l练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和学生的学科 

学习密切相关。学科学习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浓缩、概括、总 

结,课堂的教学需要打通和生活的联系,还原生活的本来样 

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并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 

学科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技能的熟 

练、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形成、价值观的产生。这些结果为学生 

作文提供了认识、思想、语言的准备,所以叶圣陶先生说:“小 

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 

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正因为如此,作文应该携手学 

科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作文,在作文中学习,让学生自觉用文 

字自由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这就 

是学科作文。其内容可以是记载天的学习情况,理清一天的 

学习思路,反思一天的学习过程,明确一天的学习重点,回顾一 

天的学习趣事,分析一天的学习成果,巩固一天的学习要点:可 

以是一次有趣的阅读感悟,可以是一次解题的过程,可以是一 

次合作学习的经历,可以是一次学习活动的记录;还可以是学 

习一个词语、句子、片段的心得,一个重点概念的阐述,以及对 

知识的感悟、发现、拓展。形式可以是记叙式的、说明式的、抒 

情式的、思辨式的,也可以做实物配以文字说明,或者设计图 

表、图形,加上文字描述。 

为此,我们开展学科作文教学实验,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开 

创新的作文教改之路。 

例 o 

。 。.

o.I1 2 

第一,携手学科老师,明确各自角色。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语文老师教作文,没有从培养学生 

的整体素质出发,协同作战。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是所有学科老 

师共同的行为,只是大家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而已。 

语文老师是学科作文教学的主导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整 

体把握。语文老师也是学科作文教学的组织者,要了解学生的 

作文心态和作文能力,制定恰当的作文训练计划,选择恰当的 

作文训练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作文训练活动。要了解学 

生的学科生活,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生活中新颖、有趣的题材;要 

密切联系学科老师,及时把课堂学习生活变成作文素材。 

非语文教师是学科作文的参与者,要明确作文对学习的促 

进作用,要把作文作为学习、研究、创新的工具,自觉参与到学 

科作文教学中来。要在学科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 

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表演、 

游戏、比赛、辩论等,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第二,创新作文课堂,探索作文新课型。 

学科作文教学基本课型有以下几种: 

1.课堂实录型 以语文教师为主导,学科教师配合,立足 

课堂教学丰富的情景和多样的活动,通过拍摄课堂画面,再现 

课堂情景,回顾教学流程,确定恰当的作文训l练点,指导学生 

作文。其基本流程是:第一步,语文教师通过全面了解各学科 

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性强、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情景,'I ̄EbL较突出的学>-j ̄容,和学科教师共同备课,从作文教 

学和学科学习的目标入手,沟通整合,确定共同的训练点。第二 

鏊 1 8 

步,语文教师深入学科课堂,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捕捉生动 

有趣的画面,分享学生学习的快乐。第三步,语文教师从课堂教 

学画面A-T-,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分享课堂学习感受, 

课堂拓展法:围绕学习内容,深入知识背后的故事,进一 

步了解相关的人物、事件、情景,讲述相关故事,和相关人物进 

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知识拟人法:例如学了三角形,让三角形介绍自己;学了动 

交流课堂学习体验和收获,确立作文素材,进行作文训l练。 

2.内容整合型语文老师往往兼教思品、心理、综合实践 

物知识,让蚂蚁、蚕做~番自我表白。用童话的方式演绎知识, 

课,这些课往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游戏、表演、讨 

论、竞赛、动手实践等活动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充 

分、体验丰富、思维活跃,上课的内容也是作文的内容,课堂学 

习和作文指导可以融为一体。其基本流程是:第一步,根据教 

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蝌蚪找妈妈》《琥珀》等。 

二、学科作文教学案例——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 

(一)学习目标 

学习用观察、描述等方式记录天空的云量,能根据天空中 

云量的多少判断天气情况,经历活动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 

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发现平凡事物的美。 

(二)学习内容 

天空中飘动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 

材中作文训练要求和学段作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作文实 

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确定作文和学科整合的内容。第二 

步,以活动为引领,以说写为形式,突出学科教学,穿插作文指 

导。第三步,提出作文要求,完成作文训练,巩固学习内容。 

3.学科主导型学科老师结合讲课内容,指导学生观察、 

体验,写出课堂实录、科学观察、音乐美术欣赏等类的文章, 

以此作为教学训练的一种方式,评估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课 

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种课型完全由学科老师实 

施,需要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自觉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 

成的。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根 

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把天空当成 

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 

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了l/4却 

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就是阴天。在观察天 

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 

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文。 

第三,优化学习习惯。变课堂笔记为作文。 

训练学生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记录的要点包括:老师 

提出要解决(学习)的问题,总结、要求、强调的话:同学精彩 

的提问、发言:课堂上热闹的场面、精彩的瞬间等。 

把课堂笔记变成作文的方法—— 

KWL法:按照“知道”(know)、“想知道”(want to know) 

历”上。云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学习 

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 

分类的。 

(三)课堂笔记 

1.老师提出的观察要求是什么,请记录下来。 

2.我们的观察行动:在哪里观察、什么时候观察、观察点 

的环境、怎么观察的,一一写在下面。 

3.云的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 

和“学到的”(1earned)的范式整理课堂笔记,主要内容有在什 

么时间、地点,学了什么内容,怎么学的,老师说了什么,同学怎 

么做的,学会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等,形成记叙学习内容、情 

景、收获的叙事文章。这是基本的学科作文样式,也是刚学写 

学科作文的入门格式。 

观察时问: 

云的位置: 

云的形状: 

精彩瞬间法:定格课堂上的一个精彩瞬间,写明原因、经 

过、结果,写清自己的感受、收获,记录同学、老师的言行,表达 

自己的看法,还原课堂真实面目,留下真实的课堂人生。 

云的色彩: 

1 9 

云的变化: 

文”的实验,成果尤其显著。时隔20多年,我又见到钟 

云的联想: 

传神老师对作文训I练与各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感到 

十分欣慰。 

4.哪位同学观察最仔细?他是怎么观察的,他观察N7什 

么?老师是怎么表扬他的? 

从钟老师的经验看,作文教学同学科整合,摆脱了 

(四)习作锦囊 

这次作文我们重点练习景物幻化法。什么叫景物幻化呢? 

景物幻化就是把看到的景物幻化为另一种事物。 

我们先看一段文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大家都承认“生活是作文的 

源泉”,可是现在的学校,教师并不让学生表达他们生活 

中占时间最多的学科学习生活,只是让他们进行看似有 

趣,其实题材并不丰富的训练,如写“记一件有趣的事” 

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 

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 

“我的老师”“说说我是谁”“记一次难忘的活动”等, 

其结果是学生习作题材狭窄,思路闭塞,写出来的文章千 

篇一律。现在同学科学习整合,差不多每一堂学习新知 

识的课都可以提出一些饶有趣味的题目供学生讨论,习 

作的源泉是无限丰富的。大家也都承认“思维是作文的 

关键”。可是,现在一般学校仅依靠有限的“课外观察” 

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 

马就变模糊了。 

这篇文字写火烧云的变化。“天空出现一匹马”,这不是真 

的马,是像马一样的云。“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详细写 

出了云的形状,很逼真。这就是一种幻化,把大自然的云幻化 

和“作前指导”,思维训练强度不够,效果不好。同学科 

学习整合后,学生可以经常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较充分 

的思维训l练。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了童话故事和真人真 

事的片段记叙后,仿写和续写课文的练习,可以激励学生 

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空中翱翔,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和才 

能。又如美术课音乐课后,让学生用学到的色彩、光线、 

透视和画面结构的知识来分析名家的画,让学生用学到 

成动物,使天空成了动物的世界。这样我们读了有整体感,容 

易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运用景物幻化法。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 

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其次要抓住特 

点,描写的景物和幻化的景物要有相似之处,不可随意幻化。 

(五)范文欣赏 

(略) 

的音响、节奏和旋律的知识来分析乐曲,不仅可以陶冶审 

美情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 

力。还如在历史课、自然常识课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历 

史、自然科学知识开展书面的“问题讨论”,不仅可以将 

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在《光明日报》撰文 

介绍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主持的实验,主 

张把作文训练同各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文不仅 

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而且成为加深理解 

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手段。当时有 

人响应,其中上海市长沙路小学邹柏年老师“听音乐作 

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树一宗,废百家”,如何正确处理学 

科作文同观察作文、想象作文、交际作文的关系,在学 

科作文中如何正确处理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的关系,正 

确确定要求、比重、策略和方法,乃是我们亟待探索的 

新课题。圈 

——————・——・—

●}・-——・・—・———-————————一 

翱 例 。罚 。。。.o.11 2 

语 教 访 

言 学 谈 

寺 

栏 

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1:5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88580160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科学作文:我们看云去”案例及点评.pdf

标签:作文   学习   学生   学科   课堂   教学   观察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