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4 11:33: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入园)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

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

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

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

行为。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一、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

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

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

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

益的行为。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设立根据

理论依据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

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

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

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

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

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

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

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

由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

社会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民社会生活与交往日趋繁荣与复

杂,这是运用公序良俗原则的社会基础。公序良俗来源于民

事法律调整的固有缺陷,即市民社会生活交往的广泛性、复

杂性、不稳定性与法律的不可穷尽性之间的矛盾。公序良俗

原则的任务则是解决这一矛盾,以弥补法律的不足,维护社

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

▲二、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概述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

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

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

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公序良俗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中

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

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

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法律

公序良俗原则在诸多民事立法较好的国家都有明文规

定。例如:

《法国民法典》第6条规定,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

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

《德国民法典》第138条规定: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

无效。

《日本民法典》第90条规定:以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

风俗的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无效,等等。

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1:3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8720455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法总则10条公序良俗的依据是什么-.pdf

标签:法律   社会   主体   民事   原则   市民   民法典   风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