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欢快的近义词)
浅议公序良俗
一、公序良俗的通说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它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
的基本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
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学者普遍认为,
我国现行法上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及”社会公德”在地位和作
用上相当于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对应”公共秩序”,”社
会公德”则对应”善良风俗”,但细加考虑,为了顺应世界民法的
潮流,使法律规定专业规范,本人认为应该用”公序良俗”概念取
代民法通则上的”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这两个概念。公
序良俗原则,性质上为授权性规定。目的在于,遇有损害国家利益、
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
执法者可行使自由裁量权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去处理这样的情况。公
序良俗原则,可以弥补禁止性法律规定的不足。(注①)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部分,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
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
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会所尊重的起码的伦理要
求。道德规范是有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有上限,有较高层次,也
有底线。比如”助人为乐”、”帮助贫困失学儿童”等为较高的道
德规范,却还不能作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序良俗”。社会公德,
并非包括所有的道德规范,仅指底线道德规范,即”起码的伦理要
求”。所以,如《民法通则》第7条与《合同法》第7条规定的”
尊重社会公德”,仅包括底线道德规范。并非凡是道德规范都是”
公序良俗”。不能把所有违背道德正当性的行为一律视为违反”公
序良俗”。”公序良俗”应当有正确的界定,不能成为一个”法律
麻袋”;谁随便找到一个道德规范,塞到这个”麻袋”里,就可以
当”法律”用了。
二、公序良俗的历史发展
公序良俗起源于罗马法。《学说汇纂》认为,约定终身不结婚或必
结婚、必信某宗教或不信某教、不立某人为继承人或必立某人为继
承人等限制婚姻、宗教和遗嘱自由的行为,以及以赌博、为娼为标
的等伤风败俗的行为,均属违反公序良俗而归于无效。在近代,公
序良俗刚开始是作为对契约自由的限制而见诸立法的,后被逐渐提
升为判断法律行为效力的一般依据,而最终成为现代民法上的一项
基本原则。(注②)公序良俗作为一般条款,可以比照社会一般的
秩序底线和道德底线来判断法律行为,当法律行为的内容与社会生
活、国家秩序以及伴随着道德的价值观秩序相抵触时,国家则不认
可它的效力。
近代西方市民社会的指导理念是法国《人权宣言》所倡导的自由、
平等、友爱的三原则,这三原则则是受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而确立
起来的。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格独立、自由、平等、权利的理念奠定
了私法自治、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理念和原则的理论基础,人也
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转换。私法领域的平等性、个人自治、
契约自由都开始受到冲击。近代市民法基于自由平等的理念抽象的
一般的去看人,而在垄断阶段,现实生活的差距没有真正的自由平
等。(注③)契约活动与国家政策联系起来,使私法自治的绝对原
则被打破。作为这种变化的结果,公序良俗以对契约法的限制与制
约原则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公序良俗原则由此以其维护国家社会一
般利益和一般道德的重要功能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现在,随着社
会变化的需要,公序良俗已成为支配私法领域的一个基本原则,除
了契约自由,其他如权利的行使、自力救济的界限、法律行为的解
释等均属于公序良俗的作用范围。
三、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
与刚性的法律规则不同,公序良俗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本身充满弹
性,但这种弹性也正是法律原则称其为原则的意义所在。如果在适
用一项法律原则时,对某类问题一刀切,不考虑具体情境,那就会
使原则僵化,从而使其失去灵活运用的价值。比如,如果认为只要
索赔青春费,就”一定”违背公序良俗,这实际上使灵活的法律原
则在具体运用中蜕化成了一项固化的教条。实践中,当然有些事情
是能够一眼看出”一定”违背了公序良俗,无须多加考虑,但对这
类明显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法律规则一般都加以明确的限制。如
果一项行为需要裁判者援引法律原则来加以评价时,恰恰说明了它
在法律判断上的模糊性,是很难做出个”一定”如何的判断的。
更进一步探讨,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时,究竟应如何认定公序良
俗?近年来,在人民法院对一些案件的审理中,裁判者援引公序良
俗原则,并非没有产生过争议。这是因为公序良俗是”俗成”而
非”约定”--因其俗成,感性地存在于民间意识之中,要以法律理
性将之总结出来,可能会因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因其并未
明文约定,要以明确语言总结之,难免会因人不同而产生差异。更
何况在社会变迁和价值多元的时代,何为公序良俗,人们本身可能
就看法不一,比如将遗产遗赠给”第三者”是否违背公序良俗?人
们从不同价值观出发,观点差异很大。法官要以一己观点服众意,
难度不小。
对策,我认为采用以下观点比较实际:将认定公序良俗的技术问题
转化为程序问题,比如在审理公序良俗案件时,对何为公序良俗进
行”司法听证”,或者规定涉及公序良俗的案件,必须有人民陪审
员参加审理等。在很多情况下,程序比技术往往更能使裁判获得合
法性与权威性。这样认定公序良俗较之法官判断来的更客观,更容
易使人信服。
四、案例分析
2002年1月,西部某中级人民法院对被称为”公序良俗第一案”
的张某诉蒋某遗产继承纠纷案作出判决。立遗嘱人黄某系蒋某丈
夫,后与张某同居,黄某在病故前立下遗嘱,将部分遗产赠与张某,
因黄某之妻蒋某不肯执行遗嘱,张某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遗嘱
虽然经过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手续,但因该遗赠行为本身违反了社
会公德,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无效民事行为,故对张某的诉求
不予支持。
该案中,黄某无视夫妻感情和道德规范,与张某长期违法同居,其
行为既违背了我国现行社会道德标准,又违反了《婚姻法》第3条”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黄某基于其与张某的非法
同居关系而订立遗嘱,以合法形式变相剥夺蒋某的合法财产继承
权,显然是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因此,遗赠人黄某的遗赠行为,
应属无效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五、结语
从公序良俗的含义、历史、运用以及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
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
而能较好地处理现代社会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维护公
共秩序、协调利益冲突和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当遇有损害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需要法律调整,而法
律又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该原则认定该行为
无效。另一方面,对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不可一概而论,需要法官
的谨慎和程序的健全。有些民事行为表面看似违反公序良俗,其实
质并非如此。正因为公序良俗的认定无明文规定,其灵活性就是一
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错用滥用则会冤枉无
辜、成为”法律麻袋”,进而形成”法律麻烦”。
注释:
①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②焦富民《论公序良俗》江海学刊 2003年第四期
③刘银良《公序良俗原则的价值定位》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4年第
四期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
[3]史尚宽《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4]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赵万一。公序良俗问题的民法解读。法律出版社
[6]肖和保刘锦海。论公序良俗原则滥用的限制。法学杂志,
(09)。
2009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1:3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87120160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序良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序良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