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刘洪君)

更新时间:2024-03-14 04:08: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李白诗歌风格)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刘洪君)

思想品德“差异性——适应性”的课堂教学

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珲春四中 刘洪君

摘要: 中学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

创设和培养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以下四个

方面阐述自了己的观点。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

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差异:结合课题谈认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情景材料的引用

一、班级学生对本节课课题谈认识,发现差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抓好课前导入这几分钟,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是促进师生

关系的和谐,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每个学生家

庭环境,社会接触面及对时政知识的了解存在差异,对教材每一节课的认知程度不同,这就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导入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课题谈认识,就会发现

差异,发现学生课前认知和对教材知识的学习需提升的内容,学生带着困惑看书,就容易在

下一环节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在本节课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从而为下一阶段学生

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如:我在给学生讲授《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时,让学生谈对网络,你是怎样认识的?有

的学生谈到网络的许多好处,有的学生还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到了许多中学生因为

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而荒废学业和走上违法犯罪的事例,学生上网是好事还是

坏事,这样学生在下一步自主学习看书过程中就有了看书的根据,同时也激发的学生对学习

本节课的兴趣。

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教材知识点和原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新课程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经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产生

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

内在动力。“自主学习”实质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自主”是相对于“被动”、“机械”而

言。“自主学习”是指较少地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进行有效地学习。“自主学习”实质

是学习者众多学习能力的综合。它应当包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

径、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学生自主学习不是盲目的学习,学生在看书自主

学习阶段,教师应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

习的方法,才能在看书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出教材的观点和原理,如:我在平时引导学生自主

看书学习过程中,平时就给学生讲授了教材编者的一般结构,即思想品德教材的一般结构通

常为:什么是?为什么?(有的教材结构为什么等同于作用或意义?)怎样做?地位一般教

材标志是,首要、最、基本等,有的教材从结构上看,有许多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

的原文设计问题等等。学生只有明确了每一节课的教材常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自主看书学生

过程中,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真正掌握教材观点。如我在给学生讲授《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时,在课前导入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学习

设计出的问题有:

1、网络的积极作用?

2、网络的消极作用

3、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什么特点?

4、什么样的人上网容易成瘾?

对青少年上网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不好设计,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设计不好的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循循善诱,如果学生实在设计不出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具体的教

学情景加以引导,最后让学生生成知识点,达到对教材知识观点的初步掌握。

三、学生看书提出疑难问题,基于差异,师生共同释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看书找出教材观点和知识点后,教师还应给学生看书找出疑难问题的时间,对学生

看书找出疑难问题或困惑之处,教师如果能用几句话就能让学生明确的,就可以当堂马上解

释,而对于必须通过探究才能让学生明确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

上,等师生共同探究后在让学生理解。

例如:我教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

材,找疑难。于是就有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中学生应该做网络的主人,而不应做网络的俘虏,

对这个问题应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本身也是这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要求学生理解的

内容,我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把学生提出的这一疑难问题写到的了黑板上,的这不

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使学生初步认知所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同时又为下一环

节,通过情景材料的引用,让学生探究、讨论最后理解埋下的伏笔。

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基于差异,利用情景材料的引用,鼓励学生设问,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

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及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否则

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潜能。学生在探究阶段是否

思维活跃,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讨的平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刘洪君)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04:0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60530160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刘洪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刘洪君).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学习   自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