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4-03-14 02:09:5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关于磨难的作文)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人生在世,若能有书可读,又能有空闲的时间读书,同时又不缺钱买书;虽然读了许

多书,却自我修养得丝毫不被文字、学问所拘限,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能享世间清

闲之福的,恐怕没有超过这个了。

[评语]

书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在过去,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书,因此,能读书是非常

难得的事。同时,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书本也是很昂贵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买得起所

以,既有书,又有时间和金钱去读书,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在现代,教育普及,读书已成为很普通的一件事,问题在于那么多的美好的心灵空间

为你开放,你是否愿意进入而已。有些人是这样的,在学校内被迫读许多自己不喜欢看的

书,出了学校之后,就不想再读书了。又有些人,不读书的理由是没有时间,但是,他们

却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物上。所以,在现代,能进入书本的广阔世界,悠游其中的,仍

是有福的人。

为什么说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要“涵养如不识字之人”,才算是善于读书呢?因为,

任何书本都只能算是一种意见,而未必是一种真理。许多人读到最后在面对生命本身和生

活时,都隔着一层死文字障。要知道任何书教导我们的,只是如何把生命过得更好,而文

字本身并非生命,因此,读了很多书而又能运用自如,如同不识字之人的,才是真正得到

了书的旨意。

四九、古之人;今之人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译文]

古代的人,就好像陈列在市场店铺之中的玉石,无论过失或美德都不加以掩饰。现代

的人,就好像向商人买的古玩,是真是假很难知道。

[评语]

古人之心很质直,是好是坏都不加以掩饰,就像玉器一样,是瑕是瑜都十分明白。现

代人的心思十分灵巧,懂得虚伪掩饰,因此,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伪,也许要经过很长的

时间,才能发现对方的真面目。

现代人戴着重重面具与人交往,有时连自己都弄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就以饮酒

来说,古人饮酒是把臂言欢,坦诚相见;现代人饮酒却充满了目的,恨不得把对方灌醉,

好签一张有利的合同。现代活得好像戏子一样,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十分的寂寞。

五○、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

在一恕字。

[译文]

本身的情念欲望不可太放纵,应当要自我限制,主要的方法就在一个“忍”字。他人

所要求的事情有时不可拂逆,这时就要顺着对方的愿望,而自己要怀着宽恕谅解的心情。

[评语]

人常常讲如何克服外界的困难,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本身。能战胜自己的人,

才能战胜一切。古来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是毁于纵情;情不可纵,因为,情欲如水流,放

纵即横流决堤。因此,应以“忍”字待之,压抑限制,千万不要顺遂情欲的念头。

他人往往有许多要求,有时对自己本身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是却也拒绝不了,这时只

以一种宽容、体谅对方的心情,去顺遂对方的要求。我们常说要顺随人情,随和处世,可

知这是要内心存着“恕”道,才能做得到的。时时想着人情之常,才能愉快地与人相处。

五一、人言天不禁人富贵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

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译文]

有人说,老天不禁止人富贵荣达,却禁止人过得清闲自在。其实,只是人自己不肯清

闲下来罢了。如果能安于所处的环境,不图谋将来,不追悔过去,也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

蔽,那么,哪有不清闲的道理呢?

[评语]

人心中有事,则不得清闲,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而醒来之时,更是驱赶此身,作无

尽的追求。问问大多数的人,为什么他们这么忙?你会发现,大家都不满意当前的环境。

若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更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比尘世忙碌的人简单朴实多了,

然而,他们却一身的清闲。于是,你将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实在不是绝对的必要。

五二、观世态之极幻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译文]

观看世间种种情态变幻无常,天上的浮云,反而比人情世态还更有常情可循;咀嚼世

间滋味昏昧空洞,倒不如潺潺的流水,更能说明深厚的意旨。

[评语]

世间惟有“变”才是常态吧!浮云的变化明显可见,然而,生命的变化却毫无道理可

寻。我们指着沧海说:“这里过去原是桑田。”安知它过去不曾为高山?无论高山或桑田,

于今看来都如同幻相一般,所以说,时空都是幻相。天上的浮云不断变化,不停诉说着“变”

才是“常”。

世间情味,有多少昏味?而流水不息,启发我们“不住”的智慧。若能不住于一切,

就不会像岸上之花,临流照影,为凋零而黯然神伤;也不会像溪边人影,年年来照白头。

我们的心灵应如流水,鉴照一切繁花衰鬓,却不带走任何影像。

五三、贫土肯济人

贫土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译文]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

才算是在心境上下了工夫。

[评语]

同样是贫穷的人,有的是“人贫心不贫”,也有的是“人贫心亦贫”;正如同富人之

中,有“人富心亦富”和“人富心更贫”的分别。富人而能施舍,倒还不难;贫土而肯助

人,就十分难得了。像这样的穷人,虽然物质十分匮乏,心灵却是非常富足的。因为,他

有一颗高贵的慈悲心。能把自己天性之中的仁惠德泽,表现得最为透彻的,就是这种人了。

人在喧闹的场合中,往往不易把持自己,若能不为所动,沉静而笃实地求学读书,那

才算是在心性上下了工夫,所读的书,也才真正算是用来修养心性。许多人读书,并未读

到心里去,读了半天,自己的习性气质一点也没改变,这种人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五四、了心自了事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译文]

能在心中将事情了结,事情便自会结束,就好像把根拔掉了,草就不会再生长一样;

虽然逃离尘世,隐居山林,但是,内心仍对名声恋恋不忘,就好像没有将腥膻的气味完全

除去,还是会招惹蚊蝇一样。

[评语]

人世间的一切事,皆由心生,亦由心灭。心如果不生,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灭的。因

此,事情之所以无法了结,往往是我们自己心中还眷恋不舍。若能彻底去除这层“心理障

碍”,就没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们的心就是一切事物

的根啊!

名之一字,虽处山林仍不能避免,名人居于山林,俗人便寻到山林。逃世而不逃名,

终将以尘俗的名心换山林的清心。然而,正如了心了事一般,逃名逃世也在此心,名心便

是尘俗之根,根若不去,俗务如何能了?

五五、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祟。

[译文]

论到举止潇洒,能得风雅浪漫的情趣之处,有才气的鬼尤胜过冥顽不灵的仙人。但是,

就情债之为孽障而言,美丽的女子却比凶恶的神鬼还要利害。

[评语]

李白为鬼,其风流得意,相信必胜过猪八戒为仙,这只是个笑话,但是,却说明许多

事情不可以名相论其内容。很多文人的伧俗与无趣,比山野泽畔的渔樵还不如。为鬼为仙,

为教授为诗人,这些只不过是外表的名相而已,至于实际的内容如何,就很难说了。

至于情债,就比凶神恶鬼更折磨人了。因为,凶神恶鬼由外来,终有降伏之时,而情

爱却由心生,外无可助,若内心又不能自止,必然憔悴至死。虐祟之来,闭避之惟恐不及;

芳魂未至,早已引颈盼望了。因此说:“芳魂毒于虐祟。”然而,如此亦非芳魂之过,全

是人心作祟罢了!

五六、事理因人言而悟者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

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

若是因他人的话而领悟事情的道理,将来一定还会再迷惑,总不如由自己亲身领悟来

得清楚分明。由外界环境而产生的意趣和兴味,将来还会再失去,总不如自得于心能得到

真正的快乐。

[评语]

语言可以传达经验的结论,却无法传达经验的本身。他人的经验,尽管描写得十分详

尽,对自己而言,还是隔靴搔痒。每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累积并不相同,因此,他人的见

解,未必能合乎自己的需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自己

领悟的道理,必能清楚分明,不再迷惑。

由环境而得的意兴,等环境变迁时,往往随之消失,因为,它是依附环境而生的。至

于由自己心中所生出来自得其乐的情怀,则永远不会失去。人要懂得让自己心情开朗愉快

的方法,不要被环境所左右。若能如此,这个人便得到了快乐的三味。

五七、豪杰向简淡中求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译文]

才智出众的人要从简单平淡中去求,要成为神仙先要从忠孝二字上做起。

[评语]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豪杰,无论其天赋多高,总是要经历艰苦与奋斗,才能闯出一

番功业。我们读古今伟人的传记,可以发现,伟人的生活态度都十分勤奋而简朴,即使成

功了,也不改初衷。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我充实和努力功业上,不像一般

人,都用来追求生活的舒适。豪杰是在艰难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从锦衣玉食中喂出来的。

西藏有一个道行甚高的喇嘛,在深山闭关修行。有一天,他母亲得重病,将要死去,

希望临终能见他一面,派人再三通知他,他却说:“出家人修道要紧。”不肯回去。结果,

他的徒弟指着他大骂说:“你修道是为了普渡众生,却连自己母亲的愿望都不能达到,天

下哪有不孝之佛?”喇嘛立刻大悟,马上赶会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回来之后,他想:“我

无师夫,惟有徒弟能责我大义,可作我师。”以后每见徒弟,便向他叩头。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所谓神仙,所谓佛,都不是只顾自己的人,而是要能普

济众人;而众人当中,又有谁比父母、国家对自己的恩惠更重要呢?恩尚不能报,却侈谈

帮助世人,岂非舍近求远?因此,“神仙要从忠孝上起”,是很有道理的。

五八、浇花种树,亦是道人之魔障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译文]

招呼、款待宾客,虽然大家十分欢乐,却是无法了断尘情的攀缘。喜欢浇浇花,种种

树,这种嗜好虽然十分清雅,但也是修道的障碍。

[评语]

朋友欢宴,有时的确很愉快,有时却也很烦人。对于喜欢清静的人而言,招客留宾,

偶一为之尚为可喜,多了就成为苦事了。因为,太多人在一起,难免喧嚣、浮躁。至于饮

酒划拳,杯盘狼藉,看见众人烂醉如泥,内心就更觉得清静尤其可喜了。

浇花种树,固然是清雅之趣,如果执着了,反而是修道上的障碍。修道之人,对一切

事物应无牵无挂,若因浇花植木,对花木产生不舍之情,就背“道”而弛了。所以才说浇

花种树是道人之魔障。

集灵篇

一、灵天下有一言之微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放风、雷、

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

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

[译文]

天下有像一句话那么微小,留传千古之后,听来犹感觉新颖而毫不陈旧的;有一字的

意义,百世之后读它,还仿佛亲眼看见一般真实的。像这些,怎么可以让它消灭呢?风、

雷、雨、露为天的灵气;山、川、民、物为地的灵气;语、言、文、字则是人的灵气。仔

细观察天、地、人三才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非是“灵“使得它们神妙难尽,我们岂

可让这个灵性消失泯灭呢?

[评语]

人为万物之灵,因其有心灵的力量。而天地万物,大而宇宙间众星罗列,日月运转;

小而春夏递换,霜露雨电,无不有其灵明之性,方能丝毫不乱。

人类的文化,最初是通过语言文字而表现的,因此,文字是人类心灵的纪录。倘若没

有语言文字,人类文明将无从建立与累积。风雷雨露是天的表现。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

语言文字则为人类的智慧,这些现象的背后,便是心灵的力量在推动一切。我们欣赏自然

界所赋予的种种美景时,正是和大自然的灵性相沟通,所以,这是一个心灵的宇宙。掌握

了这心灵宇宙的钥匙,对万物才能真正的心神领会。

二、人生三乐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译文]

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

大乐事。

[评语]

佛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诸般尘念为之涤清,我们逐渐与一个较为纯粹的我会晤。

佛经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无染当中,放弃了

对自我的执着,明了生命并不狭隘,因此,我们便得到自在。

如果,我们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得到共鸣的快乐,我们的心扉为他们而常开。

闭门阅佛经,是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开门纳佳客,则是与人忘情交往;那么,出

门寻山水,便是与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无限的美景,无尽的神态;在欣赏大自然时,我

们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乐,何可言谕?

三、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译文]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生不满或执情,处世才能

圆融。

[评语]

读书人报着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书,永远只看到自己所赞成的,而看不到与他相反的

意见。这就像戴了一副有颜色的眼镜,看天底下的事物一般。像这样,看再多的书也只会

加深成见。一个人想要博览众籍,首先便要虚怀若谷,否则,智慧的河川将永远干涸。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些摩擦,事情也往往有不尽如意的地方,若把这些都放

在心上,生活就变得很不愉快了。我们的心思要清楚明白,对事情也要有正确的主张,但

是,处世的方法要圆融,做事的态度也要虚心。让我们的心像明镜一般清澈,任何事物都

能照得十分清楚,且都能接受。

四、不作风波于世上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译文]

不对人世间的欲望作无尽的追求,既没有受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也没有追求时热

烈如炭的心情。

[评语]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整日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

策,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实,无论是热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这种自我

折磨中,不是受无尽欲望的鞭打,就是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许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们能沉潜到激流的底层,

便可以发现,在波涛汹涌的生命表象之下,原来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宁静而无所欠缺。在这

里,没有冰也没有炭,只有如鱼得水般不尽的悠然乐趣。

五、无事而忧,便是一座活地狱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铜床铁

柱,剑树刀山也。

[译文]

没什么事却烦忧不已,对着良辰美景一点也不快乐,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

这样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狱中一般,何必再说什么地狱中的热铜床、烧铁柱,以及插满剑的

树和插满刀的山呢?

[评语]

佛家说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狱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分野,在于我

们的心念之间。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是说调达坠入无间地狱后,佛的弟子目键连,乘神通

之力下地狱去看他,问:“苦不苦?”他却回答:“不苦!”为什么在所有的地狱众生被肢

解而大声号叫呻吟时,调达身处其中却说不苦呢?并且能够立刻乘“般若波罗蜜”之力而

出地狱。这就说明,地狱其实是存在我们的心中。佛经上讲人死后所以有地狱,乃是因为

众生造恶业的缘故;如果众生不造恶业,也就不会有地狱。人之为恶,最初也是在起心动

念之间,所以,如果真有地狱,也是人心所造。

忧愁算不算地狱呢?当然也算。最大的地狱,莫过于人自设的地狱,别人是无法将它

打开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相信。天底下并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人完全绝望

的,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在这世间久住,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

这一层道理,生命中就没有什么事真正能够让我们忧伤不已了。

六、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

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怀,才能深入世间,否则,在尘世中便易受种种攀缠而坠落。一定

要深入世间,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则,就不容易长久地待在空的境界里。

[评语]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倘若我们没有智慧,就很可能迷恋而不自

拔。一旦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时,那么,我们活得就像傀儡一样,我们的生命便

是坠落了。所谓出世的襟怀,便是一种看透世间种种现象的智慧,能够对外界不起贪恋爱

慕的心思。具有这种超越世事的心怀,便能够在世间做任何事而不至于坠落,掌握自己生

命方向而不被掌握。未曾经验人间事的人,不易看透人间事的本质。小沙弥入空门,还不

免有所迷惑和怀疑,可是年届中年而入空门,就不曾犹豫不定了。事实上,极出世和极入

世是合而为一的。

七、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

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译文]

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寻,却饶富禅意;一滴酒也不

沾唇,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不观察,却满眼画意。这是因为他澹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评语]

诗意并不在字,禅意也并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画意之不在石一样,那么,诗

意、禅意、酒意、画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倘若我们沉醉在功利之中,便无法体会诗意,因为诗意在情,功利伤情;倘若我们执

着于六尘,则无法体会禅意,因为禅意无执;若是我们太过理性,则无法体会酒意,因为

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们不善用心眼观察,则无法体会画意,因为画意无所不在,既

在形相,又在其神。而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无所束缚的心灵中发现。

八、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译文]

眉间有几分愁意时,暂且去看人下棋,不然就浅酌几杯。心中的快乐,在种竹浇花中

便能充分地获得。

[评语]

愁眉深锁,何事可愁?不如去观棋。世事如棋,又何必为些许事眉头不展?在浅酌当

中,可以发现许多事只是过分在意,何必自惹烦恼?在观棋酌酒之时,能使内心稍得舒解,

重整心情,面对新的挑战。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

不亚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竹有其高情,花也有其神态,万物各有其生机与神情,只待我

们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无处不能快乐。

九、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文]

能够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才算是明了心的本体。能够透彻世间不变的道理,才足以

谈论出世。

[评语]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的心识作用是虚妄的,就好像眼镜有病的人,才会见到生命的生

与死。我们的心识执着于肉身,以及种种自我的念头,所以才会有生死。其实,肉体和“我”

的观念都是幻像,一切众生真正的本性是佛。倘若能证悟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超越虚妄

的心识,了悟到自己不生不死的本来面目。人世间的常道是什么呢?就是“变”和“空”。

再伟大或渺小的事情都不停地在变,最后必然消失成空。不了解这个道理,是难以超脱世

间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便希望它能长久,因此,执着于这些事物,不得超脱,这就是不了

解世间常道的缘故。所谓的出世,并非逃入山林,而是在世间了悟“变”和“空”的道理,

在不离人间的情形下,超出人间。

一○、调性之法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韦。谱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译文]

调整个性的方法,性子急的人就在身上佩带熟韦,警惕自己不可过于急躁;性子缓的

人就在身上佩带弓弦,警惕自己要积极行事。调适性情的方法,要像在水上坐舟船,在陆

地乘车一般自然,才能适才适性。

[评语]

佩韦佩弦之说,出于《韩非子》观行篇,主要是指人在行为上的自我提醒。人的个性,

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习惯养成的。如果性子太急,就容易操之过急;性子太缓,又

容易丧失良机,同样足以坏事。佩韦或佩弦,就在提醒自己,这正是古人自我修养诚笃的

表现。

至于调适性情的方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行事。就如在水

上行舟,陆上行车,是自然的事,若硬要在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不溺死,也会寸步难行。

天地万物,各自有最美好的天性,适才适性,才能过着和谐圆满的生活。

一一、好香用以熏德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

用以消忧。

[译文]

好香用来薰陶自己,使德性美好,好纸用来写垂世不朽的文字,好笔用来写下美好的

篇章,好墨用来描绘令人激赏的好画,好茶用来涤除烦闷,好酒则用来消除烦忧。

[评语]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使任何事物都有最美好的用途。古人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性,燃

香或佩香草,正是提醒自己要修养德性。那么,一张上好的纸,在上面写下可以传世不朽

的文字,岂非最为适切?一枝好笔,让我们用它来写下句句美好的篇章,绽放无数心灵的

花朵。一块墨,通过我们心灵的展现,成了一幅引人耳目一新的山水花鸟,难道不是它最

佳的用处?而一杯好茶,却能让我们涤除胸中烦闷,感到无比清爽。好酒则使我们忘去忧

愁,而不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一二、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澈灵性,一点云堂优钵影。

[译文]

聆听二更时山中寺庙的木鱼声,烦恼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莲花,本性和智慧都

有了透彻的领悟。

[评语]

生命中往往有许多烦恼,使我们的身心不安。你可曾在山寺中聆听和尚敲木鱼的声音?

那声音是如此地宁静。如果,你曾谛视那木鱼,就可看出木鱼的眼睛始终张着,原来,和

尚声声敲的都是“觉醒”,要唤醒世人的痴迷。在生命的路途中,许多人都曾经迷失。在

迷失中,如果有人以清醒的智慧,引导我们走出梦魇,我们将发现,来路皆梦。

莲花常被喻为佛的清净智慧。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观察宇宙中一切生命,发现众生

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只要他们能彻悟生命的真相。我们在莲花中,仿佛看到自己的本

性原来是清净无染的。倘若我们能证悟到这样的一种清净智慧,才算彻底洞见了自己的本

性。

一三、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译文]

人生没有必闲适更好的了,但是,太闲适反而会做出不善的事情。人生也没有比清高

更好的了,但是,太清高反而落得矫俗声名。

[评语]

什么叫做闲?有身闲,有心闲。身闲是身体不忙碌,心闲则是心中无事。人生能得闲

适的时光,十分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都为生活而忙碌。偶尔的闲暇对我们身心有益,

但是,人是很奇怪的,若声名没有什么中心主旨或确定的目标,太闲逸的日子反而有害。

抛开怠惰不说,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玩乐,真正能享受心灵之乐的人并不多,大部分

追求的都是物欲之乐。许多罪恶都是从玩乐中产生出来的,过度的玩乐,易使人迷失自我。

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闲暇,使它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清高很好,矫俗作态就不好了。清高是对己,不是对人;是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在

别人的眼中。因此,过于清高,就和俗情一样,令人不耐。

一四、胸中有灵丹一粒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译文]

胸中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才能变化心中的世俗之情,摆脱种种机心,超出世事。

[评语]

灵丹一粒,用以治心病。每个人均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奈何涉世一深,便为种种计

算机心所蒙蔽,有如明珠蒙尘。这时,心即得病,不能真欢喜,但有假痛苦。所谓灵丹一

粒,便是以真心面对自己及世界。这颗真心,便足以点化俗情,摆脱世故,而祛除百病了。

更重要的是,这粒灵丹,人人皆有,只是大家浑然不觉罢了!

一五、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译文]

艳丽妩媚的美人,终将成为九泉之下的白骨。功名纵然有分,无非是梦中之蝶,醒来

尽成虚幻。

[评语]

若无可悦之心,美本不为美;若无可厌之心,丑亦不为丑。美是时空的幻相,也是自

心的幻相。就时空而言,昨日的女婴,今日为美人,他日同样亦必为骷髅。就自心而言,

对美的执着,不过是自己执着不放,因而产生痛苦。因此,美和丑乃是心识所生的幻相,

美丑之见只是妄想罢了!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求取功名利禄;十载寒窗的代

价,便是一举成名。现代人何尝不然?先是求利,继而求名,名利双收,才是“成功”了。

衣锦还乡的虚荣,蒙蔽了人们的心灵。其实,一切功利,皆是浮名;既是浮名,无不可抛。

无论功名是否命定,都如梦中蝴蝶,随物迁化,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一六、独坐禅房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图。垂廉少顷,不觉心静神

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译文]

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

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

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

般。

[评语]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连石壁都映上他的影子,因此,一般看到的达摩祖师像,多有面

壁图。道家佛家皆有静坐,但是,道家注重身体的种种感觉;而佛家则认为,我们的身体

和意识都是虚妄的,所以,佛家不重视虚妄的现象,重视心性的了悟。什么是我们的心性

呢?达摩祖师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

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

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吾人心不生时是什么样子呢?用意识去想就永远不能

悟见,用眼睛去看也永远不能看到。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

就是我们的本净妙心。

一七、才人之行多放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译文]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疏放而不受检束,应当以正直来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大多不知变

通,应当以趣味使他的个性融通些。

[评语]

有才气的人言行往往疏阔,若能辅以正直,劝他踏实些,或言行约束些,天赋的才华,

才能更见美好。否则,言行太过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会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则和前

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过拘束而显得死板,既无法应付人生的多变性,也无法从生命中

获得趣味。这种人,我们要使他的心变得活泼些,让他多去接触种种变化的事物。否则,

他的生命便会显得枯燥而乏味。

一八、闻人善;闻人恶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译文]

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怀疑他的动机;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却十分相信,这是心中充

满恨意和不平的人才会如此。

[评语]

一个人心中若是充满善念,即使听到某人做了不好的事,一定会想或许传闻错误,或

许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即使他真的做出愚昧错误的事来,也十分可悲,应使他快快觉悟

自己所犯的错误。

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人充满了嫉妒、憎恨之情,骄慢自大,那么,他听到别人做了好

事,只会怀疑和嫉妒;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倒是十分相信。这种人的心中只有恨意,而无

生机。

郑板桥曾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矣可恶矣。东坡一生觉

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处。”以何种心境面对世界,你就活在何种世界。

一九、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译文]

能够超脱世俗,便是不平凡;能够不与人同流合污,便是清高。对于愈是巧妙的事情,

愈要以拙笨的方法处理;虽然位居高明之处,却能善自韬晦;虽然处于动荡的环境,却要

像处在平静的环境中一般,不可慌乱。

[评语]

所谓俗,是就心灵的层次而言;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而活,就可以知道他的心灵俗不俗。

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肚子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脸皮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却为自己的心而

活;另一些人,却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活。到底哪种人活得比较可贵不凡,

相信你我都明了。

所谓清,就是不做任何有损名誉的事。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能彻底实行的却不多。对

于一些巧妙的事,我们要以愚拙的方法去做它,因为,巧妙的根本在于踏实,就好像飞得

再高的鹰,要以地面为家一样;最巧妙的事情,往往是从最长久而笨拙的努力中产生的。

此外,巧妙的事以拙笨为外表,也是一种保护作用和返璞归真的现象。

身居高位的人,正是最容易招忌的人,因此,一个人要懂得自我保留。愈是得意之时,

愈是要有谦逊和自我充实的智慧。“处动若静”,正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精神。这种身处变

局而心不乱的镇静功夫,才能使我们化险为夷。所谓“以静制动”,正是这个道理。

二○、士君子尽心利济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译文]

一个有道德的人,只要尽自己的心意去利物济人,使一国之内少不得他,那么,上天

自然也需要他,这便是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和价值。

[评语]

安身立命之道,古圣先贤讲得非常多,讲到最后,无非是“利物济人”而已。现代人

喜欢强调“毁灭”的恐惧,并为这可能来临的毁灭而怀疑生命的价值,因此,享乐主义大

为盛行。其实,活着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的价值并非想象,而是实践。

花儿向这个世界吐露芬芳,对花儿本身而言,那就够了。一切事物随时在变化,倘若

为了害怕凋零,花儿便因此而拒绝开放,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会死亡,物会毁灭,

所以就悲观堕落,同样是错误的。

二一、读史要耐讹字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译文]

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能忍耐山间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得了危桥;

闲暇生活中要忍受得了俗人;看花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了劣酒;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史书的天

地中。

[评语]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我们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时,也要接受瑕疵的另一部分。

就以史书而论,若不能忍受断简残篇和鲁鱼亥豕的现象;就很难从其中得到乐趣。

史书是可以考据而订正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却不是经过某些人的努力,就能

获得改善的。至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其趣即在“耐”字,否则就很无趣了。闲居

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有什么不快乐的呢?若要天下皆无俗人,或必定要有美酒,一个人

一生就没有多少快乐时光可言了。

二二、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利荣驰念,和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译文]

纵情于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为荣华富

贵而意念纷驰,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评语]

声色的刺激,往往短暂而易于消逝,而且,要付出很多代价。当我们坐在窗前,什么

都不想的时候,常能感到一种宁静的快乐。这时天地即在我心,平静而安祥,充满着喜悦。

何妨让自己坐在净几明窗前静一静呢?

大部分人并不明了自己内心真正要的是什么,只是跟着他人盲目追求。世俗的轨范和

错误的看法,常常使许多人埋葬自己真正的幸福。当我们登临高山,接触大自然的美景时,

仿佛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回返自然!”如果,你曾仔细聆听,便会对眼前的追求感到

怀疑。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追求并非真的必要,也不是自己真正要的东西。通过这层

反省,也许会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

二三、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

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译文]

若能随时行乐,立刻可以获得快乐。身体既不生病,心中也无事牵挂,春天的鸟啼就

是美妙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天地最美的妆饰;能得到一刻空闲,便能享受一刻的闲适

乐趣,哪里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乐呢?

[评语]

人的苦恼有两种:一种是身上的苦恼,一种是心中的苦恼。但是,对一个懂得快乐真

谛的人,这两种苦恼都不会降临到他身上。我们曾经看过身体有大病痛,却十分快活的人;

也曾看过身体无病无痛,心灵却有沉疴之疾的人。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别处。

若要外求,终不长久。

二四、兴来醉倒落花前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

兴致来的时候,在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头。放下机心,坐在大石上

将一切忘怀,古今的一切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评语]

以天地为衾枕,这是何等无所至疑的胸怀?万事都像落花一般,无可执取,明白这一

点,自然可以放下心机。心中无所执取,又何处不自在呢?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今种种纷争,怎能抵得住时间的洪流?吾人

的心机计较,真是可怜复可笑。何不坐在磐石,仰望天光云影,抛来心中俗念,以自己清

净而最初的心眼,看这无尽的天地。

二五、烦恼之场,何种不有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译文]

世间有种种的烦恼,但是,以佛的智慧来观察,只不过像是蝎子攀附在虚幻的花上罢

了!

[评语]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一般人都是以肉眼

看世界,因此,看见的只是自己触摸得到的时空,十分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执着,产生

许多欠缺的苦恼。但是,如果通过法眼观照自我和世界,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

么可得到的。

一切烦恼就像蝎子攀爬在虚幻的花上一样,蝎子对虚幻的花,能有什么伤害呢?禅宗

二组慧可,曾向达摩祖师说他的心不安,希望达摩祖师能使他的心静下来。达摩祖师教他

拿心来,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

安心竟。”真的,心在哪里呢?心都了不可得,哪里还有可得的烦恼?有心才有烦恼,无

心何来烦恼?

二六、如今休去便休去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译文]

只要现在能够歇止,一切便能够终止;如果想要等到事情都了尽才停下来,那么,永

远没有了尽的时候。

[评语]

什么事不能终止呢?最难终止的,只怕是自己的心吧!一个为追求名利而苦恼的人,

是因为他的心不肯停止追求,才会苦恼;一个为失去爱而痛苦的人,只是因为他不肯放弃

失去的爱,痛苦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不要以为事情自己会结束。如果,你的心不肯停止,事情永远不会结束,无尽的烦恼

是由无尽的欲求产生出来的。大部分的人无法发现自己心中有无尽的宝藏,那是圆满而无

所欠缺的。却要像乞丐一样,不断地向世界求索空幻的影子来作虚假的满足。到底什么是

真正的满足呢?且把妄求的心,歇下来看看吧!

二七、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译文]

登上高山,进入深密的树林,走尽回旋曲折的小溪,凡是有幽美的泉水和奇形怪状的

岩石之处,不论多远,我们都要去。到了目的地,就坐在草地上,倒出壶中的酒,尽情地

喝,醉了以后,就互相以身体为枕头睡觉。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呀!连做梦都有相同的

情趣呢!

[评语]

这段文字,见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时,正是官场失意,被

贬至永州,寄情山水之时。宦海浮沉充满了心机,而大自然的山水却是无心的。由这段文

字,我们可充分感受到那份忘怀于山水的乐趣。

二八、业净六根成慧眼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译文]

罪业一旦清净,眼、耳、鼻、舌、意都成了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身上没有任何事物

的拖累,便如同住在深山的茅庵中修行一般。

[评语]

佛家说每一个人过去都有无数世的生命,每一世的生命都造了各种不同的业。在《普

贤菩萨行愿品》中说:“菩萨自念,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偏于发界极微

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什么叫做忏悔呢?如何才能使过去一切

业障都清净呢?就是要洞悉一切皆是幻心幻相,也无体相,其性亦是空,这才叫做“业净”。

业净六根成慧眼,譬如说,当我们为凡夫迷妄之时,好像在梦中,梦中做了种种罪业

和遇到可怖之事。当我们了悟本心的清净,就好像醒来发现梦中的所见、所闻、所嗅、所

尝、所触、所想,均为虚妄,皆是幻心所生。所谓善恶烦恼菩提,无非是梦中的六根,就

转成无取舍、无染净,分别一切法而不分别想的“慧眼”。

二九、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茅帘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茅屋外面,传来几声犬吠鸡鸣,让人感觉好像到了远离尘世的高之处。窗外只有蝉鸣

鹊唱,令人感觉到静中的天地如此之大。

[评语]

一个人见到的世界是何情境,完全存乎一心。智者能在一粒沙中见到世界,一朵花中

见到天堂。

在犬吠鸡鸣声中,感到仿佛置身于云中世界,因为心如此,所以境如此。在宁静之中,

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辽阔,因为宁静使我们的心胸开放。在事情繁杂之时,我们总是执着

于眼前俗务,眼光短浅,心思拘束。在宁静中,这一切都解放了,无尽的世界像花蕾绽放

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异士未必在山泽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译文]

山林泽畔不一定有超凡奇特的人,超凡奇特的人也不一定住在山林泽畔。

[评语]

山林泽畔可以使人的心境变得宁静,对生命的观照就更为清楚而澄澈。因此,一个对

生命的反省有所关心的人,在宁静的山林泽畔更容易体会出智慧。许多智者隐居在山林之

中,就是这个缘故。隐居山林的人,不见得个个皆是行为特异之辈,这其中也不乏自鸣清

高之人,或是“身在湖海,心怀魏阙”的假隐士。像这些人,怎能以“异士”称之呢?

人世的智者,在尘嚣闹市中,也能拥有宁静的心境。他为自己的生命作反省,同时也

为众人的生命作反省;他的智慧不但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众人的问题。他不但使自己

的生命获得觉悟和解脱,也要所有的人都能觉悟和解脱。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异士呢?

阳光并不是自我照耀的啊!

三一、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译文]

天下值得去爱的人,往往都十分可怜。而那些人人厌恶的人,又常常让人觉得十分可

惜。

[评语]

有的人很可爱,他们明白人天性中哪些是最好的品质,并且竭力维护它们。即使自己

受到种种伤害,也不愿意失去最美好的德行。他们就好像怀着白璧,却被恶人拿着戈矛追

逐的人,因此,他们的境况有时很窘迫,甚至很可怜,但是,他们心甘情愿。

另外,那些拿着戈矛的恶人,并非没有白璧,而是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遗失了。从此

以后,他们就以为不需要它也能活得很好――只要有戈矛,或是珠宝。他们却没有发现,还

未将戈矛刺到他人时,戈矛的另一端已刺入自己的心。他们手中的珠宝,其实是铁蒺藜,

早已将双手刺得流血,不能再握住一朵花,也嗅不到花朵的芬芳,这不是很可惜吗?这种

人,我们要如何帮他痊愈呢?如何在污泥中帮他找回白璧呢?

三二、事有急之不白者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

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

事情有非常紧急却又不能表白时,不妨先宽缓下来,听其自然,也许事情就会澄清;

不要太急于辩解,否则,会使对方更加气愤。有的人,你愈劝他,他愈是不听,这时,稍

为放纵他,不要逼得太紧,也许他自己逐渐会改正过来;不要太急切强迫他遵从,反而会

使他更为顽劣。

[评语]

人与人交往,难免有误会,尤其是在事情紧急时,更是无法一一加以说明,也许就因

此蒙受不白之冤。有时误会并非解释就可以说明白,所幸人心虽然主观,事情却是客观的,

过些日子,总会真相大白,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这里最重要的,是不要操之过急的态

度,平心静气面对事情。更何况“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胸怀磊落,还怕别人误解吗?

有些人做错事,怎么劝,他都不听;强迫他听从,他反而变本加厉。其实,人都有自

我反省的能力,聪明的人是懂得修正自己的。何况有些人只是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非

真的顽劣之徒。只要给对方一点机会,一些时间,情况或许就改观了。

三三、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译文]

只要和境况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一下,人就自然会知足了。

[评语]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地,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这里教我们

的,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想法。当然,重点要放在“比下有余”上面。但是,

这也不是一个根治不知足心理的方法,因为,大多数人都拿自己与那些十分富足的人相比

较,所以,知足常乐的人还是很少。如果,人能够体会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

最大的富有了。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物质是永远无法让人满足的。

三四、俭为贤德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在难居其美。

[译文]

节俭是贤良的美德,但是,不可因为人们称赞节俭,就刻意追求这种声名。安贫往往

为人所赞美,只是很少有人能安居贫穷。

[评语]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太过奢侈固然不对,节俭而至吝啬也未必好。节俭若只为了名

声,就完全失去节俭的本意了。俭是不浪费,“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饭,当

思来之不易。”以这种态度处理物资,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浪费。俭也是一种经济的观念,

也就是“将最少的物资,作最大的利用。”节俭和悭吝则又不同,有的人自奉节俭,遇到

他人有困难,却能慷慨解囊,这便是节俭而不悭吝。现代社会节俭的人很少。悭吝的人却

是不少呢!

贫为美称,大概亦只存在于古代吧!古人对安贫乐道是很称赞的,颜渊“一简食,一

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十分不容易,被人称赞了几千年。至于现代,“贫”简直成

了一种罪恶,“安贫乐道”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简直就是消极弃世。不错,乐道未必就

贫,贫也未必有道。只是在物质生活的进步中,人的心灵是否也同样在进步,这就值得怀

疑了。在讲求效率和功利的现代社会,人为自己的生命保留多少空间和反省的余地?现代

人物质生活不虞匮乏,心却贫乏得可怜呢!

三五、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

聆听寂静的夜里传来的钟声,唤醒了生命中的种种迷惘。静观清澈潭水中的月影,仿

佛窥见了超越肉身的真实自己。

[评语]

苏东坡在夜宿燕子楼时,曾写下“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的句子;就广大的时空来

看,文明也不过是人类所作的一场梦。以最微细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心识肉身,

没有一刹那是存在的。当我们聆听静夜的钟声时,仿佛觉察到,生命中无论多大的伤痛,

或是多深刻的凝情,都不过是梦中之梦,何必苦苦执着不放呢?

明月在佛经中常为实相的象征,禅宗以指指月,不可执指作月,是指一种超越文字所

能表达的实相。所谓的身外之身,乃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真实本体。这真实本体,

并不在我们之外,却也不拘限在肉身之内,而是大则“横超三际,竖遍十方。”小则纳于

芥子微尘。一切的符号乃至于我们的感官意识,都是相对的,这本体却是绝对的,因此,

没有任何语言刻意表达它,我们也无法以相对的感官意识去揣度它。但是,它却是真实的

存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时空对它而言,只不过是幻相,倘若我们能认证了

它,它就是宇宙无穷奥秘的解答。过去有无数智者依此超越了生死与永恒刹那的界限,未

来仍有无数人会做到,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这种意愿和勇气,超越生死的迷惑,寻求永恒

的觉悟。

三六、打透生死关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译文]

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得自在,死也能死得自在。看破了名利争逐的虚妄,就

会觉得,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好。

[评语]

打透生死关,在佛家来说,就是超越了生灭之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在《楞严

经》上,讲到观音菩萨当初为众生时,超越生死的方法,便是由耳根超越能闻所闻的对待,

再达到空掉觉知与所觉知的对待,进入一种空的境界。再把这能空所空的对待也破除掉,

便达到了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程度,但是,这并非空无,而是“忽然超出世间,

十方圆明。”到了这种境界,即是佛家所谓的见到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此时便无生

死可言,这便是打透生死关了。这是在佛经上所提到超越生死而证到永恒的方法中,较常

被提到的一种。

名利亦是如此。人之超越生死,乃是参破了生死的虚妄,而对名利的超越,亦是看破

了名利的虚妄性。得到名利时,若是十分欢喜,这便是一种轻生,也是一种死;失去名利

时,若痛苦万分,同样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争逐名利的人,便在生死的痛苦中流转。

凡是执着于名利的人,很难超越生灭的痛苦。

三七、一笔写出,便是作手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手,不必说唐,说宋。

[译文]

写诗的人若能把眼前所看到的情景,以及胸中的情意趣味,一笔表现出来,便算是能

作诗了,不必引经据典,说唐道宋。

[评语]

眼前光景是客观的世界,胸中情趣是主观的情意,将主观情意与客观意象融合,达到

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文字就是诗。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

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

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然而,不管是客观之诗人,或主观之诗人,都必须

具备横溢的才华,所谓“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若能将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念,一笔写出,

淋漓尽致,就是个作诗好手,纵使引经据典,也未必能写出好诗来。

三八、隐逸林中无荣辱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译文]

在隐居的生活中,没有荣华或耻辱。在选择道义的路上,也没有人情的冷暖可言。

[评语]

“心”是荣辱的关键,“有心”便有荣辱,“无心”便无荣辱可言。隐居山林,正因

无心追逐世间的名利,当我们心中什么都不执着的时候,名利宠辱皆不会到来。“道义路

上无炎凉”,这是勇气和决心的问题。选择道义,等于是选择了一条不好走的路。因为,

既然选择道义,就必须抱着入世的精神,全身投入。不怕人情冷暖,不畏强权威势,依然

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论是踽踽独行,或是有声气相应的朋友,都要像“过河卒子”,勇往

直前。

三九、皮囊速坏,神识常存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

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译文]

我们的身体很快就会朽坏,但是,阿赖耶识之中的业债却始终还不清。宰杀动物来养

活臭皮囊的业债,将全部藏纳到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使我们将来受果报。我们的觉悟本性

是无边无际的,而经书中只是一些有限的文字而已,穷究万卷的经书来求佛性,一旦得到

了,将会发现,经书只是方法,而不是佛性的本身。

[评语]

佛家讲十二因缘,说我们最初由一念无明(困惑迷乱),而在行为上造了种种的业。这

些业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使我们因这个受染的神识而投胎,然后产生了色、受、想、

行、识、五蕴,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胎之后,便对色声香味以及思想产生

相对执着,而有苦乐的感受和“我”的意识。又因为苦乐而产生爱欲和贪求,厌恶恶境,

执着乐境。这些经验和记忆,都藏在能储存印象的阿赖耶识中。学佛的人所致力的,便是

要将有缠缚的识,转变成无缠缚的智。佛经上有许多方法,让我们去证取这本来清净的佛

性,我们研读佛经的意思,乃在通过其中的文字,去认取超越生死缠缚,转识成智的方法。

但是,这无上的智慧,并不是凭我们的意识去认取的,一旦我们得到了实证,我们便可明

白经书中的文字,乃是指导我们认证实相的手指,而非实相的本体。

四○、闻谤而怒者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译文]

听到毁谤的言语就会发怒的人,最容易接受谗言。听到赞美恭维的话就沾沾自喜的人,

也最容易听进谄媚的话。

[评语]

就像墙什么地方有缝,风就从什么地方进来一样,谗言本来是不会发生的,它只在容

易接受谗言的人心中生根发芽,因为,听到毁谤言语不先探究虚实就发怒的人,有最适合

谗言生长的泥土。所以说他是谗言发生的媒介。

同样地,一个人喜欢听恭维的话,这就变成他的弱点。大部分人都喜欢听别人赞美自

己,但是,如果所赞美的是事实,那便是本当如此,没什么可喜的;假如所赞美的话超过

事实,这就是虚假的话,当然更不值得高兴了。因为虚假的言语而沾沾自喜,就很糟糕了。

别人一知道你爱有此癖好,就来个“投其所好”,谄媚逢迎,骗得你团团转。因此,喜欢

听虚假的话的人,是很少不受人愚弄的。

四一、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译文]

他人胜过我,则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他便不会在心中对我积下什么妒恨。我胜

过他人,就不见得是自己的福气了;倘若遇到心胸狭窄的人,恐怕会有难以预测的灾祸发

生。

[评语]

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可以说是争斗的根源,人之所以有自卑和自大的心理,便

是从这里发生的。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做一些未必适合自己的事,他人也同样

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任何一种竞争,到了超过双方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十分痛苦了。

很少有人相信,真正该超越的是我们自己。争强斗胜,败了不足悲,胜了不足喜。败了或

许反而能“明哲保身”,胜了却反招不测之祸,因为别人心有不甘,蓄意报复。倒不如以

自己当竞争的对手,一日比一日充实,一年比一年长进,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

上层楼,岂非自求多福?

四二、闭门即是深山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译文]

关起门,就像住在深山中一样。能读书,则处处都是净土。

[评语]

将门关上,没有任何人来干扰,那种感觉,就好像住在深山中一般。深山不在远处,

而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时空。有时,甚至连有形的门都不需要关,便能享受如处深山

的乐趣。

好书之中固然有十分令人喜悦的境界,但是,书中的境界是由我们的心灵产生出来的,

可见我们心中有更可喜的境界。佛家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阿弥

陀佛凭其悲愿所形成的。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块净土,当我们眼见形相之时,心中却无

形相;耳听声时,心中无声,鼻嗅香时,心中无香;舌尝味时,心中无味;身触觉时,心

中无触;意思想时,心中无法;久而久之,便达到一种不动心的境界。然后,我们便能使

感官和意识不与外界相勾结,而达到一种清明的状态,所有念头都不再生起。当这种境界

稳固之后,我们面对任何事物,都能以一种清净而无染无着的思维去处理。无论在何种喧

嚣的环境,都能保持心中一片最明澈的净土,不受任何干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深山吧!

住在深山,还未必有这种绝对宁静的心境呢!

四三、欲见圣人气象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译文]

想要见到圣人的胸襟气度,必须在自己内心一尘不染的时候观察,才可以明白。

[评语]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释迦牟尼则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见

所谓的圣人,乃至于佛,每一个人都做得,都有成为圣人和佛的潜力。但是,大部分的人

在世事中流转,以致心智昏沉而蒙昧,无法静下来面对自己的生命。

圣人的本性和我们的本性是相同的,圣人就像金矿中已提炼出来的金子,而我们则是

包容着许多杂质的矿物。倘若我们要像圣人一般成为珍贵的金子,就必须把心性中的杂质

除去。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能做到,便能由改善自己,进而改善别人。禅宗慧经禅师有一首

偈是这样的:“清清净净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万万千千都失觉,多多少少弗思量,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但是,大部分

人不是不敢承当,就是不肯承当。

四四、成名每在穷苦日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译文]

一个人成名往往是在过穷苦日子的时候,失败则是在志得意满之时。

[评语]

人在穷苦之中,比较容易立志向上,因为,困难的境况,正足以激励自己,所以,往

往会不断地努力来充实自己,就像种籽在黑暗的泥土中,为了见到阳光,便不断地吸收养

分往上钻。终有一天,它会冲破泥土,发芽抽枝,开出最美的花朵。

然而,人在成名之后,就容易志得意满,也失去了贫穷时那股冲劲。再加上成功之后,

外界增加了许多,以至于能力不断向外耗散,却没有增加。此外,一个人在成功之后,

如果不懂得收敛锋芒,太过于炫耀,结果反而会招致失败。

四五、让利精于取利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译文]

将利益让给他人,比和他人争取利益更为明智;逃避声名比求取声名更为聪明。

[评语]

与人交往或共事,利益往往是大家争执的起因。每个人都想获得较多的利益,也因而

失去珍贵的友谊,或是做人的立场,甚至丧失人格。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宁可少得一些

利益,而不要伤了彼此的友谊与和气。利字旁边一把刀,可能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

争名逐利者,应引为戒。

声名使一个人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但是,众人的眼光也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将一

个人牢牢地捆住。因此,明智的人逃避声名,就好像美丽的禽鸟逃避猎枪和罗网一样;否

则,一旦被捕获,就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所以,“逃名巧于邀名”。

四六、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速祸,将自得福。

[译文]

过分地求福,将使祸事加速降临;对于突发的灾祸安然处之,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评语]

祸事起于过分贪求,而福事却存在安分守己之中。比方吹一个气球,吹得太胀,它就

会爆炸;能适可而止,它便冉冉飘升。因此,一个人过分求福,不但连原有的福分会失去,

甚至招来更大的祸害。而对于突发的灾祸,则不要太过惊慌:就像走在危桥上,如果太过

害怕而手忙脚乱,很可能就会掉进激流中。所以,祸福相倚,虽难预料,但也看人是否能

自守福分。

四七、看书不可拘泥旧说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译文]

看书贵在能将书中的道理贯通透彻,不受旧有学说的限制而不知变通,更不可对新学

说还未十分了解时,就盲目地信从。

[评语]

书是人类运用心灵、观察外界种种现象,以及对人类自身反省的纪录。根本上而言,

人心才是一切知识发生的根源。各种学说,目的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命,但是,任何学

说都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意义。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及人类客观环境的变迁,它

可能不再适用于人类。同时,这些学说可能有错误,而对人类本身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

学说的新旧对于其真确性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也许在旧学说中,我们发现了人性中比

较基本而长久的东西,而新学说有时反而像走入迷宫,使人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了。因

此,改善文明和人性的出发点――“人心”,成为最重要的学问。就这点而言,现代人做得

未必比古人好。一切书中的道理,都比不上人心的改善,人具有使自己幸福的智慧和能力,

但却不知好好掌握。

四八、对棋不若观棋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

言信然。

[译文]

与人下棋不如观人下棋,观人下棋不如自己弹瑟,自己弹瑟又不如听人弹琴。古人说:

“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这句话是很可以相信的。

[评语]

下棋难免有杀伐之气和得失之心,不如旁观者清。观棋不语真君子,眼看兵死马亡的,

不说又如鲠在喉,说了又惹人厌,不如自个儿去弹瑟。但是,瑟音凄切,弹来寂寞,倒不

如听人弹琴。

然而,弹琴是有心弹呢?还是无心弹呢?听琴又是有心听呢?还是无心听呢?不管有

心无心,又岂在弦呢?有弦琴以有心听,何若无弦琴以无心听,更能解琴中真趣呢?世事

如棋不足观,人心如琴不可弹,谁又能解“人间”这张无弦琴的真意呢?

四九、伶人代古人语

伶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

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很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译文]

唱戏的扮成古人,代替古人讲话,代替古人笑,甚至替古人生气,现在的读书人写文

章就仿佛如此。唱戏的在戏台上很像古人,但是一下了戏台,又恢复伶人的身分了,现在

的读书人写文章又和这点很相似。假使让古人见到现在的读书人,真不知他们要如何生气,

如何笑,如何讲话了。

[评语]

这里虽然是批评读书人写文章不该像演戏的人,仅是模仿古人,但是,如果我们以同

样的观点来看人生,就是这么一句话:“生命应该由其内容来决定其角色。”

无论把人生的过程当作一篇文章,一首诗,或者是一出戏,当我们在模仿他人,或是

不经思索就接受一种生活模式时,是否已陷入了虚伪的生命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否

与自己真正的内在完全不符?我们是否真正反省过自我的生命,才选择了这个角色?还是

让角色来选择我们,自己如同伶人一般,为别人哭,为别人笑,为别人生气呢?

五○、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

是无量功德。

[译文]

读书人贫穷而不能在物质上救济他人的,逢到他人遇事糊涂迷惑之处,能够用言语来

点醒他;或是遇到他人有急难时,用言语来解救他,同样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

[评语]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是一种惠而不贵的东西,智慧更是千金不易的宝贝。读书人也许

在物质上无法提供给别人很多的帮助,但是,在言语和智慧上,却可以贡献给别人无尽的

宝藏。

在物质上救济人并不困难,救济人的心却很不容易;用车子载人一段很容易,为痴迷

的人指引一条光明的道路却很困难。读书人在物质上也许并不富足,但是,在心灵上应该

较一般人更为明智。他应该在生活和生命的智慧上,让自己成为一座灯塔,帮助众人过更

和谐圆满的生活。

五一、夜者日之余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译文]

夜晚是一天所剩余的时间,下雨天是一月所剩余的时间,冬天则是一年所剩余的时间,

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来往较不频繁,正好能用来专心一意地读书。

[评语]

夜晚读书,神志较为清明,因为,一日之事已毕,白日种种纷乱的念头,都已平息下

来,无人打扰,正是最好的读书时间。下雨天时,人们多半不喜出门,有的人因雨而感到

烦躁,然而,聪明的人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读书,此时惟有雨声相伴,更使人心无旁骛。

岂非读书最好的时候?

冬日天气寒冷,在寒气中精神更为清楚,此时读书理路甚为明白,所以最为适宜。懂

得由书中汲取乐趣的人,夜晚、下雨天、冬日对他而言,都是可爱的时光。不懂得读书的

人,夜晚感到无聊,下雨天觉得烦躁,冬日就干脆提早钻进被窝,真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五二、简傲不可谓高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不可谓宽大。

[译文]

不可把轻忽傲慢误为高明,也不可将阿谀谄媚视为谦让,待人苟酷不能称之为严明,

也不能视人格卑贱为心胸宽大。

[评语]

有很多德性极容易为人混淆,不可不辨明。像人们往往以待人傲慢,来表现自己高人

一等;把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的人,当作是谦虚的人。事实上,高明在于内涵,而不在外表;

谦虚出于真心,而不出于假意。真正有内涵的人,绝不轻忽傲慢;真正谦虚的人虚怀若谷,

并不对人阿谀奉承。

有人误把待人苛刻当作严明,又把人格卑贱视为心胸宽大。实际上,严明并不失宽大,

宽大亦不失去做人的原则。苛刻不过是自私和残忍,卑贱则是毫无人格,所以,苛酷的人

践踏他人,卑贱的人则是自我践踏。

五三、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

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

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译文]

画家的灵妙之处,全在下笔前构思之时。此时如果有一点杂念,便无法将神妙之处淋

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善于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便是最美妙的言语;善于讲话的人,所讲

的话便是最美好的篇章。古人说的画乃是无声的诗,诗则是有声的画;我认为,最好的画

如同诗一般,能无穷地展现而不着一字。如此,诗和画才算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评语]

画家要下笔绘一幅画之前,必先沉思静虑,默想要表现的心灵世界,如何采撷酝酿在

心灵中的风景,如何在贴切的安排中达到尽善尽美。画家画的是“意”,色彩和形相乃是

他表达心中“意”的工具;倘若他在下笔之前,没有将感觉和心灵提升、纯化至某一境界,

他所绘出来的画,就会有不协调的杂质出现。

画是空间的艺术,而诗是时间的艺术。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看法,真正的诗和画是

时空兼容,甚至超越时空的。诗和画的神妙处不完全在诗、画的本身,而在它的画面、文

字之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是此理。

五四、累月独处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

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

毕余生足矣。

[译文]

连续数月独居,虽然一屋子的冷清,但是,却有浮云彩霞作我的伴侣,青松当我的知

心。空闲时,老年人会带着幼童过来拜访,这时,我便以一壶浊酒、一盘大芋招待客人,

聊的都是一些家常话,而不谈及市肆朝廷方面的俗事;聊得尽兴了,便告辞而去,不需要

起身送客。如果能这样过一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评语]

有的人认为,生命并不需要多采多姿,只要宁静安祥地过,这种人的生命就像一条清

澈的小溪,慢慢地流。

生命在平淡中有平淡的美好,这是生活在激切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活得激切又如何

呢?还不是一样要流向大海。只要有自己生活的境界,不见得要与别人共流。溪流虽小,

载得动孩童的纸船,也映得清老年人的白发,岸边的青松和天上的云彩,最能明白这水一

般自在的心境啊!

五五、耳目宽则天地窄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译文]

耳目用得太多,便会觉得天地间很狭隘。将争名逐利的事务减少,则时间便会变得清

闲而悠长。

[评语]

许多事情,听了还不如不听;许多世态情状,看了还不如不看。我们要有盲者和聋者

的智慧,去听那无声之声,见那无色之色。当我们倾耳去听,极目去看时,我们所听所见

都是有限;当我们闭目去看,掩耳去听时,我们掌握了无限。

五六、从江干溪畔箕踞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

灵,在水中鼓瑟也。

[译文]

在江边和溪岸的石上曲着双腿而坐,聆听着水声,时而声势浩大,时而低如耳语;有

时声音清澈,有时却沉默寂静,就好像一首大自然的乐曲一般,不禁令我怀疑,是否有湘

水的女神,在水中弹奏她的锦瑟。

[评语]

湘灵只鼓瑟给伫足江边溪岸的人听吧!因为,只有他才聆听得到大自然神妙的乐音。

他神清气定,内心宁静祥和,物我合一,登高山则能听高山的雄伟呼唤,临溪流则能闻溪

流的喃喃私语;甚至闲坐家中,也能神游物外。只要我们凝神感受大自然的乐音是无处不

在的。

五七、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译文]

有爱读书的癖好,却对知识无所取舍和选择,这种人不过像藏书的书橱罢了。只具备

饮酒之名,却不懂饮酒时含蓄不尽的意味,终不能算是能饮之人。

[评语]

读书而无拣择,便是对知识毫无主见了,就像一个书架,你放上什么书,它便容纳什

么书。读书即使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总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吧!像朋友,有的人可以成

为知己,有的人却很难沟通。虽然说各种书都应该去了解一下,但是,并不表示书中讲的

都要照单全收。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经过智慧的关照和批判后,才可以决定哪些观念真正

具有价值,值得我们采纳;哪些只不过是心智的残渣,应该丢弃。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一

本书对他而言都像渡河的木筏,既然渡过了河流,就该舍筏登岸,有谁会在上岸之后,还

拖着竹筏过日子呢?毕竟一切书本所教导我们的,是应该入阁把生命过得更好。如果,我

们能阅读生命这本大书,并能由其中获得智慧,那是胜过读任何书的。

饮酒的意趣不仅在酒的本身,就像画有留白,诗有无言之美,酒亦有酒外情趣。世人

饮酒往往是饮得烂醉如泥,意味这才叫饮酒。名士饮酒却仅仅沾唇,或是嗅嗅酒气便已微

醺,未必一定要入口,更无需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昏乱。

五八、鸟啼花落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谴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

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译文]

听到鸟啼,见到花落,心中有所领悟而感到十分欢喜,立刻教小僮带着酒瓮买回白酒,

以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马上取来诗卷,迅速地读过,当作下酒的美味,这时胸中清爽快

意,仿佛不在人间。

[评语]

乐趣并不在远处,就在眼前,人们往往舍近求远。生活完全看自己如何安排,最可怜

的是那些拥有金钱,却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忧苦的人在山间海涯追寻青鸟,却不知

青鸟就在他的窗前,人是多么地昧与追索,而寡于欢乐啊!

快乐从来未曾躲着人,只是人们无心体味快乐。

五九、自古及今山之胜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译文]

古今的名山胜景,其绝妙之处大多在于天然生成,却往往被人造的景观所破坏。

[评语]

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人没有权利去破坏它。山林的美好,不仅在其生命的自然,同

时也在其远离人类的种种恶习气,然而我们看看,我们现在还有几座干净的山?人们愚弄

自己的智慧不要紧,他还进一步侮辱了自然。把飞鸟赶出山林,把游鱼驱出溪流,把海洋

变成毒药,把野兽囚在铁笼,这都是伟大的人类做出来的事。人真的是天之骄子,更不愧

是万物之灵了。

六○、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

味,只觉万状苦愁。

[译文]

清闲自在,要坐要躺随自己的心意,虽然穿的是粗布做的衣服,吃的是没有佐料的淡

饭,但是,却觉得滋味很浓厚。至于那些忧愁烦恼二患得患失的人,整日都在繁务中劳烦

奔走,虽然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美味,却觉得万事皆苦。

[评语]

人贵适意,不适意则五快乐可言。最傻的是那些拥有一切却不懂得享用的人,最聪明

的是那些什么都不拥有,却享用一切的人。那些身上穿的是锦衣,口中食的是玉食,心却

不知道遗失到哪里去的人,和木头人有什么差别呢?

不拥有一切的人,即享用一切。因为拥有,不仅是你拥有事物,也被事物所拥有,一

旦有太多事物缠身,就会失去了自己。不拥有二享有,才是生活最高超的技巧。

六一、舞蝶游蜂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译文]

蝴蝶款款飞,蜜蜂急急舞,它们在忙碌中有着闲情,在闲情中又显得十分忙碌。花落

了,柳絮也随风飞扬,在这样的景色中有着难言的情意,这难言的情意便隐藏在如此的景

色之中。

[评语]

蜂蝶是在翩翩飞舞呢?还是在忙碌的工作呢?人有这般的闲情吗?我们很难将工作和

闲情合而为一,蜂蝶却很有办法哩!

我们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经验,就像花一般悄悄地凋落。看着落花,我们心中仿佛有

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们:“过去了,过去了……”是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满天的柳絮一

般,随风飘逝。

六二、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译文]

鸟栖在最高的树枝上,弹弓难以打到它;鱼潜在水深的地方,鱼网难以捕获它;有学

问的人隐居在岩窟里,祸害哪里会降临在他身上呢?

[评语]

在古代,假如想逃避祸害兵乱,只要隐居就好了,甚至可以像桃花源记中的人,避上

千年,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在现代的世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

“士无可隐之岩穴”了,一旦发生祸乱,面临的是整体绝灭的困境,无人可以幸免,也无

人可以逃避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不再是隐居岩穴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岩穴底下遍布的炸药移去的问题;

不是个人祸患焉至的问题,而是整体人类祸患焉至的问题。祸患在哪里呢?祸患就在人的

心里,就像“桃花源”也在人的心里一样。

六三、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译文]

在尘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迹。眼光却超出世间的物累,在酒杯中得到了无比的乐趣,在

诗篇歌咏中寄托了自己的意兴,暂且隐匿自己的声名吧!只要在精神上能与古人为友。

[评语]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层面,他的世界便无比地开阔自由,不为尘世所牵

缚。陶情于杯酒,寄兴于篇咏,精神的醇酒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只看你饮不饮得。若是

饮得,便是醍醐,便是甘露。同样地,无形的篇咏,藏于天地,亦藏于微尘,只看你会得,

会不得;咏得,咏不得。若你咏得,宇宙便是无边的诗篇;若是会不得,便化一颗玲珑心

成顽石,五色笔作秃笔,终不能体会风行水面之文。

能为友者,固不在形迹;能显名者,亦不在一时。一时名声,徒扰人心;以形为友,

总不知心。精神本无时空的界限,展开古人充满智慧的文章,与之神游,总比见到眼前虚

情假意的人要好得多。名声能显耀一时,未必能显耀千古,无论一时或千古,总以此心无

碍,不受束缚为要。

六四、五夜鸡鸣

五夜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醒,看破梦里当年。

[译文]

五更天将亮时,鸡啼声将睡梦中的人唤醒,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窗外。我由睡梦中醒

来,憬悟到当年种种,就像梦幻一般消失无踪。

[评语]

一夜梦中,有多少昏乱,多少追逐?多少得到的欣喜,和多少失去的悲伤?有时梦中

微笑,有时泪湿枕被,有时梦里惊慌,有时梦锁双眉,这种种纷乱的梦境,都被一声鸡啼

所惊醒,醒来只见窗前明月高悬。想起梦中的一切,望着枕上的泪痕,不禁哑然失笑。

是的,当年的爱恨纠缠,难分难舍,到最后难分的终究是分了,难舍的到底也舍了,

如今想来,无非是梦。就像一出戏,由于演得太入神,竟在台上哭得涕泗纵横,下得台来,

才想到原来是戏。但是,有人已经忘了这是戏,只好永远不停地演下去,演了一出又一出。

也许,只有将戏院所有的灯光都打开,他才能觉察到粉墨的虚伪性;将所有的剧本都撕毁,

他才能憬悟剧情的荒唐。

六五、取凉于扇

取凉于扇,不若清风之徐来;激水于井,不若甘雨之时降。

[译文]

以扇子取凉,不如慢慢吹拂的清风。到井中汲水,不如上天及时降下的雨水。

[评语]

毕竟,大自然所能做的,比我们多得太多了,而且做得更好。我们无法使地球运转,

无法使海洋律动,甚至山谷中的微风,我们也无力使它发生。

当我们以扇子取凉时,我们渴望的是清风;当我们汲水于井时,我们盼望的是甘露。

当清风来时,我们便捐弃了扇子;当甘霖降下,我们便不再提动井绳。人类所作所为,只

不过是补救自然所不肯给予的,当自然给予时,人类还夫复何求呢?

六六、月榭凭栏

月榭凭栏,飞凌飘缈;云房启户,坐看氤氲。

[译文]

月光下,倚靠着高台的栏杆,心思早已飞向那恍惚有无之境。打开山居的门扉,坐看

山间弥漫无尽的云烟变幻。

[评语]

天上明月,照尽无边的山河大地,无边的世间梦境。独立高台,瞻望明月,这人间的

情意何时能尽?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

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又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真的,

到底有几人能乘月归去呢?然而“千江有水千江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呢?

静静地坐着,看那山间升起的烟云千变万化,没有一刻停留,难道我们真要看到烟消

云散才肯相信吗?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02:0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53399159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pdf

标签:生命   没有   便是   不可   才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