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两袖清风的近义词)
项斯《山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项斯,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
自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②缲(S面)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1)有人认为颔联虽然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却
写出了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赏析。(3
分)
(2)尾联“不惜”一词中隐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参考答案】:
(1)同意。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以经“回峰影”渲染,那一
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
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
映眼帘。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了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2)诗人没有走进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随同卖药材回来的药农遁
迹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他的苦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
甘隐山林的心态。
【问题】
①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山间村落:枥木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有一条溪水流
过,被几户人家共同分享着。
B、颈联写村民如何烘茶和抽茧,茅舍飘出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缲丝
的声音,从而表现了山村农民生活的艰辛凄苦。
C、尾联写诗人行走在山路上,邂逅了一位卖药材回来的人,最后随同这位
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了。
D、末句的“不惜”是抒情的关键:山村风景已然如此明丽,那么山中的景
色应该更为迷人吧!这样的结尾使感情更加深蕴而隽永。
③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从“动静结合”的角
度赏析颔联的妙处。
4、请从表达技巧或诗人情感的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①七言律诗
②B
③“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
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日下之峰与山峰之影动静相衬,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
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过草上泥痕这一静态细节,去描写群鹿
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笔法细腻贴
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4、表达技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步换形;动静结合;点染法等。诗
人情感:对山村野景的喜爱,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情怀。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诗人行走山间所见之景,青翠的枥木蔚然成林,潺潺溪水从几户
人家门前蜿蜒而过。
B.颈联借描写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的缲丝声,表现了
山民简朴的生活。
C.尾联写诗人在山路上巧遇卖药归来客,之后便跟随他遁迹云山,表明诗人
已厌倦山村生活。
D.前两联写景细腻,意境幽深;颈联转写山民日常生活,拓展意境;尾联含
蓄表达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进行赏
析。(6分)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01:0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49296255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行》《闲行》《上太行》《眼儿媚 元夕》《水调歌头》《八声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行》《闲行》《上太行》《眼儿媚 元夕》《水调歌头》《八声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