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更新时间:2024-03-14 00:47: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青年节放假)

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董薇;许兰杰;芦海灵;雒峰

【摘 要】[目的]科学、公正、客观地鉴定评价参试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

生育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

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保障大豆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应用作

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 RCTAS)对参加河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区域试验

的12个夏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周

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和安豆5246等8个品种较对照豫豆22号增产

4.29%~9.15%,增产极显著;秋乐1401和许豆601较对照增产0.95%~

2.54%;长义豆3号和长义豆2号较对照减产0.34%~19.21%。[结论]洛豆

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这7

个品种综合表现较优秀,可继续参加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在

河南省夏大豆区大面积推广种植。%Objective]To scientifically, fairly and

impartially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yield, quality, resistance, growth type,

genetic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other main characters of summer

soybean varieties in regional test of Henan Province , to provide a accurate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amin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w soybean varieti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oybean production, and to

speed up the supply of better varieties.[ Method] System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utilization value of

twelve soybean varieties were carried out, which participated in the

summer soybean variety regional trail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Henan Province by Regional Crop Trials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RCTAS).[Result]Zhoudou 24, Luodou 1, Zhoudou 25, Andou 5246

and other eight new soybean varieties could increa the yield by 4.29%-

9.1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variety Yudou 22, and the yield incread

significantly; Qiule 1401 and Xudou 601 could increa yield by 0.95%-2.5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variety;Changyidou 2 and Changyidou 3

reduced yield by 0.34%-19.2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variety.[Conclusion]Luodou 1, Zhoudou 25, Andou 5246, Pudou 820,

Zhonghuang 301, Kedou 17 and Kaidou 46 have bett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an other tested varieties, which can further participate in

the summer soybean variety regional test or production test in Henan

Province , and can be planted in a large scale in Henan Province.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18

【总页数】5页(P53-57)

【关键词】夏大豆;区域试验;鉴定;评价

【作 者】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董薇;许兰杰;芦海灵;雒峰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

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

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

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郑州45004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65.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富含蛋白质、脂肪

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其氨基酸组成十分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

关于人类蛋白质营养的推荐值,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

的作用,这是其他粮食及油料作物不能代替的,同时大豆又是我国供需矛盾突出的

农产品,发展潜力巨大[1]。河南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位于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

腹地,南北跨越近4个纬度,大豆生育季节日平均气温高,雨量充沛,日照时数

多,水热同季,土壤和生态条件非常适宜大豆生长,是传统的高蛋白大豆主产区。

河南曾是黄淮海夏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种植面积维持在50万hm2左右,

总产80余万t,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1985~

2015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豆新品种共计84个,其中国

审品种20多个,经历了5次更新换代,为河南乃至全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大豆产

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

大豆区域试验是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

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大豆新品种审定、区域布局和更

新换代的重要依据,是联系科研与生产的桥梁纽带,是大豆新品种选育到示范推广

的重要中间环节。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能准确、客观地评判参试品种的优劣,是新品

种鉴定、筛选、审定和推广的重要科学依据,能为河南大豆的育种和生产提供科学、

准确、合理的技术指导和试验数据支持[5]。为了筛选鉴定适合河南省生态区种植

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笔者以2015年参试的12个大豆新品种为试验

材料,以豫豆22号为对照品种在河南省内12个不同生态区试验种植,为大豆育

种者提供参考资料,并为大豆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参加2015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的洛豆1号、中黄

301、周豆24、开豆46号等12个品种(表1),以豫豆22号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承试点设在安阳、濮阳、焦作、商丘、漯河、周口、宝丰、

驻马店、平舆、长葛、南阳和郑州等12个不同生态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14 m2,3次重复,7行区,行长5.0 m,行距0.4 m,株距13.3 cm,

3粒摆播,单株留苗,密度187 500株/hm2,播种时留预备苗。收获时每小区去

边行不计产,收中间5行计实产,计产面积10 m2,试验四周必须设一定距离的

保护行。参试品种收获前在其第1、2重复小区中间3行随机取样10株以备考种。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各参试品种田间性状、物候期和室内考种性状参照国家大

豆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执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

进行品质检验测试;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进行抗性接种鉴定。

1.4 数据分析 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1.0版”[6-11]和

Excel 2007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采用试点固定效应模

型分析方法,显著性测验采用LSD法,稳定性分析采用Shukla互作方差分析方

法。

2.1 试验精确度分析 误差变异系数CV越小,说明该试验点的试验误差越小,

准确性越高;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0.05越小,说明该点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

度越高,鉴别差异的能力越强;遗传变异系数GCV越大,说明该点参试品种的遗

传差异越大,有利于充分展示品种性,分辨出品种的优劣。试验点CV超过15%

时,该点产量结果不能纳入汇总。

由表2可知,各承试点的小区产量误差变异系数CV均在15%以下,全部纳入汇

总,其中郑州、周口、驻马店和漯河承试点试验误差较小,准确性较高,平舆、焦

作和南阳承试点试验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0.05最大

的是平舆点(20.82%),最小的是郑州点(5.30%);遗传变异系数GCV最大的是宝

丰点(12.31%),最小的是濮阳点(5.06%);各承试点的小区产量误差变异系数CV、

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0.05和遗传变异系数GCV均符合试验要求,说明各承试

点选地合理,田间操作管理规范,观察和测量记载一致,试验精确度高,结果可靠。

该研究将12个承试点、13个品种试验数据纳入汇总。

由各承试点品种均值图(图1)和AMMI1双标分析图(图2)可以看出,不同承试点

的生产水平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宝丰、安阳、周口、长葛、焦作、郑州、商丘、

濮阳、漯河、驻马店、平舆、南阳,且差异显著。

2.2 一年多点(固定)联合方差分析 通过对12个承试点、13个品种的3次重复

试验进行一年多点(固定)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试点间的差异及试点与

品种间互作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品

种小区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周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

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开豆46号分别比豫豆22号(CK)增产9.15%、

5.96%、5.83%、5.73%、5.69%、4.66%、4.46%和4.29%,增产极显著;秋乐

1401和许豆601分别比豫豆22号(CK)增产2.54%和0.95%;长义豆3号和长义

豆2号分别比豫豆22号(CK)减产0.34%和19.21%(表3)。

2.3 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中,品种和试点间互作达极显著水平,说

明各品种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优劣程度不一致,品种与环境互作程度较大,因此

应采用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对各品种进一步作稳定性分析。由表4、表5和图

2可知,安豆5246、科豆17、洛豆1号、濮豆820、许豆601、豫豆22号和周

豆25号互作方差不显著,稳定性较好;中黄301互作方差显著,但变异系数较小,

稳定性也很好;长义豆2号的互作方差极显著,Shukla变异系数较大,其稳定性

表现不好;其他品种稳定性表现均介于其之间,各品种稳定性差异极显著。各品种

的稳定性多重比较结果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4 参试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经济和生育性状 由表6可知,各参试品种的出苗

期一致,洛豆1号生育期最长(109.0 d),安豆5246生育期最短(104.7 d),只有

洛豆1号比对照品种略晚熟,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品种早熟;参试品种株高为

47.3~78.9 cm,其中科豆17株高最高,安豆5246株高最低;参试品种主茎节

数为12.1~16.8节,有效分枝为1.9~3.2个;参试品种单株荚数为38.3~62.2

个,其中长义豆3号最多(62.2个),长义豆2号最少(38.3个);参试品种百粒重

为18.2~28.1 g,其中长义豆2号百粒重最高(28.1 g),其次是洛豆1号(24.0 g),

最低的是开豆46号(18.2 g)。

2.5 参试品种的品质和抗性 由表6可知,各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

39.56%~46.12%,脂肪含量为18.30%~20.56%,蛋脂合计均大于59%,其中

长义豆2号蛋白质含量为46.12%,属于高蛋白品种;各参试品种在防虫网室人工

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SC-3(弱毒)、SC-7(强毒)情况下,周豆24对大

豆花叶病毒(SMV)的SC-3、SC-7均表现为感病。

2.6 参试品种的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2个参试品种的平均产

量幅度为2 603.70~3 517.80 kg/hm2,与豫豆22号(CK)相比增减产幅度为-

19.21%~9.15%。周豆24产量最高(3 517.80 kg/hm2),较豫豆22号(CK)增产

9.15%;洛豆1号产量达3 414.90 kg/hm2,较豫豆22号(CK)增产5.96%,居

所有参试品种第2位;长义豆2号产量达2 603.70 kg/hm2,较对照减产

19.21%,居所有参试品种最后1位。综合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生育

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因素,同时参照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

品种晋级或审定推荐标准,虽然周豆24产量居所有参试品种第1位,但抗病性不

达标,建议终止试验;长义豆2号属于高蛋白大豆,但较对照减产幅度较大,建

议终止试验;秋乐1401、许豆601和长义豆3号产量不达标,建议终止试验;而

洛豆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

这7个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品质优、抗性强、农艺性状优良,

综合表现较优秀,可继续参加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在河南省

夏大豆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该研究以豫豆22号为对照品种,以在河南省内12个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12个

夏大豆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1.0版”

和Excel 2007软件对其进行试验精确度、一年多点联合方差、双标图、品种试点

互作和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和评价,鉴定筛选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生

育期适中、抗大豆花叶病毒能力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洛豆1号、周豆25号、

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这7个大豆新品种。

该研究结果对指导大豆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实践具有非

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存在着显著差

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严重限制了优良品种的大面积示范推广[12-14]。在对

大豆新品种进行鉴定筛选时,一方面要进行品种丰产稳产性、品质、抗性和生育期

等综合评价分析,另一方面要进行多年多点多环境下的试验统计分析,从而更科学、

准确地鉴定出大豆新品种的生产应用价值和最适宜种植区域,为品种的审定推广及

其科学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文献】

[1]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等.高产、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郑豆04023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

学,2015,44(1):42-44.

[2] 李卫东,张孟臣.黄淮海夏大豆及品种参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李卫东.河南现代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 张孟臣,张磊,刘学义.黄淮海大豆改良种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等.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9):99-104.

[6] 张群远,孔繁玲,廖琴,等.作物品种区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0,16(2):81-86.

[7] 王磊.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软件(RCTAS)[J].中国稻米,2006(4):26,29.

[8] 李伯群,余国东,周风云,等.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

报,2010,26(20):166-170.

[9] 孙建军,王生轩,尹海庆,等.河南省粳稻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

40(4):60-63.

[10] 陈应志,张群远,孔繁玲.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J].大豆通报,2006(1):9-15.

[1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大豆新品种动态:2012年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报告[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2] 王越胜,盖钧镒.中国大豆品种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的关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

23(2):40-44.

[13] 康军科,王可珍,景炜明.不同大豆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鉴定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4,

60(12):37-38.

[14] 费志宏,吴存祥,孙洪波,等.以光周期处理和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J].

作物学报,2009,35(8):1525-1531.

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00:4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48425159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南夏大豆区试品种的鉴定与评价.pdf

上一篇:英汉语调对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品种   大豆   试验   新品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