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息语文仿真试题一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3-13 20:19: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比天还高)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息语文仿真试题一教师版

2020 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全息大语文仿真试题(一)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________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当一切________ 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________ ,直达人心的最深处。

A. 朴素无华 喧嚣 间隔 B. 华而不实 喧闹 间隔

C. 华而不实 喧闹 间隙 D. 朴素无华 喧嚣 间隙

1. A , 朴素无华,意思是俭朴、不浮华。华而不实,意思是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

中看不中用。喧嚣,意思是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吵闹、喧哗。喧闹,意思是声音大而

热闹;喧哗吵闹。间隔,是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间隙,是指两个事

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根据语义判断,选项 A 最恰当。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青春年华,无限美好,正值年少的我们更应该努力锤炼品格,将个人生命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起来。

B. 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我们必须要要有正确的认知,触犯道德底线和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C. 人的发展提升需要不断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让人们不但要文化素养提升,也要人们

学会为人处事。

D. 学者与社会的互动不是越密切越好,做大学问的往往不太为当下的一般民众所理解。

2. C ,选项 C,语序不当,缺少宾语。应该将“让人们不但要文化素养提升”改为,不但让人

们提升文化素养;学会为人处事,后面应加上“的道理”。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

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

B. 伟大的作品不为时人所接纳,一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是因为批评框架的转换。

C. 知音难求,彩云易散。倘若你的学问得等 50 年乃至 200 年后才被发现和尊崇,那么当下的你,

听不到任何掌声是非常寂寞的。

D. 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3. C, C 选项,彩云易散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科技不是万能的

①毫无疑问,同徒步前行和乘坐马车相比,汽车令出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时至今日,

我们不必再以每小时 6 千米的速度步行穿越一片地区,也不必以每小时 15千米的速度坐着马车在

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在德国的高速路上,我们可以轻松地把车开到160 迈(约每小时 257 千米)。

事实上,不是每次开车都能如此顺畅,那你觉得自己汽车的实际平均速度会是多少呢?继续阅读之

前,请把你估计的数据写在这一页的空白处。

②你是如何估算的?你的结果是用年度里程除以年度行驶时间得到的吧,这也是每一台车载电

脑能提供的估算数据。我的路虎汽车提供的数据是每小时 50 千米。其实,这个估算是错误的。你

必须把以下几个因素考虑进去:为了挣出买车钱而花费的工作时间;为了支付保险、维修保养费、

汽油费用和罚单而花费的工作时间;为了挣前两点所需要的钱,开车去工作时花费在路上的时间

(包含堵车的时间)。

③伊凡·伊里奇就为美国国内的汽车车主算过这笔账。得出的结果是,美国汽车的真实平均速

度才刚刚达到每小时 6 千米,也就是步行的速度。这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计算结果,当时美国的

人口数量比现在的要少40%,而高速路网络和现在一样庞大。今天,美国汽车的真实平均行驶速度肯

定要远远低于每小时 6 千米。

④伊里奇将这种效应称作“反生产力”。这个概念表述了一个事实,即很多科技产物乍看上去

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然而只要计算一下所有的成本,这种节省的效果便不复存在。

⑤你还能回忆起数码相机刚面世时的情景吗?数码相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解放”的感觉:不

必再买昂贵的胶卷,不必再花时间冲洗照片,和那些不忍直视的丑照说再见……数码相机看似极大

地简化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当我们事后回首,发现这是典型的“反生产力”现象。今天你要面对一

座由照片和视频堆积起来的小山,虽然其中 99% 的内容是没用的,但你没时间把这些都清理出去,

只能通过本地备份和云存储的方式带在身边。此外,你还要花时间来加这些照片。

⑥科技往往会被打上“万能”的标签,但经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品质带来消极的影响。快乐生活

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如果一样东西无法为我们做出真正的贡献,便可以省下它,尤其是对科技而言。

将手伸向下一个小设备之前,请先打开头脑中的那盏灯。

(文 /罗尔夫-多贝里,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下列对“汽车平均速度”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汽车与徒步和乘坐马车相比,出行率大大提升。

B. 我们可以轻松地在高速公路上把车开到160 迈,而且每次都能如此畅通。

C.电脑数据算出的汽车平均速度远大于汽车的实际平均速度。

D. 根据诸多因素,现今美国汽车的真实平均行驶速度肯定要远远低于每小时 6 千米。

4. B , B 选项不符合文意,文中明确表明,事实上不是每次开车都能如此顺畅。

5.下列对文中“反生产力”现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很多科技产物看似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与金钱,但是把节省的效果与成本相比,可见节省的效果

收效甚微。

B. 数码照相机刚问世时,让我们有了“解放”的感觉,所以让生活大为简化,方便了许多。

C.数码相机中虽然有 99% 的内容是没用的,但仍然不用备份加工这些照片。

D. 数码照相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节奏,这根本不是典型的“反生产力”现象。

5. A , 选项 A 正确(B 选项在文章第5 段中提到数码相机看似极大的简化了,我们的生活

并没有说大为简化了我们的生活,C选项在第5 段中说,是没有时间把这些照片进行加工备

份,并不是说不用加工备份,D 选项,在文章中明确表明,数码照相机的出现,是典型的

“反生产力”现象。)

6. 文章结尾,作者谈到快乐生活的一条基本原则,这启示我们要学会怎样的生活态度?下列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一件东西对我们作用不大或效果不好,这时我们要学会舍弃。

B.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能太草率,一定要具备充分的思考再下决定。

C.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学会理智地选择科技产品。

D. 生活处处离不开科技产品,所以科技产品都会给生活品质带来消极的影响。

6. D , 选项 D 不正确,文中并没有绝对的说科技产品都会给生活品质带来消极影响。

三、(共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①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②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①十年离乱:指天宝十四载(755)至宝应二年(763)间的安史之乱,由此造成的两人分

离。②巴陵:唐郡名,郡治在今湖南岳阳市。

7.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十年离乱”“一相逢”写出了战乱时间之久以及作者与兄弟因战乱而久别重逢的陌生。

B. “惊初见”“忆旧容”可以看出作者对此次巧遇非常惊讶。

C. 本诗颈联描绘了作者对彼此人生经历的感慨,也有对时光飞逝、命运不济的悲愤。

D. “ 秋山又几重”表达了作者对巧遇而又即将要离别的兄弟有深深的惋惜和思念之情。

7. C , 选项 C 不正确,作者并没有对时光飞逝,命运不济产生悲愤。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南子)卫灵公之夫人也。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

灵公与夫人夜坐,

卫灵公和夫人晚上闲

坐,

闻车声辚辚,

听见外面有辚辚的车马声,

至阙而止,

可是到了大门口声音却停了,

过阙复

有声。

过了一会车马声又了响起来。

公问夫人曰:

卫灵公问夫人:

“知此谓谁?”

“你知道是

谁吗?”

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

夫人说:“这是蘧伯玉。”

公曰:“何以知之?”

灵公问:

“你凭什么知道是他呢?”

夫人曰:

夫人说:

“妾闻,礼下公门式(同轼,此为动词,扶着)辂马

(指马车),

“我听说:过大门要下车,

所以广敬也。

以表示尊敬。

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

节,不为冥冥堕行。

忠臣和孝子不会在大庭广众信誓旦旦,不会在黑暗中改变自己的操守。

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

蘧伯玉是卫国品行端正的大夫,

仁而有智,敬于事上。

仁而有智,对

国家尽忠职守。

此其人必不以闇(同“暗”)昧废礼,

他不会因为没人看见就忘记礼节的,

以知之。”

应该是他了。”

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公反之,

灵公回来,

以戏夫人曰:

与夫人开玩笑说:

“非也。”

“不是蘧伯玉。”

夫人酌觞

再拜贺公,

夫人给灵公斟酒道贺。

公曰:“子何以贺寡人?”

灵公说:“你为什么要向我道贺

呢?”

夫人曰:

夫人说:

“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

“开始我以为卫国只有蘧伯玉,

今卫复有

与之齐者,

现在知道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人,

是君有二贤臣也。

那么我们国家就有两个贤臣了。

国多贤臣,

国家多有贤臣,

国之福也。

是国家的福分,

妾是以贺。”

这就是我道贺的原因。”

公惊曰:“善哉!”

灵公说:“说得好!”

遂语夫人其实焉。

就把真象告诉了夫人。

君子谓卫夫人

明于知人道。

君子认为卫夫人对于为人之道十分明了。

夫可欺而不可罔者,

是可以欺骗她而却

不可以被迷惑的人啊,

其明智乎!

她是很明智的啊!

诗云:“我闻其声,不见其人。”此之谓也。

诗经说:“我闻其声,不见其人。”说的就是这个啊。

颂曰:卫灵夜坐夫人与存有车辚辚中止阙门夫人知之必伯玉焉维知识贤问之信然。

人们称颂说:卫灵公晚上闲坐,夫人和他在一起。听见外面有辚辚的车马声,到了大门

口声音就停了,夫人断定那人是蘧伯玉。(夫人)明智能够识别贤臣,(卫灵公)问过后果

然如此。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广敬也 广:广泛

B.敬于事上 事:侍奉

C.今卫复有与之齐者 齐:一样

D.夫可欺而不可罔者 罔:蒙蔽

8. A , A (“广”是扩大、增加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卫灵夜坐夫人与存有车辚辚中止阙门夫人知之必伯玉焉维知识贤问之信然

A. 卫灵夜坐夫人 / 与存有车 / 辚辚中止 / 阙门夫人知之 / 必伯玉焉 / 维知识贤问之 /信然

B. 卫灵夜坐夫人 /与存有车辚辚 / 中止阙门 / 夫人知之 /必伯玉焉 / 维知识贤问之 / 信然

C. 卫灵夜坐 / 夫人与存有车 / 辚辚中止 / 阙门夫人知之 / 必伯玉焉 / 维知识贤 / 问之信然

D. 卫灵夜坐 / 夫人与存 / 有车辚辚 / 中止阙门 / 夫人知之 / 必伯玉焉 / 维知识贤 / 问之信然

9. D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卫夫人夜晚听到车声隆隆,到王宫门前的阙楼,声音戛然而止,过了阙楼,车轮的隆隆声又远

远地传来,由此判断此人必是遵照了礼仪,在公门前下马扶车而行。

B. 蘧伯玉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依旧践行臣子的礼仪,这是自律的表现,也是他忠敬品格的表现。

C. 卫夫人斟酒祝贺卫灵公又多了一个像蘧伯玉这样的贤臣,卫灵公道出了开玩笑的实情,证明了

南子的判断是正确的。

D. 引用“我闻其声,不见其人”是为了表明像卫夫人这样的智者,是不会被蒙蔽的,对待这样的人

要暗室不欺。

10. D , D(引用“我闻其声,不见其人”是为了表明南子有识人之明,暗室不欺指在无人看

见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不是指不能欺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四、(6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

11.忠臣和孝子不会在大庭广众信誓旦旦,不会在黑暗中改变自己的操守。

或:忠臣和孝子不会在明亮处才有忠贞的节操,不会在黑暗中堕落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

为堕落)。

或:忠臣和孝子都是正大光明的人,不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有人看见一个样,没有人看

见又是一个样。

(整体语意准确通顺即可得 6分,“昭昭”错误扣1分,“信节”错误扣1分,“冥冥”错误扣1

分,“堕行”错误扣1分。)

五、(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3 题。

入冬之前,保尔已患了重感冒,但他仍然去参加了打捞宝贵木材的劳动。保尔发起了烧,他得

了急性风湿病。他出院后只能趴在工作台上勉强干活,保尔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自己的工厂,他

动身去了母亲那里。母亲按摩治疗他的两条肿腿,当身体恢复一些后,保尔又投入到工作中。他去

了那个边境小镇开始忙碌起来。

保尔来到苏维埃乌克兰和贵族波兰的国界,这里有一个小镇,保尔在这里担任第二军训营的政

委,还兼任刚成立的共青团区委会的代理书记。保尔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他斩钉截

铁地宣布:“我再不吸烟了。”保尔说:“人应当支配习惯,而不能受习惯支配。一个人如果不能改掉

他的坏习惯,那他就一文不值。”保尔还打算彻底改掉骂人的毛病。

波兰多次派遣大批匪徒越境,骚扰边区,保尔带领队伍保护着当地的安全。当地的两个村子为

地界纠纷年年都发生械斗,保尔飞马冲进正在厮杀的人群,把他们驱散开来。幸好这场械斗中没有

死人,专门成立的丈量队重新丈量土地,划分了地界。

在边陲的村子里,共青团支部一个个成立起来,保尔的手风琴在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

作用。手风琴使保尔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许多乌克兰青年走上了共青团的道路。保尔的军训营参加

了地方部队的秋季大演习,并获得好评,但保尔却累垮了,他到母亲那里住了两天。保尔被转为共

产党的正式党员。保尔离开了那个边境小镇,被分配了新的工作。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四章)

12.选文中保尔“钢铁般”的意志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出三条。(3 分)

12. [ 答案示例 ] 不顾身患严重疾病投入工作;坚决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孤身冲进人群解决

械斗;勤奋工作以致于累垮了身体。(答出一点1分,共 3 分)

13.从选文中可以分析,保尔最终能成为共产党的正式党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

13. [ 答案示例 ] 主要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无私忠诚,将自己的全部身

心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

月亮有什么用?

①一轮满月挂在空中,一尘不染:如黑宝石一样的天幕,此时没有一片云彩、也没有一丝风:

刚上小学的儿子趴在阳台上,呆呆地望着天空。他问:“这月亮到底有什么用?”

②这个问题真把我难住了,太阳可以给人以温暖,让大地上的花草绽放新绿、吐露芬

芳。可是月亮呢、它总是晚上才出来,我们会在乎明天有没有太阳,但一般不会在乎晚上有没

有月亮。

③为了很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月亮到底有什么用?自古以来,月亮似乎只

有一种用途,就是供文人和达官贵人欣赏,文采好的,还可以借月吟诗以寄托感情。且看历史上有

多少文人吟了多少关于月亮的诗篇。从古至今,还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

药》等美丽的神话。

④但月亮对于穷人来说,基本上一无是处,他们作不了诗,没有想象力,辛苦劳作一天,倒头

便睡,哪儿管天上有没有月亮。

⑤古人曾利用月亮编制历法,月亮是有一点儿实用价值,但与太阳相比起来、月亮的作用微不

足道。

⑥月亮的重要作用,直到现代才被人们发现。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潮汐,就是因为有月

亮。地球以及所有行星之所以能按一定的轨迹运转,就是因为每一颗星球都相互作用,这样才

能保持太空中万物平衡。如果月球消失了,那么地球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⑦现在人类还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氦-3”,这是一种比目前地球上核电站所用的氘原料的放射

性要低得的核材料。它蕴藏在月球的沙土和岩石中,若能被开采利用,可以为核聚变实验和应用提

供用之不竭的核能原材料。

⑧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把这些知识告诉孩子。孩子似乎没有听懂,他说了一句让成十分发惊的

话;“为什么月亮只有这么一点作用,能不能再多一点作用呢?譬如像太阳一样。”

⑨孩子的“心”很大,这到底是幸事,还是坏事?

⑩苍茫天穹,繁星如海。太空中星球的位置、作用等一切,皆有自然之法、存在之理。

⑪从唯物论上说,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用的东西。在太阳系中,太阳只有一个,月球只

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

⑫一切都是唯一的,细细考究起来,哪一个星球作用大,哪一个星球作用小,都是一个相对 的

概念。人类的生命也是一样,有默默无闻的,有得意张扬的,但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因此都无

比尊贵。生命不是以它有用还是无用作为存在的理由,而是因为它的唯一性,才显得生命那样宝贵。

⑬ 不知这样的人生感悟,对于一个 7岁的孩子来说,能不能理解。

(文 / 流沙,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4. 阅读第①②段,概括太阳对生态环境的作用。(4 分)

14. [ 答案示例 ]1. 太阳可以给人以温暖。2. 太阳,让大地上的花草绽放新绿,吐露芬芳。

15. 阅读③~⑧段,说说月亮的特点以及月亮到底有什么用?(6 分)

15. [ 答案示例 ] 特点:圆满

作用:1.供文人达官贵人欣赏。2.供文采好的人,借月吟诗以寄托感情。3.让地球拥有了潮

汐变化。

16. 阅读第⑪ 段,说说“在太阳系中太阳只有一个,月亮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这句话在

文中的含义。(4 分)

16. [ 答案示例 ]1.世界上一切都是唯一的。2. 人对世界的贡献价值大小,只是相对概念,每

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

17. 阅读第⑫ 段,说说我们如何才能使生命更宝贵?(6 分)

17. [ 答案示例 ]1.认清自我并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目标)2. 显露出自己在生命

中独一无二的价值。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 18~19 题。

2020 年的五四青年节,何冰老师与 B 站合作的《后浪》刷屏,“后浪”成了新一代青年人的

代名词。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正在经历的青春,你所在的学校打算开展以“致青春”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

18. “撒娇”“卖萌”“宝宝”“小确幸” ……类似这些词语是部分 90 后、00 后身上的标签,很多人也在

担心这些青年人能否扛起未来的重担。要打消人们的这份担心,青年人应该怎么做?请你从三个不

同角度提出建议。(3 分)

18.[ 答案示例 ]①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②要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③要努力学习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 ④要勇于担当,有责任感

19. 《后浪》视频中何冰老师点赞青年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出的青春,

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可不少青年人并不买账,在视频下方跟帖:

“难道青春不正是忧伤和迷茫吗,你凭什么否定我们的迷茫?”请结合初中生的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

法,100-120 字。(5 分)

19.[ 答案示例 ] 我赞成何冰老师的观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的青春应该是满

满的正能量, 因为时代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坚定信仰、秉承善良、勇于担当,只有这样,

我们在遭遇挫折与磨难时,才不至于胆怯不前。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我们意气风发的青春面貌,

这样可以引导更多中学生积极向上,拒绝负能量。(两种观点选其一,言之成理,字数满足,

即给满分)

七、(50 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总有一些人在别人播种之时,他们在酣睡;别人抽枝,拔节之时,他们刚从土里探出头来,无

知无畏;别人繁花似锦之时,他们尚不知花期为何物;当别人已经收获果实,他们才试探着开出第

一朵花。

或许,慢一拍的生活会让他一再错过最好的人和事,但他终究没有错过属于他自己的花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20. 参照 2019 年中考作文评价标准。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内容”包含两个方面:题意的表述和题意的支撑。题意应源自作文题的整体语意,题

意应鲜明,但表达上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文中材料的价值在于能恰当而完美地支撑题意。

题意表述分为“正确”和“错误”两个层次,题意支撑分为“恰当”“缺陷”“错误”三个层次。依据

题意的表述和题意的支撑两个指标的不同层次,作文可分为下面七类文。

一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恰当。

二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有缺陷。

三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恰当。

四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有缺陷。

五类文:题意正确,材料不能支撑题意。

六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不能支撑该文主旨。

第七类: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字迹清晰,允许有极少错别字(不超过 3 个)。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字迹较清晰,

允许有少量错别字。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本次作文评分共设七个类别,一至六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

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

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七类不分档次,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为七类文,“表达

" 被评为“不合格”的也为七类文。

类别

档次

上档

下档

上档

下档

上档

下档

上档

下档

上档

下档

上档

下档

上档

题意表达

正确

正确

错误

(与材料相关)

错误

(与材料相关)

正确

错误

(与材料相关)

错误

(与材料无关)

材料支撑

恰当

缺陷

恰当

缺陷

错误

错误

语言表达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得分区间

50

49-46

45-42

41-38

37-34

33-30

29-26

25-22

21-18

17-14

13-10

9-6

5-0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息语文仿真试题一教师版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20:1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32392284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息语文仿真试题一教师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息语文仿真试题一教师版.pdf

上一篇:狄仁杰的简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没有   材料   时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