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航行试验)
地域文化·岩画专题
DIYUWENHUA
·
YANHUAZHUANTI
2023年第3期总第310期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牛枢言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摘要:贺兰山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丰富,时间跨度较大。所刻画的内
容除客观实际的人面外,更多的是以人面为主体进行的合乎先民意愿的改造,通常是对其进行部
分的变形或增加装饰符号。这些神秘的人面像蕴藏着人类先民早期的意识和思维,展现了他们通
过岩画的“象”思维把握现实的独特方式。文章将以物象、变象、合象即“三象”构造法为基础,对归
德沟蹲踞式人面像和贺兰口太阳神人面像等岩画的构造及内涵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面像;岩画;象思维;原始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3)03-0058-10
人面像岩画的结构造型极具特色,集中分布
在环太平洋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人面像
岩画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是
人类精神文化、思想特征的表现。这些看起来似人
面的岩画图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造型多变,既
亲切又神秘、既具象又梦幻。
中国的人面像岩画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大
量的北方岩画中人面像岩画因占比大、图像各色、
内容丰富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以贺兰山地
区人面像岩画为研究对象,对这类图形的组合关
系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归类,对人面像岩画图形及
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岩画中的物象、合象与变象
韩非子说:“人希见生象也,而案其图以想其
生,故诸人之所意想者,皆谓之象。”就是说,人在
见过世间万物后,便留有一个印象在心中,所印之
作者简介:牛枢言(
1998
—
艺术。
象,即为那事物的状态,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产
物,这便是“象”的本义。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着共同规律,都是先对自
我有了认知,而后不断探索发现与自然及社会的
关系,最后开始表达所思所想,先民认识和表达思
想的符号主要是“象”。“象”涉及人类物质生活、精
神世界、制度公约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象”,我们
可以窥探到人类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
状况,借助“象”,可以更好地探索人类文化发展的
路径。
同文字一样,岩画承载人类自我意识和对客观
“象”。从起初的圆点、线条、社会认识的基本符号是
凹穴等极简符号似乎混乱、无序的“象”,到动物、植
物、人、天体等写实的、有序的“象”,再到后来出现
的拟人的、神话的、超越现实的“象”,其中皆蕴含着
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信息。
),女,回族,宁夏银川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视觉
05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牛枢言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根据岩画的结构特征,本文分物象、合象与变
象三个方面对贺兰山人面像岩画进行研究。所谓
物象就是客观事物之象,即自然象、人象、动物象、
天体象等,是基本象;所谓合象就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物象的结合体,一般是以某一个物象为主体,再
用其他物象的整体或部分与之结合;所谓变象就
是物象发生了变形,一般有两种变形方式:一种是
物象本身的抽象化,一种是由其他物象的部分或
整体替代了某物象的一部分,但整体上依旧留存
着某物象的特征可被识别。合象与变象常常因不
同物象元素的有机融合而产生新的意义。
岩画是人类早期特定时代的产物,深深扎根
于先民所处时空的大地上,以先民认识和掌握客
观世界的方式来呈现,现实与幻想、写实与神话在
某种程度上相互交织、暗含于岩画中。正如马克思
所说:“埃及神话决不能成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母
胎,但是无论如何总得是一种神话。因此,决不是
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
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
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
[1]
受生产力和认识水平所限,先民常常认为万
物有灵,经常放大、夸张客观存在的力量、速度等
因素,为了表达某种实用目的,他们在刻画现实存
在的基础上,特别发扬了超现实的意识和思维方
式,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欲组合、改变、创造
某些象,用以表达幻想中的物象,从而构造了大
量我们不认识或超现实的合象、变象及其综合之
《山海经》等古代文象。这些合象、变象有的记载于
献中,有些关于人面像的象,在岩画中也能看见其
踪迹。
如图1,鹿和羊对视着,鹿嘴大张似在同羊交
流,鹿和羊的前腿蹄不同于常见的动物岩画,更像
是人类的下半身。而右边羊象的角被夸张刻画为
涡旋状。由于鹿和羊的腿蹄部位已不是其原本的
物象,所以这两个象是由变象、合象综合生成的新
象,传达了鹿和羊之人性、灵性、妖性或神性。关于
先民们为何会创作出如此半人半兽的象,笔者认
为是源于他们的图腾观念。居住在这幅岩画附近
的人们与鹿、羊为伴,这片土地孕育了他们,于是
认为鹿、羊与自己同源。在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
交织下,他们萌发灵魂意识、相信万物有灵,认为
鹿和羊是祖先的化身,于是创作出了这样不寻常
的象。正如爱德华·泰勒先生所说:“当时人们相
信,人的灵魂能够住进动物体内。”
[2]
湖北云梦县睡
《日书.诘咎》,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篇文章叫
其中亦有“鸟兽能言,是夭(妖)也”
[3]
的说法。由此
可见,这幅岩画刻画的也是一对动物妖精,背后定
有一段神异故事。
二、人面像岩画“三象”
(一)人面像岩画物象
图1
(笔者/摄)
鹿和羊青铜峡四眼井岩画
物象,就是客观或力求客观地刻画人面五官
05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地域文化·岩画专题
DIYUWENHUA
·
YANHUAZHUANTI
2023年第3期总第310期
的主要特征。这类人面像岩画有的是对人面五官
的客观刻画,常用小圆点、凹穴、短线条、弧线、同
Y”型符号等表示五官;有的是由前几种五心圆、“
官符号进一步抽象而成的线条。此类人面像只是
在单纯地刻画人类面孔,用以表示祖先崇拜或生
殖崇拜,我们将这类人面像划归为物象。
贺兰山地区人面像的物象大体可分为以下
四类。
1.头部和面部五官被简化为圆圈或圆点,一
般存在于人的全身像上。这类岩画传达的意义主
要由其身体姿态表示,有的屈膝蹲踞,双臂上举或
下垂,有的身体直立,手臂平伸。如图2的D.0146
和D.0147,图像中人的面部被刻画为圆点,人面仅
是整体人物的一部分,是一种指示性说明,其整体
内涵主要由人物造型来传达,两幅图像均为经典
的蹲踞式人物,这类姿势被公认为巫觋的形象。D.
0147中因男根符号的出现,可以断定是在刻画男
性巫师,即“觋”,不合乎图像人体比例的男根符号
凸显出先民们的生殖崇拜。图2的D.0907号岩画
就整体图像而言五官已显得不是很重要,于是人
面及头部被简化为空心的圆圈,两个圆圈即示意
为二人。因为有了人面这一物象,所以即便图像中
人物的单侧手臂相互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其归
属,同时腿部被一条横穿的线条联结,我们依旧可
以辨识出此幅图像刻画的是两个人物。人物之间
的故事则由构成其身体的线条符号和造型、姿态
来传达。
对于人面为何会被简化为圆形的符号,主要
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类生理上的自然选择,圆形是
人类视觉体系中最容易被捕捉的形状,也是人类
优先选择的一个形状。圆的形状简单而近乎完美,
天性喜好简便事物且爱美的人类热衷于圆。正如
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视觉对圆形形
状的优先把握,也是按照同一个原则(简化)进行
的。一个以中心为对称的圆形,它不突出任何一个
方向,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的视觉式样。我们知
道,当刺激物比较模糊时,视觉总是自动地把它看
成一个圆形。”
[4]
二是人类头颅的客观反映,人类
头骨本身就是圆的。从远古到现代,在人体科学未
被普及的人群中一直都有人类头骨是灵魂居所的
认知,他们相信头骨中蕴藏了人的灵气,具有超自
然力量,并由此产生了头骨崇拜。死者灵魂的主要
座位时常是在头部
[5]
,头骨在整个人体中是重要的
存在,因此被抽象化为符号代表人这一物象。
2.五官中有的部位被省略。如图3,箭头所指
的三幅人面像虽然五官和轮廓各有不同,但我们
能明确识别其面部结构
和特征。最上方环眼双
睁的桃形人面,贺吉德
先生将其归属为神灵的
形象。下方的两个核型
人面,是岩画中公认的
女性生殖崇拜图像,可
推断为对女性面孔的刻
画。这类五官被省略的
图3五官部分被省略
的人面像岩画
图2圆圈、圆点式人面
简单人面像所传达的信
息直观且简单,通常作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贺兰山岩画③》)
06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牛枢言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为整组岩画图像的一部分出现。类似图3这样被
刻画在一块石头上、距离较近的图案可被视为一
组岩画,通常以组为单位进行解读。贺吉德先生将
一位女子对神灵的祈祷和图3这组岩画解读为“
崇拜”,蹲踞式的人形、带有小臂的左手手印和核
型人面都是对这组岩画创作者的描述,即“我”是
一名女性正在向神灵祈祷
[6]
。
3.五官清晰明确,这类人面像侧重刻画人面
刻画,即是对远古人类外貌的记录。如图4中从左
至右分别为眼睛细长、中庭较长的长脸人物,下巴
略尖而牙齿为地包天的人物以及眼睛浑圆、鼻孔
圆而大的圆脸人物。通过此类人面像我们可以推
测人类先民的一些面貌特征。
4.人面轮廓呈现为圆形、核形、方形、心形和
其他形状(图5);有的人面像无轮廓,只刻画了表
示五官的符号(图6)。关于人面轮廓形状,目前公
认的解读是核形轮廓,核形即橄榄形或菱形,是女
性生育繁殖的象、女阴崇拜的符号。其他特殊形状
的人面轮廓目前尚未有定论,在这里就不多加讨
论了。而那些没有轮廓线的人面像,一种是利用了
图4五官清晰的人面像岩画
岩石本身的形状,将石块看作头部,与岩石上的人
面像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对这类人面像,
我们应将刻有人面像一面岩石的形状与人面像岩
画结合起来,将其视为一幅完整的人面像来进行
分析;另一种则是因为刻画的重点被放在了人面
的神态特征上,从而使人面像的面部轮廓不清楚,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的五官特征和人物表情,与现实中的人面五官接
近或完全一致(图4)。这类人面像的出现向我们
展示了先民对人类面孔造型的探索,由圆点到细
致的五官刻画和神态表情的捕捉,是先民们对自
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造
型功力有所提升的体现。
这不仅源于随着生存条
件的改善,人类开始关注
人本身,还源于远古人类
的骷髅文化,他们相信头
骨中不但存有逝去的祖
图5有轮廓的人面像岩画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辈的灵魂,更是其才智精华的聚集。“牺牲者愈是
陌生人和愈是杰出人物,他的头或头骨的巫术力
量愈大”
[7]
,头骨成为巫术力量的源泉。如图4中间
的人面有着空洞的双眼和从唇部向上凸起的牙
齿,寥寥几笔却直观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牙齿地
包天的人面形象,这类有牙齿的人面像正是头骨
崇拜的体现。较为精致的人面像是对客观存在的
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不
稳定的感觉。人面的
五官失去了边界后,
其所表达的情感和力
量便不受约束,可以
无限扩大、肆意游走。
如图6中的人面像,
图6无轮廓的人面像岩画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贺兰山岩画③》
06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地域文化·岩画专题
DIYUWENHUA
·
YANHUAZHUANTI
2023年第3期总第310期
鼻子和眉毛一笔画成,这样的刻画方式在人面像岩
画中并不少见,大部分岩画学者将其视为男根符
号,突出的鼻部为阴茎,两边的圆弧则代表睾丸。
“男性生殖器官开始被当作家庭创造者的父亲的
权威和力量的象征,最终被当作造物主本人的象
征”
[8]
,由此可以认为这幅人面像是在人类社会由
母系制向父系制演进过程中产生的,是基于男性
生殖崇拜所刻画出的掌管繁殖的神灵或巫师形
象,象征着繁衍生息的力量。
综上所述,人面像的物象是我们了解人面像
岩画的基础,当岩画中的一个图像需要拟人化时,
人面像的物象通常是产生拟人化符号的最佳面
向,一方面是因为人面像的物象本身就源于对人
类面部的刻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类图像所表
达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共识,人们一
看便可知其所指。
(二)人面像岩画合象
合象,指人面像连接或植入其他物象或装饰性
符号,有的被合象符号连接于人面外,有的植入人
面内。被合象的符号通常可以在其他岩画中找到类
似的图像或主体,我们将此类结构方式称为合象。
(左)是贺兰口经典人面像之一———“女图7
人花”,内部的装饰符号为左右两侧的弧线和额头
处的短竖线条,外部装饰符号为一圈花瓣状的图
案。将人的面部嫁接在花的花蕊部分,或许是为了
表达人类的植物崇拜。人面中的装饰性线条反映
了古人嫠面的习俗,是对祖先灵魂的崇拜
[9]
。
这类图像在贺兰山地区不止一幅,归德沟的
这幅人面像(图7右)外部不仅有花瓣的图案,底
部更是有花径和叶子的图案。面中是骷髅式的五
官,生机勃勃的花朵图像和犀利的骷髅仿佛在向
我们诉说生与死的故事,表达了先民植物与人类
和谐共生的理念。
再看图8,人面像岩画中的五官变成了抽象
符号,但整体仍是一张人面。这类图案由于类似摩
“尼梭人原始宗教中代表女性生殖器的图画文字
直”,并在其他具有女性生殖崇拜意味的岩画中可
瞥见其演化的痕迹,于是被认为是女阴结构人面
—在面部轮廓中上下左右各刻像的程序化构图——
画一条向内弯曲的弧线
[10]
。人面像轮廓外的装饰
符号有三组,均与面部构成合象。第一组为羊角或
羽毛顶饰,第二组在两侧为“F”形,第三组在底部,
呈胡须状。第一组与第二组外接符号又宛如两只
图7贺兰口女人花岩画(左)归德沟人面像岩画(右)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图8人面像岩画合象演示图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06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牛枢言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羊躲在人面像后方,半露出羊角和身子,如果将图
8下部的人面与两只羊叠加,应该就是图8左侧
的人面像图案。外接的装饰符号表达了古人以羊
为图腾的崇拜,或掌管羊的神,或以羊为巫
跷
的巫
师图案。
(三)人面像岩画变象
变象是指人面像的图案发生了异变,图像本
身发生了“扭曲”,我们只能在其中发现部分人面
元素,或保留眼睛、或保留轮廓,有的甚至将人面
元素抽象为简单的线条一笔带过,但我们仍能从
中分辨出人面的特征。此类人面像在保留部分人
面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符号,这些符号又通
常能在其他岩画中找到。这样的结构性改变使得
人面像原有的程式化的基本结构被打破,进而生
成了一个具有人面像特性的新图案,我们将此类
图案称为变象。如图9所示,人面像中的眼睛被蹄
印式的图像替代了,或者可以说是圆点式的眼睛
变成了蹄印,但图案整体依旧具备基本的人面像
特征,这种变象直观且能在岩画图像中找到演变
痕迹。
面图。人面的五官
被抽象成“X”形,
同时又是鱼鳞的
纹路,而后将人面
的轮廓化为鱼身。
向上看,人面头部
的羊角顶饰是鱼
唇的变象,再向下
看,人面的左右双
图10贺兰口鱼羊人面像岩画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贺兰山岩画③》
耳变为鱼鳍。最后看人面下部的外接符号,像是人
面的胡须,亦像是鱼尾。这幅鱼羊人面图将人面的
基本特征进行了抽象化处理,同时又将鱼、羊、人
的面完美地融合在了人面的基本结构中。这种图
案有可能是掌管动物的神灵,或是保佑捕猎成功
的神,又或是以鱼和羊为巫
跷
的巫师,结合贺兰口
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进行推测,这也可能是当地
族群的图腾之一。鱼和羊的结合向我们展示了贺
兰口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当时的人们同鱼、
羊生活在贺兰山地区,并以此为食物来源。虽然在
贺兰山地区岩画中鱼的形象明显少于羊的形象,
但这幅岩画的出现为证明贺兰口地区远古时期水
草丰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个案分析
贺兰山地区的人面像岩画大部分是将物象通
过合象和变象的方式重新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象,这
类象往往是非现实的,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魔幻色
图9人面像岩画的变象演示图
彩,是一种综合之象。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不仅是
简单的生殖崇拜、天体崇拜、动物崇拜等,而是具有
故事性,其中一些还能发现上古传说的影子。
(一)苏峪口盾牌式人面像岩画
看图11中的人面像岩画,面中的五官化为抽
象的几何图形,人面轮廓也变为方形,此为变象,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人面像的变象大多是生殖崇拜、动物崇拜、天
体崇拜、泛神灵崇拜和氏族文化的综合表现。
如图10中的人面像图案是人面、鱼和羊的变
象,综合看,又为合象。我们可先将其称为鱼羊人
06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地域文化·岩画专题
DIYUWENHUA
·
YANHUAZHUANTI
2023年第3期总第310期
头顶似羊角或羽毛的符号在人面的弧形外部与人
面构成合象。整体图像已经很难从写实的角度辨
认为人面,但依旧能从中看到一些人面像的特征
和人面的神韵。这是人类将物象通过变象与合象
的方式依据主观臆想创造出来的形象(图11中
间),定睛端详,人面像是一张盾牌式的脸,面部的
訛
,其造点代表五官。这种盾牌样式应该就是盾
锡
譹
兰山的其他岩画
图像中出现过,
普遍被认为是巫
觋的形象。这种
形象是全球性的
母题符号之一,
岩画中的蹲踞式
图12归德沟蹲踞式人面像岩画
人形最早出现在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贺兰山岩画③》)
型和甲骨文中的“干”字如出一辙(图11右)。《帝
王世纪·五帝》中记载:“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
昌意之子,姬姓也……首戴干戈,有圣德。”这说明
颛顼像的头部会存在代表干戈的符号。再看这幅
人面像,较为符合文字记载中对颛顼的描述,可以
看作关于颛顼传说的一个影子。虽然这幅图案不
能完全说明就是颛顼像,但至少可以认为刻画的
是某位英雄人物,是一种泛神灵崇拜。
意大利卡莫诺山谷,汤慧生指出,阿纳蒂在对这些
图像研究后认为其具有死亡崇拜、太阳崇拜、表现
肉体与灵魂的分离等内涵,但总体上阿纳蒂认为
蹲踞式的人形是一种祈祷者
[11]
。人面像岩画在中
国则主要存在于北方岩画、广西左江岩画和福建
仙字潭岩画中,时间上跨度较大,因而风格迥异,
但总体都被认为是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
拜的表现。这种形象不仅存在于岩画中,在早期陶
器、青铜器、玉器等各类艺术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
身影。距离我们生活较近的蹲踞式人形便是北方
“抓髻娃娃”的原型,也可以叫作“招魂剪纸文化中
“喜娃娃”。靳之林先生将抓髻娃娃称为中娃娃”或
图11人面像岩画与甲骨文对比图
华民族的保护神和繁衍神,其职能主要是招魂、辟
邪、送病、攘灾、驱鬼、止雨、祈雨、抗旱等为了生命
生存的延续,抓髻娃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且威
力无边
[12]
。也有人认为抓髻娃娃是以上古传说中
伏羲、女娲两性合体神以及天、地合体神盘古为原
型的民间保护神,延续了上古神话中繁衍生息的
意味,又注入了对现实生活的期望
[13]
。由此说明蹲
踞式人形自古就代表祖先、生育的神灵或巫觋,与
生命的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传播至不
同的环境后,其身份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一个积极的符号,凝聚着人类对生的
渴望和对死的想象。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二)归德沟蹲踞式人面像岩画
沿着“三象”的框架,我们来看归德沟的这幅
编号D.0347的人面像岩画(图12)。图中的岩画在
造型上和贺兰口女人花岩画(图7)有异曲同工之
处,外部都是花瓣状纹饰的合象。但内部是一个蹲
踞式的人物,人物手持椭圆状的物体双手上举构
成人面像的眼睛,身体则代替了鼻子部分,微弯的
双腿与面部下轮廓在内部形成一个半圆替代了人
面嘴巴的部分。此为变象,人面的五官巧妙变化为
双手举起、双腿下蹲的人物造型。蹲踞式人形在贺
06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牛枢言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图12人面像中的蹲踞式人形手部的两个圆
圈是人面像的眼睛,也是生与死的大门,代表生命
的巫觋站立在人面轮廓中,是伫立在连接生与死
通道中的使者,向下微弯膝盖并振臂高呼,在进行
某种仪式,召唤已故的灵魂或传递生者的意愿。轮
廓外部的花瓣是人与植物的结合,也是植物崇拜
和生命崇拜的表现。花朵象征着怒放的生命,是对
生命力量的形象刻画,内外呼应,无不表达着对生
命与灵魂的崇拜之情。如此构成的人面像是生命
守护神的图像,也可以是代表守护神的面具图案,
先民将此刻画下来的目的应是举行或记录某种与
祭祖、招魂相关的特殊仪式。
(三)贺兰口太阳神人面像岩画
我们继续按照“三象”的分析框架来看贺兰山
最经典的太阳神像。先看图13这幅人面像岩画的
内部结构,是人面、太阳和龟的合象,从中可捕捉
出先民的神话思维模式。人面像上方的双层半圆
形轮廓外的射线似人像的头发,又似太阳光芒,眼
睛被夸张放大浑圆如日,标示着太阳与人面的合
象。再看眼睛下方,初看起来像是人面的鼻子和
嘴,但仔细看又不完全符合,特别是两侧的圆。其
实刻画的是代表北方神兽的神龟正面图像,最上
面的两个近圆当为龟的眼睛,其下为龟的鼻子,最
下面为龟嘴,两侧的圆当为龟前爪的截面。这与浙
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神徽头象下面的龟象有异
曲同工之妙,象征着太阳神驾驭神龟在天上做圆
周运动,从而掌管太阳的运动。
仔细观察,会发现图像的下方形似龟的面部
仰视图,其中a部分为龟的面部器官,b部分为龟
的下巴轮廓,c部分为龟的前爪,蜷缩在龟的下方
(图14)。太阳神人面像中以双同心圆符号为代表
的人的象和其下方形似龟的象同隶属于物象,人
象与龟象通过合象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样结合
太阳的人面像在贺兰山地区并不只有一幅,在“
神”附近就出现了两幅人龟合象的人面像,均为人
面轮廓外接龟的头部、四肢、尾巴等,结合为龟形
人面像(图15)。因此推断“太阳神”为太阳与人和
龟的合象并不是一种臆断。
a
c
D:0001
b
图14贺兰口太阳神人面像岩画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D.0222D.0109
图13
(笔者/摄)
贺兰口太阳神人面像岩画
图15贺兰山地区龟形岩画
(图片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贺兰山岩画③》)
06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地域文化·岩画专题
DIYUWENHUA
·
YANHUAZHUANTI
2023年第3期总第310期
“中国古代美术中常见的一个符号便是人兽
相伴的形象。”
[14]
张光直将这种人兽结合的图像称
为人兽母题或巫
跷
母题。笔者认为,贺兰口太阳神
的图像更偏向于巫
跷
母题,即龟的图像是以灵兽的
身份出现的,人与龟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巫术功能。
在人类思维认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尚未形成一
套完整的科学观,人类常常将某方面能力超过自身
能力的动物视为神灵,并认为通过献祭或描绘图腾
的方式就能获得动物的庇佑。当人类开始有自我
意识的表达时,便热衷于将自然界的万物拟人化。
因为不能够准确地理解万物的构成,便只能通过对
自我的认知去理解、解释周遭的一切,认为天地间
万物有灵且有使者可以帮助人类获取一些人类向
往的力量,这些使者通常是拟人化的。所以太阳与
人面及龟的形象结合,表示了这幅图像为某种巫
跷
。因龟有着高高鼓起的圆形背甲和平平如地的
变化而留下的运动轨迹,以此来表达时间,此为表
达事件的物象。细数图像上的三轮射线,最外一层
约为二十四道,中间轮和内轮部分均为十二根射
线,分别为二十四节气、十二地支/时辰与十二个
月。此时再看下方的龟象便更觉贴切,正如《礼统》
中对龟的记载:“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
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
锦,运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
[15]
龟背的纹路中共有三十九格,中间三格为天地人,
向外一圈的十二格为十二地支,再向外一圈的二
十四格为二十四节气。龟腹的纹路中共有十二格,
应为十二时辰。由此认为,“太阳神”在先民眼中还
是一位掌管时间的神灵,岩画图像为我们展示了
先民的时间观。
太阳神的形象是先民对太阳的拟人化改造,
借助人面的物象为太阳注入人格,赋予生命。他们
依据人面的物象将高高在上主宰万物的太阳幻想
成同类,因为它具有人类的面孔,令人感到亲近。
好像这样太阳就能理解人类的行为所传达的意
欲,人类便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尊敬和热爱的
情感,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免受灾难。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三象”构造分析法,从岩画图像的
结构入手,并对照有关文献记载,尝试解读了先民
通过岩画之象所表达的思想与信仰。诚然,岩画的
创作者已逝去,我们无法百分百还原史前人类所
刻画出的精神世界原貌,但其文化以各种形式与
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
腹甲,好似背负着天地,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想
象不谋而合,于是龟便成了连接天地、阴阳的物象,
并且由于龟的寿命通常比人类长得多,因此人类相
信龟是可以通晓天地的灵物。
远古时期,人类思维和能力都相对低下,无法
很好地解释狩猎的成功和粮食的盛产,于是便归
功于上天的恩赐,开始崇拜太阳。中国最早记录崇
“出日、入日、拜太阳的文字是在殷墟的卜辞中,如
宾日”等字眼便是对拜日活动的记录。回归到图像
中,贺兰口太阳神人面像中的线条有规律地呈放
射状连接在眼部,穿过面部抵达人面像头部的外
侧,表示太阳射线的物象。射线有规律地对称排布
着,将人面像眼部和表示人面的轮廓线左右各分
割出了五个间隔。而后向外延展,又与外部的弧线
结合,将左右各分为六个间隔,表示阳光的线条有
规律的排布,可推测为日晷在一天中因太阳位置
_______________
注释
訛
盾锡是指古代盾牌上的一种青铜饰件。
譹
06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牛枢言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
[9]
张建国
.
贺兰口人面像岩画初探
[J].
三峡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M]//
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二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113.
·
[2]
爱德华
B.
泰勒
.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
[M].
连树声,译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455.
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2
(
6
):
71-80.
[11]
汤惠生
.
原始艺术中的“蹲踞式人形”研究
[J].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6
(
1
):
4.
——
[12]
靳之林
.
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
抓髻娃娃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3]
钟敬文
.
中国民俗史
:
先秦卷
[M].
北京:人民
出版社,
2008
:
371.
[13]
黄亚琪
.
左江蹲踞式人形岩画研究
[D].
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
鲁道夫·阿恩海姆
.
艺术与视知觉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
235.
[14]
张光直
.
中国青铜时代
[M].
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320.
[5][7]J.E.
利普斯
.
事物的起源
[M].
汪宁生,译
.
兰
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
:
348
,
396.
[15]
李昉
.
太平御览:卷
931[M].
北京:中华书
局,
1960
:
4137.
[6][10]
贺吉德
.
贺兰山岩画研究
[M].
银川:宁夏
人民出版社,
2012
:
219
,
179.
(责任编辑周霞)
[8]O.V.
魏勒
.
性崇拜
[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
1988
:
208.
APreliminaryStudyofHumanFacePicture
ontheRockintheHelanMountain
NIUSHu-yan
Abstract:ThehumanfacepicturesdepictedintherockartoftheHelanMountainregionarenotonlylarge
innumber,tiontotheactualhumanface,thehumanfacecontent
depictedontherockismoreofatransformationbadonthehumanfacethatconformstothewishesofthe
ancestors,htheXiang-thinkingof
rockart,thecrypticandetherealreprentationsofhumanfeaturesilluminateearlyhumanknowledgeand
erexploredthestructureand
connotationofrockpaintingssuchasGuideGoucrouchingstylehumanfacestatuesandHelankouSunGod
“threeelements”constructionmethodofobject,transformation,acestatuesbadonthe
KeyWords:humanfacepictureontherock;rockart;xiang-thinking;primaryart
06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19:2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289812847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贺兰山人面像岩画构造初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